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板栗生吃与熟吃哪个更营养?
生食板栗有补肾、止血的功效
南苑医院王珏说,人到老年,由于阳气渐渐衰退,不仅会出现腰膝酸软、四肢疼痛,还可能出现牙齿松动、脱落,这些都是肾气不足的表现,当从补肾入手,及早预防,食用生板栗就是可行的方法之一。
养成每日早晚各吃风干的生板栗5~10枚的习惯,可以达到有效预防和治疗肾虚、腰酸腿疼的目的。
此外,生食板栗有止血的功效,可治吐血、衄血、便血等常见出血症。
板栗味甜性温,可炒可煮,有和胃健脾的功效。现在由于生活条件改善,家长对小儿的营养照料往往过于精细,强食、偏食均可导致临床多见的小儿脾虚证,所谓“脾虚”即指小儿面色无华,体倦乏力,形体偏瘦,厌食或拒食。此时可将板栗仁蒸煮熟,磨粉制成糕饼,适用于饮食少、身体瘦弱、经常腹泻的小儿,以增加其食欲,收涩泻泄,调理肠胃。用板栗和粳米熬制的板栗粥老少咸宜,既可用于脾胃虚寒导致的慢性腹泻患者的恢复,也适合长期治疗老年人由于机能退化所致的胃纳不佳,气虚乏力。
生食补身效果好,熟吃口感好,但生吃难消化,熟食又易滞气,所以一次不宜多食。
但吃栗子要注意:栗子生吃难消化,熟食易感觉撑,所以一次别多吃;鲜栗子容易变质霉烂,而变质的栗子吃了会中毒;别和牛肉一起吃,易呕吐。
板栗中所含的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无机盐,能防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是抗衰老、延年益寿的滋补佳品。
栗子含有核黄素(维生素B2),常吃栗子对日久难愈的小儿口舌生疮和成人口腔溃疡有益。
中医认为栗子能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栗子对*的滋补功能,可与人参、黄芪、当归等媲美,对肾虚有良好的疗效,故又称为“肾之果”,特别是老年肾虚、大便溏泻更为适宜,经常食用有强身愈病。
2、口腔溃疡与风湿病有关吗?
口腔溃疡是一个常见而多发的症状,有时与饮食有关,有时与身体状况有关,程度也轻重不等。患者往往听之任之,去医院就诊的患者并不多。如果当您知道口腔溃疡是风湿病的一种表现的时候,也许就不会掉以轻心了吧。
临床上最常见出现口腔溃疡这一症状的疾病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育龄女性多发,当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腔溃疡(如无感染则无明显疼痛);或伴有长期发热;或伴有多关节疼痛;或出现面部红斑;或伴有脱发;或伴有光敏感(阳光照射后出现面部红斑不易消退);或双手、双足遇冷后出现发白、发紫、发红等雷诺症的表现;或面部、手、足部出现类似冻疮样的发作、按冻疮治疗又无效;或伴有血液系统异常而出现贫血、白细胞减少、瘀点或瘀斑等血小板减少的表现;或尿中泡沫增多等蛋白尿的表现;或出现胸闷、活动后气促等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的表现等等。如果您出现上述一项或多项情况时,您不妨去找专科医生做一次咨询或进行一次免疫系统的全面检查,以便找出原因及时排除或确诊疾病,及早治疗。
白塞综合征也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预后好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当出现不明原因的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可自愈),同时伴有皮肤结节性红斑(多见于四肢,略高于皮,新鲜时色红、有压痛),外阴溃疡,反复发作的眼部炎症如葡萄膜炎、视网膜血管炎、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等,关节炎,针刺反应(注射或抽血等部位出现红肿、甚至有脓点),肢体动静脉炎,头痛、偏瘫、失语等情况时,即应及时就诊咨询,请专科医师为您检查,以便及时治疗。
在我们接诊的患者中有许多患者起初并没有认识到口腔溃疡是一种风湿病的常见表现,而只是多年服用维生素等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或认为是精神紧张所致,直到出现许多其他症状才来医院就诊。
如果患的是系统性红斑狼疮,一旦延误诊治难免产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3、类风湿会嘴巴咬东西感觉很累吗?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所以其主要症状不仅可出现关节受累的症状,还会出现全身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表现。比如在关节症状上,病情活动期的时候,受累关节会出现肿胀、疼痛、局部皮温升高的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关节会逐渐出现畸形,重症患者最终关节会出现纤维性强直,或者最终导致残疾。关节外的表现,最常见的是类风湿结节,也会出现肺间质病变,表现为活动后或者劳累后干咳、气喘。此外,也会出现发烧、乏力、浑身酸痛、食欲下降、体重下降等症状。神经系统受累也会出现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