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艾灸应该会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效果的,特别是隔姜灸和隔蒜灸。你可以一试
隔姜灸取生姜一块,选新鲜老姜,沿生姜纤维纵向切取,切成厚约0.2 ~ 0.5cm厚的姜片,大小可据穴区部位所在和选用的艾炷的大小而定,中间用三棱针穿刺数孔。施灸时,将其放在穴区,置大或中等艾炷放在其上,点燃。待患者有局部灼痛感时,略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一般每次灸5~10壮,以局部潮红为度。灸毕用正红花油涂于施灸部位,一是防皮肤灼伤,二是更能增强艾灸活血化瘀,散寒
止痛功效。亦有针灸工作者采用隔姜行化脓灸法,对某些病证有较好的效果。其施灸方法及灸后护理可参照化脓灸法。
隔蒜灸:1.隔蒜片灸:取新鲜独头大蒜,切成厚约0.1~0.3cm的蒜片,用针在蒜片中间刺数孔。放于穴区,上置艾炷施灸,每灸3~4壮后换去蒜片,继续灸治。
2.隔蒜泥灸:以新鲜大蒜适量,捣如泥膏状,制成厚0.2~0.4cm的圆饼,大小按病灶而定。置于选定之穴区按上法灸之,但中间不必更换。
2、艾条什么做的,艾条熏灸可以治风湿吗?
艾条是用棉纸包裹艾绒制成的圆柱形长卷,艾条主要用于艾灸。
艾条熏灸可以治风湿的。我用过好几种艾条,“长生鹤”的艾条品质最好。
艾灸,是借助艾绒所散发出来的火力,渗透到穴位里面,温通穴位,祛风祛温祛寒,疏通经络,调节我们身体阴阳,使之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增强免疫力,最终起到保健与治病的目的。
3、艾灸可以治疗类风湿吗?
艾灸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临床采用艾绒制成的艾柱或艾条温灸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激发经络的经气,达到治病目的。其主要适用于虚证和寒证,起到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对于辨证类型属于寒证、湿证、虚证,且脾胃功能较弱的类风湿患者较为适用。但艾灸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治疗,单纯依靠艾灸的力量无法将类风湿关节炎治愈。
4、艾灸能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吗
可以试试肾俞;足三里;三阴交;…………
5、艾灸可以治好类风湿吗
艾灸对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网球肘、骨关节肿痛、骨关节病等风寒痹痛都非常有效。通过熏灸体表穴位或患部,使热力渗透,通过经脉慢慢感传,起到活血化淤,温经通络,达到治病疗疾效果。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发病的原因目前为止还不太清楚,多侵犯小关节,如手、足、腕等,常为对称性,呈慢性经过,有暂时性缓解。
发病与细菌感染,内分泌异常,遗传因素有关,属于中医的痹症,由于体虚、阳气不足,加之居住地潮湿,冒雨涉水,气候剧变等原因,使风寒热邪得以乘虚而入,阻于经络,致气血运行不畅,即成痹症。湿热阻络多见于早期,关节肌肉红肿热痛,触之发热,屈伸不利,晨起僵硬,可涉及一个或多个小关节,发热。寒湿阻络多见于中期,肢体关节疼痛,肿胀变形,局部畏寒,触之不热,遇寒痛增,遇热痛减。
艾灸治疗原则:通经活络、清热祛湿、散寒止痛。
艾灸取穴:
1、阿是穴(关节疼痛处)
2、曲池
【标准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完全屈肘时,当肘横纹外侧端处。
【主治疾病】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
3、足三里
【标准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膝盖)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主治疾病】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
4、八风
【标准定位】在足背侧,第1-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一侧四穴,左右共八穴
【主治疾病】主治头痛,牙痛,月经不调,蛇咬伤,脚气,脚背红肿,足趾麻木等
5、八邪
【标准定位】手指背侧,微握拳,第一~五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个穴位。
【主治疾病】主治烦热,目痛,头痛,项强,咽痛,牙痛,手指麻木,手臂红肿等
灸法:用艾条做温和灸,每穴每次15-20分钟,10日一个疗程。
6、艾灸可以治疗风湿吗 艾灸可不可以治疗风湿
你好,风湿是中医病名,属痹证一类,指风、寒、湿三种病邪结合侵犯机体所致的病症。可表现为头痛、发热、微汗、恶风、身重、小便不利、骨节酸痛、不能屈伸等。艾灸能补益人体的元阳、驱散寒邪,所以艾灸是风、寒、湿等邪气的克星。艾灸治疗风湿是有效果的。具体情况需要你去咨询了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7、艾灸真的能治好风湿性关节炎吗?
艾灸能治关节炎。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灸可以通过经络调整人体生理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力和防病能力。 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疾病。从中医来说,特别对风寒湿痹、脾胃虚证、气滞积聚、上盛下虚、厥逆脱证、外感表证、咳嗽痰喘等疾病有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