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得了慢性湿症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性皮肤病,以皮疹损害处具有渗出潮湿倾向而故名。该病病程迁延难愈、易复发。
【临床表现】湿疹临床症状变化多端,根据发病过程中的皮损表现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急性湿疹的损害多形性,初期为红斑,自觉灼热、瘙痒。继之在红斑上出现散在或密集的丘疹或小水疱,搔抓或摩擦之后,搔破而形成糜烂、渗液面。日久或治疗后急性炎症减轻、皮损干燥、结痂、鳞屑,而进入亚急性期。慢性湿疹是由急性、亚急性反复发作不愈演变而来,或是开始时即呈现慢性炎症,常以局限于某一相同部位经久不愈为特点,表现为皮肤逐渐增厚,皮纹加深、浸润,色素沉着等。主要自觉症状是剧烈瘙痒。
湿疹虽有上述的共同临床表现,但不同部位的湿疹,其皮损形态也有一定差异。如外耳道湿疹易伴发真菌感染,乳房湿疹常见于哺乳期妇女,常有皲裂而伴疼痛。肛门、阴囊湿疹常因搔抓、热水皂洗而至急性肿胀或糜烂。小腿部湿疹常致溃烂,不易愈合等。除上述以外,在临床上还有部分表现寻常的特殊型湿疹,如继发于中耳炎、溃疡、瘘管及褥疮等细菌性化脓性皮肤病的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对自体内部皮肤组织所产生的物质过敏而引发的自体敏感性湿疹。婴儿湿疹好发于满月后婴幼儿期,常对称发生在手背、四肢伸侧及臀部。皮损形状似钱币的钱币状湿疹。
【病因及发病机理】 湿疹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相当复杂,涉及体内、外多种因素。是发生在皮肤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本病常发生于具有过敏素质的个体。凡有此素质的人,对体内外各种致敏物质,如食物中蛋白质,尤其是鱼、虾、蛋类及牛乳,还有化学物品、植物、动物皮革及羽毛、肠道中寄生虫,感染灶等的作用较正常人容易发生过敏反应。有的甚至连日光、风热、寒冷等物理刺激皆可诱发湿疹。此外,湿疹的发生,有时还可能与神经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消化不良、肠道疾病、新陈代谢异常等有一定的关系,总而言之,湿疹的发病是诸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临床上也可见到,坚持锻炼身体或环境的改变,使湿疹病损减轻或自然消退。其易复发原因与患者敏感性增高及致敏物质的多源性密切相关。
中医对本病的命名因部位不同而不同,如“浸淫疮”相当于泛发性湿疹,“面游风”相当于面部湿疹,“旋耳疮”相当于耳部湿疹,“乳头风”相当于乳头湿疹,“脐疮”相当于脐部湿疹,“绣球风”、肾囊风”相多于阴囊湿疹,“四弯风”相当于肘窝与膝窝湿疹,“鹅掌风”相当于掌部湿疹,“湿臁疮”相当于小腿湿疹,“肛门圈癣”相当于肛门湿疹。祖国医学认为湿疹是由于禀性不耐,风热内蕴,外感风邪,风湿热邪相搏,浸淫肌肤而成。其中“湿”是主要因素。由于湿邪粘腻、重浊、易变,故病多迁延,形态不定。而慢性湿疹是由于营血不足、湿热逗留,以致血虚伤阴,化燥生风,风燥湿热郁结,肌肤失养所致。
【诊断与鉴别】 主要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特点,诊断较容易。急性湿疹皮疹表现为多形性、对称分布,倾向渗出;慢性型皮损呈苔藓样变;亚急性损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自觉瘙痒剧烈;容易复发。对特殊型湿疹应注意其独特临床症状,诊断也不困难。慢性湿疹需同神经性皮炎鉴别,神经性皮炎先有瘙痒后发皮疹。苔藓样变明显,皮损干燥、一般无渗出、无色素沉着。好发于颈项、骶部及四肢伸侧。可耐受多种药物及理化等刺激。
【一般治疗】目前西医对湿疹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对症治疗。以内服抗组胺药物治疗为多,如苯海拉明、非那根、扑尔敏、赛庚啶等,既可单用或联用,还可与镇静药、维生素C等合用。外用药剂型依据临床皮损表现而定,如红肿明显,渗出多者应选溶液冷湿敷,红斑、丘疹时可用洗剂、乳剂、泥膏、油剂等;呈水疱、糜烂者需用油剂;表现为鳞屑、结痂者用软膏;若苔藓样变者多择泥膏、软膏、乳剂、涂膜剂、酊剂及硬膏等。
【独特疗法】我所近年来采用内服“湿毒清浓缩颗粒”,每晚睡前开水冲服一包;配合外用肤康净洗剂治疗,收到满意效果。对局限性慢性湿疹,我所近年来采用皮炎灵封闭液皮下浅层注射封闭治疗,收到满意效果。7——10天一次,一般三次即可痊愈。
【注意事项】 尽量寻找发病原因并去除之,注意调整饮食,忌食辛辣刺激,避免进食易致敏的物品,如酒类, 海鲜贝类食物应禁用、以清淡饮食为好;尽量减少外界不良刺激、如手抓、外用肥皂、热水烫洗等;衣着应较宽松、轻软,避穿毛制品或尼龙织品。
尽量避免较长时间或短期大剂量外用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因为较长时间或短期大剂量外用激素制剂,还会成瘾导致药物依赖性皮炎。其副作用表现约有20多种:最常见的是用药后病情迅速好转,持续外用一段时间,一旦停药后,在一两天内用药部位(特别是面部)可发生赤红、触痛、瘙痒、裂口、脱屑,以致发生脓疱,原发病变加重,又称之为反跳性皮炎。当重新涂用激素后,上述病情很快好转或消失;如再停药,反跳性皮炎再发,而且比以前更严重。患者为了避免停药后的痛苦,完全依赖于涂用激素。几个月或几年之后,皮肤明显变薄,毛细血管扩张,有时出现紫癜等,特别是在面部可出现更深的持续性红斑。涂用时间越长、产生反跳性皮炎也就越重。可使皮肤变薄、脆弱、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紫癜、真菌感染、痤疮样皮炎等。变得易受损伤;还可出现轻度多毛、多汗、皮下出血和伤口愈合困难等。 尤其是下面一些皮肤病更不适宜使用以上所述激素类制剂。
如果长期或短时间大剂量注射或内服地塞米松、康宁克通、强的松等皮质类激素药物治疗,还可引起肥胖、多毛、痤疮、血糖升高、高血压、钠潴留、水肿、血钾降低、月经紊乱、骨质疏松、无菌性骨质坏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并发症。对肾脏也可造成一定损害,如加重肾小球疾病蛋白尿、加重肾小球硬化、易致肾钙化或结石,诱发或加重肾脏感染性疾病、引起低钾性肾病等。还会引起机体糖、蛋白质、脂肪及水电解质等一系列物质代谢紊乱,破坏机体的防卫系统和抑制免疫反应能力。病人还必须牢记过敏原,避免食用或接触,而至病情加重。
如果有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并对激素产生了的依赖性,停药后原发病变反跳加重与继发的副作用,可使患者产生很大的痛苦,医生与患者家属应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对激素的作用及副作用要有充分的认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在正确选择治疗药物和逐渐减量直至撤除停用皮质激素的情况下,选用对抗以上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方法与中药。达到安全彻底治愈疾病的目的。病人还必须牢记过敏原,避免食用或接触,而至病情加重。
治疗湿疹效方九则
1.青黛、滑石粉、赏柏各15克,冰片9克。共研细末,用麻油调糊状,外涂患处,1日 3次。治疗急性湿疹有良效。
2.枯矾10克,炉甘石30克,冰片6克,苦参15克,共研细末备用,外敷患处,1日2次,治疗阴囊湿疹有良效。
3.蒲黄研末,将粉直接撒在湿疹处,外用纱布包扎,1日1次。
4.吴茱萸100克,研细末,加肤轻松软膏调糊状,外敷湿疹处,1日3次,一般用1次痒止,用6-15天可愈。
5.滑石、炉甘石各50克。冰片lO克,艾叶15克。共研末,装入广口瓶内备用,撒在湿疹上,外用消毒纱布包扎。
6.苦参研末,紫皮大蒜掐烂成泥外敷患处,1日3次。冶慢性湿疹效佳。
7.茄子1个,雄黄、枯矾各15克,先将茄子挖一个小孔,将上药灌入孔内后封口,用草木灰火烤,将茄子烤软,枯矾、雄黄渗透到茄肉内,再将茄子放患处轻轻磨擦5~t0分钟。一般边擦边止痒,治急性湿疹有良效。
8.黄丹15克,冰片6克,氧化锌20克。共研末,调香油外涂患处。1日3次。
9.蛇床子、大黄、苦参30克,枫球15克,黄柏12克,水煎外洗患处,1日3次,每次外洗30分钟即可。一般用1次急性湿疹即消。
2、艾因可诗的护肤品专柜我面部皮炎可以用艾因可诗吗这个牌子有激素不
典型病例,患者关××,女性,32岁,工人。初诊日期:2006年8月16日。主诉:面部反复起皮疹,痒1年。现病史:患者于约1年前面部起皮疹,伴有痒感。发病前无特殊服药史、饮食史及接触史。发病后,患者曾自行外搽“皮宝霜”、“皮炎平霜”等,病情稍有好转,但反复发作。患者平素面部皮脂溢出较多,伴有.口干、纳呆、小便黄而短少,大便于结。检查:面颊部、额部可见大片淡红色斑片,其上覆以油腻性鳞屑,并见针头大小红色小丘疹,舌红,苔黄腻,脉滑。诊断:脂溢性皮炎(湿热蕴结型)。治疗给予蛇胆苦柏爽肤洗液涂抹,外就患处,每天5次。治疗15天后。痒感减轻,无新发皮疹;治疗4周后,皮疹开始消退,痒感轻。守方治疗至第30天,皮疹大部分消退,痒感消失,无新发皮疹。疗程结束,皮损完全消退,痒感消失,获临床治愈。
讨论,西医认为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好发于多脂区皮肤的亚急性或慢性皮炎,可由多种因素引起,与皮脂溢、遗传、免疫、神经功能和环境等有关。目前有研究证实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在脂溢性皮炎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正常头皮糠秕孢子菌占头皮总菌群的46%,而脂溢性皮炎患者头皮中糠秕孢子菌数目明显增多,可高达82%。这是因为过多的皮脂分泌,使原存在于皮肤上的嗜脂性酵母菌一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大量繁殖,由菌体脂酶分解皮脂产生游离脂肪酸而加重皮肤炎症;疾病治愈时头皮上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减少或消失,疾病复发时数量增加。蛇胆苦柏爽肤洗液正是针对这一致病机制而产生作用的。
本病属于中医的“白屑风”、“面游风”的范畴,本病多因内蕴湿热,外感风热,湿热循经外溢,郁久化热或平素血燥,过食辛辣厚味,以致湿热内盛所致。临床上主要分为湿热蕴结与血虚风燥两型(即湿性与干性)辨证施治。故其治疗可遵循湿温病清热祛湿的原则,治疗上以分消走泄为法,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为原则,临床上西医治疗本病的传统疗法,内服抗炎脱敏止痒、调整皮脂代谢等药物,如各种抗组胺药物和维生素B族药物等;外用则常采用类固醇激素制剂,但长期使用会导致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萎缩,色素沉着和继发感染等,而且停用后,皮疹容易反复。从本组病例的临床实践来看,中药蛇胆苦柏爽肤洗液治疗脂溢性皮炎,有肯定的近期疗效,且价格实惠、使用方便,副作用较少,故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3、什么是头面游风
中医外科学书中出现的一种头面部皮肤损害的疾病。面游风,相当于西医头面部脂溢性皮炎,是一种以头面部浮肿,瘙痒起皮,渗液结痂为特征的疾病。:“此证生于面上,初发面目浮肿,痒若虫行,肌肤干燥,时起白屑。次后极痒,抓破,热湿盛者津黄水,风燥盛者津血,痛楚难堪”。本病由于发病部位和损害的轻重不同,临床表现亦有区别:
(1)头皮 开始头发可见小片状白屑,状如糠秕或油腻性鳞屑性斑片,以后逐渐扩大融合,甚则累及至前额,可见丘疹、渗液、结痂,严重者全头覆盖厚痂,毛发脱落。
(2)面、耳、耳后及颈 常由头皮蔓延而来,面部以前额、眶上、眼睑、鼻唇沟尤甚。初起患处发红,迭出粟粒大小丘疹,其色淡红,久则融合,颜色黄红,上覆油腻厚痂,如膏似脂,或津水黄粘,瘙痒不止,眉毛常因搔抓而稀少脱落,鼻唇沟及耳后可有皲裂。
(3)胡须部 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皮损发红,可有淡褐色结痂,状似胡须,常称之为须疮;另一种则表现为泛发性红色,白屑较多,可见脓疱,有疤痕形成。
此病常因饮食不节、嗜酒、精神紧张等加重,故病程长久,容易反复。
面游风,即头面部脂溢性皮炎,其皮损不仅影响美观,更重要的是患者自觉瘙痒难耐,严重妨碍了日常工作与生活,怎样使患者恢复往日的健康呢?中医认为此病多因风热外袭,郁久血燥,肤失濡养或过食辛辣厚味,以致阳明胃经湿热上蒸而成。中医多以凉血疏风、化湿通腑、滋阴润燥等方法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此外如若配合外用药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除上述治疗,患者日常自我护理如生活规律;注意饮食,限食多脂多糖食品,忌辛辣刺激食物;禁烟酒及保持大便通畅;不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洗涤也是十分重要的。
4、肠胃湿热的症状
常因感受湿热外邪,或因过食肥甘酒酪酿湿生所致.
常表现为腹部痞闷,纳呆呕吐,便溏尿黄,肢体困重,或面目肌肤发黄,色泽鲜明如橘子,皮肤发痒,或生热起伏,汗出而不解,舌红苔黄腻,脉如数.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止泻.
方药:葛根10克,黄芩10克,黄连6克,木香10克,茯苓12克,车前子10克,白扁豆10克,薏苡仁15克,荷叶10克,生甘草6克.
5、皮肤湿诊(严重)怎么治疗
尽量避免较长时间或短期大剂量外用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因为较长时间或短期大剂量外用激素制剂,还会成瘾导致药物依赖性皮炎。其副作用表现约有20多种:最常见的是用药后病情迅速好转,持续外用一段时间,一旦停药后,在一两天内用药部位(特别是面部)可发生赤红、触痛、瘙痒、裂口、脱屑,以致发生脓疱,原发病变加重,又称之为反跳性皮炎。当重新涂用激素后,上述病情很快好转或消失;如再停药,反跳性皮炎再发,而且比以前更严重。患者为了避免停药后的痛苦,完全依赖于涂用激素。几个月或几年之后,皮肤明显变薄,毛细血管扩张,有时出现紫癜等,特别是在面部可出现更深的持续性红斑。涂用时间越长、产生反跳性皮炎也就越重。可使皮肤变薄、脆弱、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紫癜、真菌感染、痤疮样皮炎等。变得易受损伤;还可出现轻度多毛、多汗、皮下出血和伤口愈合困难等。 尤其是下面一些皮肤病更不适宜使用以上所述激素类制剂。 如果长期或短时间大剂量注射或内服地塞米松、康宁克通、强的松等皮质类激素药物治疗,还可引起肥胖、多毛、痤疮、血糖升高、高血压、钠潴留、水肿、血钾降低、月经紊乱、骨质疏松、无菌性骨质坏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并发症。对肾脏也可造成一定损害,如加重肾小球疾病蛋白尿、加重肾小球硬化、易致肾钙化或结石,诱发或加重肾脏感染性疾病、引起低钾性肾病等。还会引起机体糖、蛋白质、脂肪及水电解质等一系列物质代谢紊乱,破坏机体的防卫系统和抑制免疫反应能力。病人还必须牢记过敏原,避免食用或接触,而至病情加重。 如果有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并对激素产生了的依赖性,停药后原发病变反跳加重与继发的副作用,可使患者产生很大的痛苦,医生与患者家属应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对激素的作用及副作用要有充分的认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在正确选择治疗药物和逐渐减量直至撤除停用皮质激素的情况下,选用对抗以上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方法与中药。达到安全彻底治愈疾病的目的。病人还必须牢记过敏原,避免食用或接触,而至病情加重。 治疗湿疹效方九则 1.青黛、滑石粉、赏柏各15克,冰片9克。共研细末,用麻油调糊状,外涂患处,1日 3次。治疗急性湿疹有良效。 2.枯矾10克,炉甘石30克,冰片6克,苦参15克,共研细末备用,外敷患处,1日2次,治疗阴囊湿疹有良效。 3.蒲黄研末,将粉直接撒在湿疹处,外用纱布包扎,1日1次。 4.吴茱萸100克,研细末,加肤轻松软膏调糊状,外敷湿疹处,1日3次,一般用1次痒止,用6-15天可愈。 5.滑石、炉甘石各50克。冰片lO克,艾叶15克。共研末,装入广口瓶内备用,撒在湿疹上,外用消毒纱布包扎。 6.苦参研末,紫皮大蒜掐烂成泥外敷患处,1日3次。冶慢性湿疹效佳。 7.茄子1个,雄黄、枯矾各15克,先将茄子挖一个小孔,将上药灌入孔内后封口,用草木灰火烤,将茄子烤软,枯矾、雄黄渗透到茄肉内,再将茄子放患处轻轻磨擦5~t0分钟。一般边擦边止痒,治急性湿疹有良效。 8.黄丹15克,冰片6克,氧化锌20克。共研末,调香油外涂患处。1日3次。 9.蛇床子、大黄、苦参30克,枫球15克,黄柏12克,水煎外洗患处,1日3次,每次外洗30分钟即可。一般用1次急性湿疹即消。 湿疹的诊断要点 1.急性湿疹 (1)发病呈急性。 (2)皮疹好发于四肢屈侧(肘窝、腘窝)、小腿、手足背、头面部(前额、眼皮、颊部、耳部、口周围等)、外阴部(阴囊、女阴)、脐窝、乳房、肛门周围等处。多对称分布,也有不对称者。 (3)皮疹表现为多形性(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渗液、结痂、鳞屑等),边界不清楚。皮疹的发展过程,一般开始时局部出现边界不清楚的片状水肿性红斑,红斑继续向四周扩展,同时在红斑上或周围皮肤出现数量较多的红色小丘疹,以后可演变为丘疱疹或水疱,如继发感染可演变为脓疱。水疱或脓疱破损后,则出现红色糜烂面,并有浆液或脓液渗出,以后则结痂及可见鳞屑。在发病过程中,常可见有2~3种以上的皮疹同时存在。 (4)自觉剧痒。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泛发者可伴有发热,疲乏倦怠,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 (5)病程:一般经2—3周可治愈;泛发者则需4—6周。愈后容易复发。 2.亚急性湿疹多由急性湿疹演变而来,症状较为缓和,有炎症消退的倾向。表现为红肿减轻,渗液减少,出现鳞屑、结痂,仍可见小丘疹、丘疱疹、小水疱及糜烂,自觉瘙痒。 3.慢性湿疹多由急性、亚急性湿疹未能及时治愈,多次反复发作演变而成;也有少数患者一开始即表现为慢性湿疹。表现为患部皮肤增厚,触之较硬,呈暗红色或暗褐色,表面粗糙,或呈苔藓样变;皮疹边界清楚,伴有少量糠秕样鳞屑、抓痕、结痂和色素沉着;外围也可有丘疹、丘疱疹散在,间有糜烂、渗液。自觉阵发性瘙痒。 4.急性湿疹应与接触性皮炎相鉴别。后者一般有明确的接触史,皮疹发生于接触部位,边界清楚,皮疹形态较单一,较重者可发生大疱,一般病程较短,去除病因(不再接触致敏物质)后很快可痊愈。 5.慢性湿疹应与牛皮癣相鉴别。后者皮疹以典型的苔癣样变为主,无多形性皮疹,无渗出表现,且皮疹80%~90%发生于颈项部,其次为肘部、尾骶部等。 湿疹的辨证分析 湿疹因禀赋不耐,风、湿、热客于肌肤而成。若反复发作,日久耗血伤阴,肤失濡养则生风化燥,而为血虚风燥。急性湿疹一般以湿热为主,亚急性湿疹多为风热,而慢性湿疹则多属血虚风燥。总的治疗方法是祛风清热利湿。根据辨证而有所偏重,血虚风燥者则宜养血祛风。本病宜结合外治法。 湿疹的外治法 1.急性湿疹 (1)早期见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而未见糜烂、渗液者,可用石珍散或二妙散、六一散等外扑,或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外涂。 (2)红肿、糜烂、渗液多者,宜用下述中药或中草药煎水待冷湿敷。常用中药、中草药:黄柏、地榆、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叶、侧柏叶、苦参、九里明、三桠苦、黑面神、火炭母等。选5—6味各30克,或用皮肤外洗二方,煎水冷湿敷,也可用绿茶叶水湿敷。 (3)湿敷间歇期,或经湿敷渗液已明显减少者,可外涂青黛散油或二妙散油,也可外涂炉甘石洗剂。 2.亚急性湿疹常选用皮肤外洗一方或皮肤外洗二方水煎外洗,必要时(渗液较多者)也可湿敷。并可选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二妙散油或青黛散油外搽,或用石珍散水调外搽。 3.慢性湿疹可选用皮肤外洗一方或皮肤外洗二方水煎外洗,并选用5%~10%硫黄软膏、5%一10%黑豆馏油软膏或青黛膏外搽。
6、湿疹求救!!!!!!!!!
提倡慢治。
这种病不是在这里问能问出结果的。
北京铁建营那边有同仁堂专家做堂看病,专门看皮肤病的,建议你带妈妈去看看!
7、我得了什么病呀,帮帮我
大腿根部一块皮肤颜色变深,其周围有凸起,而且很痒。你这比较典型。可以确诊为“股癣”。建议你用‘达克宁软膏’外用,每日2---3次,约一周时间可愈,然后再用几天以控顾疗效以防复发。
8、湿症要用什么样的药比较好呢?
赛庚定乳膏 禁忌吃泡菜就可以了.
9、皮肤一大片红色很痒
可能是过敏引起的皮炎也可能是你接触到某种物质或者是吃到了某种食物引起机体的过敏反应,但是建议不要用手去抓,以免发生感染。也可以去医院做个过敏源测定,确定病因,好针对治疗。不要吃发物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有的时候也会因为过敏体质,对酒精,以及生活中的一些食物或者其他花粉等过敏,建议你可以服用一些抗过敏的药物进行治疗。
皮肤瘙痒怎么办
皮肤瘙痒很多时候是由于干燥惹的“祸”表现为皮肤干燥,而干燥更易导致皮肤的瘙痒。内调:解决皮肤瘙痒从养肺入手,还是分很多种。不同体质的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1、风热型,由感冒发热引起,病毒破坏组织,导致皮肤瘙痒。
2、湿热型,如喜欢吃冰凉食物,导致湿热下行,引发腿部瘙痒。可根据自己的体质适当用一些清热祛湿的东西。可达到缓解皮肤瘙痒的目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少吃凉性食物。等等
有的人皮肤好,有的人皮肤,我们都知道多吃点水果,多点做运动,身陈代谢就自然好,身陈代谢好了皮肤就自然好。如果遇到皮肤问题实在处理不了的,还是建议去看医生,及早处理,不要拖到最后,并且平时也要多多预防,预防胜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