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湿病检查,风湿病应该做哪些的检?
风湿病的种类相当繁多,包括十大类二百多种疾病,多为慢性疾病。在实验时检查方面包括血常规,血沉、尿常规、大便常规检查以及肝肾功能的检查都是必不可少的,如白细胞数量的变化、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低、蛋白尿等都可能与风湿病密切相关,血沉、c反应蛋白、球蛋白定量、补体的检查对于诊断和判断病情活动度也很有帮助。此外,还需要做一些特异性检查,比如自身抗体的检测,包括抗核抗体谱、类风湿因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以及抗磷脂抗体、抗角蛋白抗体谱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检测以及关节液的检查等。
2、风湿病初次检查需要做哪些检查?哪些是一定要检查的,哪些是可查可不查的?
风湿病不同于其他的病症,通过正常的B超检查等就可以断定疾病,风湿病很容易与很多的疾病混淆,造成误诊,延误疾病的治疗。
因此,在做诊断的时候,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补体C3、C4,抗心磷脂抗体都是较为常见的诊断方法,多做检查对诊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也是对病人负责.
下面是对诊断时候确诊的介绍:
1.抗链球菌溶血素“O”:简称抗“O”或ASO。正常值约250单位~500单位,此值因年龄、季节、气候、链球菌流行情况,尤其地区而有所差别。
2.类风湿因子(RF):类风湿因子是一种身体内产生的抗IgG的免疫球蛋白,主要由滑膜的浆细胞合成并分泌入滑液和血液中,另外,脾、淋巴结和类风湿性皮下结节的浆细胞也可产生。
3.C反应蛋白: 亦称丙种反应蛋白,简称CRP。正常人为阴性,类风湿早期和急性风湿时,血清中可达33mg ,其阳性率为80%~90%。CRP的临床意义与血沉相同,是反映炎症的良好指标。类风湿活动期明显增多,与血沉增快相平行,但比血沉增快出现得早,消失也快。CRP含量越多,表示病变活动度愈高。炎症恢复期,若CRP阳性,预示仍有突然出现临床症状的可能。
最后还要说的就是在确诊已经患了风湿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暖,忌口和少吃酸辣咸的食物,海鲜和大肉也要少吃一点,天气的暖的时候也要适当进行保暖,避免在大风天气长时间在外行走,祝愿您早日康复!
参考资料:http://www.39guke.cn/gukehtml/fsnfs/fsnfszdjc/9211236586923.html
3、查类风湿需要体检哪些项目
一般检查血、尿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生化(肝、肾功能,A/G)、免疫球蛋白、蛋白电泳、补体等。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RF-IgM)、抗环状瓜氨酸(CCP)抗体、类风湿因子IgG及IgA、抗核周因子、抗角蛋白抗体,以及抗核抗体、抗ENA抗体等。
4、风湿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常规检查:风湿病是侵及全身多系统多脏器的疾病,所以要对患者作全面的检查,血,尿,便,血沉,CRP,全面生化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肌酶谱等)。
(2)血清学检查:①一般性:RF,C3,C4,CH50,CIC,IgG,IgA,IgM,IgE。②特殊性:a.抗核抗体谱对风湿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般先做ANA,如滴度>1:40,则应进一步检查其他项目。b.HLA:虽然HLA与风湿病有密切的相关性,但目前对其了解还不多,常用的,比较有特异性的如HLAB-27对AS阳性率可高达81.8%,对赖特综合征也可达到40%,在银屑病仅为10%;DR4/DR1对RA阳性率为49-79%,JRA为7%,但JRA的Dw4为26%,Dw14为47%,DR3在SLE仅为2.7%,在pSS为5.6%。Behcet病仅有3.3%HLAB5为阳性。c.其他:如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组蛋白抗体(Anti-histoneantibody),抗磷脂抗体,抗核周因子(ANCA)等对一些病有诊断参考价值。
(3)关节液检查:新鲜的关节液是很重要的,应作常规,培养,血清学及免疫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
(1)X-线平片:一般常用正,侧位,大小关节皆可,四肢,肩,脊柱,骶髂各关节;根据不同疾病及部位,还可有不同的要求,对骨骼受损或增生病变一般显示清楚,但由于影像重叠,早期细小病变不易看清;对滑膜,关节囊,软骨,半月板,韧带则不显示。
(2)计算机体层显像(CT):可以在一个横断面上准确的显示不同组织密度的微小差异,是观察骨关节及软组织细小病变的较理想的检查方法。多用于AS的骶髂关节,脊柱;膝关节的软骨及半月板病变,SLE的脑部改变;早期肺间质性改变等。
(3)磁共振成像(MRI):对骨关节及软组织病变,具有比X线,CT更高的分辨率,对软组织显像优于CT。多用于观察骨,软骨,半月板,筋膜的诊断;对脑组织,脊髓病也很有帮助。
(4)造影:①关节造影:一般用过滤空气或有机碘溶液,也可同时使用两种,称为双对比造影。可以显示关节软骨,半月板,滑膜和韧带等结构。对关节内病变的诊断很有帮助,多用于四肢大关节,但现已较少应用。②血管造影:分为动脉造影和静脉造影,对大动脉炎或血管炎的诊断很有帮助。
(5)关节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关节内各种组织的病变,特别是对滑膜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大意义。必要时可以取滑膜活检和手术治疗。
(6)活体组织检查:对诊断困难的病例,此种检查,可以协助确诊。如皮肤,唇粘膜,肾,肝,关节滑膜,血管,肌肉,骨,软骨等。有时还要作免疫组化染色。
(7)同位素骨扫描:对鉴别骨瘤(原发或继发性),骨髓瘤有很大帮助。
(8)超声波检查:对关节囊,软骨,滑膜厚度,积液情况可以判断。
5、去医院做什么检查才能判断是否有风湿病?
可以查一下血沉、血常规、风湿三项、抗核抗体、抗CCP抗体、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查看看有没有问题,查一下关节超声检查看看有没有滑膜炎等
6、做什么检查才知道是不是风湿病
风湿病检查、往往是做抗o、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检查的看一下情况治疗的需要空腹检查的
7、风湿病是否可以检查出来?
任何病的诊断都是有依据的,早期风湿病的诊断可能不是很明确
如怀疑自己患了风湿性关节炎,应及时到医院做如下检查:
常用的:
1.抽血化验(1)红细胞沉降率(ESR),正常值为男0-15mm/h,女0-20 m m/ho
2.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抗"O"ASOT),成年人正常值<500u,儿童<250u.
3.类风湿因子(RFT)正常人均呈阴性。
必要时有条件还可做:(1) C反映蛋白(CRP),正常值<5mg/mle (2)抗核抗体(ANA)正常值,滴度<1:20。
必要时有条件还可做:X光拍片和关节穿刺抽液化验检查。以上检查在临床工作中只能作为一种参考。不能做诊断的主要依据,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相结合,故很多病人临床自觉症状很明显,但化验检查反映不出来
所以,检查后一定要找医生咨询,结合病情才能有明确诊断。
8、风湿病常用检查方法有哪些?
风湿病常见的有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皮肌炎/多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白塞病等)、系统性血管炎(多发性大动脉炎、结节性动脉炎、韦格氏肉芽肿、显微镜下血管炎、巨细胞动脉炎/风湿性多肌痛、过敏性紫癜、川崎病等)、骨与关节(强直性脊柱炎、Reiter综合征、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肠病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的病变,病因往往与自身免疫及遗传有关,临床表现常有发热、关节疼痛及肿胀、皮疹、肌肉疼痛、雷诺氏现象等,病情往往比较复杂。因此,在临床诊断过程中,除了详细了解病史,做些常规的检查外,需要通过一些风湿病的专科检查,如临床免疫学检查、骨与关节的影像学检查、遗传基因、病理活检、关节镜等,才可明确诊断。常用的专科检查方法:1.临床免疫学检查包括抗核抗体谱、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血小板抗体、抗心磷脂抗体、类风湿因子、抗核周因子、抗角蛋白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平滑肌抗体、补体、T淋巴细胞亚群等;2.骨与关节的音像学检查包括关节MRI、血管MRI、关节CT检查、血管造影、骨扫描等;3.遗传方面:主要组织相容抗原MCH(HLA)如HLA-B27、HAL-DR4等;4.病理检查:肾活检(免疫组织化学)、皮肤狼疮带、唇腺活检、血管活检、淋巴结活检等;5.关节镜检查;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