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风湿 > 什么是风湿心脏病

什么是风湿心脏病

发布时间:2020-11-12 17:22:48

1、什么是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系指由风湿性心脏炎经过发炎、损害、愈合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心脏瓣膜病变。但由于风湿活动容易复发,慢性心瓣膜病形成后,活动性心脏炎仍可继续存在和发展。风湿性心脏病的主要受累瓣膜为二尖瓣,其次为主动脉瓣。

二尖瓣狭窄:呼吸困难为其最主要症状,重者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端坐呼吸等。患者呈二尖瓣面容(两颧紫红,口唇紫绀),心脏听诊第一心音亢进,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及二尖瓣拍击音。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

二尖瓣关闭不全:心悸、乏力、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心脏听诊:心尖区可闻及响亮的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左侧卧位时,杂音向左腋下传导。肺动脉第二音亢进。

2、风湿性心脏病应注意什么?

风湿性心肌病患者无显著症状,心功能良好者不需要特殊治疗,仅需注意勿受凉,勿受潮湿,及时治疗感冒以防风湿活动,避免过度疲劳及剧烈活动;有风湿活动者,抗风湿治疗;有心衰、心律失常者,治疗心衰及心律失常;平时可据情况选服柏子养心丸、人参归脾丸、济生肾气丸等。

患者应积极防止风湿热的再发生及复发。注意避免剧烈活动和过度疲劳,预防感冒受凉,防止风湿活动避免心脏损害加重。注意药物副作用,忌乱用药,对强心药和利尿药的调整,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什么病,有什么治疗方法?

风湿性心脏病首先它是一种风湿病,其中有个独特性的病变——风湿性的肉芽肿。引起最严重的病变部位就是心脏,这也是风湿性心脏病的来历。心脏结缔组织出现出现了变性坏死以及炎症,并进入增生期,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风湿小体即上文所说的风湿性肉芽肿,紧接着病程进入到愈合阶段,但会留下瘢痕不能复原。

风湿性心脏病都是风湿病的并发症,所以每一个风湿病的患者或多或少都存在心脏病,只是每个人的病情有轻重之分。而且心脏病只是笼统的叫法其中仍有许多的分类。包括风湿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肌炎以及风湿性心包炎等等。其中心内膜炎在临床上主要见于二尖瓣,上面有呈现串珠样、不容易掉落的灰白色的赘生物,观察患者的表现可见身体发热,以及贫血等现象。而心肌炎根据临床所得多见于成年人,临床可出现医学上所说的心动过速等症状。这里只是简单的介绍,详细情况我们可以咨询心血管内科的医生,增加知识的同时可提高我们对疾病的预防和警惕。

那现在医学上常使用的治疗手段仍是药物与手术并存。因为风湿病是炎症所引起,那么在治疗时可以使用抗炎药物以及抗生素例如阿司匹林、相对应地青霉素。如果在药物效果不明显时,可以进行手术干预,增加患者的治愈效果,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种疾病也不是不可预防。首先是对自身机体的要求,只有自己身体强壮免疫力提高了,才能减少疾病带来的危害。其次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以及居住环境卫生的保持,不给病菌可乘之机。当确诊时保持心态的稳定,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才能更大程度的减少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4、风湿心脏病吃什么药好???

风湿性心脏病 本病由风湿性心脏病后引起的慢性心脏瓣膜病变,使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致使影响正常血液的输送,形成有关心室和心房的扩大,最后超过心脏的代偿能力,从而导致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临床症状可见呼吸困难,咯血,心悸,咳嗽,心绞痛等现象。 本病病因与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有关,主要是全身性变态反应,病变主要影响关节、心脏瓣膜及心肌。常用的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秘方、偏方如下。 [方一] 炙甘草、阿胶各10克,党参15克,生地20——30克,桂枝9克,麦冬10克,柴胡9克,五加皮10克,丹参11)——15克,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每日1剂,1日2次。 [方二]汉防己15克,玉竹9克,黄芪18克,白术9克,白茯苓30——45克。上药混合置砂锅内,加水500毫升,煎至100毫升,过滤取液,余渣再加水400毫升,煎至80毫升,过滤取液,与头煎混合,共180毫升,分3次温服。 [方三] 炙附子7.5克,白术、茯苓各25克,白芍15克,生芪、五加皮各25克,细辛5克,桂枝7.5克,五味子、甘草各10克,生姜15克。先将药加水浸泡半小时,水煎煮;首煎沸后慢火煎30分钟,二煎沸后慢火煎20分钟,两煎混合一起。分2次服,每次100毫升,早晚餐后1小时左右服用。 此方为辽宁省老中医查正明治疗风心病验方。 [方四] 山药960克,黑芝麻、赤小豆各360克,鸡内金30克,炒枣仁480克,柏子仁360克。共研细末,每天早晚饭前服30克,以开水调为糊状服之。 [方五] 食油、味精、盐、海带、苡仁、鸡蛋、胡椒粉适量。将海带洗净,切条,苡仁洗净,共放入高压锅内,加水将海带、苡仁炖至极烂,铁锅置旺火上,放人食油,将打匀的鸡蛋炒熟,即将海带、苡仁连汤倒入,加盐、胡椒粉适量,炖煮片刻,起锅时加味精,即可服食。 强心、利尿、活血、软坚,适于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食用。
麻烦采纳,谢谢!

5、什么是心脏病!

心脏病(heart disease)是心脏疾病的总称,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各种心脏病。临床实践表明,手部按摩是防治心脏病有效的辅助方法。 心脏病的分类 一、先天性心脏病 1、可能由於母亲在怀孕早期的疾病或服用的药物有关 2、与遗传有关 二、后天性心脏病 1、冠状动脉心脏病:抽烟及糖尿病,高血压等导致血管硬化狭窄,使血流受阻,易使心肌缺氧而受损. 2、高血压性心脏病 :动脉性高血压导致左心室肥大;肺高压症导致右心室肥大 三、风湿性心脏病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主要在风湿热感染后,心脏瓣膜逐渐病变所导致之异常 四、肺性心脏病 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导致肺动脉高血压症,使得右心室肥大或衰竭 五、心肌病 新陈代谢或荷尔蒙异常的心肌变化等,有时酗酒,药物亦导致心肌变化 六、 心脏肿瘤 大多为良性肿瘤,以黏液瘤为最常见,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很少见 七、血管病变 包括高血压引起之动脉瘤,以及其他免役机能异常引起之血管病变等

6、风湿性心脏病是什么原因?

风湿热是儿科常见的危害幼儿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患急性风湿热时心脏病变尤为突出

7、风湿性心脏病应该吃什么药最好

仅供参考

心脏病治疗:

心脏病患者应该随身携带救心丸。教学视频指出:心脏病急救可以采用针灸方法:针刺关元、少府。针刺关元一针,心脏就会跳起来。如果不见效,再针刺少府。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二个穴位同时下针。

心刺痛:是有瘀血。针灸巨阙、心俞、少府、神门、劳宫、关元。

心闷痛:是气阻。针灸公孙、内关、天突、巨阙、关元、肝俞。

公孙、内关、巨阙、关元,治疗心刺痛、心闷痛。

短气:公孙、关元。  中指尖痛:心脏有病,缪刺中冲。

心房纤颤:内关、郄门、大陵、神门、厥阴俞、心俞、膈俞、合谷、太冲。

心动过速:可分为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一般用针灸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的是室上性心动过速。主穴:内关、神门、大陵、厥阴俞、心俞、膈俞。配穴:失眠加百会、

四神聪。烦躁加太冲、三阴交。

心动过缓:内关、郄门、足三里、心俞。

期前收缩:主穴:内关、大陵、神门、厥阴俞、心俞、膈俞。配穴:足三里、膻中、脾俞、百会、四神聪。

传导阻滞:内关、郄门、足三里、三阴交、心俞。

心脏病可以采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

(1),血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胸背痛,就是有时候胸痛穿到背部,有时候背痛穿到前胸,但是,不是心痛彻背那么强,只是微微的隐隐作痛,这是胸中阳气闷在胸中造成的。这是最轻的症状。

( 2),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这是病情进入第二阶段。

(3),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横膈膜炎),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此处的心中是指胃部。枳实薤白桂枝汤针对实症,人参汤针对虚症。

(4),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生姜汤亦主之。

茯苓杏仁甘草汤针对心包周围有积水,橘枳生姜汤针对湿痰阻到心肺之间。

(5),胸痹缓急者(心脏病随气候而变化,风湿性心脏病),薏苡附子散主之。

薏苡仁与炮附子等量打粉口服,日服三次。服量咨询中医师,方子说服一汤匙,因为汤匙大小不同。风湿性关节炎如果治疗失宜,可累及心脏,引起风湿性心脏病。

薏苡附子散,胸痹是寒造成的,寒,用附子;湿盛,而且,湿在上焦,用薏苡仁。

(6),心中痞,诸逆,心悬痛(心包膜炎),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桂枝生姜枳实汤针对心悬痛。

(7),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纵膈膜炎),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这是最严重的心脏病。在临床上,讲课教师使用的是乌梅赤石脂丸。是使用乌头赤石脂丸,还是使用乌梅赤石脂丸,存在争议。  建议咨询针灸师、中医师。

与什么是风湿心脏病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