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得了风湿经常泡脚好吗
泡脚是很好得习惯,脚底穴位很多还可以起到活血的效果,决不会发生风湿病的!
风湿病是一种普遍的关节痛,对西方医学来说简直是恶梦,一旦得到此病必然终身痛苦,目前西医只是一再研发更强的止痛剂,毫无根治之法,也不知道病是怎麼来的,故无预防的措施。
中医认为人体在流汗的时候,必须任其自然停止,才是养生之道,但目前大家生活环境太好,到处有冷气,游泳池也很普遍,一般人在汗出时,立刻进入冷气间,或跳入游泳池内,利用外在环境来迅速冷却身体,为求一时的快感,却不知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人体汗水的来源是小肠,运动时小肠热度上升,自然汗水因蒸化而排出体外,如果外在环境过冷,毛孔收缩过快,造成部份汗水已离开汗腺,但又无法从毛孔排出,但此汗水并不会返回小肠,如果停积皮下,则皮肤痒,[详见HT-16,HT-17 ],如果停在头皮部份造成血管缩小,则引发偏头痛,[详见HT-25],如果停在肌肉中,造成肌肉僵硬且水肿,[详见HT-69],如回逆到横隔膜,则晕眩、恶心、呕吐[详见HT-40],长期下来如此不改,则必成湿液停留关节中,此为风湿之源。治疗方法,必须把汗及小便排出,同时病人少在冷气间,不可在流汗时进入游泳池,预防措施做得好,一段时间以后,必然能将湿完全排出体外,永不再发。
许多人不知道成因,只一昧的服止痛药,又经常在待在冷气间,也不喜欢运动出汗,这些只会造成湿越积越多,到后来连关节都变形,就为时已晚了。如果一有关节痛,且随气候变化而加剧,就是风湿无疑,立刻服用HT-28,一段时间,等酸痛完全尽除,则可停药,且行为上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必然永不再发病。
2、风湿可以用什么泡脚
瑶族泡脚治风湿(湿重:固定地方痛)
两嘴刺15克(羌活20克)、七叶风15克(桂枝20克)、九龙滕15克(川芎20克)、四方风15克(防风20克)、小钻15克(乌蛇20克)、过山风15克(寄生20克)、鸟不站15克(刘寄奴20克)、南蛇滕15克(威灵仙20克)、扁骨风15克(透骨草20克)。药店买不到瑶药,就买括号内的中药。
3、风湿每天用热水泡脚多久
泡脚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
湿病患者每天最好用热毛巾或者热水袋热敷患处两次,每次保持半个小时,而且水温最好要保持在60℃左右。每晚睡觉前要用热水泡脚,而且热水最好浸泡到踝关节以上,泡脚的时间也最好在20分钟左右。因为脚上的穴位比较多,而且诸多经脉都从脚上通过,所以用热水泡脚,能相对的疏通经络,促进气血流通。
此外,冬季风湿病患者,在饮食上最好远离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生冷、油腻食物,而多吃一点比较有营养、容易消化的食物,像鸡蛋、瘦肉以及豆制品,也可以多吃一些像薏米仁、山药这些祛湿的食物。
(3)泡脚治疗风湿扩展资料
泡脚需谨慎人群:
1、有基础血管疾病的人。泡脚时间较长、温度过高等因素,可能增加心脑血管负担。
2、糖尿病足患者。糖尿病足患者的皮肤比较脆弱,脚部末梢神经对温度不敏感,正常人感觉很烫的水温,他们却感觉不到,所以很容易被烫伤。
3、足癣等皮肤病患者。很多人误以为泡脚能减轻足癣症状,其实用热水泡脚反而可能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对于皮肤已经破溃的伤口,热水泡脚更是雪上加霜,一定要敞开伤口,干燥通风。
4、有没有治疗风湿泡脚的药方
中药泡脚极品药方大全
一、泡脚的优点:1、安全; 2、无痛苦; 3、无毒副作用; 4、廉价;5、有效;(人们常说“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冼脚,肺润肠濡;冬天冼脚,丹田温灼”.) 6、方便; 7、舒适。 二、泡脚水的组成:泡脚水—般取自来水、河水、等为基水。通过泡脚治病的可根据不同疾病加入不同的药物。
三、泡脚水的温度:泡脚水的温度以30~38度为宜,但最好不要超过40度。
四、泡脚容器的要求:1、质地应无害、安全、保温性能好。2、高度一般泡脚盆的高度最好超过20厘米[没过踝关节]。
五、泡脚时间的要求:1、每天安排泡脚几次: 如一般保健泡脚,每天一次即可;如患有某种疾病每天至少2次以上。2、每天什么时间泡脚为宜: 如2次,一般上午lO点1次,晚上睡前1次,因为睡前泡脚对消除疲劳大有好处可使人睡得更甜容易进入“倒床不复闻钟鼓”的境界。广为流传的“饭后三百步,睡前一盆汤”、“睡前洗脚,胜吃补药”。3、每次泡脚时间多长为宜: 一般为30分钟以上,但对于如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高血压等要适当延长一些。每次具体时间还需根据泡脚者的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等及泡脚后的感受来逐渐调整。
六、泡脚与按摩的关系: 传统的泡脚不包括按摩,现在有了新变化,有些厂家已生产出泡脚与按摩同时进行的泡脚盆,也可用手做一些足底按摩或一些其它按摩这样结合起来效果最好。
七、泡脚的作用:1)清洁皮肤的作用。 2)扩张血管作用。 3)降低血液粘稠度。 4)缓解肌肉痉挛。 5)镇静作用。 八、泡脚的注意事项:l、注意卫生[最好以家庭为主]。2、切忌求快。3、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坚持不断才能受益终生。4、儿童禁止泡脚。5、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禁止泡脚。6、出血性疾病禁止泡脚,[包括急性外伤出血,如泡脚会引发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将泡脚方剂煎汤至2000毫升左右,水温保持在40摄氏度上下为宜。
泡脚中药组成: 双花10g、大黄15g、元柏20g、红化15g、地榆炭25g、白芷15g、制乳香15g、制没药15g、白花蛇舌草20g、蛇床子20g、附子10g,加水500毫升煮沸20分钟,凉至40℃左右,每日2次,每次30分钟至1小时,20天为一个疗程。
5、花椒水泡脚能治风湿吗
刚刚看了节目,花椒水泡脚可以去湿,活血化瘀,特别对于冬天手脚冰凉的人而言配合红花泡效果更佳。
温度大约40℃比较合适,每次20分钟。
如果见效,建议停几天再泡,避免上火。
节目为CCTV4 中华医药
给您推荐这个实用工具
6、求中药泡脚治疗风湿的药方。
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单方、验方有: (1)柳枝30~60G,水煎服。 (2)老桑枝30~60G,黄柏10G,水煎服。 (3)苍术、黄柏各9G,忍冬藤30G,水煎服。 (4)嫩桑枝30G、怀牛膝10G、汉防己10G、丝瓜络30G,水煎服。 (5)青风藤15G、防己10G,水煎服。 (6)郗莶草30G、桑枝30G、嫩柳枝15G、嫩槐枝15G,水煎分3次服。 (7)虎杖30G、白酒1匙,酒水同煎,1日1剂。 (8)鲜忍冬藤、根、叶90G,水煎分3次服。 (9)薜荔枝60G,用清水、甜酒各半同煎,去渣加红糖30G,调服。 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的单方、验方有: (1)鸡血藤、海风藤、桂枝各9G,水煎服。 (2)虎杖根、桑树根各30G,大枣10枚,水煎服。 (3)郗莶草、臭梧桐各15G,水煎服。 (4)络石藤、秦艽、伸筋草、路路通各12G,水煎服。 (5)青风藤、秦艽、寻骨风、何首乌各12G,水煎服。 (6)郗莶草90G,生白术、薏苡仁各60G,水煎服。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熏洗疗法? 熏洗疗法是将中药煎煮后,乘热对患部熏蒸或浸泡,使药性从毛孔直入病所。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现介绍几种常用的配方。 ①海桐皮、桂枝、海风藤、路路通、宽筋藤、两面针各30G,水煎,每日1次,每次20分钟,连续使用1个月(《实用中医内科学》方)。 ②川、草乌各20G,白芷50G,羌活、独活各50G,细辛10G,川芎、桂枝各30G,威灵仙、伸筋草、透骨草各60G,水煎,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5~10天为一疗程(贵州医学院附院方)。 ③艾叶、红花各9G,透骨草30G,花椒6G,水煎。每日1~2次。 ④土鳖虫12G,苏木30G,大戟6G,寻骨风20G,水煎。每日1~2次。 ⑤桑枝、柳枝、榆枝、桃枝各70CM,熬水熏洗患处,每日2~3次。 ⑥透骨草、追地风、千年健各30G,熬水熏洗患处,每日2次。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 常用外用膏药? 风湿性关节炎病在肌肉、关节、经脉,膏药外贴可使药性从皮毛而入腠理,通经活络,较服药更有有利的一面。现将常用膏药及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1)伤湿止痛膏(橡皮贴膏):功能驱风散寒,除湿通络,活血止痛。使用时先将皮肤用温水清洗擦干,贴于患处,用手掌将膏药按摩,使其粘在皮肤上。凡对橡皮膏过敏,皮肤糜烂有渗液者及外伤合并化脓者,不宜贴用。 与其功用类似的还有麝香虎骨膏、青海麝香膏、关节止痛膏等。临床可任选一种使用。 (2)狗皮膏(膏药):功能祛风散寒除湿,舒筋活络止痛。使用时将膏药加温软化后,贴于患处。 与其功用类似的还有万灵筋骨膏、追风膏、老鹳草膏等,亦可选用。 (3)武力拔寒散(散剂):功能祛风除湿,通阳活血,止痛消肿。用时取药适量,以鸡蛋清略加温开水或人乳与药调成糊状,分摊在蜡纸上,贴于穴位或患处。使用时注意忌生冷,不可内服。皮肤贴药处10天内不可用水洗。脐轮、脚心等处不可贴用。儿童、体弱及浮肿者忌用。 (4)五虎散(散剂):功能与武力拔寒散相同,使用时以白酒调匀,敷于患处。除外敷外,本散也可内服。每次6G,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药敷疗法? 外敷疗法:本法是将药物局部或穴位外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散寒祛湿,消肿止痛的作用。 (1)菖蒲、小茴香各60G,食盐500G,同炒热,布包,烫患处。适用于肢体关节冷痛,遇寒痛增,得热痛减者。 (2)石蒜、生姜、葱适量捣烂,外敷患处。适用于关节疼痛,怕风畏寒者。 (3)新鲜骨碎补3~5根捣烂敷患处。适用于关节冷痛者。每次5~10分钟即可见效。 (4)桃仁、白芥子各6G研细末,用适量蛋清调成糊状,外敷关节痛处,3~4小时可止痛。注意不可久敷。 (5)如意金黄膏涂患处,用纱布盖好,每日换1次。适用于关节红肿者。 (6)仙人掌适量捣成泥状,涂敷患处。 (7)鲜紫花地丁适量,捣烂敷患处。 (8)蒲公英120G,加水煮成药液,用毛巾浸透,湿敷患处。 (9)山栀末、飞罗面各等份,用开水或醋、黄酒、蛋清调成糊状,敷痛处。敷处现青色,无碍,数日可退。 (10)绿豆粉和鸡蛋清调敷患处。 以上6~10疗法,均适用于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剧烈、得冷则舒、屈伸不利者。有较好的清热、消肿、止痛作用。 (11)坎离砂(熨剂):用铁屑和醋混合后,产生温热效应,直接熨敷局部。已被制成外用熨剂成药。适用于肢体关节冷痛、重着,或痛处有肿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