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类风湿三项检查都在正常范围内,怎么确定是类风湿的?
CR /EULAR 2010年RA分类标准和评分系统
项目评分
关节受累情况(0~5分)
1个大关节0分
2~10个大关节1分
1~3个小关节2分
4~10小关节3分
10个关节至少1个为小关节5分
血清学(0~3分)
RF和抗CCP抗体均阴性0分
RF或抗CCP抗体低滴度阳性2分
RF或抗CCP抗体高滴度阳性3分
急性期反应物(0~1分)
CRP和ESR均正常0分
CRP或ESR异常1分
症状持续时间(0~1分)
< 6周0分
≥6周1分
患者按上述评分≧6分,可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
2、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应该做什么检查,怎么判断是呢
我刚做了个基本检查70多块,风湿三项。要是做风湿全套得是有风湿免疫科的大医院,有的还要求做X光检查、不止抽血,可能就小1000了。
做完看结果才能看出来,主要是看血沉和风湿因子。标准好像不同,得咨询医生了。
3、类风湿三项正常指标是哪些呢
风湿三项(抗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
抗o的临床意义:
增高:风湿热病、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急性肾小球肾炎、亚急性心内膜炎等疾病。用于检测风湿病是否在活动期的试验,期间60%~80%可增高;抗“O”增高只能说患者近期曾感染溶血性链球菌,但不一定会患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和风湿性心脏病,需要同时检测抗链球菌的菌体抗原并结合临床表现等;
类风湿因子(RF)的临床意义: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RA患者RF阳性率为52%~92%,一般RF阳性者疗效差,并伴有其他并发症,如周围神经炎及动脉炎等;RF阴性者病情较轻,并发症较少,疗效较好。RF阴转或含量降低,可作为评价药物疗效及病情缓解的一个指标;
C-反应蛋白(CRP)的临床意义:
CRP作为急性时相蛋白在各种急性炎症、组织损伤、心肌梗塞、手术创伤、放射性损伤等疾病发作后数小时迅速升高,并有成倍增长之势,其升高幅度与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
4、风湿三项手工做法如何看结果
手工方法的风湿三项检查首先要做好阴阳性对照实验,目前手工方法的风湿三项检查只能做到定性实验即:观察到凝集反应为阳性和不能观察到凝集反应为阴性。(好像6ug是临界值,小于则不凝集,大于则凝集,记不太清楚也不敢肯定,权当参考哈)如要定量,就要上大生化了。至于风湿三项的临床意义,楼上那位复制粘贴侠已经做出了回答在此不再敷述;如需治疗,楼上也有一个卖药的貌似…(网上买药需谨慎哈)百度不愧为屌丝百科全书!
5、类风湿三项正常指标是哪些
1.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因子是种身体内产生的抗IgG的免疫球蛋白,主要由滑膜的浆细胞合成,并分百泌入滑液和血液中,另外,脾、淋巴结和类风湿性皮下结节的浆细胞度也可产生。
2.血沉:即红细胞沉降率(ESR),可以作为判断炎症活动度的可靠指标,其升降与类风湿的活动度相一致,也可作为判定内疗效及诊断的指标。
3.c-反应蛋白(CRP):当发生炎症或组织坏死时,血清CRP浓度迅速上升。风湿在活动期,血清CRP升高明显,是观察病情活动性的指标之一。和炎症活动度的关系密切,结果不易受贫血、容高球蛋白血症等因素影响,因而反映炎症状况更为准确。
6、怎么看风湿的检查结果?
TP总蛋白 84 ,提示营养过剩。
UA 尿酸 523 ,提示吃的含有嘌呤的食物太多, 你应该少吃肉类,烧烤及海产品。
CRP C反应蛋白 15.53提示有炎症而已。
RF 类风湿因子 5.0,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如果你有脚趾关节疼痛,是痛风的可能性大。
7、类风湿检查报告 怎么看?
你的检查结果一切正常啊,都在参考值范围之内,只有类风湿因子是临界值,还是让医生多检查一下,排除别的病情吧。
8、什么叫做类风湿三项正常指标
抗溶血性链球菌抗体试验(ASO):滴度超过500单位为增高,特别提示近期曾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急性风湿热患者约有80%ASO增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也可见滴度增高。
血沉(ESR):血沉增快提示有风湿活动存在。部分患者病情缓解可降至正常。它的正常值:儿童0-10mm/H;成年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类风湿因子(RF):类风湿成年患者阳性率高达70% -80%,儿童病人阳性率为30%左右。类风湿因子检查对类风湿病不是惟一的诊断依据,因正常人中约1%~5%可见类风湿因子阳性。其他疾病也可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相反,类风湿因子阴性也不能排除类风湿关节炎,需要结合临床全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