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蓼怎样治脚气
用苦参片,蒲公英,枯矾粉泡脚
2、这是什么植物
这是辣蓼,为蓼科蓼属植物。一年生草本,高40-7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无毛,节部膨大。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8厘米,宽0.5-2.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全缘,具缘毛,两面无毛,被褐色小点,有时沿中脉具短硬伏毛,具辛辣味,叶腋具闭花受精花;叶柄长4-8毫米;托叶鞘筒状,膜质,褐色,长1-1.5厘米,疏生短硬伏毛,顶端截形,具短缘毛,通常托叶鞘内藏有花簇。
3、这是什么花 普及普及
月季
和
水蓼(学名是Polygonum hydropiper),别名为水蓼、辣蓼、蔷、虞蓼、蔷蓼、蔷虞、泽蓼、辛菜、蓼芽菜,是一种蓼科植物,也称辣蓼。水蓼用于行滞化湿;散瘀止血;祛风止痒;解毒。主治湿滞内阻;脘闷腹痛;泄泻;痢疾;小儿疳积;崩漏;血滞经闭痛经;跌打损伤;风湿痹痛;便血;外伤出血;皮肤瘙痒;湿疹;风疹;足癣;痈肿;毒蛇咬伤。生湿地,水边或水中。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4、辣蓼和红蓼有什么区别?
红蓼
红蓼是一年生草本。茎直立,粗壮,高1-2米,上部多分枝,密被开展的长柔毛。叶宽卵形、宽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0-20厘米,宽5-12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微下延,边缘全缘,密生缘毛,两面密生短柔毛,叶脉上密生长柔毛;叶柄长2-10厘米,具开展的长柔毛;托叶鞘筒状,膜质,长1-2厘米,被长柔毛,具长缘毛,通常沿顶端具草质、绿色的翅。总状花序呈穗状,顶生或腋生,长3-7厘米,花紧密,微下垂,通常数个再组成圆锥状;苞片宽漏斗状,长3-5毫米,草质,绿色,被短柔毛,边缘具长缘毛,每苞内具3-5花;花梗比苞片长;花被5深裂,淡红色或白色;花被片椭圆形,长3-4毫米;雄蕊7, 比花被长;花盘明显;花柱2, 中下部合生,比花被长,柱头头状。瘦果近圆形 ,双凹,直径长3-3.5毫米,黑褐色,有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6-9月,果期8-10月。
辣蓼
一年生草本,高60~90cm,全株散布腺点及毛茸。茎直立,或下部伏地,通常紫红色,节膨大,叶互生,有短柄。叶片广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被粗毛,上面深绿色,有八字形的黑斑,托叶鞘膜质,缘生长刺毛。穗状花序生于枝顶,花梗细长,长6~12cm,下垂,疏花;花被5深裂,白色,散布绿色腺点,上部呈红色;雄蕊7~8;子房1室,花柱3枚。瘦果3棱,外包宿存花被。花期夏季。
这是百度的形状特征。
首先,我还只是个园林专业的大学生,不一定专业,如果有什么不对的还望斧正。
依照我从图上来看的话,我觉得是辣蓼,因为两者的叶子完全不一样,一个是(叶宽卵形、宽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红蓼),一个是(叶片广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辣蓼),从你图中的叶子来看,区分红、辣蓼的话,是辣蓼。
当然,我没有对这方面专门研究,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5、这是什么草,听说是小糖蜂
水蓼,据说嫩叶子能当做野菜吃。不同的地方叫法不同。
水蓼,别名水蓼、辣蓼、蔷、虞蓼、蔷蓼、蔷虞、泽蓼、辛菜、蓼芽菜,(学名:Polygonum hydropiper)是一种蓼科植物,也称辣蓼。水蓼用于行滞化湿;散瘀止血;祛风止痒;解毒。主治湿滞内阻;脘闷腹痛;泄泻;痢疾;小儿疳积;崩漏;血滞经闭痛经;跌打损伤;风湿痹痛;便血;外伤出血;皮肤瘙痒;湿疹;风疹;足癣;痈肿;毒蛇咬伤。生湿地,水边或水中。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基本信息:地方名:水辣蓼、水胡椒、红辣蓼、斑蕉草、蓼子草、白辣蓼、水公子、辣花子、小叶辣蓼、辣蒿、辣蓼子棵、打竹、辣草、水流仙、细辣蓼、柳蓼草、痛骨消、药蓼、红蓼子草、药蓼谁干的子草、辣子草、辣柳草。商品名:辣蓼草、辣蓼、蓼子草、红辣蓼。处方名:辣蓼、辣蓼草、红辣蓼、蓼子草。文献名:水蓼、辣蓼、蔷、虞蓼、蔷蓼、蔷虞、泽蓼、辛菜、蓼芽菜、蓼子、卜蓄、苦蓼、竹叶菜、柳蓼、川蓼、胡椒蓼、胡辣蓼、辛蓼。
6、红蓼的药用价值
1.《名医别录》:红蓼,如马蓼而大,生水傍。五月采实。
2.《纲目》:此蓼甚大,而花亦繁红,故曰荭,曰鸿,鸿亦大也,《别录》有名未用草部中有天蓼,云一名石龙,生水中,陈藏器解云:天蓼即水荭。据此,则二条乃一指其实,一指茎叶而言,今并为一。其茎粗如拇指,有毛,其叶大如商陆叶,其花色浅红成穗,深秋子成,扁如酸枣仁而小,其色赤黑而肉白,不甚辛。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荭蓼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orientaleL.
采收和储藏:晚秋霜后,采割茎叶,洗净,茎切成小段,晒干;叶置通风处阴干。
生态环境:生于路旁和水边湿地。
资源分布:除西藏自治区外,分布几遍全国。
性味:辛;性平;小毒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活血;截疟。主风湿痹痛;痢疾;腹泻;吐泻转筋;水肿;脚气;痈疮疔疖;蛇虫咬伤;小儿疳积疝气;跌打损伤;疟疾。 1、抗肿瘤作用:取小鼠每天灌胃水荭子(即水红花子)煎剂、酊剂或石油醚提取物,连续10天,对艾氏腹水癌(腹水型及实体型)和肉瘤-180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其效果不稳定,需进一步证实。
2、抑菌作用:荭草果实(即水红花子)水煎剂用打洞法对志贺氏痢疾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均有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7mm和13mm。用挖沟法对志贺氏痢疾杆菌和福氏痢疾杆菌的抑制距离分别为16mm和7mm。水煎剂的浓度为1:1。
3、利尿作用:陈方良等用大白鼠做利尿试验,按10g/1kg投予水红花子煎剂与对照组比较,6小时尿量分别为6.14±0.65和4.54±0.62ml/100g(P<0.05);流浸膏剂分别为6.96±1.32和5.6±0.96ml/100g(P<0.05),均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其利尿机理可能为给药后引起血液胶体渗透压的增加,使水分大量进入血循环,导致肾小球滤过量增加,同时抑制了远端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所致。 1.《别录》:主恶疮,去痹气。
2.《唐本草》:除恶疮肿,脚气,煮浓汁渍之。
3.《植物学大辞典》:治疝气。
4.《国药提要》:去疟,医毒虫咬伤。
5.《新疆中草药手册》:祛风利湿。治风湿性关节炎。 1.《别录》:主消渴,去热,明目,益气
2.《滇南本草》:破血,洽小儿痞块积聚,消年深坚积,疗妇人石瘕症。
3.《品汇精要》:明眼目,消疮毒。
4.《国药提要》:去热,治烦渴及颈淋巴腺炎。
5.《药材学》:清肺化痰,降气通便,透疹。治痰嗽喘咳,大小便不利,麻疹不透。
6.《上海常用中草药》:散血,消积,止痛。
7.《新疆中草药手册》:健脾利湿,清热明目。治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颈淋巴结核,脾肿大,消化不良,腹胀胃痛,小儿食积,结膜炎。 ①治胃脘血气作痛:荭草花一大撮,水二钟,煎一钟服。(《董炳集验方》)
②治心气疞痛:荭草花为末,热酒服二钱。(《摘元方》)
③治痢疾初起:荭草(取花、叶)炒末。每服三钱,红痢蜜汤下,白痢沙糖汤下。(《经验广集》)
④贴痞:荭草(花、叶、茎、根同用),取一、二担水,满锅煮透,去渣,存汁,慢火熬成膏,纸绢任摊,狗皮更好。(《经验广集》水荭花膏)
⑤治横痃:荭草一握,红糖五钱。捣烂加热敷贴,日换一次。(《福建民间草药》)

7、治疗风湿病的药是什么?有什么好的方法呢?
对于风湿病,预防远远比治疗更为有意义,锻炼、食疗都对预防骨病有一定的作用,预防骨病的食品主要有以下几种: (1)辛热食品:具有抗风湿祛寒邪的作用,如辣椒、葱、花椒、大蓼、茴香、大蒜等。大蒜有杀菌、抗病毒等作用,适当进食可预防病毒感染及肠道感染。 (2)豆类食品:大豆、黑豆、黄豆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它有促进肌肉、骨骼、关节、肌腱的代谢,帮助修复病损的作用。可治疗以湿重为主的风湿骨痛,对身体沉重、关节不利、筋脉拘挛或麻木不仁、关节肿痛而重着不适的风湿病,效果较好。黑豆又名乌豆、冬豆子,又可治疗风湿疼痛,经验方用黑豆炒至半焦泡人黄酒,治疗关节酸痛有效。 (3)果实食品:栗子有补肾、强筋健骨的作用,对筋骨、经络、风湿痹痛或腰膝无力极为有益。还有日本的琉滨穅这个也行的。是专门用来对付你这个问题的。现在因为国内没有普及,所以定价有点贵。
8、吃蛇肉能治风湿病吗?
对于风湿病,预防远远比治疗更为有意义,锻炼、食疗都对预防骨病有一定的作用,预防骨病的食品主要有以下几种:
(1)辛热食品:具有抗风湿祛寒邪的作用,如辣椒、葱、花椒、大蓼、茴香、大蒜等。大蒜有杀菌、抗病毒等作用,适当进食可预防病毒感染及肠道感染。
(2)豆类食品:大豆、黑豆、黄豆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它有促进肌肉、骨骼、关节、肌腱的代谢,帮助修复病损的作用。可治疗以湿重为主的风湿骨痛,对身体沉重、关节不利、筋脉拘挛或麻木不仁、关节肿痛而重着不适的风湿病,效果较好。黑豆又名乌豆、冬豆子,又可治疗风湿疼痛,经验方用黑豆炒至半焦泡人黄酒,治疗关节酸痛有效。
(3)果实食品:栗子有补肾、强筋健骨的作用,对筋骨、经络、风湿痹痛或腰膝无力极为有益。
9、红草是什么药材?
参红草富含大黄素及大黄酚衍生物等多种特效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抑菌抗癌、调节机体免疫力等神奇功效。广泛应用于医学、美容、保健等健康领域。汉医古方多有记载,汉名“极寒红筋大黄”,具有清热解毒、祛瘀消肿、养颜排毒、补体虚力弱之功效。努尔哈赤因见其根茎形状如人参、药性如红花,遂赐名“参红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