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风湿 > 类风湿igm

类风湿igm

发布时间:2020-11-17 16:42:43

1、类风湿因子rf-igm 116.49该怎么办

该治疗了

2、类风湿因子IgG、IgA、IgM正常值是多少

免疫球蛋白G:(参考值6.94—16.2) 免疫球蛋白A:参考值(0.68—3.78)免疫球蛋白M:参考值好像是5以内

3、类风湿因子IGM是25,正常值为15,会有什么病

?

4、类风湿lg、lgg、igm有点偏高是表示什么

免疫球蛋白M(IgM)

[正常参考值]

单相免疫扩散法:700-2000mg/L。

[临床意义]

增高 多见于巨球蛋白血症、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骨髓瘤、肝脏病、膀胱纤维化、海洛因成瘾者、冷凝集综合征、疟疾、放线菌病、支原体肺炎等。

减少 多见于原发性丙种球蛋白血症、蛋白丢失胃肠病、烧伤、联合免疫缺陷病等。

免疫球蛋白G(IgG) 

[正常参考值]

单相免疫扩散法:7.6-16.6g/L。

[临床意义]

血清IgG增高 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萎缩性门静脉性肝硬变、慢性活动性肝炎、类风温性关节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IgG型骨髓瘤、某些感染性疾病、IgG型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等。

血清IgG,减少 见于抗体缺乏症、免疫缺陷综合征、非IgG型多发性骨髓瘤、重链病、轻链病、肾病综合征、某些白血病、烧伤、变应性湿疹、天疱疮、肌紧张性营养不良等。

5、类风湿因子亚型(IGM):40,说明什么

类风湿因子的正常值范围各医院都不太一样,可能是使用的生产厂家不同造成的,一般来讲范围在0~25左右,高的还有到0~60的,所以你的结果还是要听你所检查的医院的解释,不过按照大部分医院的正常值范围来讲,你的略高,一般来讲类风湿因子较高多是类风湿性关节炎,但也并非全部如此,某些自身免疫病,如冷球蛋白血症、进行性全身性硬化症、干燥综合征、SLE等患者都有较高的阳性率;一些其他疾病如血管炎、肝病、慢性感染也可出现RF。

6、类风湿因子igg与rf有什么区别

类风湿因子的缩写是RF。它是一种自身抗体。类型有IgG型、IgA型、IgM型、IgE型。

7、IgM抗体和IgG抗体的区别是?

IgG是生物体液内主要的Ig,约占血液中Ig总量的70~75%。由于IgG能通过胎盘,所以新生儿从母体获得的 IgG在抵抗感染方面起重要作用。婴儿出生后2~4周开始合成IgG,8岁以后血清中IgG可达到成人水平。由于IgG较其他类Ig更易扩散到血管外的间隙内,因而在结合补体、增强免疫细胞吞噬病原微生物和中和细菌毒素的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地抗感染,这是对人体有利的一面。但某些自身免疫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红斑狼疮以及类风湿等中的自身抗体都是IgG。一旦它与相应的自身细胞结合,反面加强了组织损伤作用。

IgM在Ig中分子量最大,通常称为巨球蛋白,占血清Ig总量的10%。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IgM由五个基本结构相同的单体组成。各单位间由一条连结链(J链)连结成“星状”的五聚体。IgM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产生的抗体,也是经抗原刺激的动物体内最先出现的抗体,因此检查IgM的含量,有助于传染病的早期诊断。IgM在胎儿3个月后即开始合成,但水平很低,1~2岁时血清中IgM含量达到成人水平。通过结合补体,IgM有溶解细菌和溶解血细胞的作用,并能中和病毒,其效能比IgG高100倍以上。很多抗微生物的天然抗体、同族血凝素(抗A型与抗B型血)、类风湿病中的类风湿因子以及梅毒的补体结合抗体都属于IgM。

8、IgM和IgG的区别

血清检查IGG和IGM的区别
1,IgG抗体是抗体中分子量最小的一种,可通过胎盘输给胎儿,保护了婴儿最初六个月内免受感染。该抗体产生晚,维持时间长,消失慢,浓度高。血中检测到可作为远期感染指标。
2,IgM抗体是抗体中分子量最大的一种,不能通过胎盘输给胎儿。抗体产生最早,一经感染,快速产生,在感染初期抗感染起作用。但维持时间短,消失快。
3,灵长类动物主要有四种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IgE。
所有用于检测抗原的免疫学方法经适当改良后,均可用于抗体的检测,如IFA、ELISA、RIA、LA......由于抗原方法的敏感性提高和PCR技术的应用,使得HSV抗体在HSV感染个体中的不均一性和不稳定性影响了这类指标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但作为一种感染有关指标,在一定的范围和情况下,仍有必要进行检测和深入研究.目前HSV特异性抗体的检测,主要有IgG、IgM和IgA三种。

与类风湿igm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