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风湿性”疾病?
风湿性疾病是指主要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如肌腱、滑囊、筋膜、肌肉等一组疾病。“风湿”一词由拉丁文rheuma演变而来,意指关节、肌肉、软组织、神经等各种疼痛的总称。虽然风湿性疾病中关节炎占其主要组成部分,但绝非仅限于关节受累,各器官系统均可受累,因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风湿性疾病包含了过去习惯称之为胶原性疾病或结缔组织病。结缔组织是人体的支架,有保护器官的功能和利于机体的活动。皮肤、筋膜、肌肉、血管、软骨、骨骼及各脏器间均有结缔组织,任何疾病其实质细胞损伤的同时,必然会累及周围的间质。从而导致结缔组织病变,所以笼统称结缔组织病不确切。目前国际上把以往称为结缔组织病列入风湿性疾病的范畴,从而改变了风湿病原来的概念。
风湿性疾病可以是局限的,如局限性的关节炎、关节周围炎、腱鞘炎、纤维织炎等,造成局部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甚至功能障碍;也可以是全身性的,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它不仅有关节症状,还可有心、肺、肾、眼等其他器官受累的症状;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经典代表系统性红斑狼疮,有皮肤、关节、肌肉及内脏各器官系统受累,出现变化多端的临术表现;系统性血管炎可因其侵犯的血管类型及部位不同,既有局部的表现、又有全身性的表现。
大部分风湿性疾病的病因不甚清楚,可以是原发的,亦可以是继发的。如恶性肿瘤可导致多发性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病等均可伴有继发干燥综合征。近年来,随着细胞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免疫学等研究深入,风湿性疾病的发病机理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具有多因素的病原学,包括遗传、激素、免疫和环境因素。自身免疫是免疫耐受力或T淋巴细胞对自身抗原无应性崩溃的结果。对疾病的敏感或抵抗是由抗原、主要组织容性复合物及T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而决定 的。
内湿性疾病的各种类型各有其诊断标准,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有7条,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有11条,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有主要和次要诊断标准等等。诊断标准是人们根据临床实践逐步摸索而制定的,有一定的价值,但标准的制定是人为的,完整而复杂的机体对疾病作出的反应却存在个体差异。病人并非等待诊断标准俱全后才来就诊,临床症状的出现常有先后之分,我们必须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全面客观的分析病情给予尽早的诊断及治疗。鉴于诊断标准敏感性和特异性的限制,即使病人已符合某病的诊断标准但也可能误诊。
风湿性疾病中,大多数有自身抗体,近年来各种抗体的检查对疾病的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但也应指出,各实验室的操作误差,或质量控制不严,往往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必要时应多次复查。实验标本的收集,发放也有对检测结果的直接影响。如补体的检测应当天抽血,及早送检,且温度升高会导致补体水平的降低抗双链DNA抗体的检测可因抗原不纯造成假阳性。同一种病不同的病人,其病情轻重及临床表现有很大差异。如少数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可仅一次发作而自愈或短期内关节损害严重而致残,大部分病人呈现慢性反复发作,直至终生残废,不能参加正常工作与学习,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因此,疾病对患者精神心理的影响,不能低估,治疗上绝不能仅依靠药物和手术,而应包括心理治疗、康复治疗、职业治疗。我们认为,对任何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疾病,应把对病人的教育,以至对亲朋好友的教育放在首位,而这一点常常补医护人员所忽视。病人生活在复杂的社会大家庭中,由于外界是刺激所伴随的某种情绪改变均会发生一定的生理变化,如压抑、忧虑、惊恐等可通过下丘脑—垂体活动,抑制某种激素分泌,从而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护理中力求排除不利于康复的心理因素。护理人员应以自己的专业知识、社会知识、正确的人生观去教育和影响病菌,给病人以同情、关切和帮助,鼓励病人战胜疾病。
风湿性疾病有缓解与发作的特点。因此,治疗的目的不仅在于使急性期迅速缓解,而重要的是防止其发作,以减少多次发作积累而造成的重要器官损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肾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畸形,僵直而失去功能;痛风关节炎的关节严重破坏及肾石形成等等.因此,治疗上除了给予适当的药物外,护理工作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要帮助病人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并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防止肌肉萎缩..风湿性病多数用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易招致各种感染,应加强呼吸道、口腔、皮肤、褥疮的护理。
2、名词解释:风湿性疾病
风湿性疾病是以关节痛、畏风寒为主症的一组极其常见的临床症候群。风湿病是风湿性疾病的简称,泛指影响骨、关节、肌肉及其周围软组织,如滑囊、肌腱、筋膜、血管、神经等一大组疾病。
3、风湿性膝盖疼用什么方法治疗?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急慢性炎症,是一种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本病可因外感风寒湿邪,合而为病入络,流注关节阻遏气血,风邪水湿乘虚而入,侵犯郁于筋脉,留于关节而成,或因少年气盛,内有蕴热,复感风寒湿邪而引起,它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以成人为多见,受累关节以大关节为主。开始侵及下肢关节,膝和踝关节最为常见。
关节炎主要表现为游走性、对称性、复发性。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关节,常对称累及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关节功能多因肿痛而活动受限,有时关节腔伴有渗出液。部分病人几个关节同时受累。
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多有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或不典型的风湿热病史。主要表现:关节多为酸痛,呈游走性窜痛或限于一两个关节轻度肿痛,关节功能因疼痛轻度受限。如累及膝关节则行走、上下楼及蹲站时困难。呈反复发作,遇天气变化(刮风、下雨、阴天)时加重。
治疗可用中医外科风湿散调高度白酒外敷1-2疗程。
使用方法:取上药1袋用高度白酒调成糊状,倒在己备好的棉布上分摊平整,即制成布夹膏,敷于疼痛处,每次敷20--40分钟取下,可连续使用1-3个部位,1天敷一次。
4、患者男,22岁,HIV阳性,因患风湿性心脏病入院。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呼之不应,立即呼
艾滋病患者口腔无溃烂出血的情况下不会通过唾液传染。人工呼吸时可在患者口部覆一透气布品
5、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成都类风湿医院张政主任:由于免疫学实验研究的进展,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自身免疫学说已为多数学者普遍接受。有以下几点支持自身免疫学说。
①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滑膜组织中有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聚集,反映了局部存在着活跃的免疫反应;②患者的滑膜组织能合成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包括类风湿因子);③关节部(包括滑液)有免疫球蛋白与补体形成的复合物.且关节液内补体浓度的降低程度与免疫复合物的活性一致。由于在患者的血清、关节组织和关节滑液中均未能分离培养出公认的致病生物因子,人们认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为自身抗原(即自身的某种成分发生改变,使机体不能认识它,而作为抗原成分来对待,机体就产生相应的抗体来对付它)。关于自身抗原的来源有两种看法:①自身IgG分子由于某种不明原因的作用而发生变性或分子构型改变,从而获得抗原性;②自身纤维蛋白分子由于某种原因发生了改变,机体则对自身的纤维蛋白发生免疫反应。
6、常见的风湿性免疫疾病有哪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呢,对于风湿疾病,相信大家都是十分的熟悉的,而且身边也是有不少的风湿疾病患者的。但是,你可知道,风湿疾病的类型是众多的。其实的,风湿性免疫疾病,又被分为了众多的次类型。而具体的,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风湿性免疫疾病。风湿免疫病学是一门年轻的临床医学学科,由于起步较晚,人们对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认识尚浅,易引起漏诊、误诊。 风湿免疫性疾病常见的有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血管炎、骨与关节的病变。是个可能会累及多系统,导致多系统损害的疾病。 一般来说临床上,呢?专家表示,常见的风湿性免疫疾病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硬皮病,皮肌炎,红斑狼疮等等,是一个无法根治,危害性大的疾病。 对于风湿免疫性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是取得理想治疗效果,长远预后的保障。 呢?具体的常见的风湿性免疫疾病类型,就是以上我们专家的介绍了。如果还有什么不明了的话,就请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吧。最后,祝您健康!
7、最近我爷爷因风湿性关节炎疼的厉害,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有没有好的方法可以减轻痛苦,或者根治问题呢
我奶奶被肩周炎困扰多年,也尝试了很多方法,都不能治好,到天冷的时候,常常痛的睡不好觉,让我们孙儿看着心疼,有无计可施,前不久朋友推荐了一款外用的,我奶奶说第一次用,按摩涂抹后,感觉肩膀和手臂暖暖的,有自发热的感觉,那天晚上睡觉很好,这个事天天用的,后来没有听说奶奶说睡不好觉,效果真心不错的。不知道你爷爷的病症跟我奶奶一样吗?我奶奶属于寒湿型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