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风湿病有良好疗效的药膏有哪些?
风湿性关节炎是由甲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中医属“痹症”范畴。
关节炎是常见、多发且致残率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位十二大医学攻关难题。
关节炎的传统治法是益气养血,祛风除湿,搜风通络化痰祛淤。“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民间治疗本病的良方妙药有:
1:药酒疗法
内服药方:白术、杜仲、仙灵脾各12克,全蝎、秦艽、防风、川乌、草乌、木瓜、牛膝、当归、川芎、金银花、麻黄、乌梅各9克,蜈蚣3条,白酒250毫升,红糖250克。
制法:将药、酒共致陶罐内,布封口,泥糊紧,文火煎2小时后,埋地下或放进井水中,去火毒,1昼夜后滤渣取液备用。
用法:每饭后服35毫升,日3次,10天为1疗程。
外用处方:大血藤、络石藤、青风藤各30克,木瓜、没药各15克,牛膝、木防己、丹皮、乳香、田七各12克,桃仁、桑支各6克,白酒500毫升。
用法药浸酒内1周后用棉花沾药酒涂擦患处,日3-5次
疗效:治风湿性关节炎内服外擦1疗程见效,3疗程可愈。有效率达90%。
2:处方:海风藤、宽筋藤、忍冬藤、丁公藤、石楠藤、鸡血藤各30克。
用法:共研细末,每服2克,日3次,28天为1疗程。
疗效:用药1疗程,有效率达91%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风湿有好的药浴疗法好药膏吗,只外用的,急 急 急!
*
3、治风湿病用什么膏药最好
您好 中医认为风湿、类风湿属“痹症”范畴:风、寒、湿三种邪气混杂侵入人体引发痹症,其临床表现为:慢性,进行性,对称性关节疼痛,晨僵,早期具游走性,关节软组织呈菱形肿胀,渐至关节僵硬、畸形、强直、功能障碍,血液检测可见红血球血蛋白的降低,类风湿因子呈阳性,血沉加快,一般认为(西医认为)是感染源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导致以滑膜炎为基础的关节病变;中医认为此病是由于肝肾气血不足,风寒湿热外邪侵袭导致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滋养所致。 建议用中医保守疗 法,如膏 药外敷,中医讲求穴位,由于膏 药用于肌表薄 贴,因此膏 药可透入皮肤产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贴于体表的膏 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从而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如信任可随时在线联系,祝早日康复!
4、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外用膏药有哪些?
风湿性关节炎病在肌肉、关节、经脉,膏药外贴可使药性从皮毛而入腠理,通经活络,较服药更有利的一面。现将常用膏药及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1)伤湿止痛膏(橡皮贴膏)。功能驱风散寒,除湿通络,活血止痛。使用时先将皮肤用温水清洗擦干,贴于患处,用手掌将膏药按摩,使其粘在皮肤上。凡对橡皮膏过敏,皮肤糜烂有渗液者及外伤合并化脓者,不宜贴用。
与其功用类似的还有麝香虎骨膏、青海麝香膏、关节止痛膏等。
临床可任选一种使用。
(2)狗皮膏(膏药)。功能祛风散寒除湿,舒筋活络止痛。使用时将膏药加温软化后,贴于患处。
与其功用类似的还有万灵筋骨膏、追风膏、老鹳草膏等,亦可选用。
(3)武力拔寒散(散剂)。功能祛风除湿,通阳活血,止痛消肿。
用时取药适量,以鸡蛋清略加温开水或人乳与药调成糊状,分摊在蜡纸上,贴于穴位或患处。使用时注意忌生冷,不可内服。皮肤贴药处10 天内不可用水洗。脐轮、脚心等处不可贴用。儿童、体弱及浮肿者忌用。
(4)五虎散(散剂)。功能与武力拔寒散相同,使用时以白酒调匀,敷于患处。除外敷外,本散也可内服。每次6g,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5、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用膏药有哪些?
(1)火龙膏
药物组成及制法:生姜250g(取汁),乳香为末、没药为末各15g,麝香3g,真牛皮广胶60g。先将姜汁并广胶溶化,方下乳香、没药调匀,待少温,下麝香成膏。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宣痹止痛。
主治:风寒湿毒所袭,筋骨挛痛及湿痰流注,经络壅痛,不能行步。
并治历节风、鹤膝风。
用法:摊贴患处。
(2)神应膏
药物组成及制法:牛皮胶6g(水溶代膏),芸薹子、安息香、川椒(生用)、生附子各15g。上为细末,入胶中和成膏,备用。
功效:除风散寒,温经通络,蠲痹止痛。
主治:风邪走注疼痛,上下不定。
用法:摊纸上,随痛处贴之。
(3)透骨膏
药物组成及制法:生地、马鞭草各250g,吴茱萸、白面各90g, 骨碎补、龟板( 酒炙) 各120g, 鳖甲( 酒炙)3 个, 蒲黄60g。上为细末备用。
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散寒,补益肝肾,强筋壮骨。
主治:一切风湿,走注疼痛。
用法:用米粉、醋调药末似膏子,火上温热,摊于疼处,用纸裹,候冷再烘,于避风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