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类风湿都有哪些症状?
不同类风湿患者的症状表现是不同的,一般表现为指间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和足趾关节红、肿、热、痛和活动障碍,晚期关节可能会出现畸形,除了关节表现外,全身型的症状包括晨僵、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皮下结节等;
2、典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开始往往是关节局部比较轻微的酸痛和僵硬,病情交替地缓解与复发,逐渐加重,常伴有倦怠乏力、食欲减退、发热、贫血、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1)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①晨僵现象与关节僵硬。所有类风湿患者都有这种表现,是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其特点是于早晨或睡醒后出现关节僵硬,活动不灵活,严重时可有全身僵硬感,起床后经活动或温暖后,即觉缓解或消失。晨僵现象表明类风湿病变在活动,晨僵持续时间的长短与病变严重程度是一致的。晨僵常伴有肢端或指(趾)发冷和麻木感。晨僵可分为三度:轻度晨僵,起床活动1 小时内晨僵缓解或消失;中度晨僵,起床后活动1 ~ 6 小时内晨僵缓解或消失;重度晨僵,起床后6 小时以上,晨僵缓解或消失,或终日晨僵。
②关节肿胀或疼痛。这也是几乎所有类风湿患者的必备症状。
绝大多数患者是以关节肿胀开始发病的。肿胀是由关节腔内渗出液增多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改变而致,表现为关节周围均匀性肿大,手指近端指关节的梭形肿胀是类风湿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关节疼痛的轻重通常与其肿胀的程度相平行,关节肿胀愈明显,疼痛愈重,甚至剧烈疼痛。由于剧疼,当别人伸手去触摸他的关节时,患者就用手挡起来保护或回缩。若让其主动活动关节,有时还可勉强地伸屈。
临床上要注意有无自发痛与活动痛。自发痛即关节不活动时或在安静自然位置状态下也痛,有时甚至从睡眠中疼醒,这表明病变发展较快或急,且较严重;活动痛即当活动关节时才觉疼痛,这表明关节炎症比较轻或趋于缓解。
类风湿关节痛的特点是活动后减轻,休息后刚开始活动时又加重,如久坐后站立起步和行走则困难,患者常“坐下起不来,起来坐不下;手指与肘屈曲过久以后,刚伸直时疼痛加重。”但这些现象经活动片刻后即减轻,逐渐活动自如,走路的步伐也可加快。关节晨僵和肿痛严重时,患者部分或全部丧失自理生活的能力。关节痛在早晨、夜里和阴天下雨、寒冷、受冻尤其是感冒时加重。
检查时可见关节肿胀,局部多半不红,呈皮肤本色;也有发红或微紫的,这多见于小儿的足拇或手指关节肿胀时。关节触之发热,触疼或明显压疼。关节积液时有明显的波动感,尤以膝关节明显。
关节肿胀在四肢小关节最易检查出来,而肩髋关节肿胀却不易查出。
③受累关节。类风湿病可累及人体全身187 个滑液关节的任何一个,包括构成关节的滑膜、软骨、骨及肌腱、韧带、滑囊、肌膜都可受到侵犯。常见受累发病的关节是指趾、拇、踝、腕、肘、膝、髋、颞颌、胸肋、颈和肩。有人统计,约有30% 的患者首起发病的是指关节;26% 的患者首起发病的是膝关节;10% 的患者首起发病的是腕关节。类风湿起病时多为1 ~ 3 个关节,以后受累关节的数目绝大多数患者为4 ~ 10 个以上关节。据记载,类风湿极少侵犯远端指、趾关节。
④关节炎转移。即关节炎从一个关节发展到另一个关节,有以下三个特点。
游走性:早期关节疼痛(无肿胀)的游走性比较明显,游走间隔期比较短,多半在1 ~ 3 天,很少超过1 周。一旦关节出现肿胀后,则肿胀在这个关节上持续的时间较长,首先发病后的第一个关节肿胀多半持续3 个月至一年以上,这一点是区别其他关节炎的重要特征。第一个关节肿胀发病后,多半经1 ~ 3 个月才能转移到另一个或另一对关节,即关节肿胀的游走间隔期在1 个月以上,这是区别于其他关节炎的另一重要特点。此后,关节肿痛像“接力赛”一样,这个肿痛还未消失,另一个或几个关节又开始发生肿痛。
对称性:关节炎的游走(转移)经常是对称性的,除早期游走性疼痛之外,关节痛很少是非对称的。单关节炎少见。
相互制约现象:第一个关节肿胀转移到另一个关节之后,该(第一个)关节的肿痛较快(1 ~ 3 天)减轻,数周至数月后可全消退,而新发病的关节肿痛渐趋严重。
⑤关节摩擦音。类风湿的关节炎症期,运动关节时检查者的手常可感到细小的捻发音或有握雪感,以肘、膝关节为典型,此表明关节存在炎症。有的关节炎症消退后,活动关节可以听到或触到嘎嗒声响,这在指和膝关节、髋关节最明显,可能是类风湿伴有骨质增生所致。
⑥关节功能与活动受限。在早期,关节发生肿胀时,多数患者因剧痛不敢活动,关节功能受到限制,一般来说关节活动受限的程度与炎症程度相一致。晚期关节活动受限,主要由于关节强直和各种畸形所致。关节强直和畸形的程度与是否得到及时正确的医疗指导、是否注意功能锻炼、病情进展的快慢等因素有关。关节功能严重障碍时,患者部分或全部丧失生活自理的能力或卧床不起,患者翻身、起床、穿衣、结解纽扣、梳头、刷牙、拿碗拿筷、吃饭、洗衣、弯腰、行走都发生困难。
常见的畸形有“类风湿手”“类风湿足”等。类风湿手的畸形特征如下。
鹅颈畸形:掌指关节屈曲,近端指关节过伸和远端指关节屈曲,从侧面看手指的形状很像鹅的颈部。
扣眼畸形:近端指关节屈曲,远端指关节过伸,手呈扣眼状。
鳍形手:初起仅见掌指关节与近端指关节梭形肿胀,以后逐渐向尺侧偏斜,形如鱼鳍,严重者可向腕关节发展。类风湿足的畸形特征为跖趾关节半脱位及拇趾关节外翻,以及向腓侧偏移和跖趾关节偏向跖侧,可引起严重的疼痛及步行困难。
(2)关节周围病变
①类风湿皮下结节。多见于类风湿高度活动,血沉持续增快和类风湿因子阳性时,是确定类风湿与判断病变活动的标准之一。类风湿皮下结节的发病率为5% ~ 25%,其大小约为0.2cm ~ 3cm,犹如扁豆、花生米、胡桃,呈圆形或卵圆形,通常如骨样坚硬,无痛,可活动。其数目一至数十个不等,多见于关节周围,尤其是肘关节鹰嘴处、腕关节、指关节伸侧。另外,全身的结缔组织均可出现。
②关节附近肌肉萎缩及肌无力。关节附近的肌肉萎缩和肌无力出现的速度较快,有的于10 ~ 12 天即可发生,数周后多半是明显的,并以伸肌萎缩为著。肌萎缩常伴有疼痛、灼热感、僵硬、无力、知觉过敏或减退、肌肉紧张或压痛。肌无力常表现为握力减退,两下肢行走不能持久、发软或膝有突然跪倒现象。因此,临床上将双手握力和步行时间作为治疗效果的指标。在肌萎缩的基础上,会发生肌硬化和挛缩。由于肌萎缩、挛缩和关节脱位,致使指、趾或四肢关节向外侧偏位。
③骨受累。类风湿患者可发生股骨头和其他部位的骨无菌(缺血)性坏死,严重时可导致残废。类风湿严重的骨质疏松,常引起骨痛、关节活动受限、自发性骨折。
3、类风湿的症状主要还会有哪些特征?
类风湿的临床症状表现主要包括3个部分:一是全身症状:少数患者可有高热、乏力、全身不适、体重下降等症状,以后会出现典型的关节症状。二、关节症状主要包括关节的肿胀疼痛、压痛、关节功能障碍,晚期患者会出现关节畸形。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性症状就是晨僵,但是晨僵的持续时间大于一小时才会有意义。三、是关节外表现:主要包括类风湿结节,类风湿血管炎,类风湿肺脏受累出现肺间质病、结节样改变、胸膜炎等,心脏受累会出现心包炎,胃肠道受累多以服用抗风湿的药物有关,肾脏很少受到累及,神经系统受压是类风湿关节炎出现神经系统病变的常见原因,血液系统受累会出现贫血、血小板增多等,部分患者会出现继发性干燥综合征。
4、类风湿关节炎的鉴别诊断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侵蚀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四肢小关节对称性肿痛,伴有晨僵,可伴有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多关节肿痛,具体发病原因不明,可能和遗传、环境因素和理化因素等有关,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5、类风湿病症
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全身表现,类风湿关节炎常以缓慢而隐秘的方式起病,在出现明显关节症状前有数周的低热、乏力、全身不适、体重下降等。
二,关节症状,95%以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出现晨僵现象,早期可出现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肿胀、疼痛与压痛,多呈对称性持续性,其他关节如膝、踝、肘及肩关节也可受累,晚期可出现腕关节和肘关节的强直,掌指关节的半脱位,手指向尺侧偏移的尺偏畸形,天鹅颈畸形,及有孔花样畸形。
三,关节外表现,可有类风湿结节、类风湿血管炎、肺间质性病变及结节样病变,心包炎以及贫血、血小板增多、淋巴结肿大等。
6、类风湿的主要症状表现是什么?
以下是早期风湿、类风湿的症状,注意甄别:
*风湿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是关节肿胀、僵硬、肌肉疼痛、乏力、口干、眼干,不易引起注意,所以非常容易引起误诊,耽误病情的话就会造成患者关节变形、致残、免疫力下降,并对心脏、肾脏等器官造成严重伤害,严重的可能导致死亡。
*类风湿性关节炎一种以慢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年龄多在20-50岁,女性多于男性,其突出的早期临床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红肿热痛,常见四肢小关节,指间近端关节肿胀,掌指(跖趾)、腕、肘、踝甚至颞颌等关节肿痛及活动困难,晨间关节僵硬,午后逐渐减轻,关节外症状约有20%患者可出现皮下结节,长久不愈的晚期症状则不同程度的关节畸形和强直,关节功能丧失。 可损伤脏器,多组织器官,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对人体消耗大,致残率高。
类风湿的早期信号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表现为慢性对称性多发性关节炎。早期关节肿胀,晚期常强直变硬,严重影响关节功能,生活不能自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起病方式比较多样,但主要有隐匿性和急性两种方式。1 .隐匿性起病:约占 60 %一 70 %,病人很难说发病的具体日期。初期症状可有全身不适或局部关节症状,部分病人先有疲乏无力,低热,食欲减退,骨骼肌疼痛。经数周或数月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往往从一个或几个美节受累,呈对称性分布。2 .急性起病:约 8 %一 15 %的病人为急性起病,进展迅速,短时间内出现多个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常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或皮下结节等关节外表现。
在众多的症状中,晨僵是最重要的早期信号。患者早晨起床时感到关节发紧、僵硬或者活动不灵、行动受限,但并不感到疼痛。90%以上患者的早期症状出现在手或腕关节,尤其是近端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常常在第一、三、四掌指关节开始出现。
7、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什么病理表现?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的非感染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如累及其他脏器,可引起心包炎、心肌炎、胸膜炎,还可并发血管炎以及末梢神经损害等。
本病患者可出现关节症状和关节外症状。
关节症状的早期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红肿热痛,常见四肢小关节指间近端关节梭形肿胀,掌指(跖趾)、腕、膝、肘、踝甚至颞颌关节等肿痛。晨起关节僵硬,午后逐渐减轻,为本病重要特征。中、晚期表现为:随着病情进展转为慢性、迁延性,关节滑膜渗出发展为增殖、肉芽病变,关节活动受限,继而侵蚀骨、软骨,引起关节面移位及脱臼,加上韧带、关节囊及关节周围组织破坏,致使关节变形。
关节外症状表现在皮肤、眼部和骨胳肌内系统。部分患者出现皮下结节,多发于受压和受摩擦的部位。结节可呈移动性或固定性,无痛或稍有压痛,圆形或椭圆形,质地坚韧如橡皮,直径1~3厘米大小不等,一般有结节的患者,多示病情活动,预后较差。患者常见巩膜或角膜周围深层血管充血,视物模糊,表现为慢性结膜炎、巩膜炎、虹膜炎、脉络膜炎、角膜结膜炎等。还可出现肌炎、腱鞘炎、骨质疏松所致的病理性骨折等。
本病患者严禁风寒、潮湿等诱发因素,出汗后不可当风。根据身体状况,适当活动,可减轻症状,有利于康复。要保持情志畅达,避免消极情绪。
8、类风湿关节炎早期症状有哪些?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
类风湿关节炎早期症状有关节晨僵,肌肉疼痛、关节疼痛、肿胀、变形,呈对称性,周围皮肤温热、潮红、怕风怕冷等,这些都是属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症状表现。
9、类风湿的晚期症状是什么.
那么,类风湿的晚期症状是什么?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 类风湿的晚期症状 1)其突出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对称性的、多发性小关节炎,以手部指掌、腕、足趾等关节最常见。 2)早期呈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强硬和畸形,并有骨和骨骼肌萎缩,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相关阅读:类风湿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 3)从病理改变的角度来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累及关节滑膜(以后可波及到关节软骨、骨组织、关节韧带和肌腱) ,其次为浆膜、心、肺及眼等结缔组织的广泛性炎症性疾病。因此病人除了有以上关节炎的表现外,还可有其他全身性表现,如发热、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皮下结节、心包炎、胸膜炎、周围神经病变、眼病变、动脉炎等。 4)病情和病程有个体差异,从短暂、轻微的少关节炎到急剧进行性多关节炎。受累关节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肘、肩、膝和足趾关节最为多见;颈椎、颞颌关节、胸锁和肩锁关节也可受累,并伴活动受限;髋关节受累少见。关节炎常表现为对称性、持续性肿胀和压痛,晨僵常长达1小时以上。最为常见的关节畸形是腕和肘关节强直、掌指关节的半脱位、手指向尺侧偏斜和呈“天鹅颈”样及钮孔花样表现。重症患者关节呈纤维性或骨性强直,并因关节周围肌肉萎缩、痉挛失去关节功能,致使生活不能自理。除关节症状外,还可出现关节外或内脏损害,如类风湿结节,心、肺、肾、周围神经及眼等病变。 上述就是专家针对类风湿的晚期症状做出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此一定了更加全面的了解。类风湿的治疗需要选择最有效的方法,希望广大患者抓住最佳的治疗时机进行治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