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风湿 > 风湿拔罐后皮肤状况

风湿拔罐后皮肤状况

发布时间:2020-03-28 10:51:36

1、拔罐时怎么看出有病呢

拔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身体患有的疾病情况,但并非每种疾病都可以通过拔罐表现出来。比如有时候拔罐后皮肤会出现颜色是变化,有红色、紫色、紫黑色或是黑色;有时候拔罐后会出现水泡、血泡、血丝样东西、果冻样东西。出现上述情况时大多是身体出现不适,往往以风寒、湿热、血液循环不畅为主。有些疾病拔罐后往往没有出现上述情况,比如心脏病、高血压等等。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

2、拔罐后皮肤无任何反应?怎么回事?

您好!我的家里也有一个抽气式拔罐器,是治疗父亲的风湿病的.
常见的罐斑有潮红、紫红或紫黑色淤斑,小点状紫红色的疹子.
您的老公拔后肩部和北部都是紫红色的,还有淤血状的东西,说明您的老公有淤血证。您出现的没有任何反映,只是鼓起来了而已,只有肩部有一个小部位有黑紫的现象,可能是您拔的时候姿势不对,或者时间过短造成的.或者您的比较轻微.

附:

在拔火罐前,应该先将罐洗净擦干,再让病人舒适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后点火入罐。点火时一般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点着火的探子,操作要迅速,将着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几晃后撤出,将罐迅速放在要治疗的部位;火还在燃烧时就要将罐口捂紧在患处,不能等火熄,否则太松,不利于吸出湿气,要有罐口紧紧吸在身上的感觉才好。注意不要把罐口边缘烧热以防烫伤。

一般拔15—20分钟就可将罐取下,取时不要强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转动,动作要领是一手将罐向一面倾斜,另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经缝隙进入罐内,罐子自然就会与皮肤脱开。拔火罐留下的罐斑以及颜色的意义
常见的罐斑有潮红、紫红或紫黑色淤斑,小点状紫红色的疹子,同时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热痛感。皮肤的这些变化属于拔罐疗法的治疗效应,可持续一至数天。

拔罐后,罐斑如显水疱、水肿和水气状,表明患者湿盛或因感受潮湿而致病。
有时拔后水泡色呈血红或黑红,表明久病湿夹血瘀的病理反应。

罐斑出现深红、紫黑或丹痧现象,触之微痛,兼见身体发热者,表明患者有热毒证。
如罐斑出现紫红或紫黑色,无丹瘀和发热现象,表明患者有淤血症。
罐斑无皮色变化,触之不温,多表明患者有虚寒症。
罐斑如出现微痒或出现皮文,多表明患者患有风症。
一般说来无病者多无明显罐斑变化。

拔火罐的时间
一般在5-10分钟左右,似乎不是越久越好,不建议时间太长.

拔罐方法是可以的,不过建议您和您的老公最好要到医院认真检查一下,以免耽误.

3、拔罐后皮肤颜色鉴别

1、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积寒;
2、紫色并伴有黑斑:气血不畅通;
3、紫点并有深浅不一的块状:风湿;
4、鲜红而颜、局部发热:阳症、热症、实症、热毒炽盛、体质阴虚、火旺;
5、红而暗:血脂粘稠、血脂高、供血不足;
6、瘀斑或血泡灰白、色淡:虚寒、湿邪;
7、皮肤微痒:风邪、湿症;
8、水泡、水肿、潮湿:寒症、湿气盛;
9、罐中有水珠者:寒湿重;
10、紫红、暗红:阴症、寒症、血郁;
11、潮红、淡红:虚症。
12、局部很快恢复原样:说明快痊愈。

4、拔罐后皮肤黄什么原因

网络:
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以罐为器,利用燃烧的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以产生负压,使之吸着于皮肤,造成被拔部位的皮肤淤血现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罐的质地、形式多种多样。拔罐法适用于风湿痹痛、腹痛、消化不良、头痛、高血压、感冒、咳嗽、腰背痛、月经病、软组织损伤、目赤肿痛、麦粒肿、丹毒等,尤其对小儿患者更为适用。唯高热、抽搐、痉挛等症,皮肤过敏或溃疡破损处,肌肉瘦削或骨骼凹凸不平及毛发多的部位不宜使用,孕妇腰骶部及腹部均须慎用。
应用各种方法排除罐筒内空气以形成负压,使其吸附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吸筒疗法、拔筒法。古代有以兽角制成的,称角法。通过吸拔,可引致局部组织充血或郁血,促使经络通畅、气血旺盛,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散寒、除湿、散结拔毒、退热等作用。

5、拔罐后的颜色说明什么?

6、拔罐颜色越深,体内湿气就越重吗

颜色深浅与拔罐停留的时间长短、负压的力度深浅有关系,不一定说明湿气越重。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的过程,综合患者各方面的症状来辩证,以拔罐后的颜色来判断是寒气重还是湿气多,是内热还是虚热,没有依据。

(6)风湿拔罐后皮肤状况扩展资料:

拔火罐是通过物理刺激和负压人为造成毛细血管破裂淤血,调动人体干细胞修复功能,及坏死血细胞吸收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精气,调理气血,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对于肌肉劳损、腰背肩臂腿痛、软组织闪挫扭伤、感冒鼻塞、哮喘、头痛腹痛等,以达到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拔火罐后会留有罐印。一般情况下,罐印会在7天左右消散。

特别提醒:有肺部基础病的患者,如慢阻肺、肺结核、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不宜拔火罐。

7、拔罐变紫色是什么原因

拔火罐是利用真空的负压,作用于人体,起到温通经络、扶正祛邪、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散瘀消肿止痛的作用。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拔罐之后皮肤出现的颜色可以反映出我们的身体状况。例如皮肤的颜色呈现黑紫,那么就说明身体局部出现了寒凝血瘀的情况,如果是出现了黑色的罐印,那就说明身体出现了血瘀,甚至还有可能出现供血不足的毛病。所以说,拔罐之后我们需要弄清楚自己的皮肤呈现什么颜色和症状,这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拔罐后会在皮肤上形成各种不同的性状颜色,拔罐后皮肤颜色对应的健康分析是怎样的?
1.拔罐后皮肤颜色鲜红而艳、局部发热:阳症、热症、实症、热毒炽盛、体质阴虚、火旺;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或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也会出现。
2.拔罐后皮肤颜色紫红、暗红:阴症、寒症、血郁。
3.拔罐后皮肤颜色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积寒。紧黑而黯的一般表示体有血淤,如痛经(妇科)或心脏供血不足,患部受寒较重也会出现此印迹。如印迹数天不退的,通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调理,如走罐时出现大面积黑紫印时,提示风寒所犯面积大,应对症驱寒为主。
4.拔罐后皮肤颜色红而暗:血脂粘稠、血脂高、供血不足;
5.拔罐后皮肤颜色紫色并伴有黑斑:气血不畅通;罐印发紫伴有斑块的,一般提示有局部寒凝血瘀。
6.拔罐后皮肤颜色为紫点并有深浅不一的块状:风湿;罐印呈散发性的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之症。淡紫并伴有斑块的,一般提示以虚症为主,兼有血瘀。在平安健康网中医频道的采访中还发现,如斑点在穴位处明显的,表明此相关内脏虚弱,比如在肾俞穴处呈现,则提示肾虚。
7.拔罐后皮肤颜色呈鲜红散发点:通常在大面积走罐后出现,不高出皮肤,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则提示此穴所相关的脏腑异常或存在病情,需要调节内脏功能。
8.拔罐后皮肤颜色潮红、淡红:虚症;
9.拔罐后皮肤颜色瘀斑或血泡灰白、色淡:虚寒、湿邪。
10.拔罐时罐中有水珠:寒湿重。
11.拔罐后皮肤微痒:风邪、湿症。
12.拔罐后皮肤有水泡、水肿、潮湿现象:寒症、湿气盛;行罐或坐罐,容易起水泡的,提示湿气较重,若在患部出现较多小水泡时,预示由水湿所致,会有理想的疗效,需要连续的多次拔罐。

8、拔罐后皮肤周围特黑特紫,这属于什么病

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积寒
紫色并伴有黑斑气血不畅通
紫点并有深浅不一的块状风湿
鲜红而颜、局部发热阳症、热症、实症、热毒炽盛、体质阴虚、火旺
红而暗血脂粘稠、血脂高、供血不足
瘀斑或血泡灰白、色淡 虚寒、湿邪
皮肤微痒 风邪、湿症
水泡、水肿、潮湿 寒症、湿气盛
罐中有水珠者 寒湿重
紫红、暗红阴症、寒症、血郁
潮红、淡红虚症
局部很快恢复原样说明快痊愈
有位医生的体会:
根据前贤的经验和我多年临床观察的总结,现介绍火罐印迹的临床体会,我认为凡肌体及内脏功能失调者,均会出现不同颜色的火罐印迹,对于诊断和指导保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罐印紧黑而黯:一般表示体有血淤,如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患部受寒较重也会出现此印迹。如印迹数天不退的,通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调理,如走罐时出现大面积黑紫印时,提示风寒所犯面积大,应对症驱寒为主。
2。罐印发紫伴有斑块的,一般提示有局部寒凝血瘀。
3。罐印呈散在性的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之症。
4。淡紫发表伴有斑块的,一般提示以虚症为主,兼有血瘀。如斑点在穴位处明显的,表明此相关内脏虚弱,比如在肾俞穴处呈现,则提示肾虚。
5。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或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也会出现。
6。罐印呈鲜红散在点的,通常在大面积走罐后出现,不高出皮肤,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则提示此穴所相关的脏腑异常或存在病情。我常在临床上走罐寻找此类红点用针刺来治疗、调节内脏功能。
7。走罐或吸拔罐后,没有罐印(或不明显的),或虽有但启罐后立即消失,恢复常色的,提示身体基本正常或病情尚轻。
8。行罐或坐罐,容易起水泡的,提示湿气较重,若在患部出现较多小水泡时,
预示由水湿所致,会有理想的疗效,需要连续的多次拔罐。
9。若走罐时出现风团(如急性寻麻疹状),提示为风椰所致,或是过敏性体质。
10。随着病情的好转,罐印也会随着减轻,且不易现罐印,可以预示病情的归转。

9、拔罐后皮肤颜色怎么鉴别呢?

【拔罐印色素反应如下】:
1、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经不畅有血淤现象。
2、罐印发紫并伴有斑块:一般表示寒凝血淤症。
3、罐印呈散在紫点状,且深浅就一,表示气滞血淤症。
4、罐印鲜红而艳:一般表示阴虚,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
5、罐印红而暗:表示血脂高,且有热邪。
6、罐印灰白,触而不温,多为虚寒或湿邪。
7、罐印表面有皮纹或微痒:表示风邪或湿症。
8、罐体内壁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有湿气。
9、罐印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水泡内有血水,是湿热毒的反应。

10、拔罐后印迹颜色求解

颜色代表的症状:

(1)罐印紫黑而黯:一般表示体有血瘀,如行经不畅、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等,当然,如患处受寒较重,也会出现紫黑而黯的印迹。如印迹数日不退,则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多治疗一段时间。如走罐出现大面积黑紫印迹时,则提示风寒所犯面积甚大,应对症处理以驱寒除邪。
(2)罐印发紫伴有斑块,一般可表示有寒凝血瘀之症。
(3)罐印呈散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之证。
(4)淡紫发青伴有斑块,一般以虚症为主,兼有血瘀,如在肾俞穴处呈现,则提示肾虚,如在脾俞部位则系气虚血瘀。此点常伴有压痛。
(5)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也可出现此印迹。
(6)罐印呈鲜红散点,通常在大面积走罐后出现,并不高出皮肤。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则预示该穴所在脏腑存在病邪。(临床中有以走罐寻找此类红点,用针刺以治疗疾患的。)
(7)吸拔后没有罐迹或虽有但启罐后立即消失,恢复常色者,则多提示病邪尚轻。当然,如取穴不准时,也会拔无罐迹。也不能以一次为准,应该多拔几次确认是否有病症。
(8)罐印灰白,触之不温:多为虚寒和湿邪。
(9)罐印表面有纹络且微痒:表示风邪和湿症。
(10)罐体内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有湿气。
(11)罐印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水泡内有血水,是热湿毒的反映。
(12)拔罐区出现水泡,水肿水气过多者,揭示患气证。
(13)出现深红、紫黑或丹痧,或触之微痛兼见身体发热者,提示患热毒证;身体不发热者,提示患淤证。
(14)皮色不变,触之不温者,提示患虚证。

与风湿拔罐后皮肤状况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