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节性红斑是什么病?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肤生红色结节,绕胫(小腿)而发,红斑排成一条条索状,形如瓜藤缠绕在树干上,故中医称之为“瓜藤缠。本病为常见病多发病,总发病率约占人口的l%左右,常见于春秋季节,多见于青年女件,多数发病年龄在20—40岁。皮损多见于小腿伸侧,少见于大腿及前臂,急性过程,3—6周可以自愈,不留痕迹,但易于反复。
结节性红斑的致病因素很多。也比较复杂。最早报道为链球菌感染,观察发现;结节性红斑在症状发生之前,约有80%以上的患者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其中50%左右是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扁桃体炎,一般在感染三周内发病。药物因素也可引起本病,过去一直认为磺胺,溴剂和碘剂均有可能致病,近年来发现口服避孕药物也可引发本病。中医则认为,素禀血热内蕴之体,或过食辛辣炙热,郁久化热,湿热下注 凝滞血脉 使气血运行不畅,瘀而成结或脾虚湿盛,阳气不足,腠理不固以致风寒湿邪乘虚而人,流注经络而成结节。
结节性红斑以双胫对称发生梅核大小疼痛性结节为主要症状。发病之初多有发热及关节痛.皮损常突然发生,小若梅李,大似红枣,少则数个,多达数十。对称出生,绕胚而发,尤以胫前居多。如瓜藤所缠,微隆皮面,皮肤紧绷 周围肿胀,触之灼热而疼痛。其色由鲜红渐为紫红 最后变为黄色,自行消退。结节可持续数天或数周,缓慢消退,多无溃疡,不会留疤痕,但可反复发生。少数侵及大腿,上臂伸侧,面颊,但一般结节小而浅。
中医治疗本病常分成三型辨证施治。血热内蕴型,主要症状为:结节呈梅核大小,其色鲜红 灼热疼痛,伴发热口渴,关节肿痛,步履艰难,便结溲赤。汤药可选用经验方:
丹 皮10g 赤 芍10g 王不留行10g 泽 兰10g
当 归10g 红 花10g 桃 仁10g 川牛膝10g
香 附10g
水煎服 每日2次,每次150ml。
湿热下注型,主要症状为结节大如红枣,绕胫而发,如瓜藤所缠,时有疼痛,关节沉重酸痛,腿脚浮肿,压之有凹,伴周身乏力,困倦嗜卧,小溲黄浊。汤药可选用经验方;
苍 术10g 黄 柏10g 生薏苡仁10g 生 地10g
丹 皮10g 赤 芍10g 王不留行10g 当归10g
六一散20g
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
寒湿阻络型 主要症状为结节绕胫而发,如梅似李 其色淡红或紫暗,反复发作,经年不愈 遇寒尤甚,伴面色晄白,手足厥冷。汤药可选用经验方:
当 归 10g 桂枝 10g 木 通 10g 细辛 3g
赤芍 10g 白 芍 10g 甘草 10g 大 枣 5枚
水煎服 每日2次 每次 150ml。
结节性红斑若症状不重可以选用中成药大黄蟅虫丸、二妙丸,散结灵,除湿丸治疗。
外治法:可选用化毒软膏、芙蓉育外涂供处。或取如意金黄散用凉开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也可用新鲜马齿苋捣碎后外敷患处.
一旦患病,应注意卧床休息、抬高患肢 寻找病因,积极祛除病因: 避免劳累及过度紧张;忌食辛辣厚味,血腥发物等;切不可滥用药物,最好选中药治疗,既可获得良好疗效,又能避免毒副作用;尤其反复发作的患者,更应坚持服用中药.平时应注意避风寒、潮湿; 冬季发作者应注意保暖; 减少行走,尤其不宜久行、久立。
参考资料:http://www.39kf.com/treatment/subject/cjb/pfkcjb/2004-05-13-13817.shtml
2、什么是结节性红斑来告诉你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急性炎症性疾病,常侵犯双下肢膝以下小腿内侧,结节性红斑内也可侵及小腿外侧、膝容以上大腿、甚至侵及上肢,头面部少见。结节性红斑表现为肢体双侧对称性或鲜红色、或暗红色、或紫红色结节性损害,压痛明显,一般不痒。结节性红斑是由某种原因所致的真皮深层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血管炎。结节性红斑可以是一种单独的疾病,也可以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一种皮肤表现。结节性红斑好发于青年女性,某些患有全身性疾病的男性患者(如白塞氏病)也可有结节性红斑的表现,一般以秋冬寒冷季节发病为多。
3、结节性红斑要怎么治疗啊
结节来性红斑,是皮下脂肪的炎症性疾源病,目前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是考虑与感染密切相关,特别是溶血性链球菌;有时还与药物,比如溴剂、碘剂、磺胺类药物以及口服避孕药有关,认为属于一种迟发性的超敏反应。治疗上主要是祛除诱因,有感染者积极控制感染,急性期需要卧床休息,可以口服羟氯喹、沙利度胺等药物。用药期间需要监测副作用,疼痛明显者还可给予解热镇痛类药物治疗。皮损多发严重者,可以口服、静点糖皮质激素治疗,一般可给予泼尼松15-30mg/d。
4、结节性红斑严重吗?
这个病有自限性,也就是说,不管它,过几天或几个星期,它自己会好的.至于说最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它毕竟是一种炎症,偶尔处理不当会发生急性炎症,导致溃疡 注意护理,不会造成过于严重的后果
5、结节性红斑是什么样子的疾病,对患者的危害大吗?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常见的由于血管炎所引起的结节性皮肤病,常见于小腿伸侧的红色或紫红色疼痛性炎性结节,青年女性多见,病程有局限性,易于复发。发病前有感染史或服药史,皮损突然发生,为双侧对称的皮下结节,自蚕豆至核桃大不等,数目达10个或更多,自觉疼痛或压痛,中等硬度。
结节性红斑不同时期的症状:
早期皮色淡红,表面光滑,轻微隆起,几天后,皮色转暗红或青红,表面变平。3~4周后结节逐渐消退,留暂时色素沉着,结节始终不发生溃疡。皮损好发于胫前,也可见于大腿、上臂伸侧及颈部,少见于面部。慢性结节性红斑不同于急性结节性红斑的特征,其常发生在老年妇女,皮损为单侧,若为双侧,则不对称,除关节痛外,不伴有其他全身症状。结节不痛,且比急性结节性红斑软。
对于不同类型的结节性红斑的相应症状是:
1、湿热型结节性红斑临床症状:舌体胖大、口喝不欲饮,舌红苔黄腻或白腻而干,脉滑数,下肢酸痛或者肢体沉重、倦怠,散在大小不等皮下结节,色红灼热。
2、湿寒型结节性红斑临床症状:舌色淡或者青紫,舌体胖嫩,舌边有齿痕舌苔白滑或白腻或灰黑而湿润。大便浠溏、四肢不温、浮肿或者关节肿痛,比常人怕冷,红斑结节遇冷加重。
3、 阴虚血热性结节性红斑临床症状:舌红或红降、舌体干燥,口干,苔薄或少苔。脉弦或细滑,手足心热经常低热,便秘睡眠不佳,多梦或者盗汗,下肢散在红斑结节。高出皮肤,压痛比较明显。
以上资料由北京军区总医院风湿科提供 ,仅供参考。
6、结节性红斑
结节红斑 利湿活血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肤生红色结节,绕胫(小腿)而发,红斑排成一条条索状,形如瓜藤缠绕在树干上,故中医称之为“瓜藤缠。本病为常见病多发病,总发病率约占人口的l%左右,常见于春秋季节,多见于青年女件,多数发病年龄在20—40岁。皮损多见于小腿伸侧,少见于大腿及前臂,急性过程,3—6周可以自愈,不留痕迹,但易于反复。
结节性红斑的致病因素很多。也比较复杂。最早报道为链球菌感染,观察发现;结节性红斑在症状发生之前,约有80%以上的患者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其中50%左右是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扁桃体炎,一般在感染三周内发病。药物因素也可引起本病,过去一直认为磺胺,溴剂和碘剂均有可能致病,近年来发现口服避孕药物也可引发本病。中医则认为,素禀血热内蕴之体,或过食辛辣炙热,郁久化热,湿热下注 凝滞血脉 使气血运行不畅,瘀而成结或脾虚湿盛,阳气不足,腠理不固以致风寒湿邪乘虚而人,流注经络而成结节。
结节性红斑以双胫对称发生梅核大小疼痛性结节为主要症状。发病之初多有发热及关节痛.皮损常突然发生,小若梅李,大似红枣,少则数个,多达数十。对称出生,绕胚而发,尤以胫前居多。如瓜藤所缠,微隆皮面,皮肤紧绷 周围肿胀,触之灼热而疼痛。其色由鲜红渐为紫红 最后变为黄色,自行消退。结节可持续数天或数周,缓慢消退,多无溃疡,不会留疤痕,但可反复发生。少数侵及大腿,上臂伸侧,面颊,但一般结节小而浅。
中医治疗本病常分成三型辨证施治。血热内蕴型,主要症状为:结节呈梅核大小,其色鲜红 灼热疼痛,伴发热口渴,关节肿痛,步履艰难,便结溲赤。汤药可选用经验方:
丹 皮10g 赤 芍10g 王不留行10g 泽 兰10g
当 归10g 红 花10g 桃 仁10g 川牛膝10g
香 附10g
水煎服 每日2次,每次150ml。
湿热下注型,主要症状为结节大如红枣,绕胫而发,如瓜藤所缠,时有疼痛,关节沉重酸痛,腿脚浮肿,压之有凹,伴周身乏力,困倦嗜卧,小溲黄浊。汤药可选用经验方;
苍 术10g 黄 柏10g 生薏苡仁10g 生 地10g
丹 皮10g 赤 芍10g 王不留行10g 当归10g
六一散20g
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
寒湿阻络型 主要症状为结节绕胫而发,如梅似李 其色淡红或紫暗,反复发作,经年不愈 遇寒尤甚,伴面色晄白,手足厥冷。汤药可选用经验方:
当 归 10g 桂枝 10g 木 通 10g 细辛 3g
赤芍 10g 白 芍 10g 甘草 10g 大 枣 5枚
水煎服 每日2次 每次 150ml。
结节性红斑若症状不重可以选用中成药大黄蟅虫丸、二妙丸,散结灵,除湿丸治疗。
外治法:可选用化毒软膏、芙蓉育外涂供处。或取如意金黄散用凉开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也可用新鲜马齿苋捣碎后外敷患处.
一旦患病,应注意卧床休息、抬高患肢 寻找病因,积极祛除病因: 避免劳累及过度紧张;忌食辛辣厚味,血腥发物等;切不可滥用药物,最好选中药治疗,既可获得良好疗效,又能避免毒副作用;尤其反复发作的患者,更应坚持服用中药.平时应注意避风寒、潮湿; 冬季发作者应注意保暖; 减少行走,尤其不宜久行、久立。
参考资料:http://www.39kf.com/treatment/subject/cjb/pfkcjb/2004-05-13-1381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