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痛风是什么引起的?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正常情况下,人体组织中含有嘌呤物质,许多食物中也含有嘌呤,体内与所吃食物中的嘌呤被分解后会产生尿酸,当体内尿酸过多时,尿酸结晶会在体内的关节,体液和组织中积聚,而引起痛风
2、北京协和挂号招人代挂多少钱?
这些都是专家当然贵了。为了把病看好,许多人都从外地不远千里来此看病,1000块钱又算什么?
3、请具体介绍"万络事件"的全过程 加评论更好 急!!!!!!
万络(VIOXX),是由世界500强之一的美国默克公司生产的治疗关节炎和急性疼痛的王牌药物,自1999年上市以来,该药在全球超过80个国家销售,至2003年底,全球已开出超过8400万张处方,2003年全球销售额达25亿美元。
2001年起万络开始在我国销售,目前在我国的零售价约为每盒50.8元。
8月25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药物安全部在第20届药物流行病学和治疗风险处理国际会议上,公布了一个惊人的研究结果:
大剂量服用万络者患心肌梗塞和心脏猝死的危险增加了3倍。这份权威部门的不利报告致使默克制药公司陷入了药品安全危机。

9月上旬,美国默克制药对这一研究结果进行了强烈抗议。默克认为,这项研究的方法不科学,采取了回顾性分析方法,而非世界公认的严谨的随机双盲临床试验。
9月30日,美国默克制药总部宣布在全球范围内主动回收万络,并称:回收“万络”的决定是公司自愿性行动。默克公司全球撤回万络的行为得到了FDA的肯定。
默克声明回收万络的发布当天,美国默克股价随即应声大跌,重挫逾25%。
10月9日,美国默克制药公司在我国回收其王牌药物万络的工作正式启动。
退药的具体信息已登载在默沙东公司(美国默克制药中国子公司)的中方网站上,与此同时,默克主动通过公众媒体和电视节目,传达回收万络的消息,并重申对公众健康负责的责任。
资料拓展
美国得克萨斯州地方法院日前开庭审理全美首起“万络”人身伤害诉讼案。
一名患者服用默沙东医药公司生产的镇痛药“万络”半年后突发心脏病猝死,患者遗孀因此将世界药业巨头默沙东公司告上法庭。法庭最终判决默沙东公司支付原告高达2.534亿美元的赔偿金。
这只是个开头,默沙东公司此后还将接连应付3800多例的州级以及联邦诉讼案,由于原告方人数众多,目前还很难估算“万络”诉讼可能造成的损失。
据专家预计,默沙东很有可能面临高达180亿美元的巨额诉讼赔偿。
生命无价,这是“万络事件”给中国药企的重要警示。
4、出去吃哪些东西容易得病?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说,高尿酸血症是富贵病的一种,算得上是吃出来的病。动物内脏、海鲜、蘑菇、豆子等食物富含嘌呤,虽然都是营养丰富的好东西,吃多了却会引起尿酸增高。 1、啤酒:啤酒中含有大量嘌呤,一瓶啤酒可使尿酸升高一倍。
2、火锅:涮一次火锅比一顿正餐摄入的嘌呤高10倍,甚至数十倍。
3、海鲜:嘌呤高的海鲜包括凤尾鱼、沙丁鱼、带鱼、鲱鱼、鲭鱼、牡蛎、蛤蝲、干贝等。
4、内脏:动物内脏的嘌呤比海鲜更多;每月最多吃一两次,每次不超过100克。
5、高汤:高汤内脂肪、嘌呤都高,且为酸性,不利于尿酸的排出。

5、曾小峰的个人荣誉
1994年4月获日本第38届风湿病学会颁发的国外青年学者奖;
1994年获第十五届国际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会(IAACI)颁发的国际旅行奖;
1995年9月至1996年2月曾获Ivy Wu Fellowships到香港大学进修免疫病理学并获结业证书;
1998年5月至1998年9月受我院委派参加卫生部战略合作伙伴计划到加拿大Janssen-Ortho Inc.系统学习GCP(Good Clinical Practice),并获成绩优秀证书。

6、北京协和风湿免疫科怎样才能挂上号?请推荐好的医生
北京协和医院董怡教授
7、西乐宝这个药主要针对什么病的止痛效果最好
塞来昔布胶囊.西乐葆.0.2g*6粒.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通用名:塞来昔布胶囊
商品名:西乐葆
英文名:Celecoxib Capsules
【性状】胶囊剂,内容物为白色粉末。
【适应症】
1.用于缓解骨关节炎症状和体征。
2.用于缓解成人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和体征。
3.作为常规疗法(如:内镜监测、手术)的一项辅助治疗,可减少家族性腺瘤息肉(FAP)患者的腺瘤性结直肠息肉的数目。目前尚不知FAP患者腺瘤性结直肠息肉的数目的减少是否具有临床意义。停用本品后其治疗效果是否能维持还不明确。尚无关于本品治疗FAP患者大于6个月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
8、前列腺结石危害大吗?非常感谢啊!
痛风性关节炎发作了怎么办
解放军总医院干部诊疗科主任医师 肖玉兰
急性关节炎期间应及时消炎、止痛,控制症状,常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扶他林、芬必得、莫比可等。大量种类繁多的NSAIDS的出现有助于患者选择针对性更强的药物。然而,个体差异性是决定药物疗效的主要因素。对患者甲有效而安全的药物,对患者乙未必一定有效而安全。因此,应在可供选择药物的范围内,充分了解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有效的药物。简单地、模式化地应用NSAIDS无助于患者的治疗。
NSAIDS的应用
1.应选择疗效好和安全性高的药物。目前可供选择的NSAIDS种类很多,许多患者常认为秋水仙碱是急性关节炎期间止痛、消炎的首选药物,其实这种选择未必恰当。因为秋水仙碱和阿司匹林等因副作用很大,早已不作为痛风性关节炎止痛、消炎的首选药物。
2.应用NSAIDS仅限于急性关节炎的对症治疗,关节肿痛消退后就可以停药,不必长期服用。
3.毒性大的药物不要使用,如保泰松等。
4.用药应高度个体化。应根据不同的情况,与病人一起摸索每个病人的特点,依情应用不同种类、不同剂量的药物。切记并非新药、进口药就是疗效最好的药。有些病人的情况恰恰相反,临床已应用多年的老药却是疗效最好的药物。
5.痛风性关节炎合并心血管或肝、肾疾病时,用药要谨慎。
①一般用量应小,尽早摸索出维持剂量。
②如病程中需要控制关节的急性炎症反应而又因脏器功能受损不能应用NSAIDS时,可短期使用小剂量皮质激素治疗。
③高血压患者的NSAIDS用量应减少。因NSAIDS常致水、钠潴留而导致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所以高血压患者的NSAIDS用量应减少。
6.避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NSAIDS同时应用,否则作用不相加,而副作用相加。如病人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时已服用阿司匹林,而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时又应用了其他NSAIDS,此时就应该暂停阿司匹林。一则可以减少两药共用而产生的不良反应,二则NSAIDS对心血管疾病也有与阿司匹林相似的疗效,不影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7.重视胃肠道的副作用。接受NSAIDS治疗时,易出现较多的胃肠道副作用,其危险因素包括:
⑴既往有因NSAIDS或不明原因引起的溃疡史,尤其有过并发症者。
⑵老年人,尤其是大于75岁的老年人。老年人因NSAIDS引起的消化道溃疡的特点是:溃疡面大、出血多、无痛性、误诊多、死亡率高(约10%)。因此,老年人服用NSAIDS时潜在危险更大。
⑶同时使用皮质激素或抗凝药。
⑷使用NSAIDS剂量过大者。
碱化尿液
正常人的体液呈弱碱性。碱性环境有利于尿酸盐结晶的溶解和排出,所以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要多吃碱性食物。体内代谢后生成碱性物质的食物主要为蔬菜和水果,包括酸味水果,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食物,如鱼、禽、肉、蛋类,它们的味道虽不酸,但却是酸性食物。
用药过程中要了解体内酸碱情况,可测尿液的pH值来指导应用碱性药物。当尿pH值为7时,尿酸溶解度是尿pH值为5的6.6~9倍。不难看出,碱化尿液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时起了多么重要的作用。常用药物是碳酸氢钠,可每次0.5克,每日3次,饭后服。治疗中,尿的pH值一般维持在6.5左右,不可超过7.0,否则易引起草酸钙或其他结石的形成。
禁用降尿酸药
急性关节炎期间主要是应用NSAIDS消炎、止痛,降尿酸药物无止痛效果。许多患者长期自备降尿酸药,每当急性关节炎发作时便自行服用降尿酸药,这是不科学的。所以希望患者不要自行盲目服用降尿酸药,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急性关节炎期间服用降尿酸药不仅不止痛,还可使关节炎症加重,其理由是:
应用降尿酸药后,血尿酸突降,使关节内的尿酸盐溶解,释放不溶性针状结晶,结晶被白细胞吞噬后,释放炎症因子,如趋化因子补体C3a和白三烯B4等,吸引更多的白细胞脱颗粒释放溶酶体酶,诱发关节炎症。此外,结晶还刺激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产生前列腺素,前列腺素是诱发关节炎症的重要成分。
尤其是肾功能不全者,如在急性关节炎期间服用丙磺舒或痛风利仙时,可增加尿酸在体内的蓄积。与无肾功能不全的病人相比较,有肾功能不全者的急性关节炎的表现更明显。
防“风”于未然
北京中医医院风湿科副主任医师 王玉明
《家庭医药》2003年1月号
痛风虽然与遗传有着密切关系,但后天的一些因素对痛风的发生有着重要作用,一旦注重预防,我们就会让痛风无隙可入。
首先,饮食与痛风的发生关系很密切。很多人把大吃大喝作为一种享受,乐此不疲。殊不知美味佳肴多为高嘌呤食物,过多摄入高嘌呤食物是诱发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原因,是痛风的罪魁。因此,人们要管住自己的嘴,调整饮食结构,合理选择饮食。
按嘌呤含量的高低,人们把饮食一般分为高嘌呤、中嘌呤和低嘌呤三类。
高嘌呤食物,即100克食物中含有150~500毫克嘌呤。这些食物主要有:动物内脏、海鲜、沙丁鱼、凤尾鱼、带鱼、蚶、蛤、鸡汤、肉汤等。痛风患者尽量禁食这些食物。
中嘌呤食物,即100克食物中含有50~150毫克嘌呤。这些食物主要有:家禽家畜肉、鱼、虾、蟹、鳝鱼、白鱼、扁鱼、鲢鱼,各种豆类及花生、芝麻等。痛风患者应尽量少吃这类食物。此外,一些蔬菜也含有较高的嘌呤,如韭菜、菜花、黄豆芽、豌豆苗、扁豆、菜花、紫菜、菌类等,最好不吃或少吃。
低嘌呤食物,即100克食物含有的嘌呤量小于50毫克。这些食物主要有:鸡蛋、鸭蛋、牛奶、奶酪等。这些食物可吃。水果,蔬菜中的萝卜、胡萝卜、番茄、白菜、土豆等,含嘌呤特别少,为痛风患者的推荐食品。有研究显示,进食无嘌呤饮食7天后血中尿酸浓度可降低度1.2毫克/升左右。
痛风病人的主食应以细粮为主,如精面粉做的面食,精大米等,不宜吃粗粮,因为细粮制品中嘌呤含量较粗粮少。避免饮酒,酒中的乙醇使体内乳酸增加,而乳酸可影响肾脏排泄尿酸易引起泌尿系统结石;乙醇还可使体内嘌呤合成增加,特别是啤酒,在发酵过程中可产生大量嘌呤,对痛风病人非常不利。
其次,保证足量的水分摄入,每天喝2000毫升左右的白开水,不包括牛奶、汤、稀饭等流食。因为人体70%左右的尿酸要从肾排除,每日尿量要达到1800毫升左右。夏季多汗饮水量还要增加。
再次,注意生活规律,按时作息,定时进餐,七分饱为宜。保持理想体重。避免劳累及精神刺激。适当锻炼,但不可剧烈运动,如踢足球、快跑、滑冰、游泳、登山等,它会使体内乳酸产生过多,抑制肾脏排泄尿酸的功能,使血尿酸增高,引起痛风性关节炎发作。
另外,要定期体检,争取早期发现高尿酸血症,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痛风发生。
● 作者简介:
王玉明,1983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学院中医系,一直从事风湿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曾经师从于全国著名风湿病专家王为兰教授,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风湿病及疑难痛症取得良好疗效,曾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在专业杂志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控制痛风不再“吹”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 刘钢
《家庭医药》2003年1月号
痛风的常见表现形式为急性关节炎。在痛风急性发作时,常用药为秋水仙碱,每次均为0.5毫克,第1天口服3次,第2天和第3天均服2次,第4天及以后每天服1次,用至关节症状消失。
患者在刚开始接受痛风的治疗阶段,常会有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这时可将每日口服1次秋水仙碱的时期适当延长,以预防急性痛风关节炎反复出现。在症状刚出现时服用秋水仙碱,效果能达到最好。若出现明显炎症才用药,所需药物的剂量在允许服用的剂量范围内需增大,所用疗程也需延长。
此外,在急性关节炎发作时还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如扶他林、莫比可、瑞力芬、奈普生等,任选其中一种口服。若采用秋水仙碱联合非甾体抗炎药物止痛,抗炎效果比单用一种非甾体抗炎药物的疗效好。
在急性关节炎症状消退后,应该使用降低血尿酸浓度的药物。降低血尿酸的药物按作用机理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干扰尿酸的生成,另一类为促进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若患者肾功能正常,则可以选用促进肾脏排泄尿酸的药物,如苯溴马隆等;或降低尿酸生成的药物,如别嘌呤醇;也可两者合用。若肾功能不正常,则只能选用别嘌呤醇,以防止尿酸在肾脏排泄量增加,加重肾脏负担而造成肾功能损害。由于别嘌呤醇亦通过肾脏排泄,此时要根据肾脏功能减退情况对它进行调整。此外,还可加用碱性药物小苏打,增加尿液酸碱度(ph值),提高尿酸溶解度,防止其结晶沉积、损害肾脏。
当痛风未得到及时治疗时,尿酸结晶将大量沉积,患者耳廓及关节周围会出现痛风石,急性间歇发作的关节炎也会演变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这种关节炎的病程常迁延很久,间歇发作的特点已不明显。此时治疗的措施与急性关节炎有所不同,主要是运用降低血尿酸的药,并辅以非甾体抗炎药和小剂量秋水仙碱进行治疗。
有少部分患者就诊时,肾脏功能已明显受损,此时应使用别嘌呤醇以降低血尿酸。但需对别嘌呤醇减量。此外,还应使用改善肾脏功能的药,防止肾脏功能进一步减退。如果患者肾脏功能已经进入尿毒症期,则需要进行相应治疗。
● 作者简介:
刘钢,1954年生,1979年至1982年就学于华西医大硕士研究生班,获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长期从事内科临床工作,并于1997年开始系统从事风湿病防治工作,曾师从我国风湿病学奠基人张乃峥教授及董怡、唐福林、张奉春、曾小峰等著名风湿病学家。作为第一作者在《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中华血液学杂志》、《免疫学杂志》、《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1999年,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四川省科委科技研究项目1项;作为副主编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风湿病诊治手册》。
现代富贵病——痛风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主任、教授 刘维
《家庭医药》2003年1月号
我们病房曾收治过一位姓张的患者,42岁,中等个子,是一个豪爽、热情、善交朋友的汉子,平时就喜欢与朋友一起喝酒聊天。也许正是这个缘故,他的身材明显发胖。一日,他与朋友开怀畅饮后,带着浓浓的醉意,回家倒床便睡。半夜睡得正酣时,突然被右脚大趾剧烈疼痛痛醒,只见大趾局部红肿,不可触摸。在家人的劝说下,来我院就诊。待到我院就诊时,他已不能行走,且右足不敢穿鞋。经化验检查,诊为痛风急性发作。
痛风是什么病
在我们身体里有一种名为嘌呤的物质,它分解代谢后形成一种产物——尿酸。正常情况下,尿酸能通过肾及大肠排出体外。
如果人体摄入含嘌呤物质过多,或者嘌呤代谢发生紊乱,或者尿酸排泄减少,血清及体液中的尿酸都会异常升高,出现高尿酸血症。尿酸若不及时排出,进一步积聚会形成结晶。这些结晶沉积于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皮下组织、肾脏组织等,从而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痛风性肾病等。可见,痛风是一组代谢障碍性疾病,高尿酸血症是它的前奏曲,是诊断痛风的主要依据。
痛风可分为两大类: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原发性痛风患者中,约10%~25%的患者有痛风阳性家族史;约1%~2%的患者有先天性酶缺陷,使嘌呤合成与分解代谢发生障碍;其他病因则至今不明。继发性痛风就是由某些疾病,如肾脏病、白血病、肿瘤等,或者由某些药物,如利尿剂、化疗药等,或者由肥胖症饥饿疗法等引起高尿酸血症所致。
痛风好发于30~50岁。早期的临床表现,往往是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典型表现十分剧烈,多数起病急骤,且多在午夜突然因足痛惊醒。关节呈红肿热痛,痛不可触;疼痛在48~72小时内达到高峰。发作时呈“刀割样”、“咬噬样”或“烧灼样”剧烈,多数病人难以忍受,有的患者无奈之下只有“抱足痛哭”。70%以上的患者首发关节为足跖趾关节,其次累及踝、膝、 指、腕、肘关节等。每次急性发作时间约1周,其后自然缓解。
痛风的“升级版”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首发者,多数可以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缓解后感觉不到任何症状,但千万别以为万事大吉了。一旦不对其进行及时、系统地治疗和控制,任其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它将会象电脑一样不断升级换代——进入痛风慢性期。
慢性病程中,可出现痛风石形成。痛风石发生的典型部位在耳廓,也常见于拇趾、指、腕、膝、肘的弯处。痛风石在关节沉积逐渐增多,痛风发作也就越频繁,受累关节也就增多,乃至引起骨质侵蚀、缺损及周围组织纤维化。结节由软变硬,由少增多,使关节发生僵直畸形。关节也因此容易磨损、破溃形成瘘管,瘘管处有白色糊状物排出,并可查出尿酸盐结晶。瘘管周围组织呈慢性炎症肉芽肿,不易愈合。
另外,在痛风病患者中,约有30%的人可出现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痛风性肾病和尿路结石。
痛风性肾病,早期表现为轻度浮肿,腰痛,中度血压升高,间歇或持续蛋白尿,是尿酸盐在肾脏沉积从而影响肾功能所致。如果肾病变加重,晚期出现肌酐清除率下降,尿素氮升高,进而发展为尿毒症,最后死于肾功能衰竭。
尿路结石,因患者尿呈酸性,致使尿中尿酸浓度增加而出现尿路尿酸结石。较小的结石可随尿排出,无不适感。较大的结石可梗阻输尿管而引起肾绞痛、血尿,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也可继发感染成为肾盂肾炎。巨大结石可造成肾盂肾盏变形、肾盂积水。
痛风不再陌生
在这里,肯定有读者要问:痛风既然这么严重,为什么以前很少听说有这种病?
其实痛风病古已有之,只是以前在我国发病率较低罢了。而在西方国家则较多,以致很多人都认为,痛风只是西方国家的一种常见病,而东方民族较少见。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我国不科学的饮食结构、饮食习惯,人们摄入含嘌呤食物增多,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据一大样本调查显示,我国约5%的人患有高尿酸血症,其中约10%~20%的人将已患或发生为痛风。痛风的发病已证实与进食高嘌呤饮食有关,与经济发展、饮食结构的改变密切相关。所以人们把痛风称为现代“富贵病”,不无道理。
● 作者简介:
刘维,女,满族,生于1962年,1985年天津中医学院中医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90年天津中医学院研究生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为津门已故名老中医王云鹤的关门弟子,随师诊治多种内科疑难杂症,颇得真传。对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的诊治有较高的造诣。
痛风(解惑篇)
《家庭医药》2003年1月号
问:痛风病人需做哪些检查?
刘维教授:痛风患者应定期检测血尿酸水平,并检测尿尿酸排出量。对于急性痛风性关节发作的患者,还应检测血白细胞计数、血沉。严重的病人应做关节腔穿刺取滑囊液检查,可发现针形尿酸盐的结晶。对于一时无法确诊的患者,可行秋水仙碱的实验性治疗,患者多在服药后出现好转。
慢性痛风病患者还应行受累关节的X线检查,了解骨与关节的破坏程度;行肾脏的影像学检查,了解是否存在肾、输尿管结石。病程长者还应行肾功能的检测。此外,痛风石的活检可以证实尿酸盐结晶的存在。
问:长期服用秋水仙碱有何毒性作用?
刘钢主任医师:秋水仙碱是一种细胞毒药物,对细胞浆内的微管功能有抑制作用,在痛风急性发作时,通过它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因此它是一个对急性痛风发作非常有效的药物。但是它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当接近,故患者按医嘱服药后,常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表现,这是秋水仙碱对胃肠道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所致。此外,它对骨髓的造血功能有抑制作用,可导致血白细胞减少;还可引起脱发;对肝脏、肾脏、神经系统功能及精子的生成也有一定的毒性作用。所以不要大剂量长疗程使用秋水仙碱。对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秋水仙碱宜用较小剂量,因为此时肾脏对它的排泄非常缓慢,容易导致蓄积中毒。
问:中医治疗痛风有何好办法?
刘维教授:中医最根本的治疗是辨证论治,突出治疗个体化特征。我们认为痛风发作多与体内湿、浊、淤邪相关。一般而言,急性期我们多采用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利湿泻浊的方法。稳定期则在祛淤通络的基础上,加用清热利湿化浊的药物。我们常用的有治疗急性发作的痛风止痛汤剂,控制高尿酸血症的痛风汤剂,以及化淤通脉汤剂等,临床疗效还是比较满意的。
问:痛风患者不宜服哪些药?
王玉明副主任医师:患了痛风的病人在积极服药治疗的同时,还必须注意有些药最好不用或慎用。这些药物有青霉素、四环素、利尿药、含有利尿药的复方降压药、维生素B1、B2、阿司匹林、烟酸、华法令、利福平、雷米封等药。因为有些药物影响尿酸的排泄,服后使体内尿酸浓度升高,可诱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或加重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另外维生素C和维生素D也应慎用,因其可促进泌尿系结石形成,加速痛风病人肾脏的损伤。
问:儿童容易患痛风吗?
王玉明副主任医师:儿童不容易患原发痛风。这是因为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尿酸水平开始上升,约3天后达到稳定水平,一直持续至青春期。青春期后血中尿酸值增加较快,然后维持高峰状态。中年以后血尿酸值逐渐增高,此后易患痛风。所以儿童患痛风很少见。但是有一些疾病,如肾功能异常、白血病化疗后、先天性代谢紊乱疾病等,可引起继发性痛风。对于患了这些疾病的儿童应预防痛风的发生。
问:痛风与类风湿关节炎有何不同?
刘钢主任医师:痛风与类风湿关节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
痛风是一组代谢障碍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属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范畴。前者好发于男性,后者好发于女性。前者常呈急性发作,好发部位常为第一脚趾的跖趾关节,发作时局部红、肿、热、痛,疼痛难以忍受;后者呈慢性发作,好发于手的腕、掌指及近端指间关节,疼痛一般能承受。前者发作呈间歇性,缓解期可无关节症状,但长期反复发作,最终可出现关节破坏、畸形,肾脏受损者可进展到尿毒症;后者晚期可引起关节畸形、脱位。
当痛风病变位于手指关节时,它与类风湿关节炎的手指关节病变相似,都可有指间关节肿大。但检查中仍可发现痛风患者肿大的手指关节呈结节分叶状,有时在皮肤表面可见白色的痛风石沉积,部分患者局部皮肤溃破后,可流出“石灰石”样的尿酸结晶。而类风湿关节炎检查时,早期可见近端指间关节呈梭形肿大,病变具有左右对称性,受累的关节数目比痛风多,有时关节周围可见类风湿结节,X摄片检查可见关节周围骨质疏松,软组织肿胀;晚期可见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虫蚀样破坏;血清中常可查见高浓度的类风湿因子。
由于这两种疾病发病机理完全不同,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9、红斑狼疮到北京协和医院网上挂号应挂哪位专家的号,急急,谢谢答复我的好心人
这个属于免疫内科的范围'也就是风湿免疫科'
看红斑狼疮最好的'应该算赵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