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湿会引起哪些疾病
?
2、风湿类的血液病
?
3、风湿免疫性疾病是怎么回事?
在大自然和人体内有许多很小很小的生物,它们小到我们的肉眼看不见,往往要在放大几千倍的显微镜下才能够发现它们,因此这些细小的生物在医学上被称为微生物,像细菌、病毒等均属于微生物。而细胞是人体内最小的功能单位,它分工很复杂,不同的细胞的样子和作用都不相同,人体几乎所有重要的器官都是由不同的细胞组成的。细胞也很小,需要显微镜才能观察到,但一般来说比细菌、病毒要大得多。有些微生物,一有机会就侵入人的身体,把人体内的细胞当成它们的家,把细胞内的蛋白质等物质作为它们的食物。但是在他们饱餐的时候就会损害这些细胞,使细胞受到破坏、死亡,医学上称为“细胞坏死”,细胞坏死达到一定的数量就会使人发烧、生病,严重时还会使人死亡。 如何对付这些很小很小、令人生畏的微生物呢?通过长期的进化作用,人体内产生了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叫做免疫系统,来专门对付这些微生物。免疫系统主要由一群非常专业的细胞叫做免疫细胞所组成的,这些细胞常常喜欢聚集在一起,形成所谓的淋巴结、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而这些免疫器官又通过一些专门的管子即淋巴管连接起来。免疫细胞只有在这些免疫器官中,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由于细菌和病毒也是千差万别,有些办法可能对一类细菌非常有效,但是对另外一类细菌可能一点作用也没有。因此,免疫细胞的分工也非常细致,有一些细胞平时专门埋伏在有害微生物经常出没的地方,负责“抓坏蛋”。他们会分析不同“坏蛋”的特征,然后通过淋巴管迅速转移到淋巴结或者脾脏内,将分析结果提交给另外一群细胞,由后者制造出专门杀伤细菌或病毒的细胞和分子。最后,这些有很强杀伤力的细胞和分子会专门跑到“坏蛋”出没的部位,将这些有害的微生物杀死,人就恢复了健康。 免疫系统的功能是非常非常强大的,他有效地保护了我们的健康,同时他具有很强的记忆功能,一旦感染过某种细菌,免疫系统就会将其特征记下来,并保存好。下次感染同一细菌时,免疫系统就不需要再通过“捕捉”、“分析”这些过程,而是启动其记忆库内的细胞,直接产生杀伤细胞和杀伤分子,这样大大提高了速度和效率。现代医学的研究不但使人们了解了这一过程,而且能够有效地加以利用,比如疫苗的生产就是一大奇迹。科学家们先将细菌或病毒杀死,或者将它们的毒力去掉,然后通过人为的方法让它们侵入人体,免疫细胞就会记住这些细菌或者病毒的特征,当真正的细菌或病毒感染时,身体的免疫系统这时就有了充分的准备,可以快速杀灭这些细菌和病毒,而不使人体生病。如果接种过麻疹、百日咳、破伤风等疫苗,就可以防止这类细菌的感染了。也正是我们有了甲流疫苗,使得人们对这种可怕的传染病不再那么害怕了。 虽然免疫系统的功能强大,但身体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因为有害微生物侵入人体细胞后会使得健康的细胞坏死,细胞内的一些物质会释放出来,免疫细胞在捕捉“坏蛋”同时,将自己健康细胞内有用的东西也一起捕捉了,免疫系统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将自己的细胞和有害的微生物一起杀死。有些细菌的身体内会长出一些和我们正常的细胞一样或类似的东西,这时免疫系统也不能细致地将两者区分。这样免疫系统时不时地就会产生一些细胞,它们会杀死人体健康的细胞,而使人们生病,在医学上叫做风湿免疫性疾病。 风湿免疫性疾病是人体内的一大类疾病,它会损害全身各个组织和系统,表现也各种各样,有发烧、关节肿痛、口腔溃疡、皮肤疹子或溃疡、肚子痛、贫血、出血、血尿、蛋白尿,甚至胸闷、气憋、头痛等,因此患者往往会到医院骨科、消化科、肾科、血液科或呼吸科等就诊。实际上,现代医学的对这类疾病已经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即它们是由于人体的免疫系统异常激活,产生了针对自己健康细胞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科学家们发现,只要能够控制免疫系统杀伤细胞和分子的产生,就可以减轻甚至治愈风湿免疫性疾病,因此全世界很多医生和科学家都在专门研究如何人为地控制免疫系统,从而防止或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现在很多检查方法和药物都已经开发出来了,并且很多医院都成立了或正在成立专门的科室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这些科室一般称为风湿免疫科,对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成功率都在90%以上。实际上,风湿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很高,所涉及的疾病种类达100多种,人群中大约10%患有各种各样的风湿免疫性疾病,但遗憾的是由于患者对这些疾病尚不了解,而往往首先就诊于骨科、血液科、肾内科等科室,尤其在一些条件比较差的医院,则更就可能耽误病情、延误治疗,因此建议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及早到风湿免疫科就诊,看看有没有风湿免疫性疾病。
4、严重的血液、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包括什么病啊?
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甲亢,甲减,侏儒症,巨人症,尿崩症,柯兴综合征.嗜铬细胞瘤.胰岛素瘤,艾狄森病。
风湿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狼疮肾炎(LN)、强直性脊柱炎(AS)、反应性关节炎(ReA)、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pA)、银屑病性关节炎(PsA)、痛风(gout)、假痛风、皮肌炎(DM)/多肌炎(PM)、干燥综合症(SS)、系统性硬化症(硬皮病)(SSc)、成人still病(AOSD)、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JRA)、风湿性关节炎(RFA)、大动脉炎(TA)、结节性多动脉炎(PAN)、颞动脉炎(GCA)、过敏性紫癜(HS)、白塞病(BD)、韦格纳肉芽肿(WG)、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结节性脂膜炎、骨关节炎(OA)、风湿性多肌痛(PMR)、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产后风湿症、良性风湿症
严重的血液病:
急性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缺铁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过敏性紫癜 多发性骨髓瘤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骨髓纤维化 白细胞减少症 巨幼细胞性贫血 血友病
地中海贫血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巨球蛋白血症 恶性组织细胞病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5、风湿病会有哪些并发症?
风湿脏病引起的并发症,主要有急性肺水肿,这种病症的话主要发生左心衰的病人,特别是二尖瓣狭窄的病人出现急性咯血。还有就是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话主要是房颤,房颤的危害很大,有可能产生左房血栓。第三个并发症是血栓栓塞,血栓栓塞的话主要发生在外周血管的栓塞,有部分病人发生脑栓塞引起肢体致残、运动障碍主要就是这些。
6、风湿性疾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风湿性疾病是生活中常见疾病,多数风湿性疾病呈慢性病程,同一疾病在不同个体或不同时期临床表现可能有较大差异。病程呈反复发作与缓解。
一、疼痛综合征关节、肌肉、肌腱疼痛相当普遍,四肢大小关节均可累及,以对称性关节痛居多。晨僵和雷诺征是重要的伴随症状。疼痛的起病、性质、部位、持续时间、是否伴全身症状和起病年龄均因病人而异。例如痛风发作突然急骤,足母趾关节痛多见。类风湿性关节起病缓慢,多影响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和颈椎。而强直性脊柱炎几乎无例外地先自腰痛开始,上行性进展,周围关节受影响时,也多是下肢大关节。系统性红斑狼疮除关节痛外,周身系统性表现更为明显。
二、皮肤表现多数风湿性疾病患者有皮肤改变,系特异性或非特异性。表现多样,荨麻疹、环形红斑、丘疹性红斑、多形红斑、结节性红斑、面部红斑等。皮肤病变的病理基础是血管炎,其中最主要的是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受累血管大小,反应强度,持续时间,累及范围和病理变化均依不同皮肤损害而异。
三、眼部表现眼部症状可先于全身症状数月或数年出现。有的则成为病程中的突出表现,病变可累及角膜、视网膜、色素层、症状有眼部干燥、眼内压增高、白内障、眶肌炎、眼肌麻痹、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四、肺部表现呼吸困难是常见主诉,原因有肺炎、嗜酸细胞肺部浸润、肺出血、局灶性肉芽肿形成、纤维化性肺泡炎、间质性肺炎和胸腔积液。
五、消化系统表现由于基本病理改变是广泛的小血管炎,消化系统受累范围亦广泛,如胃肠道出血,穿孔或肠梗阻,可危及生命,肝脏受累多见,且可能是本病的突出表现,表现有肝大、黄疸、肝区痛、恶心、呕吐、以慢性活动性肝炎形式出现。
六、心血管系统表现心肌、心内膜、心包、传导系统、动静脉均可受累。临床表现心脏扩大、心率加快、心瓣膜区收缩期杂音、心包摩擦音、血压高及各种心律失常,严重风湿性疾病者有心力衰竭。
七、肾脏表现肾病变相当普遍,有肾间质炎症、纤维化、膜性肾病、肾小球基底膜增厚、淀粉样变等。风湿性疾病患者出现浮肿、多尿或少尿、蛋白尿、高血压和急慢性肾功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