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确诊结核性脑膜炎最可靠的依据为?
除有脑膜炎的症状及体征外.在脑脊液中找到结核杆菌是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铁证.
2、脑膜炎是否影响公务员录取
天策教育老师温馨解答:
公务员体检过程和一般的健康体检过程是一样的(就是内科、外科、血液、身高体重、血压、五官等等),但是有很多要求,总的来说,有传染病和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的疾病是肯定过不了关的。具体可参考:
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
第一条 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克山病等器质性心脏病,不合格。先天性心脏病不需手术者或经手术治愈者,合格。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排除心脏病理性改变,合格:
(一)心脏听诊有生理性杂音;
(二)每分钟少于6次的偶发期前收缩(有心肌炎史者从严掌握);
(三)心率每分钟5O-60次或100-110次;
(四)心电图有异常的其他情况。
第二条 血压在下列范围内,合格:
收缩压90mmHg-140mmHg(12.00-18.66Kpa);
舒张压60mmHg-90mmHg (8.00-12.00Kpa)。
第三条 血液病,不合格。单纯性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男性高于90g/L、女性高于80g/L,合格。
第四条 结核病不合格。但下列情况合格:
(一)原发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临床治愈后稳定1年无变化者;
(二)肺外结核病:肾结核、骨结核、腹膜结核、淋巴结核等,临床治愈后2年无复发,经专科医院检查无变化者。
第五条 慢性支气管炎伴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不合格。
第六条 严重慢性胃、肠疾病,不合格。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已愈合,1年内无出血史,1年以上无症状者,合格;胃次全切除术后无严重并发症者,合格。
第七条 各种急慢性肝炎,不合格。乙肝病原携带者,经检查排除肝炎的,合格。
第八条 各种恶性肿瘤和肝硬化,不合格。
第九条 急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肾功能不全,不合格。
第十条 糖尿病、尿崩症、肢端肥大症等内分泌系统疾病,不合格。甲状腺功能亢进治愈后1年无症状和体征者,合格。
第十一条 有癫痫病史、精神病史、癔病史、夜游症、严重的神经官能症(经常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明显下降等),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和依赖者,不合格。
第十二条 红斑狼疮、皮肌炎和/或多发性肌炎、硬皮病、结节性多动脉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大动脉炎,不合格。
第十三条 晚期血吸虫病,晚期血丝虫病兼有橡皮肿或有乳糜尿,不合格。
第十四条 颅骨缺损、颅内异物存留、颅脑畸形、脑外伤后综合征,不合格。
第十五条 严重的慢性骨髓炎,不合格。
第十六条 三度单纯性甲状腺肿,不合格。
第十七条 有梗阻的胆结石或泌尿系结石,不合格。
第十八条 淋病、梅毒、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艾滋病,不合格。
第十九条 双眼矫正视力均低于0.8(标准对数视力4.9)或有明显视功能损害眼病者,不合格。
第二十条 双耳均有听力障碍,在佩戴助听器情 况下,双耳在3米以内耳语仍听不见者,不合格。
第二十一条 未纳入体检标准,影响正常履行职责的其他严重疾病,不合格。
3、我母亲是患脑炎吗?
看你提供的病情,阳性的只有2点:一是突发失语和精神异常,二是发热。
关于你说的“失语”,不知道是否真正的神经科所说的失语,如果是的话,那不能排除脑部病变所致,脑梗塞或脑炎的可能性大,虽然CT无异常。15小时后恢复清醒,不知道“失语”是否也恢复正常了呢?如果你说的不是真正的失语,而是由精神障碍导致的“不说话”,那第一点可以归结为精神障碍。
关于你说的手脚能活动,不太严格,能活动并不是说正常,也许有轻度的活动障碍,但是不容易发现。请咨询负责诊治的医师。
诊断上,首先要排除器质性的疾病,才能考虑单纯的精神疾病。
如果说是脑炎的话,起码发热这一点是支持的,但是脑CT和CSF都正常,这一点很难解释,虽然有少部分的脑炎病人这些检查可以正常,但是太少了。
脑部的病变可以导致精神障碍,这是肯定的。但脑部有病变的话,应该还有其他的临床证据,而不仅仅是你说的发热这一点。
如果你说的病史全部完全的话,那不妨考虑下单纯的精神疾病。
病前有无精神刺激史?这个很重要。既然在神经内科住院治疗,建议你要求精神科医师来会诊一下。
说道精神疾病的病因,有时候真的很难确定,病人本身的性格、心理素质等内因,也有外界的刺激等外因,也许是双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到一个病例上,很难确定。
治疗上可以统筹兼顾,一方面不能完全排除脑炎,应该应用针对脑炎的药物,另一方面,对症治疗也很重要,抗精神病药物是不可少的,但是开始应用要小量。
最后希望令堂早日康复!
4、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神经系统表现是什么?
RA 的神经系统损害可涉及中枢神经、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损害。
(1)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小血管炎和坏死是神经病变的主要病理基础。患者常感到受累神经分布区麻木、疼痛、触觉减退、肢体无力和肌肉萎缩。
(2)嵌压性周围神经病变。由RA 引起的关节组织炎症、水肿、渗出、纤维样变性等病理过程导致神经受压或血运减少而产生的临床症状。最常见的有如下症状。
①腕管综合征。手指麻木、疼痛、触觉减退、动作笨拙和不同程度的鱼际肌(手掌)的肌肉萎缩。
②颈椎病或胸出口综合征。手腕无力、前臂、上臂麻木或无力。
③跗管综合征。足跟内侧、足趾感觉异常、麻木或烧灼感,足部疼痛、无力等。
④ Baker 囊肿压迫。小腿外侧和足背感觉消失,脚趾肌无力和足下垂等。
(3)自主神经病变。表现为血管舒缩障碍。常表现为肢体多汗,潮湿、手足心苍白、潮红、青斑及雷诺氏现象等。
(4)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主要由脑血管炎、类风湿结节、非特异性炎症并发的脑和脑膜病变以及颈椎半脱位引起的脊髓病变所致。
常见的有智能低下、慢性进行性器质性脑综合征、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膜炎、脊椎和颈椎病变压迫脊髓和脊神经根的压迫性病变。
(5)药物治疗引起的有关神经病变。大剂量水杨酸可引起耳鸣、兴奋、欣快、幻觉、抽搐等症。糖皮质激素长期大量应用可有欣快、易激惹、颅压增高等。青霉胺大剂量治疗,部分患者可有味觉丧失、肌无力等症。
5、生酮食谱对自身免疫疾病(类风湿)和自身免疫性脑炎有帮助吗
可能有一定好处,可以尝试
6、ASO在风湿病诊断中的意义
风湿四项临床意义
抗溶血性链球菌“O”(Anti-Streptolysin “O”;ASO)
是A族溶血性链球菌的重要代谢产物之一,它是一种具有溶血活性的蛋白质,能溶解人及一些动物的红细胞。同时溶血性链球菌“O”具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称为ASO。
【标本要求】静脉血、空腹;不需空腹
【参 考 值】 1:400及以下为阴性
0-200IU/mL (西南医院;免疫比浊法)
【临床意义】诊断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症(增加),活动性风湿热,猩红热,丹毒等均可增高。
1)ASO俗称抗“O”,测定其效价可知病人最近或以前有无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鉴于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相当常见,故正常人能测到ASO的低滴度,但一般在500u以下。
2)ASO增高,常见于急性咽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儿童多见。还可见于皮肤急软组织感染。
3)风湿性心肌炎、心包炎、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肾小球肾炎,ASO滴度升高。多次检验所呈现的趋势与病情平行,如渐渐下降提示病情好转。
4)A组溶血性链球菌所致败血症、菌血症心内膜炎等ASO均可升高。
注意事项:
1)不能认为ASO升高就是风湿病,须结合临床症状考虑。但ASO升高的各种致病因素中与A组溶血性链球菌最密切相关。
2)人体感染A组溶血性链球菌后ASO上升在4-6周内达到高峰,然后在血清中ASO升高可达数月至数年。故一次检查尚难肯定是否为最近感染所致,须多次检查,观察变化动态。在风湿热病人感染后4-6周,有80%可见ASO升高,常伴有血沉增快及白细胞增多,有助于鉴别诊断。
近期建立的A群溶血性链球菌胞外产物的抗链酶试验(ASZ),比单测ASO阳性率高。对于诊断ASO不增高的急性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有助。
3)免疫机制不全及大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者,链球菌感染后ASO可不升高。
C-反应蛋白(CRP)
标本要求】静脉血、空腹;不需空腹
【参 考 值】 <10mg/L(免疫单向扩散法)
<8mg/L (西南医院;免疫比浊法)
【临床意义】
1)各种急性化脓性炎症、菌血症、组织坏死(如心肌梗死、大手术、烧伤、严重创伤等)、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等患者CRP升高,凡有器质性病变时升高,而功能性疾病正常,这对于鉴别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有帮助。大于20mg/L为医学决定水平的提示值,强烈提示上述情况的存在,应及时采取诊治。
2)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血清CRP增高。
3)急性风湿热活动期CRP可很明显增高,甚至可达200mg/L,经治疗好转后,CRP可逐渐下降至正常。这对风湿热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有重要参考价值。
4)CRP在病毒性感染时不增高,而细菌性感染时增高,在需鉴别病原体是细菌还是病毒时,很有参考价值。如脑膜炎时作脑脊液CRP测定,有助于确定细菌性还是病毒性(病毒性CRP正常)
【注意事项】
1)CRP测定是非特异性指标,需结合临床体征和相关实验室检查项目考虑其意义。
2)孕妇CRP升高。大手术24小时内可增高1倍。儿童年龄越小,CRP相应降低。判断时应予以注意。
类风湿因子(RF)
【参 考 值】阴性(<30u/L,ELISA法
0-30IU/mL (西南医院;免疫比浊法)
【临床意义】RF是一以变异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阳性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A)、SLE、硬皮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慢性肝炎等。RF在冷球蛋白血症、结核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也可升高。
【标本要求】抽血0.8ml注入含0.2ml/mmol/l枸橼酸钠抗凝剂的专用血沉管,并立即混匀,不能过度震荡和有凝块。
红细胞沉降率( ESR)的测定
【参 考 值】 男 <15mm/60min
女 <20mm/60min
【临床意义】辅助检查诊断急性或局限性感染及慢性活动性感染。
血沉增高:生理性:《12y儿童或》60以上高龄者、妇女月经期及妊娠三个月至产后一个月;其增高可能与生理性贫血或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有关。
病理性:1,各种炎症性疾病:如急性细菌性炎症、风湿热、结核病等。临床最常用ESR来观察结核病及风湿热有无活动以及其动态变化。疾病活动期ESR增快,若病变渐趋静止则ESR逐渐正常。
2、组织损伤及坏死:较大组织损伤或手术创伤,或脏器梗死后造成组织坏死可致ESR加快。故可借助ESR结果鉴别功能型与器质性疾病。如AMI时ESR增快,而心绞痛(angina pectoris)时ESR正常。
3恶性肿瘤:良性肿瘤ESR多正常,恶性肿瘤病人经手术治疗,化疗或放疗明显有效时,ESR渐趋正常,复发或转移时可增快。
4。各种原因所致血浆球蛋白相对或绝对增高:如慢性肾炎,肝硬化,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淋巴瘤,SLE,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黑热病等。
5.其他:部分贫血患者当Hb《90g/l,ESR可轻度增快。此外,动脉粥样硬化,DM,肾病综合征,粘液水肿等患者,血中胆固醇高,ESR亦可增快。
血沉减慢:一般临床意义较小,严重贫血,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纤维蛋白含量严重缺乏,ESR可减慢。
7、嗜酸性脑膜炎的危害性和治疗方法?
要症状患者有头疼、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头痛时会像一把尖刀剖开头盖骨一样裂痛。
感染途径管圆线虫幼虫主要寄居在福寿螺等50多种软体动物体内,烹制时如没有高温煮透,人食用时管圆线虫就会随肉进入人体,经5至7天的潜伏后,就会使人体出现不适症状。
严重危害管圆线虫还容易侵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出现严重视觉损害,严重时还可引起瘫痪、嗜睡、昏迷甚至死亡。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在太平洋地区某些岛屿及东南亚一些国家早就有散在或暴发流行,但直至1960年代初才明确此病与广州管圆线虫的寄生有关。在中国大陆,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先后在广东、香港、浙江、天津、黑龙江、辽宁等地报道了10余例病原学确诊的病例。出现暴发流行的仅见于浙江温州市区,1997年曾在一次聚餐中105人因半生食福寿螺(Ampullaria gigas)而导致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其中55人发病;
广州管圆线虫可寄生在几十种哺乳动物体内,包括啮齿类、犬类、猫类和食虫类,其中主要是啮齿类,尤其是鼠类;终宿主国内外均以褐家鼠和家鼠较普遍,此外有白腹巨鼠、黄毛鼠、屋顶鼠、板齿鼠和蛛猴。鼠类是最主要的传染源。我国台湾省报告褐家鼠感染率为8%~71%,日本报告褐家鼠的感染率多数在14.3%~77.0%之间,广州市褐家鼠平均感染率为2.8%,温州褐家鼠平均感染率为20.4%。
本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但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非正常宿主,是偶然宿主。如果人获得感染,该虫很少在人体肺部发育为成虫,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幼虫,不能离开人体继续发育。
本虫的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多达50多种。我国广东、海南、云南、浙江、台湾和香港等地发现的中间宿主主要有褐云玛瑙螺、福寿螺。据调查,我国大陆褐云玛瑙螺对管圆线虫幼虫的自然感染率为29.7%和24.76%, 福寿螺为65.5%。温州地区水田里和河中福寿螺密度很高,且此螺体内广州管圆线虫第3期幼虫感染率高达69.4%。本虫的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多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除可常吃用外,它们经常出没于房前屋后、庭院、花园、草地、沟渠,甚至厨房、卫生间等潮湿地方,本虫的幼虫有可能在这些动物活动过的地方,随其分泌的粘液遗留在各处。婴幼儿在地上爬玩或完弄这些动物而感染,成人也可通过这种方式感染。
本病在世界各地多为散发,有该病流行的地区都因为有生吃或半生吃水产食物,例如太平洋的一些岛屿、泰国以及我国沿海一带和台湾等居民都有生吃或半生吃如螺、虾、鱼、蟹的习惯。我国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居民有生吃或半生吃虾、蟹及其制品的习惯,广东地区用褐云玛瑙螺加工冷冻出口,这些都与此病的感染传播有关。
〔防治〕
治疗本病尚无特效药。 用甲苯哒唑可杀死实验感染鼠体内大部分成虫。 预防本病主要为不吃生或半生的螺类,不吃生菜、不喝生水;因幼虫可经皮肤侵入机体,故应防止在加工螺类的过程中受感染。
嗜酸性细胞增多性脑膜炎(eocinophilic meningitis) 多系寄生虫如(猪囊虫、蛔虫等)感染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或引起过敏反应所致。病程中可出现脑膜刺激征。脑脊液白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为主。
8、无菌脑膜炎有那些症状?
无菌性脑膜炎
【概述】
无菌性脑膜炎(aseptic meningitis)又称浆液性脑膜炎、淋巴细胞性脑膜炎或病毒性脑膜炎,是多种病毒性神经系统感染的常见表现。无菌性脑膜炎的基本概念是指除细菌或真菌以外的致病因子所致的脑膜炎症,主要特征是脑膜刺激症状和胞脊液细胞增多。虽然多数病例系病毒所致,但也可由其他病原体感染或某些非感染性疾病引起。除病毒感染以外,引起无菌性脑膜炎的其他因素包括:①感染性,如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等;②自家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幼年类风湿病、川崎病、白塞病等;③全身性用药,如硫唑嘌呤、非甾体抗炎药和卡马西平;④鞘内注射药物,如脊髓造影剂、化疗药物及某些抗菌药物;⑤脑肿瘤与白血病;⑥重金属中毒等。引起无菌性脑膜炎的病毒中,肠道病毒最为常见,HSV-2次之,其他如腺病毒、VZV、CMV、EBV、风疹病毒、麻疹病毒、轮状病毒等也均有报道。
【临床表现】
基本持征是急性起病、病程相对较短、预后大多良好。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头痛、呕吐和颈项强直。部分病例可伴发轻微脑实质受累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易激惹、嗜睡或昏睡等。早期可出现惊厥发作。一般无严重的脑实质损害症状,如瘫痪、昏迷或惊厥持续状态。神经系统以外的伴随症状常可为诊断提供线索。例如。腮腺炎病毒脑膜炎常伴发唾液腺肿痛;肠道病毒感染可伴有皮疹;如病情较重,伴淋巴结肿大或轻度肝区触痛及皮疹,应注意EB病毒感染。年长儿伴生殖器炎症则提示HSV-2感染。
病毒性无菌性脑膜类的病程一般为数日至2周。多数病人急性期过后恢复完全,但有些病人在随后的几周内可仍有头晕、疲乏、间歇性头痛等症状,个别甚至持续数月或数年。远期随访还发现,病情恢复后数年内此类患儿出现学习困难、行为异常、复发性惊厥等神经精神症状的危险性较高。
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少见,Mollaret脑膜炎属其中之一。该病的临床表现以良性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为特征。脑脊液表现与病毒性脑膜炎相似,但可见到内皮样细胞(Mol1aret细胞),其体积较大,在体外很快溶解消失,故怀疑本病时应取新鲜脑脊液送检。Mol1aret脑膜炎的主要表现是反复发作性的发热、头痛、疲劳及脑膜刺激征。急性期症状持续4~5天,然后迅速恢复,数周至数月后再发。反复发作可达1年以上。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单纯疱疹病毒4型(HSV-4)或EBV有关。
【实验室检查与诊断】
无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多有异常改变,通常表现为轻度细胞和(或)蛋白增多,糖和氯化物一般正常。早期脑脊液炎性细胞中可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以后则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定量多在lg/L以下。在疾病极期可有轻度颅压增高。
脑电图检查常见弥漫性慢波增多,个别可见痫样放电,随病情好转脑电图异常也逐渐恢复,在并发癫痫的病例仍可见到痫样放电。
病毒分离和血清学试验是明确病因的基本方法。可于发病早期采集标本(脑脊液、粪便、血液、尿液、呼吸道粘膜,或必要时脑活检组织等)分离病毒,怀疑某种病毒时应选取相应的标本送检以提高阳性率。
血清学试验一般采用双份血清法,分别于发病早期及恢复期取血或脑脊液送检,抗体滴度如有4倍以上升高则可确诊。某些病毒感染,如腮腺炎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可于极期送检标本,检测早期IgM抗体,如为阳性则有助于早期确诊。
多数病毒引起的无菌性脑膜炎缺乏特异性治疗。主要针对病情变化给予一般支持和对症治疗。包括: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适当的营养;②控制高热;③镇静剂与止惊剂的应用,适用于出现过度兴奋、多动或惊厥者;④病情监护,如出现昏迷或更严重的神经症状体征,则应按病毒性脑炎治疗。确诊或高度怀疑疱疹病毒感染者应尽早给予无环鸟苷治疗;每次剂量为5~10mg/kg,于l小时内静脉注射,每8小时1次,疗程l~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