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腿中间长了一个包是风湿的表现吗?
一般多见于疖肿,多是属于上火,或者毛囊发炎所引起。可以外涂百多邦或者是鱼石脂软膏消肿止痛。是可以口服三黄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清热解毒去火的药。
2、风湿严重了会引起身体关节处起包么?
如果是类风湿关机炎在关节处可以有类风湿结节,病情活动时可以出现的。如果是风湿性关节炎可以有红斑。骨性关节炎也可以有结节。
3、风湿病都包括哪些疾病啊,书上讲有近200种,我想知道都包括哪些,请尽量写全。不需要描述症状。谢谢
风湿性疾病较为全面的分类如下: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一)类风湿关节炎;
(二)少年类风湿关节炎①系统性发病(Still病),②多关节发病,③少关节发病。
(三)系统性红斑狼疮。 风湿性疾病图(四)系统性硬化症(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硬皮病)
(五)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
(六)坏死性血管及其他血管炎,①结节性多动脉炎(包括乙型病毒性肝炎并发的动脉炎及变应性肉芽肿即Churg-Strauss血管炎),②变态反应性血管炎(包括Henoch-Schonlein紫癜),③低补体血症血管炎,④Wegner肉芽肿,⑤巨细胞动脉炎(颞动脉炎,Takayasn动脉炎),⑥粘膜皮肤淋巴结症候群(Kawasaki病),⑦白塞病,⑧冷球蛋白血症,⑨少年型皮肌炎。
(七)干燥综合征
(八)重叠综合征(包括未分化及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九)其他 包括①风湿性多肌痛,②脂膜炎(Weber Christiun病),③结节红斑,④复发性软骨炎,⑤嗜酸细胞血症弥漫性筋膜炎,⑥成人Still病。
并发脊柱炎的关节炎
(一)强直性脊柱炎。 风湿病关节(二)Reiter综合征。
(三)银屑病关节炎。
(四)炎性肠病关节炎。
退行性关节病
(一)原发性(包括侵蚀性骨关节炎)。
(二)继发性。
腱鞘炎及滑囊炎
(一)直接引起 ⑴细菌性,包括①革兰染色阳性球菌如葡萄球菌,②革兰染色阴性球菌如淋菌等,③革兰染色阴性杆菌,④抗酸杆菌,⑤螺旋体包括Lyme病,⑥其他如麻风菌;⑵支原体性,⑶病毒性包括病毒性肝炎,⑷真菌性,⑸寄生虫性,⑹原因不明或疑为感染性如Whipple病。
(二)间接引起 (反应性)⑴细菌性,包括①急性风湿热,②肠道短路,③痢疾后-志贺菌,④耶尔赞菌(yersinia)及其他菌;⑵病毒性(乙型肝炎)
代谢病及内分泌病
(一)晶体所致 ①尿酸钠(痛风),②焦磷酸盐双水化合物(假性痛风、软骨钙化病),③磷灰石及其他硷性磷酸钙,④草酸盐。
(二)生物化学异常 ①淀粉样变,②维生素C缺乏(坏血病),③特异性酶缺乏症(包括Fabry病、Farber病等),④高脂血症(Ⅰ、Ⅱ、Ⅳ型等),⑤粘多糖病,⑥血红蛋白异常病(SS病等)、⑦真性结缔组织病(Ehler-Danlas病,Marfan病、成骨不全、弹性假黄瘤等),⑧血色素沉着症,⑨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⑩褐黄病,⑾Gaucher病及其他。
(三)内分泌病 ①糖尿病,②肢端肥大症,③甲状旁腺机能亢进、④甲状腺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功能低减、甲状腺炎),⑤其他。
(四)免疫缺陷病 ①原发性免疫缺陷,②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
(五)其他遗传性疾病 ①先天性多关节弯曲,②过动综合征,③进行性骨化性肌炎。
肿瘤
(一)原发性 (如滑膜瘤、滑膜肉瘤等)。
(二)转移性。
(三)多发性骨髓瘤。
(四)白血病及淋巴瘤。
(五)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六)骨软骨瘤。
(七)其他。
神经性疾病
(一)神经性关节病。
(二)压迫性神经疾患 ①腕管综合征,②神经根病,③脊椎狭窄。
(三)交感神经反射性萎缩。
(四)其他。
骨和骨膜及软骨疾病
(一)骨质稀疏 ①周身性,②局限性(部位性、一过性)。
(二)骨软化。
(三)肥大性骨关节病。 风湿病关节(四)弥漫性原发性骨肥厚(包括强直性椎体肥厚-Forestier病)。
(五)骨炎 ①周身性(变形性骨炎-Paget病),②局限性(髂骨致密性骨炎,耻骨炎)。
(六)骨坏死。
(七)骨软骨炎(分离性骨软骨炎)。
(八)骨及关节发育不良。
(九)骨骺滑脱。
(十)肋软骨炎(包括Tietze综合征)。
(十一)骨质溶解及软骨溶解。
(十二)骨髓炎。
非关节性风湿病
(一)肌筋膜痛综合征 ①周身性(纤维织炎、纤维肌痛),②局限性。
(二)腰痛及椎间盘病。
(三)腱炎 (腱鞘炎)和(或)滑囊炎①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炎,②二头肌腱炎,③腱鞘炎,④鹰嘴滑囊炎,⑤内外上髁炎,⑥De Quervain腱鞘炎,⑦粘附性肩囊炎,⑧扳机指,⑨其他。
(四)腱鞘囊肿。
(五)筋膜炎。
(六)慢性韧带及肌劳损。
(七)血管舒缩障碍 ①红斑性肌痛病,②雷诺病或现象。
(八)其他痛症候群(包括气候过敏、精神性风湿症)。
其他疾病
(一)常并发关节炎的疾病 ①外伤(直接创伤的结果),②关节内部紊乱,③胰腺病,④类肉瘤,⑤复发性风湿病,⑥间歇性关节积液,⑦结节红斑,⑧血友病。
(二)其他疾病 ①多中心性网状内皮细胞增多症(结节性脂膜炎),②家族性地中海热,③Goodpasture综合征,④慢性活动性肝炎,⑤药源性风湿性症候群,⑥透析伴随综合征,⑦异物性滑膜炎,⑧化脓性痤疮及汗腺炎,⑨掌肌及跖肌脓疱病,⑩Sweet综合征,⑾其他
4、类风湿身上总爱上火鼓包是风湿还是风热?
你好,中医认为多考虑与风热内毒外攻有关,可以及时找中医诊脉全面辩证下,用对症中药全面调理下,逐步恢复健康了,注意休息。局部保暖,不要受凉,不要再吃辛辣易上火的食物等,这样利于治疗了,
5、风湿老人左肩上起了一个包是怎么回事?
您好,是持续的疼痛还是一阵一阵的疼?平时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等这些慢性疾病?建议先去门诊做个心电图看看,排除一下心脏问题,如果心电图没事的话就是外科的问题,可以继续做几天理疗缓解一下症状
6、风湿性筋包用什么药?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单方、验方有哪些? 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单方、验方有: (1)柳枝30~60g,水煎服。 (2)老桑枝30~60g,黄柏10g,水煎服。 (3)苍术、黄柏各9g,忍冬藤30g,水煎服。 (4)嫩桑枝30g、怀牛膝10g、汉防己10g、丝瓜络30g,水煎服。 (5)青风藤15g、防己10g,水煎服。 (6)郗莶草30g、桑枝30g、嫩柳枝15g、嫩槐枝15g,水煎分3次服。 (7)虎杖30g、白酒1匙,酒水同煎,1日1剂。 (8)鲜忍冬藤、根、叶90g,水煎分3次服。 (9)薜荔枝60g,用清水、甜酒各半同煎,去渣加红糖30g,调服。 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的单方、验方有: (1)鸡血藤、海风藤、桂枝各9g,水煎服。 (2)虎杖根、桑树根各30g,大枣10枚,水煎服。 (3)郗莶草、臭梧桐各15g,水煎服。 (4)络石藤、秦艽、伸筋草、路路通各12g,水煎服。 (5)青风藤、秦艽、寻骨风、何首乌各12g,水煎服。 (6)郗莶草90g,生白术、薏苡仁各60g,水煎服。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熏洗疗法? 熏洗疗法是将中药煎煮后,乘热对患部熏蒸或浸泡,使药性从毛孔直入病所。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现介绍几种常用的配方。 ①海桐皮、桂枝、海风藤、路路通、宽筋藤、两面针各30g,水煎,每日1次,每次20分钟,连续使用1个月(《实用中医内科学》方)。 ②川、草乌各20g,白芷50g,羌活、独活各50g,细辛10g,川芎、桂枝各30g,威灵仙、伸筋草、透骨草各60g,水煎,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5~10天为一疗程(贵州医学院附院方)。 ③艾叶、红花各9g,透骨草30g,花椒6g,水煎。每日1~2次。 ④土鳖虫12g,苏木30g,大戟6g,寻骨风20g,水煎。每日1~2次。 ⑤桑枝、柳枝、榆枝、桃枝各70cm,熬水熏洗患处,每日2~3次。 ⑥透骨草、追地风、千年健各30g,熬水熏洗患处,每日2次。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 常用外用膏药? 风湿性关节炎病在肌肉、关节、经脉,膏药外贴可使药性从皮毛而入腠理,通经活络,较服药更有有利的一面。现将常用膏药及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1)伤湿止痛膏(橡皮贴膏):功能驱风散寒,除湿通络,活血止痛。使用时先将皮肤用温水清洗擦干,贴于患处,用手掌将膏药按摩,使其粘在皮肤上。凡对橡皮膏过敏,皮肤糜烂有渗液者及外伤合并化脓者,不宜贴用。 与其功用类似的还有麝香虎骨膏、青海麝香膏、关节止痛膏等。临床可任选一种使用。 (2)狗皮膏(膏药):功能祛风散寒除湿,舒筋活络止痛。使用时将膏药加温软化后,贴于患处。 与其功用类似的还有万灵筋骨膏、追风膏、老鹳草膏等,亦可选用。 (3)武力拔寒散(散剂):功能祛风除湿,通阳活血,止痛消肿。用时取药适量,以鸡蛋清略加温开水或人乳与药调成糊状,分摊在蜡纸上,贴于穴位或患处。使用时注意忌生冷,不可内服。皮肤贴药处10天内不可用水洗。脐轮、脚心等处不可贴用。儿童、体弱及浮肿者忌用。 (4)五虎散(散剂):功能与武力拔寒散相同,使用时以白酒调匀,敷于患处。除外敷外,本散也可内服。每次6g,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药敷疗法? 外敷疗法:本法是将药物局部或穴位外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散寒祛湿,消肿止痛的作用。 (1)菖蒲、小茴香各60g,食盐500g,同炒热,布包,烫患处。适用于肢体关节冷痛,遇寒痛增,得热痛减者。 (2)石蒜、生姜、葱适量捣烂,外敷患处。适用于关节疼痛,怕风畏寒者。 (3)新鲜骨碎补3~5根捣烂敷患处。适用于关节冷痛者。每次5~10分钟即可见效。 (4)桃仁、白芥子各6g研细末,用适量蛋清调成糊状,外敷关节痛处,3~4小时可止痛。注意不可久敷。 (5)如意金黄膏涂患处,用纱布盖好,每日换1次。适用于关节红肿者。 (6)仙人掌适量捣成泥状,涂敷患处。 (7)鲜紫花地丁适量,捣烂敷患处。 (8)蒲公英120g,加水煮成药液,用毛巾浸透,湿敷患处。 (9)山栀末、飞罗面各等份,用开水或醋、黄酒、蛋清调成糊状,敷痛处。敷处现青色,无碍,数日可退。 (10)绿豆粉和鸡蛋清调敷患处。 以上6~10疗法,均适用于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剧烈、得冷则舒、屈伸不利者。有较好的清热、消肿、止痛作用。 (11)坎离砂(熨剂):用铁屑和醋混合后,产生温热效应,直接熨敷局部。已被制成外用熨剂成药。适用于肢体关节冷痛、重着,或痛处有肿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