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都是自身免疫疾病,这两个病可以合并发病,而且非常常见。 通过化验可以确诊红斑狼疮需要空腹、去市立医院或者省医院,挂风湿免疫科,化验抗核抗体ANA,ENA抗体谱(包括抗SSA、抗SM、抗scl-70等多项),补体c3,c4,抗双链DNA,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血常规,尿常规,血沉全部这些项目
2、急性风湿热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如何鉴别?
系统性红斑狼疮有关节痛、发热、心脏炎、血沉增快等临床表现,与急性风湿热类似。但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有面部对称性蝶形红斑,伴有肝、肾、胃肠等多器官损害,白细胞计数减少以及血或骨髓中可找到狼疮细胞等,可与急性风湿热相鉴别。
3、如何诊断是否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
红斑狼疮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属于风湿病,容易误诊,好多患者出现红斑就怀疑自己得了红斑狼疮,那么符合什么样的标准可以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呢?
1.面部蝶形红斑
2.盘状红斑狼疮
3.日光过敏
4.关节炎:不伴有畸形
5.胸膜炎、心包炎
6.癫痫或精神症状
7.口、鼻腔溃疡
8.尿蛋白0.5g/日以上或有细胞管型
9.抗DNA抗体,抗Sm抗体,LE细胞,梅毒生物学试验假阳性
10.抗核抗体阳性(荧光抗体法)
11.抗核性贫血,白细胞减少(4000/mm3以下),淋巴细胞减少(1500/mm3以下),血小板减少(10万/mm3以下)
以上11项中4项或4项以上阳性者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4、风湿是什么意思
风湿病学是一门年轻的临床医学学科由于起步较晚人们对风湿病的认识尚浅易引起漏诊、误诊风湿病指主要侵犯关节、肌肉、骨骼及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如肌腱、韧带、滑囊、筋膜等部位的疾病常见的有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血管炎、骨与关节的病变
其常见的症状有: 1.发热是风湿病的常见症状可为低热、中等度发热、也可为高热往往可表现为不规则的发热一般无寒颤抗生素无效同时血沉快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人斯帝尔病、急性嗜中性发热性皮病、脂膜炎等均可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2. 疼痛是风湿病的主要症状也是导致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风湿病的疼痛中起源于关节及其附属结构的疼痛最为常见然而肢体和躯干部位的疼痛也可见于内脏和神经系统病变关节痛、颈肩痛、腰背痛、足跟痛往往是风湿病的主要表现有时还伴有关节的肿胀类风湿性关节炎常有对称性的关节肿痛手指关节、腕关节尤为明显;强直性脊柱炎有腰背痛休息时加重可伴有足跟痛、红眼;风湿性多肌痛有颈肩痛、肢带肌的疼痛及肌无力 3.皮肤黏膜症状: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多肌炎、白塞病、脂膜炎、干燥综合症可有皮疹、光敏感、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眼部症状、网状青紫、皮肤溃疡等 4.雷诺氏征: 指(趾)端遇冷或情绪激动时出现发白然后发紫、发红或伴有指(趾)端的麻木、疼痛严重的可有皮肤溃破可见于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5.肌肉可有肌肉疼痛、肌无力肌酶升高、肌电图表现为肌原性损害等如皮肌炎/多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6.系统损害:有些风湿病特别是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可有多个器官的损害如表现为心脏炎(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肾脏损害(蛋白尿、血尿、浮肿、高血压、肾功能衰竭)、血液系统(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容血等)、呼吸系统(间质性肺炎、肺动脉高压、胸腔积液)、消化系统(肝功能损害、黄疸)等 7.常有自身抗体: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抗血小板抗体、抗心磷脂抗体、类风湿因子等
希望可以帮到您,感谢您的采纳。
5、类风湿和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和狼疮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些病人病情比较重,会同时表现类风湿关节炎和狼疮的症状,风湿病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以关节痛、畏风寒为主症的一组极其常见的症状。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确,有的只可以自行缓解。有些患者发作后经过数月,可以完全消失。皮损有蝶形红斑、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盘状红斑和新生儿狼疮。
6、什么指标确诊为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临床上属于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范畴,而且病情还会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加重,红斑狼疮这种病虽然在历史上早有记载,但是它的病因还是没有明确的定论。那么,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有哪些呢?下面北京军区总医院风湿免疫科专家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美国风湿病学会1997年推荐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
1、面部蝶形红斑;
2、盘状红斑狼疮;
3、日光过敏;
4、关节炎:不伴有畸形;
5、胸膜炎、心包炎;
6、癫痫或精神症状;
7、口、鼻腔溃疡;
8、尿蛋白0.5g/日以上或有细胞管型;
9、抗DNA抗体,抗Sm抗体,LE细胞,梅毒生物学试验假阳性;
10、抗核抗体阳性(荧光抗体法);
11、抗核性贫血,白细胞减少(4000/mm3以下),淋巴细胞减少(1500/mm3以下),血小板减少(10万/mm3以下);
以上11项中4项或以上阳性者确诊为红斑狼疮(SLE),但应排除感染性疾病,肿瘤或其他风湿性疾病。
全国风湿病学会确定的(国内现行)红斑狼疮诊断标准——在1985年全国风湿病会议上,上海风湿病学会受全国风湿病学会的委托,应用电脑和现代免疫技术相结合制订出 13 条红斑狼疮诊断标准,并经国内 27 个不同地区医学院校或省级医院验证通过,该方法适合我国对早期或者不典型红斑狼疮的诊断,目前已被普遍应用,并且在 1987 年被正式作为我国红斑狼疮诊断标准而载入大专院校医学教科书。
1、蝶形红斑或盘状红斑;
2、光敏感 x10'' /升或溶血性贫血;
3、口腔粘膜溃疡;
4、非畸形性关节炎或多关节痛;
5、胸膜炎或心包炎;
6、癫痫或精神症状;
7、蛋白尿、管型尿或血尿;
8、白细胞少于 4x10'' /升或血小板少于100;
9、荧光抗核抗体阳性;
10、抗双链 DNA 抗体阳性或狼疮细胞阳性;
11、抗 Sm 抗体阳性;
12、抗“O”降低;
13、皮肤狼疮带试验 ( 非皮损部位 ) 阳性或肾活检阳性。
符合上述13项中的任何4项,可诊断为红斑狼疮,符合三项者疑似红斑狼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