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风湿 > 祛风湿酒方

祛风湿酒方

发布时间:2020-11-30 06:16:39

1、我想要祛风除湿的中药配方药酒

五加皮50g 当归45g 牛膝75g 高粱米酒1000ml《本草》
络石藤90g 海风藤90g 鸡血藤90g 桑寄生90g 五加皮30g木瓜60g 白酒3000ml
《民验》
现在野生蛇类属于管制药品,能弄到的话单用乌梢蛇泡酒

2、有没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的泡药酒方子

其他方子不知道,我只知道一个祛风湿的方子,就是田里秋收的时候抓到的还没睁眼没长毛的小老鼠泡酒,祛风效果很好,我有个东莞本地的同事,生孩子的时候她家婆特地给她找了这种酒来喝。我小时候也见过,现在很少见了

3、谁能提供一个药酒配方啊,可以滋阴壮阳,强筋壮骨,祛风除湿,益智安神的?小弟感激不尽啊!

[

4、杨梅酒是祛风湿的吗

分析:杨梅本身有抄养胃健脾,理气活血,生津止渴,还有一定抗衰老,增强人体免疫力的能力。不过,杨梅酒治疗风湿还是不太靠谱的。作为平时的保健还是可以zd考虑的,而且还要注意,饮酒要适量才可以。治疗类风湿,可以用一些保健的方法,但是不能代替正规的治疗。还是要找专业的医生治疗才可以

5、祛湿酒要什么泡

 祛风散寒除湿酒大全

大风引酒

制附子16g、枳实20g、泽泻20g、陈皮20g、茯苓20g、防风20g

大豆100g(原方有甘草)水1000ml糯米黄米酿成的酒1000ml

1、将上面所说的前6味药草一同捣细碎,装入绢袋内;

2、放入干净的器皿中;

3、用糯米黄米酿成的酒、水一同煮大豆;

4、煮取750毫升,分作3份。

每一日服1份,3份为1疗程。祛风利湿止痛。

制附子:回阳补火,散寒除湿止痛。防风:祛风胜湿。泽泻、茯苓:利湿健脾。枳实、陈皮:理气化湿。大豆:活血,利水,祛风,除毒。此酒有祛风利湿止痛的功能,主治风湿痛,遍身胀满。因制附子之毒性,可小量服之,察看效果,再酌加至治疗量。

三滕酒

络石藤90g、海风藤90g、鸡血藤90g、桑寄生90g

五加皮30g、番木瓜60g、白酒3000ml

1、将上面所说的6味药草,切成薄片,放入干净的器皿中;

2、倒入白酒浸泡,按冷浸法制成药酒2000~3000ml即成。

每一次30ml,每一日1~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祛湿,舒筋,通络。

络石藤:性味苦寒,长于祛风通络,凉血消肿。海风藤:性微温,味苦辛,长于法风除湿,温通经络。鸡血藤:性温,味苦而微温,专于行血补血,舒筋灵敏。桑寄生:性昧苦平,能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五加皮:性温味苦辛,可祛风湿,强筋骨。番木瓜:性温味酸,舒服灵敏,化湿和胃。此酒有祛湿、通络、舒筋的功能,主治风湿性中心环节关头炎及中心环节关头痛苦悲伤。

十七味药酒

白石英120g、酸枣仁30g、羚羊角30g、磁铁120g、石斛90g、黄芪30g

羌活30g、生荒60g、牛膝草90g、肉桂60g、云苓60g、杜仲45g、酒3500ml

1、将上面所说的药草一同碎为细末,装入布袋内,吊挂在干净的罐子同内;
2、倒入酒浸泡,弥缝;
3、10日后开启。

每一次10ml,每一日迟早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旋饮旋添酒,味薄止。祛风,利湿,补虚。

牛膝草、白石英、草薢、防风、羌活:祛风湿,通经止痛。制附子、肉桂:温阳散寒止痛。丹参、山萸肉、黄芪、酸枣仁、生荒、杜仲:补虚蠲痹,缓挛急,强腰脚。石斛、磁铁、羚羊角:补肾益精,聪耳明目,舒筋除痹。云苓:健脾利水,以奠中土,为生化之基。此酒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挛急,腰脚软弱无力,看和听不明。

6、什么泡酒能除湿

除湿的有:天麻石斛酒。

1、药材解析:石斛、川芎、当归、丹参:舒筋活血。 天麻:息风平肝。仙灵脾、杜仲、狗脊:补肝肾,强饿骨。五加皮、牛膝、草解、牛蒡子、虎胫骨、乌蛇肉、茵芋:祛风湿,坚筋骨,止痛。制附子、川椒:温阳散寒止痛。 桂心:通血脉,暖脾肾。

2、此酒舒筋活血,强筋壮骨,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主治中风手足不遂,骨节疼痛,肌肉顽麻,腰膝酸痛,不能仰俯,腿脚肿胀。

(6)祛风湿酒方扩展资料:

祛除湿气的其他方法有:

1、可以经常用淮山、茯苓、炒扁豆、陈皮、黄芪、党参等健运脾胃的药材煲汤。另外,若加入砂仁等芳香醒脾的药材,更能达到活跃脾胃运化的作用,这样祛湿才能事半功倍。

2、脾主四肢,多做肢体运动锻炼可健脾胃、祛湿气。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室内,身体很少流汗,在早晨天气好时,多外出做运动,因为太阳是最廉价的化湿剂,任何“有点喘、流点汗”的运动,就可以把体内的湿气发散出来,都有助气血循环,增加身体的代谢。

3、按摩穴位。足三里穴(双侧小腿外侧,在外膝眼下方四横指处)是胃经的合穴,“合治内腑”,经常点揉、刺激足三里穴有调理脾胃、运化水湿的作用。

7、天麻祛风除湿酒

【配方】茄子根30g 大麻仁30g 骨碎补15g 制附子8g 晚蚕沙30g
恶实根(切焙)10g 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10g 天麻15g
松节(碎细)15g 败龟(醋炙)15g 龙骨10g 虎骨(酒炙)10g
乌蛇(酒浸去皮骨炙)10g 羌活10g 独活10g 当归15g
牛膝(酒浸切焙)10g 川芎15g 熟地15g 酒1500ml

【功用】搜风祛邪,活血止痛,强筋壮骨。

【制法】1 将上述19味药材粗捣碎如麻豆,装入纱布袋内; 2 放入干净的器皿中,用酒浸泡,密封; 3 春夏4日,秋冬7日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后装瓶备用。

【用法】每次15~20ml,不限时,将酒温热服用。

8、风湿泡酒药材配方?

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的痹症范筹。痹症是指风邪、寒邪、湿邪侵袭人体后,使人体的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起的以肌肉、关节疼痛、麻木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
用中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如果把具有抗风湿作用的药物配成药酒,则可增加这些药物活血益气,畅通经络的作用。并且,服用药酒治病,简单方便。现介绍几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酒配方:
①活血舒筋酒——主治关节疼痛麻木
原料:独活30克、寄生50克、秦艽30克、防风20克、细辛10克、川断30克、茯苓60克、桂枝30克、川芎30克、白芍60克、制川乌15克、当归60克、生地30克、川牛膝30克、甘草20克。
制法:把上药切碎后,放入纱布袋中。将装药的纱布袋放于15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10日后,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毫升,每日服2次。首次的服用量减半。
功效:活血祛风,舒筋通络,祛寒除痹。此方主治关节疼痛、酸楚麻木、屈伸不利等病症。
注释:此方是独活寄生汤减去人参、杜仲,加入川乌而成。独活寄生汤原本就是治疗痹症的有效方剂,再加入川乌,则增强其祛寒逐痹的功效。
②乌头通痹酒——主治寒邪引起的关节痛
原料:制川乌20克、黄芪60克、桂枝30克、芍药46克、穿山龙60克、青风藤60克、钻地风60克、僵蚕60克、乌梢蛇60克、蜂房36克、甘草24克。
制法:把上药切碎后,放入纱布袋中。将装药的纱布袋放于20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14天后,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温经散寒、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此方适用于因病人感受寒邪而引起的关节疼痛。
注释:方中川乌,有温经散寒、止痛的作用;黄芪有益气固表的作用,它可以防止病人因出汗过多而引起的表虚症;桂枝、乌梢蛇、地龙、穿山龙、青风藤等均有祛风除湿,温经通络的作用。
③三痹酒——主治风寒湿引起的腰腿疼
原料:人参、黄芪、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杜仲、川牛膝、川断、桂心、细辛、秦艽(音交)、独活、防风各30克。
制法:把上药切碎后,装入纱布袋中。将装药的纱布袋放于5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14日后,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补气血、壮筋骨、祛风湿、通经络。此方主要用于治疗因风寒湿痹久治不愈所引起的腰腿疼痛、肢体无力,关节伸屈不便等病症。
注释:本方的特点是:扶正与祛邪并重。方中人参、黄芪、生地、杜仲、川断、当归、甘草具有补益气血、强筋壮骨的作用;川芎、秦艽、独活、防风、细辛、牛膝等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散寒止痛的作用。
④温经酒——主治下肢关节疼痛
原料:黄芪60克、当归30克、茯苓45克、川牛膝45克、苍术75克、巴戟肉120克、防风15克、香附朱15克、石斛45克、萆(音闭)薢(音谢)30克、独活30克。
制法:把上药切碎后,放入纱布袋中。将装药的纱布袋放于20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14日后,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补气血、温经络、祛风湿、强筋骨。此方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及坐骨神经痛等病症所引起的下肢关节疼痛。
注释:本方的功效重在补气血、祛风湿。方中的牛膝具有补肝肾、壮筋骨的作用;独活、防风等药具有抗风湿的作用。
⑤祛风活血行气酒——主治上肢关节疼痛
原料:羌活、防风、桂枝、荆芥、青皮、茴香各9克,陈皮18克,威灵仙14克,当归18克,甘草14克。
制法:把上药切碎后,放入纱布袋中。将装药的纱布袋放于5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日后,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祛风活血、行气止痛。用此方治疗由风寒湿邪外袭所致的上肢关节疼痛,疗效显著。
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的痹症范筹。痹症是指风邪、寒邪、湿邪侵袭人体后,使人体的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起的以肌肉、关节疼痛、麻木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
⑥木瓜酒——主治四肢麻木、周身疼痛
原料:木瓜、当归、威灵仙、狗脊、牛膝、海风藤各15克,川芎、白芷、人参各9克,鸡血藤30克,制川乌3克。
制法:把上药切碎后,放入纱布袋中。将装药的纱布袋放于10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日后,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散风祛寒、活络止痛。主治风湿性关节炎所引起的四肢麻木、周身疼痛、腰膝无力等病症。
注释:方中的木瓜、威灵仙、海风藤等具有祛风湿、舒筋活络的作用;川乌具有祛风湿、散寒止痛的作用;牛膝、狗脊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的作用;人参有大补元气的作用;白酒有引药归经的作用。诸药配伍,可一同起到祛风散寒、活络止痛的功效。
⑦二活酒——主治上下肢关节疼痛
原料:独活(去头芦)18克、羌活(去头芦)18克。
制法:把上药切碎后,放入纱布袋中。将装药的纱布袋放于25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5日后,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10—15毫升,每日服3次。
功效:祛风胜湿、止痛。主治风湿性上下肢关节炎。
注释:羌活与独活均是祛风湿的主要药物。但羌活的药性燥烈,偏于发散,善治上半身的风湿症。独活的药性缓和,其发散的作用不及羌活,善治下半身的风湿症。用白酒浸泡此两味抗风湿药可增强“二活”祛风止痛的功效。
病人在服用上述药酒时应注意两点:①川乌的毒性较强,但制川乌的毒性相对较弱。如在使用制川乌时,配上有解毒作用的甘草,其毒性会更弱。但因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各异,若病人服用上述药酒后,出现唇舌发麻、手足麻木、恶心、心慌、脉迟等中毒症状时,则应减小制川乌的剂量或暂停服药。②大多数祛风湿药的药性均辛热。这些药可使人体的血流加速,血压上升。因此,严重高血压患者、处于妊娠期或经期的妇女应禁用药酒。 类风湿中药浸酒
[药物组成] Ⅰ号:黄芪20g 当归10g 制附子10g 威灵仙10g 羌独活各10g 稀莶草10g 姜黄10g 木瓜15g 生川草乌各10g 白芷20g 白花蛇5条 全蝎30g 蜈蚣10条 地鳖虫30g 桃仁20g 红花15g 狗脊10g 制乳没各10g 干姜10g 防风己10g 秦艽10g 雷公藤20gⅡ号:黄芪20g 当归10g 威灵仙10g 豯莶草10g 姜黄10g 木瓜15g 白花蛇5条 全蝎30g 蜈蚣10条 地鳖虫30g 桃仁20g 红花15g 狗脊10g 制乳没各10g 防风己各10g 秦艽10g 雷公藤20g 桑枝30g 土茯苓30g 黄柏20g 丹皮20g 钩藤20g
[功能主治] 逐痹通络兼以扶正。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用法用量] 每次服20ml,每日服二次,十五日为一疗程。一般服二至四个疗程。服药期间如有口舌麻木,则停服一星期后续用。风寒湿痹型用Ⅰ号,风湿热痹型用Ⅱ号。
[制备方法] 上药浸入曲酒2500,浸泡一星期。

9、杨梅酒能祛风湿吗

用白酒浸泡的杨梅,盛夏时节食用会顿觉气舒神爽,消暑解腻。拉肚子的时候,喝下即可止泄,具有收敛作用。还有消食、除湿、解暑、生津止咳、助消化、御寒、止泻、利尿、防治霍乱、保健、抗癌等医药功能。

与祛风湿酒方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