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是出虚汗怎么办
病情分析:
你好,虚汗多见于虚症。它既可以单独出现,也可发生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虚汗,却不同于一般的汗,是身体不正常或病变的表现。虚汗多见于儿童,有些儿童入睡后出汗不止、间或身体冰凉,这便是医学上所说的“出虚汗”。有些儿童因为身体虚弱、感冒发烧或患肝炎等炎症使用大量抗生素(或其它药物)后导致出虚汗。出虚汗的儿童,常见有头晕、面色苍白、没胃口、睡不好、智力发育受制约等,影响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
成人也会出虚汗。有些体质虚弱的人在安静情况下,或无原因而全身或局部出汗,甚至大汗淋漓,这也是“虚汗”。某些患急慢性疾病者,或妇女产后体质都特别虚弱,往往会出虚汗。
意见建议:中医认为,“汗为心液”,若盗汗长期不止,心阴耗伤十分严重,应积极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自我养护。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必要的体育锻炼,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
(2)在饮食方面,要摸索出与自己病证有利或有弊的饮食宜忌规律,进行最适合自己食疗调养。如属阴虚、血热及阴虚火旺的病人,应禁食辛辣动火食物,切勿饮酒,并多食一些育阴清热的新鲜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机体健康的基础上得到恢复。
(3)在条件允许时,适当调节一下居住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如阴虚血热者的居住环境就应稍偏凉一些等。
(4)患者的被褥、铺板、睡衣等,应经常拆洗或凉晒,以保持干燥,并应经常洗澡,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
(5)重症盗汗且长期卧床的病人,家属应特别注意加强护理,避免发生褥疮。还要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神志、出汗量大小,如有特殊改变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望采纳~
请采纳。
2、土茯苓五指毛桃煲鸽子汤有什么作用
功效作用是:清热祛湿,清肝润肺。
《本草纲目》“土茯苓,有赤白二种,入药用白者良。按《中山经》云,鼓镫之山有草焉,名曰荣草,其叶如柳,其本如鸡卵,食之已风,恐即此也……土茯苓能健脾胃,去风湿,脾胃健则营卫从,风湿去则筋骨利。”
味甘、淡,性平。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功效,主要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
五指毛桃以根入药,能健脾补肺、行气利湿、舒筋活络。在中药里,五指毛桃又叫做南芪,即为南方“黄芪”。这说明了它既有黄芪的益气健脾的功效,但又没有黄芪温热之性而十分适宜南方气候应用。广东人爱用来和猪骨、鸡等煲汤,取其祛暑化湿之效。
3、我是汕头潮阳人,我的父亲得了类风湿病,求问有那位好心人知道专医类风湿病的中草药医生,请告诉我
更多“点★sihai889-->“★百科”上面的 ★查看更多资料>>”
――――――――――――――――――――――――
根据我多年巴中通江,南江,平昌,广元苍溪,旺苍,收购中药材,中草药经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收集以下中药方供你参考,可以拿着药方,根据你的检验情况,要求你当地医院好一点的中医师建议用那一个方子?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与细菌、病毒、遗传及性激素有一定关系。临床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肿痛伴晨僵、晚期关节强直畸形和功能严重受损为特征。其病机为风寒湿热之邪留滞于筋骨关节,久之损伤肝肾阴血所致。
1.乌蛇祛风通络汤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配方]乌梢蛇15克,黄芪、伸筋草、鹳草等、稀莶草各20克,当归、羌活、独活各30克,防风、细辛各6克。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2.苏枝黄芪汤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配方]苏枝节、竹枝节、桂枝节、松枝节、杉枝节各15克,桑枝节20克,黄芪20克,甘草3克,当归18克,白芍16克,川芎6克。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3.生苡仁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配方]生苡仁15克,苍术、羌活、独活、威灵仙、云茯苓12克,防风光煎10克,川乌先煎,炙甘草炙,各6克,麻黄炙3克。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治关节疼痛,肿胀,沉重或肌肤麻木,舌苔白腻,脉濡缓为主要症状的湿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4.两乌散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配方]制草乌、制川乌、薏苡仁各100克,生地黄20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150克,马钱子50克。
[制用法]研末水冲服。
[功效]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寒型。
5.熟地治寒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配方]熟地20克,骨碎补、威灵仙各15克,淫羊藿、补骨脂、山甲炙、牛膝、桂枝、赤白芍、苍术、知母各10克,川断12克,制附片、麻黄炙、松节各6克,防风9克。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治病程较久,关节变形,强直挛缩,屈伸少利,舌质淡或瘀暗,尺脉弱为主要症状的寒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6.蛇虫丸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配方]白花蛇10条,蜈蚣炙20条,全蝎炙30克,马钱子制20克,蜂房炙、广地龙、白僵蚕各100克。
[制用法]将马钱子与绿豆同煮,煮至绿豆开花为度,剥去皮,切片晒干,用土炒至褐色。余6味文火焙干。共研细末,过极细筛,装入零号胶囊900~1000粒。每天服3次,每次8粒,连服40天为1疗程。
[功效]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7.防风茯苓治风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配方]防风、茯苓各12克,麻黄炙、葛根、甘草炙各6克,当归、桂枝各10克,秦艽15克,生姜3片,大枣5枚。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治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屈伸不利,多见于上肢及肩背,初起可兼表证,舌苔薄白,脉浮为主要症状的风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8.乌头通痹汤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配方]制乌头(先煎)9克,黄芪15克,桂枝6克,芍药12克,穿山龙15克,地龙15克,青风藤15克,钻地风15克,僵蚕15克,乌梢蛇15克,蜂房9克,甘草6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温经散寒,驱风除湿,通络扶正。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9.黄芪秦艽白芷汤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配方]黄芪20克,秦艽20克,防己15克,红花15克,桃仁15克,青风藤20克,海风藤20克,地龙15克,桂枝15克,牛膝15克,甲珠15克,白芷15克,白鲜皮15克,甘草15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驱风散寒,除湿清热,通痹行瘀。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10.消痛饮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配方]黄芪2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桑寄生20克,生龙骨20克,生牡蛎20克,独活14克,细辛3克,秦艽10克,威灵仙10克,川乌10克,穿山甲10克。
[制用法]每日1剂,早、晚饭后2次水煎服。
[功效]补气血,祛风湿,止痹痛。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手指、足趾、腕、踝等小关节肿痛,功能障碍,屈伸不利。
11.补肾活血汤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配方]当归10克,赤芍10克,生地15克,桃仁6克,红花6克,茯苓12克,泽泻10克,川芎6克,丹皮9、克,木瓜10克,露蜂房6克,桂枝6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补肾活血,调肝养阴,强筋壮骨。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12.加味四藤汤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配方]钩藤30克,排风藤30克,银花藤30克,鸡血藤30克,老鹤草20克,黄芪20克,石斛20克,生地15克,川芎15克,赤芍12克,制没药6克,制乳香6克,甘草6克。
[制用法]水煎服,日1剂3次服,10日为1疗程。
[功效]活血通络,散风除痹。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13.加味龙蛇散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配方]干地龙30克,白花蛇(或金钱蛇2条)30克,蜈蚣5条,全蝎15克,玄胡20克,胃复安200毫克。
[制用法]晒干,微焙,研细末,去粗皮,再兑人胃复安粉,装入胶囊,每粒约0.25克,每次4~5粒,每日3次口服。
[功效]消炎镇痛,调整免疫机能。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活动期)。
14.蠲痹定痛汤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配方]乌梢蛇9克,蜈蚣2条,川桂枝6~8克,细辛3~4克,甘草节4克,雷公藤10克,红花9克,制乳、没各4克,制草乌4克,制川乌4克。
[制用法]上药加冷水浸泡2小时,置砂罐中煎沸后小火煮1小时,药渣再加水煎沸后小火煮半小时。晚睡前热服头汁,次日清晨热服二汁。
[功效]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见关节疼痛或肿胀者。
15.通络熄风汤治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配方]桑枝12克,忍冬藤12克,白芍12克,萆薢12克,秦艽10克,当归尾12克,蚕砂10克,稀莶草15克,薏苡仁15克,甘草1.5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活络祛湿,熄风缓痛。用治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不利,日久不愈或反复发作者。
4、鼻炎怎么办???
按摩治疗鼻炎的好方法
慢性鼻炎是指鼻腔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长期呼吸不洁净的空气是引起慢性鼻炎的重要原因,而患感冒及贫血、糖尿病、风湿病、便秘等疾病,也会因为鼻腔血管长期瘀血扩张而造成慢性鼻炎。慢性鼻炎会因为呼吸不畅而引起头痛、头昏等,让人精神萎靡不振。
1、揉捏鼻部用手指在鼻部两侧自上而下反复揉捏鼻部5分钟,然后轻轻点按迎香(鼻唇沟中,平鼻翼外缘中点处)和上迎香(鼻唇沟上端尽头各)各1分钟。
2、推按经穴依序拇指交替推印堂(两眉中间)50次,用手的大鱼际从前额分别推抹到两侧太阳穴(外眼角与眉梢连线中点)处1分钟,按揉手太阴肺经的中府(胸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尺泽(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合谷(在一、二掌骨间,平第二掌骨中点处)各1分钟,最后按揉风池(颈后侧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相交处凹陷中)1分钟。
3、提拿肩颈用手掌抓捏颈后正中的督脉经穴,以及背部后正中线两侧的经穴,自上而下,反复4-6次。再从颈部向两侧肩部做提拿动作。重占提揉肩井穴(两手交*搭肩,中指尖下处),做3分钟,按揉肺俞穴(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1分钟。
4、揉擦背部用手掌在上背来回摩擦按揉,感觉到皮肤透热时为度。
以上按摩手法每天做1次,10次为一疗程。
治疗慢性鼻炎,首先应找出全身、局部及环境中的有关致病
因素,及时予以治疗或消除。局部可用血管收缩剂,如0.5 ~1
%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也可以短期使用鼻眼净等滴鼻。针刺疗
法可取迎香、合谷等穴位。封闭疗法可用0.25 ~0.5%普鲁卡因
做上述穴位封闭,也可作鼻丘或下鼻甲前端粘膜内封闭。分泌物
过于粘稠而难以排除时,可用温盐水冲洗鼻腔。对下鼻甲肥厚,
局部用药不能奏效者,可作冷冻或二氧化碳激光气化治疗。仍无
效者,可考虑作中、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预防慢性鼻炎,需锻炼身体,增强机体防御能力。同时,应
注意饮食和环境卫生,戒烟禁酒,治疗全身性疾病、矫正鼻腔畸
形,清除鼻腔附近的病变。有些药物如利血平、含雌性激素的避
孕药等可引起鼻粘膜充血,宜用其他药物代替。
5、辣木籽治疗痛风吗?
痛风治疗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发生障碍,血液和组织中积聚大量尿酸和尿酸盐而引起。症状是手指、脚趾、膝、肘等关节疼痛肿胀,甚至变形。
痛风,是由于长期在风湿寒的环境下而导致的;因此,应该远离风湿寒的环境,生活在相对温暖干燥的环境下。痛风,可以少吃酸性食品,少摄入盐;吃海鲜喝啤酒,会导致痛风。
中医的历节病,起因都是肝肾两虚,病在筋骨之间游荡,类似于西医的痛风、风湿病。临床上,按照症状分为三种:
(1)风痹,症状是又麻又痛:风湿相抟,骨节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甘草附子汤主之。
(2)血痹,症状是麻而不痛: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症,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3)历节,症状是但痛不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针对膝盖痛。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毒性大,严格按照要求制作使用,心脏病患者不能使用。
可以到当地的中医院进行咨询:能否利用上面经方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