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心脏病应注意什么
建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脏病已成为威胁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多数心脏病最终导致心力衰竭。而它的基本病因就是各种心脏病本身。如: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等等,往往不容易消除。但心力衰竭的诱因多数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防止以下几种诱发心力衰竭的常见因素。1 感染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均可直接或间接损害心肌。如:病毒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其中以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另外,活动性风湿性心脏病也是诱发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主要因素,但也往往与呼吸道感染有关。因此,应特别注意预防受凉,注意口腔卫生,一旦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应尽快给予有效抗菌药物,并及时对症处理。2 体力劳动在机体活动时,心率加快,耗氧量增加,肌肉活动强度与机体耗氧量成正比,尤其在剧烈活动时,耗氧量比休息时高几倍到十余倍。因此,各种心脏病人,应根据病人心脏功能状态,适当安排休息与活动,避免因体力活动过度而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3 情绪激动情绪激动时可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使外周血管收缩,引起心律加快,血压升高,进而增加心肌氧的消耗,加重心脏负担。使心肌有氧代谢下降。故应避免一切不良刺激。保持病人情绪稳定,心情愉快。4 心律失常严重的心律失常,尤其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心房扑动、阵发性心动过速、室上速等。由于心率过快,心脏工作量加大,心室舒张期缩短,排血量减少,血压降低,心肌缺氧等,可促致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甚至死亡。应密切观察心律及心率.5 妊娠与分娩妊娠期血容量及耗氧量明显增加。对原有心脏病的病人可带来负担。分娩期子宫收缩,回心血量增加,加上分娩时用力等,均可加重心脏负担。因此,对于心脏病人应加强避孕教育,已妊娠者,尤其是怀孕后期应注意休息,分娩时为防止发生心力衰竭,可行剖宫产。6 输液过量或过快静脉输血或输液过快或过多,易造成血管容量急剧增加,心脏前负荷加重或血压升高,是引起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因此,心脏病患者在进行输液或输血过程中,准确掌握输液量及输液速度,密切观察脉搏、心律、心率、呼吸,注意有无不良反应。如胸闷、心慌、气短、咳嗽、头昏、无力、恶心等表现。7 控制钠盐摄入量钠盐摄入量过多,不但能引起体内水分潴留,使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负荷,且能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使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所以在饮食中应注意限盐,进清淡饮食;另一方面,在治疗时,应严格限制含钠液体的输入量.8 注意饮食不要暴饮暴食,特别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腹泻。同时对脂肪等食物应当严格限制,应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9.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如发生便秘不要用力大便,必要时可给予0.9%盐水低压灌肠。10.保持足够睡眠
2、风湿性心脏病是怎样形成的?
风湿性心脏病系指由风湿性心脏炎经过发炎、损害、愈合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心脏瓣膜病变。
但由于风湿活动容易复发,慢性心瓣膜病形成后,活动性心脏炎仍可继续存在和发展。
风湿性心脏病的主要受累瓣膜为二尖瓣,其次为主动脉瓣。
3、患者信息:男 6天 河北 邯郸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 谷草转氨酶:30 U/L 乳酸脱氢酶:531 U/
转氨酶参考值为;0··40,你的谷草转氨酶:30 U/L,在正常范围,转氨酶数值比较敏感,熬夜,饮酒,食辛辣刺激食品等,都会使转氨酶出现小幅度升高,所以不要太担心。
乳酸脱氢酶正常范围:血清 100~300U/L;乳酸脱氢酶含量升高主要见于:
(1)急性心肌梗塞(2)肝炎、急性肝细胞损伤(3)患活动性风湿性心脏病、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等。
4、“风湿性心脏病”在中医方面的食疗
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瓣膜病是急性风湿热引起心脏炎后遗留下来,并以瓣膜病为主的心脏病。一般多侵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使其发生狭窄或关闭不全,导致血液循环的障碍最后引起心功能不全。本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脏病。约占各种心脏病的40~50%,病人多为20~40岁青壮年,女性较男性多见。本病的类型最常见的是单纯二尖瓣病,其次是二尖瓣病合并主动脉疾病.约1/3~1/2病人以往无明确的风湿热病史.单纯二尖辩狭窄女性多见,在轻度或中度患者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可胜任一般体力活动。但到后期可出现呼吸困难,常在活动后出现。严重者不能平卧,要采取坐位甚至立位。可痰中带血,也可大口咯血或粉红色泡沫疾。如有颈部静脉态胀,肝肿大,下肢及全身水肿则表示有心功能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可出现左室增大,轻度也可无症状,后期可出现气急、浮肿、咳嗽等心功能不全症状。
【症状】
单纯风湿性主动脉瓣病较少见,大多数主动脉瓣病合共二尖瓣病.本病多发生男性,男:女=2:1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早期可无症状,晚期胸部可有疼痛、活动后气急、少数病人可发生昏厥。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轻度者可无症状,重度者可出现活动后气急,昏厥甚至突然死亡。
风湿性心瓣膜病形成后,活动性心脏炎仍可继续存在和发展,并且一而再地加重瓣膜的损害和心脏的负担.因此,在治疗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时,应特别注意有无风湿 活动的存在。
晚期风湿性心脏
病患者可发生并发症如呼吸道感染、心功能不全、心律紊乱、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栓塞(以脑动脉栓塞最多见)。以上并发症又可进一步加重病情产生严重后果。
风湿发心脏病主要诊断依据为:①特殊心脏杂音②从体检、心电图、X线片了解各房室大小情况③从体检、病史、化验了解有无风湿热。
【治疗】
(1)心脏功能代偿期可进行一般体力活动但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剧烈的运动。
(2)失代偿期主要积极治疗心功能不全及去除各种诱发因素尤其风湿活动
(3)如单纯二尖瓣狭窄有症状且符合手术条件的可进行二尖瓣分离术,此种手术比较简单。如有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或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而心功能在11~Ill级,无明显风湿病活动无合并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者则需作人工瓣膜替换术。此种手术比较复杂些,但我国各地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预防】
(1)有心功能不全之孕妇不宜再生育,如已怀孕应及早中止妊娠。
(2)由于风湿热易反复发作而不断加重心瓣膜的损害,故须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和链球菌感染避免风湿热的复发。对于上呼吸道慢性病灶须坚持治疗彻底根除。
5、乳酸脱氢酶高怎么办
你好,患者乳酸脱氢酶高,说明肝细胞有损伤,肝功能有受损.乳酸脱氢酶有5种类型,LDH1-LDH5,每种升高后所代表的疾病都不一样.乳酸脱氢酶升高的意义: (1)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后,早期血清中LDH1和LDH2活性均升高,但LDH1增高更早,更明显,导致LDH1/LDH2的比值升高. (2)肝炎,急性肝细胞损伤及骨骼肌损伤时LDH5都会升高. (3)患活动性风湿性心脏病,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溶血性贫血,肾坏死等病LDH1也可升高生活护理:患者现在应该是肝功能有损害,所以治疗方面主要还是以保肝为主,需要查清除引起肝损的原因,然后对症治疗.
6、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是怎样的?
风湿性心脏病系指由风湿性心脏炎经过发炎、损害、愈合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心脏瓣膜病变。但由于风湿活动容易复发,慢性心瓣膜病形成后,活动性心脏炎仍可继续存在和发展。风湿性心脏病的主要受累瓣膜为二尖瓣,其次为主动脉瓣。
有以下临床表现二尖瓣狭窄:呼吸困难为其最主要症状,重者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端坐呼吸等。患者呈二尖瓣面容(两颧紫红,口唇紫绀),心脏听诊第一心音亢进,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及二尖瓣拍击音。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
二尖瓣关闭不全:心悸、乏力、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心脏听诊:心尖区可闻及响亮的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左侧卧位时,杂音向左腋下传导。肺动脉第二音亢进。
风湿性心肌病患者无显著症状,心功能良好者不需要特殊治疗,仅需注意勿受凉,勿受潮湿,及时治疗感冒以防风湿活动,避免过度疲劳及剧烈活动;有风湿活动者,抗风湿治疗;有心衰、心律失常者,治疗心衰及心律失常;平时可据情况选服柏子养心丸、人参归脾丸、济生肾气丸等。
患者应积极防止风湿热的再发生及复发。注意避免剧烈活动和过度疲劳,预防感冒受凉,防止风湿活动避免心脏损害加重。注意药物副作用,忌乱用药,对强心药和利尿药的调整,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7、抗链0高于多少时属于风湿性心脏病
你好,它高与不高与诊断风湿性心脏病没有直接关系,只反应风湿热是否具有活动性
8、乳酸脱氢酶降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建议:你好,降低先不用担心,先观察乳酸脱氢酶增高多见于急性心肌梗塞、骨骼肌损伤、急性肝炎、肝硬化等。
大量的vitaminC会造成乳酸脱氢酶降低.当急性心肌梗塞发作、肝炎、急性肝细胞损伤及骨骼肌损伤时、患活动性风湿性心脏病、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溶血性贫血、肾坏死、恶性病变时等病症,不同形态的酶都会产生反应,会出现升高的现象。
9、风湿性心脏病有哪些症状?
患急性风湿热时心脏病变尤为突出,心肌、心内膜及心包均可受累,往往同时存在,故又统称风湿性心脏炎或全心炎。心脏炎中70%在发病初2周内发生,少数可延至6个月发生。严重者可引起心脏扩大,伴心力衰竭,多遗留慢性心脏瓣膜病。
(1)急性风湿性心脏炎。
心肌炎:风湿热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肌炎,轻者症状不多,重者常可并发心力衰竭。常见表现有:①心率加快,110~120次/分以上,与体温不成比例;心音减弱,第一心音低钝,有时呈奔马律;心律异常如房室传导阻滞、各型早搏、Q-T间期延长及T波改变;心脏扩大。
心内膜炎:以二尖瓣最常受累,主动脉瓣次之。心尖闻及Ⅱ至Ⅲ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提示二尖瓣关闭不全。轻型心脏炎病儿杂音的产生与瓣膜的炎症、水肿及血小板赘生物生成有关。急性期过后,杂音可消失。若急性期已过,杂音仍不消失,发生二尖瓣关闭不全或狭窄的可能性极大。
心包炎:重症患儿的心包炎多与心肌炎及心内膜炎同时存在,患儿有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大量心包积液时听诊心音遥远;胸部X线透视心影搏动减弱或消失,心影向两侧扩大;心电图可见低电压。
(2)慢性心脏瓣膜病。
风湿热反复发作且病程持久者(1/2~2年),可因在瓣膜或腱索的炎症引起疤痕挛缩造成器质性瓣膜损害,成为非活动性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即风湿性心脏病。其中以二尖瓣受损机会最多,约占瓣膜病的3/4;主动脉瓣次之,占1/4;三尖瓣受损较少。受累二尖瓣少部分可恢复正常,而主动脉瓣受损时恢复正常者很少。
二尖瓣关闭不全:轻者症状不明显,重者感乏力、易倦、心跳。在心尖部可闻Ⅲ级以上杂音,当心室扩大时,可引起功能性舒张期杂音,心电图显示左心室肥厚及二尖瓣型P波。
二尖瓣狭窄:形成二尖瓣狭窄所需病程至少两年,大多数需10年左右。当二尖瓣口面积狭窄程度达到正常一半时,才出现临床症状,患儿表现疲倦、心悸、气促,常因剧烈体力活动、情绪激动、上感等诱因引起。两颊及口唇部呈紫红色(二尖瓣面容)。严重病人有咯血、端坐呼吸等左心衰竭的表现。伴右心衰竭时,肝脏肿大,出现腹水。还可发生心房颤动、全身性栓塞症。体检中可在心尖部听到隆隆样舒张期杂音,肺动脉第二音亢进。心电图可见有心肥厚,P波增宽。心房颤动多提示有活动性风湿病变存在。
(3)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轻症病人可无症状。重症病人表现心悸,颈动脉搏动明显,左侧卧位时出汗、左胸不适。体检时在左胸骨左缘3、4肋间可听到吹风样舒张期杂音,吸气和前倾时明显。还有末梢血管征,如脉压增高、水冲脉及毛细血管搏动。动脉枪击音等,X线可见左室扩大向下延伸呈靴形心脏。心电图示左室肥厚或正常。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常单独存在,而单独主动脉瓣狭窄则不存在,偶尔有狭窄和关闭不全同时存在。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易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10、什么是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系指由风湿性心脏炎经过发炎、损害、愈合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心脏瓣膜病变。但由于风湿活动容易复发,慢性心瓣膜病形成后,活动性心脏炎仍可继续存在和发展。风湿性心脏病的主要受累瓣膜为二尖瓣,其次为主动脉瓣。
二尖瓣狭窄:呼吸困难为其最主要症状,重者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端坐呼吸等。患者呈二尖瓣面容(两颧紫红,口唇紫绀),心脏听诊第一心音亢进,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及二尖瓣拍击音。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
二尖瓣关闭不全:心悸、乏力、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心脏听诊:心尖区可闻及响亮的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左侧卧位时,杂音向左腋下传导。肺动脉第二音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