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风湿 > 风湿和风邪

风湿和风邪

发布时间:2020-11-09 08:47:11

1、湿为什么能与风邪结合为风湿呢?

类风湿患者长期患病,一般都具有气血亏虚的情况,风湿性疾病都是本虚于内引起的,可以服用这些药物,对于类风湿的治疗可能没有明显作用,但是不会有发作用。

2、白芷能治好类风湿吗

白芷的功效与作用,白芷主要是作为药材来使用,在厨房也会作为辛香料来使用。白芷可一辛温解表,就是治疗风寒感冒、发烧、头疼等。白芷还可以祛湿,受外界风邪之后会出现四肢酸痛,可以用白芷和其它中药组成的药方服用。贵阳中医风湿病医院表示白芷还可以入阳明经,升清气,可使面容变得姣白,但是不能单独使用,可配合一些养血的药物一起食用。
1、白芷用于感冒风寒,头痛,鼻塞等症:白芷发散风寒,且有止痛、通鼻窍等作用,故主要用治风寒表症兼有头痛鼻塞的病症。如头痛剧者加羌活、细辛;鼻塞者配藿香(主要为理脾肺之气)、薄荷等。

2、白芷用于妇女白带:白芷温燥寒湿,主要用治寒湿白带,常配合海螵蛸等同用如属湿热带下,也可配清热燥湿药如黄柏、椿根皮等同用。

3、白芷用于头痛、眉棱骨痛、齿痛:白芷祛风止痛,主要适用于病在阳明经者,头额、眉棱骨、上下龈都属于阳明经循行部位,因此都可用白芷进行治疗。治头痛可配蒿本、蔓荆子等;治眉棱骨痛属风寒者可单独应用;属风热者可配黄芩同用。

4、白芷又为治鼻渊要药,有化湿通鼻窍之功,多配合辛夷、鹅儿不食草等同用,既可内服,又可外用。还可用于毒蛇咬伤,有解蛇毒作用,古代有单用煎汤内服,用渣外敷的记载,现代有些蛇药解毒片即有本品配伍在内。

5、白芷用于疮疡肿痛:白芷治疮疡,初起能消散,溃后能排脓,为外科常用的辅助药品。如乳痈初起可配蒲公英、瓜蒌同用;脓出不畅配金银花、天花粉同用。在消散疮疡方面还可以研末外敷。

白芷用药禁忌:

阴虚血热者忌服白芷。

3、请问哪些中药成分对风湿很有效

基本上全在这了:
1.独活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关节炎、镇痛。
2.威灵仙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
3.桑寄生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
4.五加皮
功能与主治: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用于风湿痹痛,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弱乏力,水肿,脚气。
5.白花蛇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
6.海风藤
功能与主治:祛风温,通经络,止痹痛。用于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
7.络石藤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喉痹,痈肿
8.老鹤草
祛除风湿、舒筋活络,适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关节不利等症
9.虎杖
祛除风湿,且能活血通络止痛,也可用于风湿痹痛
10.臭梧桐
有祛除风湿、止痛之功,用治风湿痹痛之症
11.防己
祛除风湿,利水消肿
12.秦艽
祛风湿、舒筋络,常用于风湿痹痛、关节拘挛、手足不遂等症
13.透骨草(附:急性子)
有祛除风湿作用,并能活血止痛,用治风湿痹痛
14.豨签草
豨签草为祛除风湿常用要药,用于风湿痹痛、筋骨不利等症
15.鹿啼草
本品有祛风湿作用,适用于风湿痹痛
16.千年健
本品既能祛风湿,又能强筋骨,用于风湿痹痛、腰酸脚软、手足拘挛麻痹等症
17.虎骨
祛风通络,强健筋骨,适用于风湿痹痛、风邪偏胜关节疼痛击肝肾亏损,腰膝痿软之症
18.徐长卿
本品善于祛风,功能通络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疼痛
19.寻骨风(附:丝瓜络)
祛风通络,适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
20.接骨木
祛风湿、通经络,对风湿痹痛、关节不利之症
21.蜇砂
本品善于化湿,功能通络利痹,可用于风湿痹痛之症
22.松节(附:松香、松花粉)
本品苦燥温通,具有燥湿通络利痹之功,善去筋骨间风湿,对于风湿痹痛、关节酸痛等症
23.海桐皮品功能祛风湿,通经络,主要适用于下肢关节痹痛以及腰膝疼痛等症

4、玳瑁手链可以治风湿吗?

风湿性关节炎,属于无菌性炎症。好发于膝、踝、腕、肘等大关节。建议血沉、抗专0、风湿因子、C反映蛋白检查确诊属。 目前风湿关节炎治疗对比: 西医治疗:西药镇痛药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一停药就反复,而且长期服用刺激胃肠黏膜,损伤肝肾。 按摩理疗:拔罐、针灸或按摩是不能彻底治愈的,但是可以起到暂时的缓解作用。 无创治疗:风湿关节炎主要是外贴纯中草药消融酊(风湿型),祛风除湿、祛痛、具有疼痛越剧烈祛痛效果越明显,疗效持久稳定。

5、胡椒根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胡椒

胡椒又名浮椒、玉椒等,为胡椒科植物胡椒树的果实。胡椒又分为黑胡椒及白胡椒两种,一般作为调味品使用。主要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B1、维生素B2、胡萝卜素、烟酸、钙、磷、铁等。此外,还含有胡椒碱、胡椒脂碱、胡椒新碱、向日葵素、二氢葛缕醇、隐品酮、色素等。

1.医用效能

胡椒性温,味辛。有强烈的辛辣芳香气味,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故《本草纲目》记载:“胡椒暖胃肠,除寒湿反胃、虚胀冷积、牙齿浮热作痛。”这些记载说明胡椒能温中散寒。中医常用胡椒治疗腹痛、反胃、食欲缺乏、牙痛等。现代医学认为,胡椒有健胃、解热、利尿等功效,少用能增进食欲,大量食用能刺激胃黏膜。胡椒能温中下气,适合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消化不良等患者食用。可用于治疗寒痰壅盛,寒湿泄泻,寒滑冷痢,寒疝腹痛等症。另外,胡椒还可用于治疗痄腮,睾丸肿痛,疮痈及毒蛇咬伤,犬咬伤,及解鱼、蟹、毒蕈中毒等。

2.食用搭配

(1)胡椒与大枣:二者同食,可治疗胃痛。

(2)胡椒与绿豆:二者同食,对痢疾有治疗作用。

3.食用禁忌

忌多食。因本品燥热,大量食用能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痛。故不宜多食。

4.食物相克

胡椒与咖啡相克。花椒中的花椒烯醇有局麻作用,而咖啡中的咖啡因有兴奋作用,二者作用相反,故不宜同食。

5.食药相克

胡椒与左旋多巴相克。胡椒中的生物碱能降解左旋多巴,降低药物的疗效,故二者不宜同食。

6.食病相克

(1)胃热及阴虚内热患者不宜多食:胡椒燥热,仅适用于寒证,热证和内热火旺者应禁用,故胃炎及阴虚内热患者不宜多食。

(2)阴虚火旺遗精患者不宜食用:此类患者应摄人清凉养阴之品,忌食辛温之物。胡椒大热,助火窃阴之功极强。故《本草纲目》记载:“热病食之,动火伤气,阴受其害。”故阴虚火旺遗精患者不宜食用。

6、风湿热吃什么药

跟随风湿界权威专家娄多峰教授学习多年总结:⑴ 辣椒、生姜、大葱各9克,同面条煮食,趁热吃下,以出汗为度,每日2次,连服10日。本方对寒型顽痹有益。
⑵ 薏苡仁50克,糖50克,干姜9克。先将薏苡仁、干姜加水适量煮烂成粥,再调白糖服食。每天1次,连服1个月。本方对寒痹患者有益。
⑶ 苡仁、木瓜、伸筋草、千年健各60克,用纱布包好,与猪脚1~636f70797a64313333353331342只,放入瓦堡中,再放入适量水,小火煨烂,去渣,不放盐,吃肉喝汤,分两次食用。本方宜于顽痹者。
⑷ 五加皮50~100克,糯米500~1000克。将五加皮洗净,加水适量,泡透煎煮,每30分钟取煎液1次,煎取2次。再将煎液与糯米同煮成糯米干饭,待冷,加酒曲适量拌匀,发酵成为酒酿。每天适量佐餐食用。本方适用于湿邪偏胜、重着酸楚的湿痹。
⑸ 生川乌头3~5克,大米50克,姜汁10滴,蜂蜜适量。将川乌头捣烂研为细末,先煮沸米粥,后加川乌头末,改用小火慢煮,熟后加入姜汁、蜂蜜,搅匀再煮片刻即可。早晚餐服用,5~7天为1疗程。本方适用于风痹。
⑹ 黑大豆1000克,松节200~300克,黄酒250克。用小火将黑豆煮至酥烂,收水晒干。每次50粒黑大豆,随时嚼食,每日3次。本品具有补脾肾、强筋骨、通血脉、祛风湿、除骨寒等功能,适用于寒痹。
⑺ 粗大鳝鱼(每条250克以上)4~6条,剖去内脏,阴干,研细粉,瓶贮备用。每次鳝粉10~15克,黄酒2~3匙,开水冲服或调粥服。每日服2次,2个月为1疗程。鳝鱼祛风力强,能补虚助力,通利血脉,善治三痹,风甚者更宜。
⑻ 童子鳝500克,用绳系尾,悬于窗口处阴干,白酒1000克,浸泡1个月后饮酒。每日2次,每次l匙,2个月为1疗程。童子鳝性温善窜,能活血舒筋,祛风除湿。本方对肩肘痛不能上举的顽痹患者,效果尤佳。
⑼ 猪瘦肉100克,辣椒根90克,共煮汤,调味后服食。每天1次,连服5~7天。本方对寒邪偏胜,疼痛剧烈的寒痹患者有益。
⑽ 蛇肉250克,胡椒根或胡椒40~60克,放砂锅内加适量水,炖汤调味服食。每日1次,连服数天。本方适用于风邪偏胜,痛无定处的行痹。
⑾ 柳枝或西河柳50~100克,水煎服。每天1次,连服14天。本方对热痹患者有益。
⑿ 黄花菜根50克。将黄花菜根水煎去渣,冲黄酒内服,每天2次,连服数天。本方适用于热痹患者。
⒀ 茄子根15克,水煎服。每天1次,连服数天。也可用茄子根(或白茄根)90克,浸入500毫升白酒中,3天后服用,每次饮15毫升,每日2次,连服7~8天。本方适用于热邪偏胜,红肿热痛的热痹患者。
总之,药膳应营养丰富而全面,容易消化吸收且适合于自己的病情。

7、风湿病怎么治疗效果好?

风湿病目前看,彻底治愈较为困难,还是尽量的调节,缓解疼痛。第一个方法就是在饮食上,注意调理。风湿病的患者应注意蛋白质及蔬菜等食物的摄入,少吃辛辣的食物,海鲜类的食物,忌烟忌酒,要多吃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比如最好每天喝牛奶或豆,多吃豆制品,应季的蔬菜和水果等。第二个方法就是买老姜煮水喝,晚上用滚水泡点姜片烫脚,这样的方法属于老偏方,也是很管用的,大家不妨来试一试。
第三个方法就是医学上常用的治疗风湿病的方法,叫做生物细胞修复疗法,主要是是运用活性生物细胞的原理,过滤人体内的学业,净化改良后直接介入人体受损部位进行部位的再修复,帮助受损的部位再生。这个方法目前治疗费用较高,但是治疗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帮助很多的风湿骨痛患者恢复了健康,肌肉疼痛的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

8、我 的母亲的无风湿历史,怕冷,风池,风府,耳后穴位等感觉冷,痛,出汗见风后,感觉像旋风一样进入穴位。

妈妈怕冷多半是产后风引起的,是妇女在生产孩子时期,因筋骨腠理大开,身体虚弱,内外空疏不慎风寒侵入。在“月子里”的恢复期,筋骨腠理合闭,使风寒包入体内,为之月子产后风难治的原因。主要表现: 1、妇女在月子里筋骨腠理之门大开,气血虚弱,内外空虚,不慎风寒湿邪侵入,它在临床症状是,浑身怕冷,怕风、出虚汗,活动关节疼痛,遇冷、遇风、疼痛症状加重,中医理论为"寒邪入骨"它难治的一个原因是:妇女在月子里100天一个自然恢复期,筋骨与腠理一个合闭,可以把风湿寒邪包入体内,不得排出,病邪长期滞留于体内,损坏腠理与筋骨组织,导致严重的筋骨病。 2、情绪忧郁,容易引起肝气郁结,导致气血不畅,气血受滞容易失去营养,不慎风邪可以侵入,它的临床反应症状是:怕冷、怕风、活动关节疼痛之外还伴有麻木、抽搐、胀痛等症状。 3、妇女在月子里禁动房事生活,过多房事伤阴、伤精,阴精两亏导致筋骨空虚,风邪可乘虚侵入,它的主要临床症状是:除浑身怕冷、怕风,关节疼痛之外,主要是浑身沉重,无力,腰酸、困、疼、不耐疲劳,部分病人伴有风湿与类风湿症状。 4、好急燥之人,易生志火,多思多想之人暗耗阴血,前者志火可伤阴动内风,后者阴血暗耗生内热而至血燥,中医理论为“血虚生风”也就是血不养筋骨导致的一种风,也就是类风症,具体临床症状是浑身各大小关节疼痛,头痛或者是局部性疼,有的病人伴有怕冷、怕风现象天阴下雨浑身不适感、浮肿,严重者可导致浑身水肿,长期治疗不当,可以导致严重的风湿病和类风湿病晚期。 产后风最好用中药来治疗,这里推荐用:“ 苗风神浴 ”,它产用熏蒸疗法使筋骨与腠理打开,苗风神浴 里面的药性通过透皮吸到达患处,使里面的风寒湿邪排出体外,达到治疗的效果,不清楚可以叟下。因中医从根上来治,会除根。用西药来治,暂时 不除根,后果不好,到年纪大了极易瘫痪. 医书有云: 女子之病十倍难治于男子, 因女子多忧愁思虑也. 三分治七分养, 心情好病好得就快, 所以一定要保持乐观的心态.

9、生地能冶类风湿吗

类风湿,虽然复中医里没有制这个词,意思是类似于风湿。那么可以说类风湿也是由于风邪 湿邪入侵人体而成。生地,即是生地黄或干地黄。性味,甘苦大寒,泻火凉血。既然大寒,类风湿,大多风寒湿相交而成,气滞而痛,应该是祛风,活血,温热之药来治疗,那么大寒之生地,恐怕不是太适合。如果是血燥 上火之症相杂,生地也仅可暂用之,毕竟大寒之品,伤胃也耗气,久服常服都不是养生之道。以前有书言服生地长肉生肌,久服轻身不老,不可信也。

与风湿和风邪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