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治疗寒痹,湿痹,热痹分别有哪些药物?
风寒湿痹若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游走不定,屈伸不利,发热恶风等则为行痹。治法应祛风通络,散寒除湿可用防风汤(防风 麻黄 秦艽 葛根 当归 肉桂 赤茯苓 杏仁 生姜 大枣 甘草 黄芩)若痹通以肩、肘等上肢为主可加羌活 威灵仙 姜黄 海桐皮;以膝、踝等下肢为主可根据病情酌加独活 牛膝 木防己 萆薢 ;腰背酸痛甚者可加杜仲 桑寄生 续断 补骨脂 巴戟天。风湿热痹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可用白虎加桂枝汤加减。
2、医治风湿热痹有什么处方?
(1)黄柏威灵仙汤
[主治]清热除湿、活血通络。
[处方]黄柏6克,威灵仙6克,苍术10克,陈皮6克,芍药3克,甘草10克,羌活6克。
[用法]共为末服,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2)苍术赤虎汤
[主治]清热降浊,凉血活血。
[处方]苍术9克,野赤豆15克,虎杖15克,独活9克,桑寄生12克,紫丹参12克,臭梧桐12克,汉防己12克,黄柏9克,晚蚕砂12克,冰球子12克,土茯苓30克,丝瓜络6克,生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3)加减四妙丸
[主治]清热利湿,散瘀通络。
[处方]苍术1克,黄柏10克,络石藤10克,没药10克,当归尾15克,吞砂15克,六一散10克,车前草10克,忍冬藤30克,蒲公英30克,薏苡仁30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3、中医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风湿热痹型的药方有哪些?
北京军区总医院风湿免疫科提醒:药不能随便吃,要根据病情,让医生指点着吃。
在中医诸多治疗原则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三大治疗原则是中医的精华所在。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变,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尤其是时令气候、地理环境和患者的身体状况。风湿病的发生、转变与自然界和人的体质密切相关,临床治疗必须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地域和不同体质,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因此,在风湿病的治疗上提出了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和因人制宜的原则,即“三因制宜”。
一、因时制宜
四季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均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不同时间节律变化和不同季节气候特点,考虑治疗用药原则,即为“因时制宜”。
二、因地制宜
中医认为不同的地域、自然、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均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环境特点和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即为“因地制宜”。
三、因人制宜
人的体质强弱不同,更有男女老幼之别,中医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的特点,进行治疗用药的原则,即为“因人制宜”。
疾病的发生和形成是有多种因素作用与人体,又随人体的特异性而呈现一系列的结果。因此,为了提高治疗效果,需要具体分析患者的不同情况,区别治疗,既遵循因人制宜的原则。因人制宜是三因制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三因制宜的原则,强调了自然环境与人体的相关性,疾病与人体的整体和不同个体的相关性。因人制宜,是指治病时不能孤立地看病,必须看到人的整体的不同特点;因时、因地制宜,则强调了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三因制宜的治疗法则,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病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实际应用上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只有全面的看待疾病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善意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才能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4、风湿热痹怎么治疗
你好,痹证是因感受风,寒,湿,热所致,故祛风,散寒,除湿,清热以及舒经通络为治疗痹证的基本原则。从你描述的症状来看,需要吃些祛风除痹的中药。但是需要找一个有经验的中医进行辩证施治。
5、风湿热痹怎么治疗 (不是风湿热)
药物 :防己、木通、桑枝、丹参、红花。
加减法:
1热偏盛 (发热较著、口中干渴、关节红肿疼痛,小便赤,舌红苔黄腻,脉数滑 ):
加生石膏;
2湿偏盛 (微热恶寒,头胀如裹,胸 闷,身重,节肿痛,舌苔自或微黄而腻,脉濡或滑 ) :加苍术、陈皮、
云等、曹蒲多
3风偏盛 (恶风头痛,关节肿痛而窜,舌苔薄白、质淡红,脉浮滑 )加防风、桂枝、灵仙。
4挟 阴虚 (关节微肿 疼 痛,午 后 发热,口 干渴,舌红苔少薄黄,脉细数略滑 ) :减防己,
加沙参、玉竹、地骨皮、白薇。
6、风寒湿痹和风湿热痹的区别是什么
看中医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医生说“湿热”其实是指人的体质,湿热体质的女性,尤其是南方人,一定要注意调理。体内湿气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想要摆脱体湿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方式:
1、食疗
很多我们常吃的食物都可以起到除湿的作用,如薏米煮粥、淮山煲汤等。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红豆,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的功效。将薏米和红豆加水煮熟后食用,可以利尿、除湿。
2、运动
运动不仅可以缓解压力,还能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等运动,有助于活化气血循环,增强体内水分代谢。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常因为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湿热病症。
3、清淡饮食
肠胃系统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保护肠胃最好的方式就是清淡、适量、均衡饮食。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食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经常食用。在烹调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时,最好加入葱、姜,以降低蔬菜的寒凉性质。
4、调味料祛湿
姜、葱、蒜不仅是家里常用的调味料,还具有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例如,我们可以尝试在家里煮一碗热姜汤,用姜汤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待到全身发过汗以后,病症就会有所缓解。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
5、注意室内通风
不通风是加重湿气的重要原因,一些生活细节也会导致周围环境和身体里的湿气加重,比如喜欢坐在地板上玩耍、长时间呆在密闭的房间里等。
6、适当保暖
“只要风度,不要温度”的做法,很容易让湿邪侵入身体。全身都要注意保暖,洗澡水别太凉、洗头后要及时吹干等。
7、风湿热痹与痰痪痹久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及药物配方有什么?
风湿热痹:症见关节疼痛
8、风湿热痹用什么药好?
A.黄柏、蚕砂
B.木通、防己
C.独活、威灵仙
D.白鲜皮、薏苡仁
E.忍冬藤、络石藤
威灵仙
性味 性温,味辛、咸。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风寒痹痛、四肢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哽咽喉。
气味:(根)苦、温、无毒。
主治:
1、腰脚诸痛。用威灵仙末,每服一钱,空心服,温酒送下。又方:用威灵仙一斤,洗干净,在好酒中泡七天,取出研为末,加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用泡药的酒送下。
2、手足麻痹。3、喘咳呕逆,不能进食。
4、腹中痞积。用威灵仙、楮桃儿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温酒送下。此方名“化铁丸”。
5、肠风泻血。用威灵仙、鸡冠花各二两,在米醋二升中煮干,炒为末,以鸡蛋白调作小饼,炙干后再研为末。每服二钱,陈米汤送下。一天服两次。
6、痔疮肿痛。用威灵仙三两,水一斗煎汤先熏后洗。
独活
【性味归经】辛、咸,温。归膀胱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
【用法用量】 6~9g .独活:性味 性微温,味辛、苦。功能主治 祛风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
威灵仙,独活性味都偏温,不适合治疗风湿热痹。
9、风湿热痹应该怎么治疗
首先,患者需要遵循科学的治疗原则,这是去除病症危害的关键。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风湿热痹的治疗原则,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祛风,散寒,除湿,清热,疏通经络。风湿热痹发病初期,主要是根据不同邪的偏胜,而分别采用不同侧重的治疗,并结合疏通经络,使气血畅通。痹证日久不愈,反复发作,则易致气血亏虚,脏腑损伤,故在祛邪同时,应结合益气养血,滋养肝肾等扶正之法。有痰浊痪血阻滞者,要配合豁痰祛疲。此外,对行痹配合养血;痛痹配合温阳;着痹配合理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