导航:首页 > 风湿 > 类风湿的中药方

类风湿的中药方

发布时间:2020-04-05 16:31:08

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有哪些中药方?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治疗:此病因无特效药,在治法上应对症治疗,宜用增强体质的药。中药方面多为健脾胃、养气血、补肝肾等常用扶正大法。如金匮肾气丸、山楂丸、龟灵集、人参蜂王浆等可用于急性期以后各期,有增强体质,调解代谢,提高抗病能力的功效。

2、什么中药方子在风湿疼痛方面效果最好

风湿、类风湿治疗

痹症是中医内科学中常见的病症之一,是以关节疼痛为主的一组全身性病变症候群。其临床表现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主要是风寒湿侵及人体,留注关节,阻遏经脉,致使气血瘀滞,经脉不通,不通则痛。

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急,侵及大关节,反复发作。多与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有关,发病年龄多为青少年,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链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质酸酶均阳性。以多发性、游走性、大关节红肿热痛为特征,活动期过后,受累关节不遗留病理性损害,如治疗失宜,可累及心脏,引起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起病慢,首侵小关节或脊柱,可造成关节变形,骨质损害,类风湿因子阳性。病情缠绵,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可伴有消瘦、贫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状。后期因关节变形僵硬,身体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张仲景金贵要略教学视频指出:

中医的历节病,起因都是肝肾两虚,病在筋骨之间游荡,类似于西医的痛风、风湿病。临床上,按照症状分为三种:

(1)风痹,症状是又麻又痛:风湿相抟,骨节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甘草附子汤主之。

(2)血痹,症状是麻而不痛: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症,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3)历节,症状是但痛不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针对膝盖痛。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毒性大,严格按照要求制作使用,心脏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询中医师。

3、跪求!治疗类风湿中药偏方。

风显,我用偏方治愈好多人了,可是在网上说也没人信,也没人试,算了,不做费力不讨好的事了!

4、请问类风湿中药如何辨证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是由于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之邪所致,患者素体虚弱,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是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的内在因素,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由此,贵阳中医风湿病医院刘春勇专家认为其病因大体可概括为正虚、邪盛、痰瘀、毒损等四个方面。
疏风祛邪: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是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四肢关节,病位在四肢小关节。八邪是以祛除邪气而得名,且治疗局部手指麻木或关节肿痛;八风是以疏散外风、平息内风而得名,且治疗局部足趾关节麻木或疼痛;故选用八邪、八风“急则治标”。
类风湿性关节炎总病机为“不通则痛”,外关穴属手少阳三焦经,为八脉交会穴,通于阳维脉,阳维脉具有维系联络各阳经的作用,与阴维脉共同溢蓄气血,故特色选用此穴不仅可治疗局部手臂疼痛,而且可调和气血,畅通经脉,达到“治病求本”目的。
辨证配穴:再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辨证施治,加以配穴,达到随证选穴。运用麦粒灸对关节疼痛点进行灸治,因艾绒“温而不燥,润能通经”的特性,而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究其根本是正虚邪盛,经脉痹阻,故艾绒恰如其分地发挥了扶助正气,温通经络以驱散邪气的作用,且在疼痛点局部阿是穴上施灸也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加之持续地温灸也可彻底祛除邪气,加强治疗效果。麦粒灸补泻兼施,既有局部作用,更具整体调节优势。

5、中药治疗类风湿靠不靠谱?

你好,首先可以肯定地告诉您,中医治疗类风湿是有效果的,靠谱的。
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两种方法:一类是内治法,一类是外治法。所谓内治法,也就是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辨证施治,采用分型治疗,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喝汤药进行治疗,汤药治疗一段以后,症状控制了,病情缓解了,可以采用中成药巩固治疗。另外还可以采用外治的方法,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调内外兼治,所谓外治,有很多方法,比如说对关节的疼痛,可以贴膏药、熏洗、针灸、推拿。

6、类风湿结节,中药药方

你好,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有游走性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晚期则表现为关节僵硬和畸形,功能丧失,导致残疾.若不能及时控制或治愈,终钭导致残废.类风湿在没有变形之前是可以治愈的,如果变形就只能控制不发展. 治疗从提高免疫系统和滋补肝肾着手全面调理,配合调和脾胃.去风通络,活血散寒,消肿止痛。治疗用纯中药类风湿康复汤就可以,没有任何副作用,疗效好,疗程短。不要用西药,副作用太大,不要用冷水,注意防寒保暖,不要劳累,注意休息。保持好心情.

7、类风湿的中药方

?

8、类风湿吃什么中药药方

独活15g,桑寄生20g,杜仲20g,怀牛膝15g,细辛6g,当归15g,党参15g,茯苓12g,白芍12g,防风12g,川芎15g,肉桂15g,熟地15g,眩草6g。水煎服,1日1剂。

与类风湿的中药方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