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风湿 > 内风湿病药

内风湿病药

发布时间:2020-11-03 12:36:35

1、外用的风湿病药有那些啊?

?

2、内风湿病有什么治疗的好办法吗?

通常所说的类风湿关节炎是类似的类,而不是内外的内。下面介绍一下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一、教育患者正确的使用关节,避免寒冷,避免关节的过度活动。二、药物治疗,药物的治疗包括几部分,1、改善症状,减轻关节的疼痛和肿胀,常用的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比如双氯芬酸、美洛昔康、布洛芬等等。对于一些关节症状比较重、发热比较明显的,可以给予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比如波尼松、甲泼尼龙。2、改善骨质破坏、改善病情的药物,常用的有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羟氯喹等等。3、还有一类生物制剂,主要是针对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白细胞介素-6等细胞因子的单克隆抗体。除了药物治疗,到了终末期,如果出现关节的畸形和残毁,可能需要借助外科进行关节置换。

3、内风湿关节炎用什么药

患者系中年女性,已经明确诊断是类风湿性关节炎,伴有关节疼痛,根据你的情况,建议你能够通过进一步治疗原发疾病,抗风湿治疗。

4、什么药可以治内 风湿

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非甾体抗炎药:如扶他林、芬必得、洛索洛芬等能缓解患者的关节的肿胀疼痛,但从远期疗效来看,此类药物并不能有效阻止关节破坏的发生,因此一般不作为治疗类风湿的首选药物;

2、慢作用药物: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等,此类药物起效较慢,但能有效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活动,有效阻止关节破坏的发生;
3、生物制剂:疗效较好,如益赛普、恩利、类克等。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5、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哪些西药?

(1)非激素性抗炎药物

这类药物通常称一线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达到消炎、止痛作用。另外,这类药物尚可抑制磷酸二酯酶使细胞内的cAMP 增加,溶酶体膜稳定性增加,减少酶的释放。但这类药物虽然能减轻症状,却对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免疫反应不发生根本影响,因此不能控制病情发展,只能改善症状。

①吲哚美辛。开始剂量为每日75mg,分3 次饭后口服,其后逐渐增至每日100 ~ 150mg。孕妇、溃疡病、精神患者禁用。

②阿司匹林。每日3mg ~ 4g 口服,4 至6 小时1 次。

③吡罗喜康。每次20mg 口服,每日1 次,饭后服。

④布洛芬。每日1 ~ 18g,分3 ~ 4 次口服。副作用较少。

⑤萘普生。每次250mg 口服,日2 次。副作用较少。

⑥氟芬那酸。每次0.2 ~ 0.4mg 口服。每日3 次。

一线药物不主张联合使用,应用某一种药物3 周仍无效者,可更换另一种药。经半年治疗无效时,应考虑应用二线药物。

(2)缓解性药物

这类药物又称二线药物。其共同特点是作用慢,可影响疾病的免疫反应病理过程。

①金盐。可改善体液和细胞免疫,减少骨质的侵蚀、破坏,抑制滑膜炎症。每周25mg 的金盐制剂,静脉注射疗效较好。包括硫代苹果酸金钠和金诺芬。口服金诺芬6mg,每日1 次。持续15 年,类风湿因子可有37% 转阴。

②青霉胺。可使巨球蛋白的二硫键断裂,而发生解聚,降低RF水平。剂量为每日250 ~ 1800mg,病情好转后改为每日250mg 维持。

服药后1.5 ~ 2 个月起效。副作用有皮疹、肝损害、骨髓抑制等。

③氯喹及其衍生物。氯喹开始剂量为每日250 ~ 500mg,平均每日6mg/kg。有心肌病,角膜病变,视网膜病变者慎用。为减少副作用,每年只用10 个月。

④左旋咪唑。作用类似青霉胺。可中度改善类风湿症状,能增强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功能,与一线药物联合应用,疗效较好。

用法:25 ~ 50mg,口服,每日3 次,每周单日用,双日停,12 周为1 疗程。

(3)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一般不首选此类药。其应用指征如下。

①常规治疗无效时,可与一、二线药物合用。

②严重关节外并发症,如心包炎、胸膜炎、血管炎及虹膜睫状体炎等。

使用原则:最小剂量(如泼尼松每日小于10mg)。最短期限(因长期使用易发生无菌性骨坏死)。尽早减量以至停用。

(4)免疫抑制剂

此类药物又称三线药物。凡对一、二线药物治疗无效或有严重反应者可应用。

①环孢素。可抑制T 辅助细胞诱导淋巴细胞的激活,或延迟引起过敏反应有关的细胞因子的产生。用量为每日10mg/kg,静脉注射。

疗程60 日,总有效率为54%。

②柳氮磺胺吡啶。可抑制免疫病理过程,并防治有关感染诱因,口服每日2g,症状严重时每日可用3g,疗程为两个月。对晨僵、握力、血沉、C- 反应蛋白均可明显改善。

③环磷酰胺。对顽固性类风湿有效。但副作用较多,不宜首选。

每次100 ~ 200mg,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每周1 ~ 2 次,疗程总量为3g。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出血性膀胱炎等。

④硫唑嘌呤。最大用量为每日2.5 ~ 3mg/kg。如合用别嘌呤醇,该药减量25%。

⑤甲氨蝶呤。可阻断细胞的二氢叶酸转化为四氢叶酸,因而抑制类风湿,达到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每周用量25 ~ 50mg。每12小时口服1 次,连服3 次为宜。疗程不超过6 个月。对一、二线药物无效者作用显著。孕妇禁用,以免引起胎儿畸形。

(5)分子免疫

①γ - 干扰素。应用重组脱氧核糖核酸技术生产的γ - 干扰素具有抑制DNA 和核糖核酸的复制,抑制T 细胞增殖,降低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的作用。每次1000 万单位,肌内注射。7 次为1 疗程。

②特异性抗体(McAb)。是通过人肿瘤细胞致敏的某个淋巴细胞单克隆所产生的抗体。它具有高纯度,特异性强的特点。用鼠的McAb 与蓖麻毒素蛋白A 链免疫偶联的IT(免疫毒素)特异地结合T 细胞亚群上,通过酶样作用方式重复灭活核糖核酸,破坏和杀伤这些细胞,IT 治疗量每日为0.05 ~ 0.33mg/kg,5 ~ 10 天为1 疗程。

结果有效率为50%。

(6)其他药物

①卡托普利。本品结构与青霉胺分子相似,能阻滞缓激肽的释放,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用法:12.5 ~ 25mg,口服,每日3 次。最大量每日200mg。一般2 ~ 3 个月症状明显改善,类风湿因子转阴率67%。

②锌制剂:硫酸锌每日10mg/kg。成人每天不宜超过700mg,儿童不宜超过每日150mg。一般认为对改善免疫指标优于症状的改善。

6、治内风湿关节炎的药物有吗?介绍一个。

类风湿性关节炎也是属于风湿病的一种,主要是人体长期在凉水的环境下工作或者是风吹导致的,有可能会持续到半年,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关节疼痛的情况,那么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用哪些方法治疗呢?我们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用地塞米松磷酸钠,这是一种常见的药物。主要适用于过敏性,或者是自身免疫性炎性的疾病患者效果比较好,可以作用于结缔组织病,风湿性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症状。也有部分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其他的一些并发症,大多数人群,在经过治疗之后都会有不同程度改善,可以采取静肌肉注射的方式缓解病症。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还可以用氨酚双氢可待因,氨酚双氢可待因对于各种疼痛治疗效果比较好,创伤性的疼痛外科手术后的疼痛,还有肌肉疼痛等症状治疗效果都是不错的,很多人群在经过治疗之后疼痛症状都会有明显改善。
如果是比较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的患者那么需要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用醋酸泼尼松,醋酸泼尼松龙是具有很强的抗炎效果的,对过敏性和自身免疫性的疾病都会有比较好的疗效,主要是作用于活动性的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的症状,治疗效果是相当好的,很多人在服用之后临床症状就会明显改善。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以选择性地给患者用氢溴酸高乌甲素,主要是对于各种慢性疼痛的症状治疗效果比较好,可以治疗肠胃溃疡,风湿疾病,坐骨神经痛等症状,特别是对于癌症的症状治疗效果也是不错的,大多数人群在服用之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上文详细介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药物,相信朋友们都会有一定的了解了,风湿性关节炎对人体危害比较大的可能会伴随运动障碍,肿胀,疼痛等情况。所以,患者要根据个人情况针对性的选择用药,不能够滥用药物,部分药物可能对人体会有很大的副作用。所以,患者最好是能够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7、治疗风湿病常用的药物有哪些?

治疗风湿病常用的药物有川乌,川乌具有不错的散寒功效,是治疗风湿病的比较好的临床药物,用量方面一定要遵医嘱,患者自己不能随意加减药物的使用量。

8、风湿病用什么药最好

不同的病用药是不同的,患者切不可道听途说或者说仿效他人用药,他人有效未必自身有效。风湿病有上百种,患者个体的风湿病跟其他患者的风湿病很可能不是同一个病,不可用同样的药治疗。即使可以用同样的药治疗,但患者个体的病症轻重情况也不相同,因此使用的药物剂量也是不一样的,切不可自行为自身配药、用药。

与内风湿病药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