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风湿 > 类风湿游走性疼痛

类风湿游走性疼痛

发布时间:2020-11-24 04:11:29

1、什么是游走性疼痛

您好!
抄 问题分析袭:游走性疼痛多发生于风湿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医生把全身关节轮换着疼痛的疼型就叫作 “游走性疼痛”。而仅限于关节局部的疼痛为单纯性关节炎。单纯性关节炎疼痛的范围比较小。其主要是从关节腔内的炎症发出的病疼信号。
康复指导:主要原因:①关节的退行性改变
②关节的慢性劳损
③风湿、类风湿等引起的骨关节炎
④卵巢功能的衰退 ,雌激素分泌下降 ,导致钙剂大量丢失 ,引起骨质疏松所致。
感谢您关注问病网,祝您健康!

2、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会出现游走性疼痛吗

风湿、类风湿治疗

痹症是中医内科学中常见的病症之一,是以关节疼痛为主的一组全身性病变症候群。其临床表现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主要是风寒湿侵及人体,留注关节,阻遏经脉,致使气血瘀滞,经脉不通,不通则痛。

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急,侵及大关节,反复发作。多与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有关,发病年龄多为青少年,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链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质酸酶均阳性。以多发性、游走性、大关节红肿热痛为特征,活动期过后,受累关节不遗留病理性损害,如治疗失宜,可累及心脏,引起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起病慢,首侵小关节或脊柱,可造成关节变形,骨质损害,类风湿因子阳性。病情缠绵,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可伴有消瘦、贫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状。后期因关节变形僵硬,身体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张仲景金贵要略教学视频指出:

中医的历节病,起因都是肝肾两虚,病在筋骨之间游荡,类似于西医的痛风、风湿病。临床上,按照症状分为三种:

(1)风痹,症状是又麻又痛:风湿相抟,骨节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甘草附子汤主之。

(2)血痹,症状是麻而不痛: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症,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3)历节,症状是但痛不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针对膝盖痛。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毒性大,严格按照要求制作使用,心脏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询中医师。

3、肌肉游走性疼痛是什么病

应该是风湿病或类风湿病。 风湿病是现在最常见的而且不管多大年龄的人都会发生。但是对于引起风湿的因素却很少有人明白。 1.免疫因素:免疫异常在风湿病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风湿病至少有部分原因是由免疫异常引起的。如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2.泌因素:雌激素可刺激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 3.因素:很多风湿病与感染有关。如风湿病的发病与A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有关,强直性脊柱炎与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有关,类风湿关节炎与微生物感染有关。 4.遗传因素: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风湿病与遗传因素有关。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均有遗传倾向,痛风、风湿热与遗传因素也有密切关系。 5.其他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环境因素、机体素质等也均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风湿、类风湿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祖国传统中医称之为“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以筋骨、肌肉、关节发生酸痛、麻木、屈伸不利或关节 肿大等主要表现的病症。 上海仁济医院 研究机构:国家重点学科、上海风湿病研究所、上海市卫生局领先学科 病床数: 1200张(总数) 擅长治疗:风湿病、红斑狼疮、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 知名专家:陈顺乐、刘伟、陆广华、任颖、徐新民 仁济西院: 地址:上海市山东中路145号 交通: 14、17、20、37、49、66、71、123、127、隧道三线、四线、五线、六线、九线、地铁1号线、地铁2号线仁济东院: 地址:上海市东方路1630号 交通: 01、119、583、772、819、隧道五线、隧道九线、大桥二线等公交车 北京地区可以考虑北京协和医院,治疗类风湿也很好!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北京协和医院 东院: 地址: 北京市东单王府井帅府园1号 交通: 1、4、52、57、108、110、111、106、116路公交车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专家:张奉春,男,现任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1982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后一直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1987年从事风湿专科临床和基础研究,有丰富的诊断和治疗风湿病的经验,尤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多发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类风湿关节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痛和系统性血管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很深的认识。先后在国内外医学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ctx治疗sle的临床观察》一文获1991年北京医学会优秀论文奖,《人60kd ssa/ro抗原不同表位的免疫特性》一文获1999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优秀论文奖。并于1993年、1998年先后二次赴美做博士后及访问学者的有关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曾先后获得多次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 1)血液检查 ①血红蛋白和红细胞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铁贮存正常,但其利用有缺陷,因此病人常见贫血;若服用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引起胃肠道出血,则更会引起贫血。 ②白细胞 疾病活动期稍增多,少数病人有嗜酸性细胞的升高。 ③血小板 在疾病活动期略有增高。 ④血沉活动期增快。 ⑤C反应蛋白 在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升高,在缓解期下降,有助于判断疾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 ⑥免疫方面 早期出现免疫球蛋白M(IgM)增加,以后免疫球蛋白C、A(IgC、IgA)均升高,但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升高与该病的病程或阶段,以及类风湿因子滴度无关。总补体、补体C3在严重病例可下降。 ⑦类风湿因子 80%左右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血液中呈阳性。类风湿因子滴度越高,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性越大。类风湿因子滴度越高,出现越早,病变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 ⑧抗核抗体 在10%—20%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中,有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似的抗核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不同的是,这些抗核抗体属于免疫球蛋白M型,而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其部分抗核抗体属免疫球蛋白G。此外,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抗核抗体滴度一般低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 (2)滑液检查 呈混浊草黄色浆液,白细胞计数(2~ 7.5)X109/升,约50%—70%为中性粒细胞。补体水平常有降低,类风湿因子一般阳性,黏蛋白凝固试验块松散。 (3)活组织检查 各地区收费标准都不一样,大概在200-500之间

4、全身游走性疼痛是什么原因?刚刚出现.

病情分析:因为导致全身酸痛无力的原因有很多,因此就是建议要对因版治疗。一般主要是建议多休权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还可以通过按摩、推拿、拔罐、中医针灸、干蒸、泡澡等方法,起到加速血液循环,缓解放松肌肉的作用。

5、游走性关节痛是不是类风湿?

游走性关节痛需要考虑是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疾病原因,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具体病因上没有完全明确的以关节部位炎性滑膜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系统性免疫性疾病。和类风湿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6、关节游走性疼痛,不是类风湿和痛风,怎么医治

?

7、类风湿性关节炎游走性疼痛有什么特点?

(1)游走性。早期关节炎疼痛(无肿胀)的游走性比较明显,游走间隔期比较短,多半在1 ~ 3 天,很少超过1 周。一旦出现关节肿胀后,多半经过1 ~ 3 个月以后才转移到另一对称或非对称关节。

其后反复发作的关节肿胀就像“接力赛”一样此肿彼消。

(2)对称性。关节炎的转移经常是对称性的,关节肿胀很少是非对称性的,除早期游走性疼痛之外,单关节炎少见。

(3)互相制约现象。第一个关节肿胀转移到另一关节上之后,该关节的肿痛较快(1 ~ 3 天)减轻,数周至数月后可完全消退,而新发病的关节肿痛渐趋严重。互相制约的特点通常是:手重足轻或相反,上肢重下肢轻或相反,左重右轻、外周关节重则中轴轻、内脏病变重则关节轻。但为什么有这样的互相制约现象目前尚不知道。

(4)关节炎游走规律。类风湿性关节炎游走的一般规律和顺序如下。

①指(趾)关节—膝—踝—髋—肩—胸骨、胸锁或颞颌关节。

②跗跖—踝—膝—手—髋关节

③桡腕关节—踝膝—肘—指关节。

④膝关节—踝—肘关节。

⑤踝关节—膝—髋—腕、指关节。

⑥髋关节—颈椎

⑦颈椎—膝—髋关节。

⑧单关节—颈椎。

8、类风湿关节炎会不会游走性的疼痛

类风湿性关节炎不会游走性疼痛。对称性侵犯关节

与类风湿游走性疼痛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