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风湿 > 风湿邪致病特点

风湿邪致病特点

发布时间:2020-12-01 23:00:13

1、何为六淫?试述六淫致病的共同点,并述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回同的气答候变化。正常的六气不易于致病,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其气,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或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发生疾病。这种六气,便称为“六淫”。淫,有太过和浸淫之意。由于六淫是不正之气,所发又称其为“六邪”,是属于外感病的一类致病因素。

六淫致病,一般具有下列特点:
1.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处环境有关。
2.六淫邪气即可单独侵袭人体而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
3.六淫在发病过程中,不仅可以互相影响,而且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4.六淫为病,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故又有 “外感六淫”之说,其所致的疾病,称为“外感病”。

2、中医中湿邪的致病特点

(1)自然特征
湿具有重浊、粘滞、趋下特性,为长夏主气。从大暑、立秋、处暑,到白露四个节气,为湿气主令。湿与脾土相应。夏秋之交,湿热熏蒸,水气上腾,湿气最盛,故一年之中长夏多湿病。湿亦可因涉水淋雨、居处伤湿,或以水为事。湿邪为患,四季均可发病,且其伤人缓慢难察。

(2)湿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湿为阴邪,阻碍气机,易伤阳气,其性重浊粘滞、趋下。
①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湿性类水,水属于阴,故湿为阴邪。湿邪侵及人体,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滞气机,从而使气机升降失常。胸胁为气机升降之道路,湿阻胸膈,气机不畅则胸闷;湿困脾胃,使脾胃纳运失职,升降失常,故现纳谷不香、不思饮食、脘痞腹胀、便溏不爽、小便短涩之候。由于湿为阴邪,阴胜则阳病,故湿邪为害,易伤阳气。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脾主运化水湿,且为阴土,喜燥而恶湿,对湿邪又有特殊的易感性,所以脾具有运湿而恶湿的特性。因此,湿邪侵袭人体,必困于脾,使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发为泄泻、水肿、小便短少等症。“湿胜则阳微”,因湿为阴邪,易于损伤人体阳气,由湿邪郁遏使阳气不伸者,当用化气利湿通利小便的方法,使气机通畅,水道通调,则湿邪可从小便而去,湿去则阳气自通。
②湿性重浊:湿为重浊有质之邪。所谓“重”,即沉重、重着之意。故湿邪致病,其临床症状有沉重的特性,如头重身困、四肢酸楚沉重等。若湿邪外袭肌表,湿浊困遏,清阳不能伸展,则头昏沉重,状如裹束;如湿滞经络关节,阳气布达受阻,则可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等。所谓“浊”,即秽浊垢腻之意。故湿邪为患,易于出现排泄物和分泌物秽浊不清的现象。如湿浊在上则面垢、眵多;湿滞大肠,则大便溏泻、下痢脓血粘液;湿气下注,则小便浑浊、妇女黄白带下过多;湿邪浸淫肌肤,则疮疡、湿疹、脓水秽浊等。
③湿性粘滞:“粘”,即粘腻:“滞”,即停滞。所谓粘滞是指湿邪致病具有粘腻停滞的特性。这种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症状的粘滞性。即湿病症状多粘滞而不爽,如大便粘腻不爽,小便涩滞不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以及分泌物粘浊和舌苔粘腻等。二是病程的缠绵性。因湿性粘滞,蕴蒸不化,胶着难解,故起病缓慢隐袭,病程较长,往往反复发作或缠绵难愈。如湿温,它是一种由湿热病邪所引起的外感热病。由于湿邪性质的特异性,在疾病的传变过程中,表现出起病缓、传变慢、病程长、难速愈的明显特征。他如湿疹、湿痹(着痹)等,亦因其湿而不易速愈。
④湿性趋下:水性就下,湿类于水,其质重浊,故湿邪有下趋之势,易于伤及人体下部。其病多见下部的症状,如水肿多以下肢较为明显。他如带下、小便浑浊、泄泻、下痢等,亦多由湿邪下注所致。但是,湿邪浸淫,上下内外,无处不到,非独侵袭人体下部。所谓“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只是说明湿性趋下,易侵阴位,为其特性之一而已。
湿为长夏主气,与脾土相应。湿邪有阻遏气机,易伤阳气之性,其性重浊粘滞,且有趋下之势。故湿邪为病,表现为人体气机阻滞,脾阳不振,水湿停聚而胸闷脘痞、肢体困重、呕恶泄泻等,以及分泌物和排泄物如泪、涕、痰、带下、二便等秽浊不清。

3、湿邪致病有何特点

湿有外湿、内湿来之分,外自湿为久居潮湿之地,外感语录,或长期涉水淋浴水上作业所致;内湿为批样不振,过事生冷或酗酒太过,水故云华失职所生,聚而省市,停而成谈,六而成因,继而成水。湿邪侵入人体可以从汉化或热化,批样素需,过用含量药物,湿邪易从汉化;胃热,过用问早药物,湿邪易从热化。
肝炎的病因与病理变化,与湿热关系最为密切。湿热相合如油裹面,湿得热愈甚,热得湿润愈彰,湿伤阳好奇热上因洞穴,蚕眠不解,成为肝病加重向慢性转化的重要原因。湿热和谐,寓于肝胆,迫使胆汁不寻常道而外衣于基辅,遂成黄疸。湿热可分为时钟于热、热衷于湿与湿热并重三星。时钟者,那带、厌油腻、头中如果、肢体沉重、拊掌边界、舌苔百你、卖花;热中者,口渴吸引、小便段吃、答辩密接,可有发热、舌苔黄你、买书;湿热病虫者,两者症状渐渐。关老医生强调还应分清湿热偏于中上二较,还是偏于中夏二较。

4、湿邪的致病特点为( )。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测试对六淫各自致病特点的掌握。善动乃风邪的致病特点;黏滞是湿邪的致病特点;升散是暑邪的致病特点;凝滞、收引是寒邪的致病特点。

5、寒邪,湿邪,暑邪,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的特点是什么

风邪
凡具有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的特点的外邪即为风邪。风邪侵犯人体多从皮毛而入,是六淫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常为寒湿燥火(热)等邪的先导,故为“六淫之首”。

风邪的致病特点: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性轻扬、向上、向外、升散,风邪侵犯机体可致机体腠理疏泄开张,表现为汗出恶风之症;从病位而言,风邪多侵犯人体的上部、肌表、腰背等阳位。2、风性善行数变。风邪具有行无定处、病位游移的特点。善行,是指风邪致病病位游移不定,易导致四肢关节疼痛,即为“行痹”。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3、风性主动。即风邪具有善动不居的特点。4、风为百病之长。原因有二:其一,风邪最易兼他邪合而伤人。其二,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寒邪
凡具有寒冷、凝滞收引等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

寒邪的致病特点:1、寒邪为阴邪,易伤阳气。2、寒邪凝滞。寒邪侵袭易使人体气血津液运行迟缓,凝滞阻塞而不通。“不通则痛”,因此,寒邪易引起“痛痹”。身体“得温则行,得寒则凝”。3、寒性收引。寒邪侵犯人体可使机体的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临床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寒邪侵犯肌表,可致腠理闭塞,汗孔闭合,出现发热恶寒,无汗等症状。二是寒邪侵犯经络,引起筋脉收缩挛急,气血不通,见关节挛急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
暑邪
凡夏季具有炎热向上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暑邪是火热之邪的一部分,是在夏季常出现的致病邪气。暑邪致病根据轻重分为两种:一为伤暑,二为中暑。中暑病情为重。

暑邪的致病特点: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2、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扰神。3、暑多挟湿。 夏季不仅气候炎热,而且是多雨的季节,使空气中的湿度增加,故暑邪为病常兼挟湿邪同时侵犯人体而发病。
湿邪
凡具有重着粘滞等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

湿邪的致病特点:1、湿邪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2、湿性重着。湿邪具有重着的特点,是指湿邪致病易使人体产生重着、沉重的特点。3、湿性粘滞。其中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指症状上的粘滞,如湿滞大肠,大便粘腻不爽。其二,指病程的缠绵性。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致病易伤人体下部。
燥邪
凡具有干燥收敛、肃降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

燥邪的致病特点: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邪致病具有干燥的特点,因此也易损伤津液。2、燥易伤肺。由于燥邪秋季袭人致病最多,而秋季的所主之脏为肺,肺为娇脏,又与外界直接形通,最易受邪,因此,燥易伤肺。
火(热)邪
凡具有炎热向上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火(热)邪。

火(热)邪的致病特点:1、火热为阳邪,燔灼向上,易耗气伤津。2、火性炎上。“火曰炎上”,因此火热之邪具有燔灼向上的特点,易侵袭人体上部。3、火热易伤风动血。“生风”是指热邪侵犯人体易引起“肝风内动”,热邪引起的肝风内动,又称“热极生风”。其生风的机理有两点:一是热邪耗伤津液,使筋脉失养,而出现手足颤动;二是热盛易助阳,使肝阳升动不止,阳气升动无制则化风。“动血”是指热邪为病,易引起各种出血的病症,如吐血、便血、皮肤发斑等。其机理也有两点:一是热邪使血行加快,迫使血液妄行横溢,容易导致出血;二是热邪可灼伤血络,使血出脉外。 4、火热易扰心神。5、火邪易致疮痈。

中医除指六淫为病因外,也将六气的特征与该病症状联系起来认识而形成病证名称,即风证、寒证、湿证、火证、燥证……等.这些病证与六淫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如风邪侵袭引起外感风寒,但有的并不要外感疾病而有类似风寒湿燥火的证候,如风疹块,临床表现起病急,消退快、瘙痒等,与风的“善行而数变”的特点相似,一般多认为是由风邪所致,由于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也可产生与外感六淫所具有的某些类似的性质和证候特点,中医为区别外感六淫称之为内风、内寒、内燥、内火、内湿等。以下所讨论的以外感六淫为主,包括致病因素的特点和与病因相关的证候。

6、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分别是什么?

湿邪乃六淫之一,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的特性,为长夏之主气。湿邪内侵犯人体,常表现为四肢容困重、脘腹痞满、胸闷。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具体如下:湿为阴邪,其性重浊,这指出了湿邪致病的广泛性。阴邪易伤阳气,使人困倦、乏力,肢体酸困沉重、头重如裹。如果湿浊阻滞气机,则胸闷、腹胀、脘痞、里急后重。湿浊困脾则,运化不行,因而,纳呆泄泻、水肿胀满。污秽垢腻。排泄物和分泌物都秽浊不清,如尿混浊、便溏肠垢、下痢赤白、黄白带下、脓痰浊涕、疮疡、湿疹等。黏滞缠绵。如两便涩滞不爽、身热不扬、病程迁延、缠绵难愈。

7、中医中湿邪的致病特点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复特点  制 1.湿性重浊:湿邪犯表,则令人头重身困,四肢酸楚,身不扬;若湿滞经络,流注关节,则关节酸痛、沉重、活动不利,痛处不移;若湿流下焦,则小便混浊、不利、大便溏泄,或下利脓血,甚至妇人带下粘稠腥秽等。
2.湿性粘滞:这一特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湿病症状多粘腻不爽,如患者表现为小便不畅,大便粘滞不爽等;二反映在病程上,迁延时日,缠绵难愈,如风湿病、湿温病。
3.湿为阴邪,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邪粘滞,留滞于脏腑经络,常常阻遏气机,使气机升降无能,出现胸脘痞闷,小便短涩,大便溏而不爽等症状。参考资料:互动百科

8、试述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湿证,是指感受湿邪所致的一类病证。因湿性重着,粘滞,易阻碍气机,损伤阳气回,故其病变常缠绵留着,不易答速去。
【临术表现】伤湿,则头胀而痛,胸前作闷,口不作渴,身重而痛,发热体倦,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脉濡或缓。冒湿,则首如裹,遍体不舒,四肢懈怠,脉来濡弱,湿伤关节,则关节酸痛重着,屈伸不利。

9、中医中湿邪的致病特点

湿邪致病有以下特点:
① 遏伤阳气。湿为阴邪,伤人致病易于阻遏阳回气之布达,同时,又答能损伤阳气,故有“湿胜阳微”之说。
② 阻滞气机。湿邪粘滞,每易妨碍脏腑气化,阻滞气机,影响升降,常见痞闷胀满,吐泻闭癃诸症。
③ 湿多兼他邪,以寒热为主,湿热之证尤多。湿为诸邪之窠臼,湿邪为患,每兼夹它邪,其中以寒热暑邪尤多,湿与热合则为湿热,与寒结则成寒湿,为临床最常见的湿邪致病证类,故《景岳全书》曰:“湿证最多,而辨证之法,其要唯二,则一曰湿热,一曰寒湿而尽之矣”。证之临床,二者之中,又以湿热证更为多见,如外感湿热病诸证、杂病之胁痛、黄疸、淋证、痢疾、带下等等,皆与湿热蕴结有密切关系。《医林绳墨》引丹溪言:“六气之中,湿热为病,十常八九”,故湿多兼它邪,以其为有形之质,又具粘滞之性故也。

10、为什么说湿邪致病常内外合邪?

所谓内邪,指的是伏留于人体内的致病因素。内伏之邪,所赅颇为广泛,如痰饮、瘀血等。
外感病日久不愈,邪气伏着不解,成为内伏之邪。如外受淫邪蕴而化热,或湿热外袭,直犯下焦,影响膀胱与肾的气化,导致小便淋漓不畅,尿道热涩疼痛,发为湿热淋证。湿有缠绵之性,湿与热合,胶结不解,伏着下焦。若遇外邪侵袭,每易引动下焦伏着之湿热,以致淋证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若湿热侵犯大肠,湿热郁蒸,损伤肠络,血败肉腐发为痢疾,邪伏不解,常因盛而致下痢赤白脓血粘液,反复发作,名曰休息痢。
邪自内生,伏着体内。人体内部因疾病而出现的病理产物,如果不能及时的祛除,而成为致病因素,导致其它疾病的发生。内生邪气,以痰饮、瘀血、气郁、郁热、湿浊、食积以及砂石等较为常见。痰饮由于脏腑气化失司,津液输布障碍,停滞结聚而成。痰为有形邪气,伏留体内,常结于脏腑,如宿痰伏肺,常因外感寒热而引触,使积痰内动,壅阻肺气,阻塞气道,发为哮病。故《证治汇补》说:“哮乃痰喘之久而长发者也。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博击有声,发为哮病”。瘀血内阻,妨碍脏腑,阻滞气血,必然会影响正气的抗病能力,从而易于招致外邪侵袭。气机郁滞,气化失常,脏腑功能失于协调,难以达到抗邪防病的最佳状态。因此,也易招致邪袭。如情志不舒,肝气郁结之人,多易感触外邪,其感冒、外感发热的发病比率明显高于常人。内有蕴热,热壅气滞,卫外不利,热盛伤津,其抗御外热的能力下降,每每感受风热燥邪,或感寒而迅即从热化。故前人有“内里无伏热,不易受外感”的说法。湿浊内伏,常责之脾运失健,而脾运失健,则抗御湿邪的功能低下,此时外界湿邪则易内犯。约言之,内有伏着之邪,是招致外邪侵袭的重要因素,而体内邪气常为外感邪气的内应。

与风湿邪致病特点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