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麻黄的作用?
麻黄能发汗散寒,解表,还能祛风皮疹,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发热和畏寒,无汗常与桂枝结合,具有发汗解表的功效。麻黄能促进肺功能,分散血流,常与杏仁配伍治疗风寒疾病,如麻黄杏仁石膏汤、麻黄汤治疗太阳表证实证、三拗汤治疗咳嗽:麻黄、杏仁、麻黄加白术汤治疗风湿病。
2、麻黄和什么药材搭配治风湿
你好,中草药材,温性和寒性中药能搭配的,有很多的方子,都是寒热搭配的,但要注意君药的用量宜大。
3、麻黄有什么功效?
功效作用
麻黄,药用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产于辽宁、吉林、内蒙古等地。含有1%~2%的生物碱,又含6%的儿茶鞣质和挥发油,麻黄碱是强效的升压成分,能同时升高使用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
1.利尿
麻黄中含有大量的麻黄碱,麻黄碱有很强的利尿消肿功效,对食用水,盐水,尿素水之后的动物都表现出很强的利尿作用,但是对食用酒精后的动物却是相反的抑制排尿作用,因此,麻黄的利尿仅限于水分类,对酒精等有机成分类表现的是抑尿作用。
2.调节血压
麻黄碱是强效的升压成分,能同时升高使用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但是麻黄次碱和挥发性的油却表现出降血压的作用,还能扩张血管,因此很多药物制作时都添加了麻黄次碱,来达到降压的功效。
3.兴奋神经
麻黄碱对大脑,中脑及延脑,呼吸与循环中枢,均有兴奋作用,内服麻黄制剂后,表现如下:①全身温暖,心跳加快,末稍血管收缩,血压升高。②汗腺,唾液腺分泌增加。③缓解支气管和胃肠痉挛。④有促进膀胱内括约肌紧张和痉挛作用。
4.松弛平滑肌
麻黄中的多种生物碱都具有松弛平滑肌的作用,因此麻黄能治疗一下疾病:1、治疗哮喘:支气管平滑肌的松弛,能扩张支气管。2、缓解痛经:麻黄中的生物碱能抑制人的子宫平滑肌,能缓解痛经。3、治疗儿童遗尿症:增强膀胱括约肌麻黄能使膀胱三角肌和括约肌张力增加,排尿次数减少,因而能治疗儿童遗尿症。
5.抗菌抗病毒
麻黄挥发油对流感病毒(亚州甲型AR8)有抑制作用,用挥发油给鼠作治疗流感实验,平均存活期显著增加,平均肺损伤显著减低,有一定治疗效能。水煎剂和麻黄挥发油对多种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对小鼠感染甲型流感病毒PR8株有治疗作用。
6.抗过敏
麻黄的水提取物有抗过敏作用,麻黄有抑制致敏物质释放的作用。麻杏石甘汤能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致敏豚鼠肠管组胺的释放,缓解肠管的运动。因而临床使用麻杏石甘汤治疗过敏性、变态反应性疾病有效。
7.抗肾衰
麻黄于浸膏能使肾衰大鼠血液中肌酐、尿素氮下降,血钙上升。是由于抑制了肌酐和氧自由基的产生,从而明显地抑制甲基胍的形成,从而改善了肾功能。
8.强心
麻黄中所含的麻黄碱是一种强效的强心剂,其药用作用和肾上腺素差不多,能促进心肌收缩,心输出率增加,心率增快,使用过多时甚至或出现心率紊乱的现象。
4、中药麻黄的功效和主治是什么
功效: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 1. 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
2. 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遏所致的喘咳证,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
3. 用于水肿而兼表证,为宣肺利尿之要药.。
4.取麻黄温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应药物可以治风湿痹痛及阴疽、痰核等证。
5、麻黄主治功效?
功效: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 1. 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
2. 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遏所致的喘咳证,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
3. 用于水肿而兼表证,为宣肺利尿之要药.。
4.取麻黄温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应药物可以治风湿痹痛及阴疽、痰核等证。
6、麻黄有什么功效
【功能与主治】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应用】 1. 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本品能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以发汗解表。常与桂枝相须为用,增强发汗解表力量,如麻黄汤。 2. 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遏所致的喘咳证。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与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汤,可增强平喘功效;若兼内有寒饮,可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以温化寒饮而平喘止咳,如小青龙汤;若属热邪壅肺而致喘咳者,可与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汤。 3. 用于水肿而兼表证,本品发汗利水,有助于消散水肿,常与生姜、白术等同用,如越婢加术汤。 4、取麻黄温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应药物可以治风湿痹痛及阴疽、痰核等证。 【用量用法】 2—9g。宜先煎。解表生用,平喘炙用或生用。 【注意事项】 本品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喘咳由于肾不纳气者均应忌用。 麻黄的主要功用有四:1. 发汗散寒;2. 宣肺平喘;3. 行水消肿;4. 散阴疽,消症结。由于临床上最常用为辛温发汗药, 所以一般都归在发散风寒药中。 麻黄除了辛温发汗、解表散寒以外,并有明显的宣肺平喘作用。凡是风寒外侵、毛窍束闭而致肺气不得宣通的外感喘咳,都可用麻黄治疗。即使是表证已解,但仍喘咳的,还可以继续用麻黄治疗,这时可改用炙麻黄。生麻黄发汗解表的效力大,炙麻黄发汗力小而平喘止咳的效果较好。用麻黄治疗喘咳,最好配上杏仁。麻黄宣通肺气以平喘止咳,杏仁降气化痰以平喘止咳,麻黄性刚烈,杏仁性柔润,二药合用,可以增强平喘止咳的效果,所以临床上有“麻黄以杏仁为臂助”的说法。喘咳的病人,如出现肺热的证侯(痰黄稠、喉燥咽干、口鼻气热、遇热则喘咳加重、苔黄、脉数等),则需加入生石膏,或黄芩、知母等,以清肺热而平喘。常用的方剂如麻杏石甘汤、定喘汤等,可资参考。 麻黄除了解表平喘之外,还可以用它行水消肿。主要用于上半身水肿明显的,或头面四肢水肿或急性水肿兼有表证的治疗。麻黄可以温宣肺气、开发腠理、助上焦水气宣化而达到行水消肿的作用。用麻黄治水肿,可能出现以下情况:水从汗解而消肿;?小便增多而消肿;?大便水泻而消肿;?身有微汗出而小便明显增多而水肿消退。这与“肺主皮毛、肺布津液下输膀胱、肺与大肠相表里,水肿病其本在肾,其标在肺”等理论有关。近些年来,根据这些经验,用越婢加术汤(麻黄、生石膏、苍术、甘草、生姜、大枣)加减,治疗肾炎病的水肿,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麻黄配熟地、白芥子、当归等可以散阴疽,消症结。麻黄温通发散,气味轻清,外可宣透皮毛腠理,内可深入积痰凝血,《神农本草经》有“破症坚积聚”的记载。《外科全生集》的阳和汤(麻黄、熟地、白芥子、鹿角胶、炮姜炭、肉桂、甘草)就是把麻黄(五分)、熟地(一两)同用,来消散阴疽、痰核、流注结块的最好例子,并摸出了“麻黄得熟地而不表,熟地见麻黄而不腻”的经验。 根据这些经验,我曾用麻黄、熟地、白芥子、桂枝、红花、鹿角霜、炙山甲等随证加减,治疗过肢端动脉痉挛病、闭塞性脉管炎等病,确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仅供参考。 麻黄的用量一般是七、八分至二、三钱之间。治疗水肿时常比一般用量较大,可由三钱渐加至五钱,个别的还有时用到七、八钱,这时要配用生石膏八钱至一两半左右(生石膏与麻黄之比约为 3:1 ),以减少麻黄的发汗作用而达到宣肺利尿的作用。 注意,肺虚作喘、外感风热、单臌胀、痈、疖等证,均不可用麻黄。
7、艾叶和麻黄草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吗
可以应用于风湿性疾病,需要与其他中药配合应用,根据病症对症治疗。
8、麻黄有什么药用价值
功能与主治】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应用】 1. 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本品能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以发汗解表。常与桂枝相须为用,增强发汗解表力量,如麻黄汤。 2. 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遏所致的喘咳证。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与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汤,可增强平喘功效;若兼内有寒饮,可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以温化寒饮而平喘止咳,如小青龙汤;若属热邪壅肺而致喘咳者,可与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汤。 3. 用于水肿而兼表证,本品发汗利水,有助于消散水肿,常与生姜、白术等同用,如越婢加术汤。 4、取麻黄温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应药物可以治风湿痹痛及阴疽、痰核等证。 【用量用法】 2—9g。宜先煎。解表生用,平喘炙用或生用。 【注意事项】 本品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喘咳由于肾不纳气者均应忌用。 麻黄的主要功用有四:1. 发汗散寒;2. 宣肺平喘;3. 行水消肿;4. 散阴疽,消症结。由于临床上最常用为辛温发汗药, 所以一般都归在发散风寒药中。 麻黄除了辛温发汗、解表散寒以外,并有明显的宣肺平喘作用。凡是风寒外侵、毛窍束闭而致肺气不得宣通的外感喘咳,都可用麻黄治疗。即使是表证已解,但仍喘咳的,还可以继续用麻黄治疗,这时可改用炙麻黄。生麻黄发汗解表的效力大,炙麻黄发汗力小而平喘止咳的效果较好。用麻黄治疗喘咳,最好配上杏仁。麻黄宣通肺气以平喘止咳,杏仁降气化痰以平喘止咳,麻黄性刚烈,杏仁性柔润,二药合用,可以增强平喘止咳的效果,所以临床上有“麻黄以杏仁为臂助”的说法。喘咳的病人,如出现肺热的证侯(痰黄稠、喉燥咽干、口鼻气热、遇热则喘咳加重、苔黄、脉数等),则需加入生石膏,或黄芩、知母等,以清肺热而平喘。常用的方剂如麻杏石甘汤、定喘汤等,可资参考。 麻黄除了解表平喘之外,还可以用它行水消肿。主要用于上半身水肿明显的,或头面四肢水肿或急性水肿兼有表证的治疗。麻黄可以温宣肺气、开发腠理、助上焦水气宣化而达到行水消肿的作用。用麻黄治水肿,可能出现以下情况:水从汗解而消肿;?小便增多而消肿;?大便水泻而消肿;?身有微汗出而小便明显增多而水肿消退。这与“肺主皮毛、肺布津液下输膀胱、肺与大肠相表里,水肿病其本在肾,其标在肺”等理论有关。近些年来,根据这些经验,用越婢加术汤(麻黄、生石膏、苍术、甘草、生姜、大枣)加减,治疗肾炎病的水肿,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麻黄配熟地、白芥子、当归等可以散阴疽,消症结。麻黄温通发散,气味轻清,外可宣透皮毛腠理,内可深入积痰凝血,《神农本草经》有“破症坚积聚”的记载。《外科全生集》的阳和汤(麻黄、熟地、白芥子、鹿角胶、炮姜炭、肉桂、甘草)就是把麻黄(五分)、熟地(一两)同用,来消散阴疽、痰核、流注结块的最好例子,并摸出了“麻黄得熟地而不表,熟地见麻黄而不腻”的经验。 根据这些经验,我曾用麻黄、熟地、白芥子、桂枝、红花、鹿角霜、炙山甲等随证加减,治疗过肢端动脉痉挛病、闭塞性脉管炎等病,确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仅供参考。 麻黄的用量一般是七、八分至二、三钱之间。治疗水肿时常比一般用量较大,可由三钱渐加至五钱,个别的还有时用到七、八钱,这时要配用生石膏八钱至一两半左右(生石膏与麻黄之比约为 3:1 ),以减少麻黄的发汗作用而达到宣肺利尿的作用。 注意,肺虚作喘、外感风热、单臌胀、痈、疖等证,均不可用麻黄。
9、天麻和麻黄同用能治风湿吗
可以的,天麻的作用: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麻黄的作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这些中药放在一起联合使用,起到的作用是宣通经络,祛风除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