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湿外袭和感受风邪会有畏寒症状吗
严格的讲这两者都不会有!因为畏寒一般是指阳虚或里实寒证!你说的风湿外袭会出现的是恶寒,风湿侵袭肌表,卫阳被遏而出现恶寒发热等现象!感受风邪一般只有轻微的恶寒发热,而重要的症状是恶风!总而言之,风湿和风邪都是外邪,外袭侵袭肌表的一般症状是恶寒!恶寒和畏寒的主要不同是:恶寒是自觉怕冷,加衣或得温情况不能缓解!但畏寒是加衣得温怕寒症状会缓解!
2、风邪是怎么回事儿?
风邪是来源于大自然中的风。
人们在寒冷的时候,如果被风吹到就是伤风了,也称为感冒伤风。中医课本中的风邪是有三个特点的。一是风能导致人们汗毛张开,就是风性疏泄。二是风能兼杂其他病邪。比如风寒、风湿等等。用术语来说就是风为百病之长。三是风邪为阳邪,容易消耗人体内的津液。使人感到口渴。所以。医嘱中一般有避风寒的说法。
(是不是这个风邪?)
3、风邪外犯什么症状?
风邪外犯
中医病因之一。风为春季主气。风邪致病多见于春季,但一年四季均可发病。风邪为病有内、外风之别。外风由自然界风邪侵入而致。凡寒、湿、燥、热等邪多可依附于风而犯人,如风寒、风热、风湿等。风邪实为外感疾病的先导。风为阳邪,其性开泄,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风邪常伤人上部和肌表,而见汗出、恶风、头痛、面部浮肿等。风性善行数变,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病位行走不定,症状变幻无常的特性。如游走性关节疼痛;皮肤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以及“中风”的卒然昏仆等症。《素问·风论》:“风者善行而数变。”风性主动,致病多动摇不定。凡临床上的眩晕,震颤,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等,多属风的病变。
4、风邪是怎么回事儿?
你好;风邪是来源于大自然中的风,人们在寒冷的时候,如果被风吹到就是伤风了,也称内为感冒伤风。容中医课本中的风邪是有3个特点的,一是风能导致人们汗毛张开,就是风性疏泄,2是风能兼杂其他病邪,比如风寒,风湿等等。用术语来说就是风为百病之长,3是风邪为阳邪,容易消耗人体内的津液.,使人感到口渴,所以,医嘱中一般有避风寒的说法。
5、中医诊断之风淫证,什么是风邪?致病特点有啥?
风邪
中医诊断之风淫证,什么是风邪?致病特点有啥?
1.风邪的基本概念
①定义: 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点的外邪,称为风邪。
②风为春季的主气,但终岁常在。故风邪致病,四季常有,以春季为多见。
③风邪伤人多从皮毛而入,引起外风病证。
2.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①风为阳邪:风邪具有轻扬、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
②风性开泄:指其伤人易使腠理不固而汗出。
③易袭阳位: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和肌表,如头面、咽喉、皮肤、腰背等处。使皮毛腠理开泄,出现头痛、汗出、恶风、咽痒咳嗽等症。
(2)风性善行而数变
①“善行”,指风性善动不居,游移不定。故其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征。
②“数变”,指风邪致病变幻无常,发病迅速。同时,以风邪为先导的外感病,一般发病急,传变也较快。
(3)风性主动
“主动”,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
(4)风为百病之长
①指风邪常兼它邪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
②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风邪终岁常在,故发病机会多;风邪伤人,无孔不入,表里内外均可伤及,侵害不同的脏腑组织,可发生多种病证
病性辨证
病性辩证: 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对四诊所得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确定病性的辨证方法。
病性: 是指疾病当前病理变化的本质属性。在辨证过程中所判定的病性,反映了导致疾病发生的本质性原因,即“审症求因”。
“因”: 既包括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始病因。如外感六淫、疠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及外伤等,也包括气、血、精、津、阴、阳等正气的虚损及气血、脏腑等功能失常所导致的各种病理产物的阻滞。
任务: 在中医病因、病机及气血津液理论指导下,根据疾病表现于外的症状、体征,推求疾病当前病理变化的本质属性。
风淫证
定义: 指风邪侵袭人体肤表、经络,导致卫外功能失常,表现出符合“风”性特征的证。
证候表现: 恶风,微发热,汗出,苔薄白,脉浮缓;或有鼻塞、流清涕、喷嚏,或伴咽喉痒痛、咳嗽;或突起风团、皮肤瘙痒、瘾疹;或突发肌肤麻木、口眼斜;或肌肉僵直、痉挛、抽搐;或肢体关节游走作痛;或新起面睑、肢体浮肿等。
证候分析:
风邪治病特点: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善行而数变,常兼夹其他邪气为患。故风淫证具有发病迅速、变化快、游走不定的特点。
病位:
①表——风邪袭表,伤人卫气,卫气不固,腠理疏松,则见恶风发热、汗出、脉浮;
②肺——风邪袭肺,肺气失宣,鼻窍不利,则见咳嗽、咽喉痒痛、鼻塞、流清涕或喷嚏;
③肌表、肌腠——风邪侵袭肤表、肌腠,营卫不和,则见突起风团、皮肤瘙痒、瘾疹;
④经络——风邪或风毒侵袭经络,经气阻滞不通,轻则可出现肌肤麻木、口眼斜,重则肌肉僵直、痉挛、抽搐;风与寒湿相兼,侵袭筋骨关节,阻痹经络,则见肢体关节游走疼痛;
⑤肺卫——风邪侵犯肺卫,宣降失常,通调水道失职,则见面睑、肢体浮肿。
兼证: 寒、热、火、湿、痰、水、毒等邪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形成不同的病性兼夹证,如风寒证、风热证、风火证、风湿证、风痰证、风水证、风毒证等。
辩证要点: 恶风、微热、汗出、脉浮缓;或突起风团、瘙痒、麻木,肢体关节游走疼痛,面睑浮肿等为主要表现。
6、风湿性关节炎的风邪从哪里来?
当然是外风了,长期的劳累,长期的关节摩擦,又受到风邪的入侵,久而久之久患上了
7、中医风邪是什么意思
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邪善动不居,具有轻扬、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属于阳邪。其性开泄,指其易使腠理宣泄开张而有汗出。故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阳经和肌表,使皮毛腠理开泄,出现头痛、汗出、恶风等症。
2、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指风性善动不居,游移不定。故其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征。如风寒湿三气杂至而引起的痹证,若见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则属于风邪偏盛的表现,称为“行痹”或“风痹”。“数变”,指风邪致病变幻无常,发病迅速。
如风疹块(荨麻疹)就表现为皮肤瘙痒时作,疹块发无定处,此起彼伏,时隐时现等特征。同时,以风邪为先导的外感病,一般发病急,传变也较快。如风中于头面,可突发口眼斜;小儿风水证,起病仅有表证,但短时间内即可现头面一身俱肿、小便短少等。
3、风性主动:“主动”,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如风邪入侵,常现颜面肌肉抽掣,或眩晕、震颤、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等。临床上因受风而面部肌肉颤动,或口眼斜,为风中经络;因金刃外伤,复受风毒之邪而出现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症,也属于风性主动的临床表现。
4、风为百病之长:长者,始也,首也。风为百病之长,一是指风邪常兼它邪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因风性开泄,凡寒、湿、暑、燥、热诸邪,常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从而形成外感风寒、风湿、风热、风燥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