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端午节的所有资料
2、艾草的功效与作用?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
艾叶有散寒除湿,温经止血的功效,艾叶的功效与作用是虚寒性出血及腹痛,对于妇女虚寒月经不调、腹痛、崩漏有明显作用,艾叶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中艾叶泡脚、艾叶泡脚的好处是最爱关注的用法。
艾叶能散寒除湿,温经止血,艾叶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及腹痛,对于妇女虚寒月经不调、腹痛、崩漏有明显疗效,艾叶是一种妇科良药。
产后感寒腹痛或老人脐痛腹冷痛者,可用熟艾入布袋兜于脐部。冲任虚寒,月经不调,小腹冷若冰霜痛,日久不孕者,可与香附、吴茱萸、当归、肉桂等配伍,以散寒止痛,养血调经。若痢下赤白、血多、痛不可忍者,则须与黄连、木香、肉豆蔻等同用,以清热行气止痛。寒湿泻痢不止者,可与干姜同煎。
【艾叶】艾叶的功效与作用
1、艾叶治妊娠卒眙动不安,或但腰痛,或胎转抢心,或下血不止:艾叶一鸡子大,以酒四升,煮取二升,分为二服。(《肘后方》)
2、艾叶治肠炎、急性尿道感染、膀胱炎:艾叶10克,辣蓼10克,车前80克。水煎服,每天一剂,早晚各服一次。(江苏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3、艾叶治盗汗不止:熟艾10克,白茯神15克,乌梅三个。水一钟,煎八分,临卧温服。(《纲目》)
4、艾叶治痈疽不合,疮口冷滞:以北艾煎汤洗后,白胶熏之。(《仁斋直指方》)
5、艾叶治气痢腹痛,睡卧不安:艾叶(炒)、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等分。上二味捣罗为末,酒煮烂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圣济总录》香艾丸)
6、艾叶治卒心痛:白艾成熟者三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之。若为客气所中者,当吐出虫物。(《补缺肘后方》)
7、艾叶治头风面疮,痒出黄水:艾100克,醋一升,砂锅煎取汁,每薄纸上贴之,一日二、三上。(许国桢《御药院方》)
8、艾叶治湿疹:艾叶炭、枯矾、黄柏等分。共研细末,用香油调膏,外敷。(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9、艾叶治脾胃冷痛:白艾末煎汤服10克。(《卫生易简方》)
10、艾叶治湿冷下痢脓血,腹痛,妇人下血:干艾叶200克(炒焦存性),川白姜50克(炮)。上为末,醋煮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米饮下。(《世医得效方》艾姜汤)
11、艾叶治妇人白带淋沥:艾叶(杵如绵,扬去尘末并梗,酒煮一周时)300克,白术、苍术各150克(俱米泔水浸,晒干炒),当归身(酒炒)100克,砂仁50克。共为末,每早服15克,白汤调下。(《本草汇言》)
12、艾叶治产后腹痛欲死,因感寒起者:陈蕲艾二斤,焙干,捣铺脐上,以绢覆住,熨斗熨之,待口中艾气出,则痛自止。(《杨诚经验方》)
13、艾叶治忽吐血一、二口,或心衄,或内崩:熟艾三鸡子许,水五升,煮二升服。(《千金方》)
14、艾叶治妇人崩中,连日不止:熟艾如鸡子大,阿胶(炒为末)25克,干姜5克。水五盏,先煮艾、姜至二盏半,入胶烊化,分三服,空腹服,一日尽。(《养生必用方》)
15、艾叶治鼻血不止:艾灰吹之,亦可以艾叶煎服。(《圣惠方》)
16、艾叶治粪后下血:艾叶、生姜。煎浓汁,服三合。(《千金方》)
17、艾叶治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艾叶炭50克,蒲黄、蒲公英各25克。每日一剂,煎服二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3、类风湿患者身体发热无汗,后背像火烤一样,怎么办
病情分析: 你好 是小腿外侧有发热的现象,不疼不痒,这个应该是没有什么大的问题的。 指导意见: 不用担心的,可以先观察看看,同时不要久站或者久坐,多活动活动,.
4、炖肉都有那些材料?都有什么功能和效果?长的什么样?
炖肉的材料可以分为调味品、辅料、和香料。
用到的调味品:盐、糖、老抽、味精、料酒等,主要是上色和增加肉的基本味;
用到的辅料:葱、姜、蒜,去腥增香。
用到的香料:八角、桂皮、香叶、花椒、豆蔻、砂仁、陈皮、黄芪、丁香、草果等,这些本身也是中药材,除了增香,部分还有药补的作用。
(4)火烤治风湿扩展资料:
炖肉的食疗作用:
味甘咸、性平,入脾、胃、肾经;补肾养血,滋阴润燥。
主治热病伤津、消渴羸瘦、肾虚体弱、产后血虚、燥咳、便秘、补虚、滋阴、润燥、滋肝阴,润肌肤,利二便和止消渴。
猪肉煮汤饮下可急补由于津液不足引起的烦躁、干咳、便秘和难产。
有助于养生,与油炸,烟熏,爆炒相比更健康!
参考资料:
网络-(炖肉)
5、这是治风湿的膏药,这个图片是我在诊所里拍到的,首先用火烤一下,膏药融化后再敷到风湿痛的地方
?
6、铜油能给冶风湿吗,用棉花缠绕在木棍上,放在火边烤热后烫患出,这方法不知有木有用
要试过才知道,小偏方也可治大病!!但要看真实不有多少人试过。我家就有好多明朝时的古书医好了好多疑难病证咯,包括华西都医不好的滑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