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湿四项我的后两项都比较高是怎么回事,c-反应蛋白8、34。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65、10
是风湿病,可以用双氯芬酸,配合雷公藤因子等药物进行治疗。平时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受寒刺激和过度劳累
2、检查自身抗体,风湿四项要挂什么科?
风湿应该挂风湿病科或者是风湿免疫科。由于风湿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大多属于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时还会累及到相关的脏器如心、肾、肺等。所以风湿病检查的项目比较多包括风湿三项、红细胞沉降率、抗核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自身抗体谱系列、免疫球蛋白、生化全项、血常规、胸部CT以及心脏彩超.等,但是具体的检查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决定。建议患有风湿患者空腹去正规公立风湿病科或者是风湿免疫科就诊检查及治疗。
3、风湿四项化验单(AKA IIF法弱阳性 RF CRP ACCP ELISA正常)请问高手我是有风湿病吗?
很抱歉的告诉你 你应该是患有此病 祝你早日康复了
抗角蛋白抗体(antikeratin antibody,AKA)是1979年Young等人发现RA血清中有一种与大鼠食管角质层成分起反应的抗体,且发现该抗体对RA诊断有较高特异性。AKA的检测方法目前主要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见图6)。研究发现,AKA对于诊断RA的特异性很高(90%左右),并与RA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和CRP有关。AKA与RF、抗RA33/RA36抗体、抗Sa抗体等无交叉反应及相关性,因此,该抗体的检测可以对RF阴性或抗RA33/RA36抗体阴性、抗Sa抗体阴性的患者提供另一个诊断指标。临床研究还表明,AKA与疾病严重程度和活动性相关,在RA早期甚至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即可出现,因此,它是RA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该抗体在患者滑液中阳性率与血清基本一致,但程度明显高于后者,提示AKA可能在滑液局部合成并对滑膜炎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上文提到RA就是类风湿病
4、风湿四项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结果是39.7是不是得风湿病了
如果超过正常范围,这多半就是风湿性关节炎尤其是类风湿病。抗环瓜氨酸抗体诊断类风湿病阳性率敏感性强,阳性率在80%以上。
5、类风湿抗体化验结果
中医怎样诊断风湿类风湿病?
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一些患者,他们认为检查结果阳性就是类风湿病,结果阴性就否认类风湿病其实这样的认为是大错特错。
类风湿的化验指标只是作为诊断类风湿病的一个参考值,在类风湿病的早期、活动期阳性率较高,最高有的指标达80%,也就是说有20%的指标可呈阴性。再者受服药影响和在类风湿病的静止期,其检查结果可以是阴性。所以在类风湿病的诊断上,我认为辅助检查结果只是一个辅助参考值,不能只凭检查结果阳性或阴性来确诊类风湿病与否?
诊断类风湿病在中医学主要是依靠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结合脉象,最后参考辅助检查来确诊疾病;有的患者手关节对称性肿痛、变形、晨僵等类风湿明显的临床表现,但它的检查结果却是阴性,难道说它就不是类风湿疾病?所以诊断类风湿病,辅助检查结果阳性更能支持诊断,如遇到检查结果阴性类风湿疾病的诊断也不能排除。
综上所述类风湿病的诊断是根据症状和体征来确诊,不能只凭检查结果来判断。希望类风湿患者读到这篇文章,应该根据自己的表现来判断自己的病情。
6、风湿四项类风湿因子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超标
你好,你的情况应该与风湿性疾病有关,建议注意保暖,可以服用雷公藤治疗。
7、如何读懂风湿病化验单
风湿性疾病是一大类常见病,多发病,且多数疾病需经过一系列的化验检查才能确诊。由于风湿病诊断治疗在我国起步较晚,有很多大型医院都尚未成立风湿病专科。而风湿病的化验项目发展很快,近几年发现了多种用于风湿病早期诊断和帮助判断疾病预后的化验指标,不仅大多数病人看不懂风湿病化验单,甚至连其他专业的医生也不能正确理解这些化验。风湿病化验项目中最常见的就是各种自身抗体的检测。所谓自身抗体是我们自身体内的防御组织过度反应,对体内的正常组织产生抵抗,也就是自身抗体,用来破坏这些正常组织。自身抗体的检测对于风湿病的诊断,特别是对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诊断至关重要。现在应用于风湿病临床的自身抗体主要有:类风湿因子、抗角蛋白抗体谱、抗核抗体谱、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抗磷脂抗体等。一、 类风湿因子(RF)类风湿因子最初在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的血清中发现,故认为可以用来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目前RF作为RA的筛选试验有一定的价值,至少75%的RA病人RF是阳性。而且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提出了7条RA诊断标准中, RF阳性为其中之一,符合其中的四条者可诊断为RA。RA患者出现RF,提示病情预后不良,同时也提示该病人不仅可由关节症状,还可有关节外表现也就是多系统受累的表现。且随着RA病人关节症状持续时间的延长,RF的出现率也随之增高,如:3个月时33%,1年75%,18个月90%。因此,当初次检测结果为阴性而临床上仍高度可疑时,重复检测RF有一定意义。RA也不能完全依靠RF阳性来诊断,也就是说,不是RF阳性且有关节肿痛的就一定是RA,而RF阴性的就一定不是RA。这是因为RF还可以出现于下列一些疾病,干燥综合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硬化症、急性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慢性炎症性疾病、肿瘤、其它高球蛋白血症状态、慢性肝病,大约5%的老年人也可出现RF阳性。二、抗角蛋白抗体谱 抗角蛋白抗体谱中包括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抗体(APF)、抗CCP抗体等,它们都是用于RA早期诊断的自身抗体,可以辅助RF,提高RA的早期确诊率,早期正确治疗,改善预后。三、抗核抗体谱抗核抗体(ANA)中的“核”字指的是细胞核及细胞核中的成分。ANA是指抗细胞核内成分的抗体。因为细胞核包含多种成分,所以ANA其实是抗核内多种物质的抗体谱,又称为抗核抗体谱ANAs。ANAs 阳性的病人要考虑结缔组织病的可能性,但应多次或多个实验室检查验证为阳性。此外,正常老年人或其他非结缔组织病的病人血清中也可能存在低滴度的ANAs。因此,ANAs的检测应有滴度的测定和报告。根据细胞核内各种成分的理化特性和分布部位及其临床意义,将ANAs 分成抗DNA,抗组蛋白,抗非组蛋白,和抗核仁抗体四大类。其中抗非组蛋白抗体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用到的抗ENA 抗体。 对于ANAs阳性的病人除了检测滴度外,还应分清是哪一类。不同类别的ANAs有不同的临床意义,具有不同的诊断价值。抗DNA抗体,特别是抗dsDNA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诊断抗体,而且对于狼疮肾炎有很强的诊断价值。抗组蛋白抗体阳性的红斑狼疮患者多考虑药物性狼疮的可能。抗核仁抗体阳性多见于系统性硬化症的患者。抗ENA抗体谱中抗Sm抗体最早发现在一名名叫Smith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后发现可以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且特异性很强;抗SSA、SSB抗体是两种用于干燥综合症患者诊断的自身抗体;抗RNP抗体可用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诊断;抗Jo-1抗体阳性可以帮助诊断多肌炎/皮肌炎;抗Scl-70抗体可用于系统性硬化症的诊断。四、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对血管炎病尤其是韦格纳肉芽肿的诊断和活动性判定有帮助。五、抗磷脂抗体 抗磷脂抗体与血小板减少、动静脉血栓、习惯性自发性流产有关。上述的多种抗体对风湿病的诊断极有价值,但敏感性和特异性有一定范围,而且检测的技术也可引起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因此风湿病的诊断仍要通过临床与实验室自身抗体的结合。
8、免疫全项+风湿抗体.
你好
血钾低,而且伴心律失常,首先应该是补钾,使钾维持在3.5~5.5。
免疫球蛋白G明显偏高,抗核抗体阳性,抗ro52弱阳性,考虑结缔组织病如狼疮、类风湿。建议详细查下抗核抗体谱(包括抗DNA抗体、抗SSA抗体等),以明确诊断。
9、查血常规包括血生化,风湿四项,抗O,抗核抗体一共多少钱?
你好,这个在不同级别的医院收费标准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可能需要几百元。
10、风湿病抗体检测试剂有哪些项目
抗核抗体谱(ENA)联检试剂盒(微阵列芯片法)
同时检测血清中的Sm/nRNP、Sm、SSA、SSB、Scl-70、PM-Scl、Jo-1、CENP-B、PCNA、dsDNA、核小体、组蛋白、核糖体P蛋白、AMA-M2的IgG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