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风湿 > 风湿两项包括

风湿两项包括

发布时间:2020-10-21 08:54:29

1、风湿四项我的后两项都比较高是怎么回事,c-反应蛋白8、34。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65、10

是风湿病,可以用双氯芬酸,配合雷公藤因子等药物进行治疗。平时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受寒刺激和过度劳累

2、风湿二项血用什么管抽

在临床上会有很多时候出不出血液的,这种情况考虑有可能也和抽选人员的技术有一定关系。可能和血液患者的血液过度粘稠有关,所以建议患者平时注意多喝水。

3、风湿二项化验单帮忙看一下

你好!
根据你的化验指标显示,风湿两项都属于正常值范围内,没有风湿的迹象,但是这个结果不能作为诊断依据,还要结合你的临床症状分析。
你现在的问题是抗核抗体阳性,这个偏高,其他检验正常,这个问题,可大可小,但是也要结合症状分析,因为你没有症状描述,所以这个不能判断,你最好到医院进行一下检查。

4、风湿全套化验指标里面的两项,补给C3是0.66和补给C4是0.15低于正常指标意味着什么?其他指标都正常

不是补给,是补体。请问你们医院所谓的风湿全套化验指标是自身免疫指标吗?抗核抗体高不高??尿常规有没检查?
嗯看了你的检查结果。补体C3和C4降低常见于血管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建议你再查一个自身抗体普,主要是抗dsDNA和抗Sm抗体。

5、免疫球蛋白M和C-反应蛋白两项指数比标准值高有什么临床意义

免疫因子及免疫球蛋白检测

(正常正 常 值各个实验室均不同,请参照检验医院提供的正常值)

补体C3

【正 常 值】

1.12 ±0.55mg/L(1.01-1.86)

【临床意义】

C3是补体系统中含量最多、最重要的一个组分,它是补体两条主要激活途径的中心环节,有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因此对C3的研究日趋重视。

降低:主要见于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反复性感染、皮疹、肝炎、肝硬化、关节疼痛等。

增高:见于各种传染病及组织损伤和急性炎症,肝癌等。

补体C4

【正 常 值】

0.553±0.109mg/L(0.16-0.47)

【临床意义】

C4是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一个重要组分,它的测定有助于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治疗和病因探讨。

降低:见于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毒性感染、狼疮性症侯群、肝硬化、肝炎等。

增高:见于各种传染病、急性炎症、组织损伤、多发性骨髓瘤等。

C4含量升高常见于风湿热的急性期、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皮肌炎、心肌梗塞、Reiter综合征和各种类型的多关节炎等;降低则常见于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动性肝炎、SLE、多发性硬化症、类风湿性关节炎、IgA肾病、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在SLE,C4的降低常早于其他补体成分,且缓解时较其他成分回升迟。狼疮性肾炎较非狼疮性肾炎C4值显著低下。

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测定

【正 常 值】

50~100kU/L(CH50)

【临床意义】

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新鲜血清中的一组不耐热、具有酶活性的、比较复杂的血清蛋白。补体是一个多种血清蛋白组成的复杂系统。它除了具有溶血作用和一定的杀菌作用外,还可以促进炎症反应,参与一些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过程。补体并不随机体的免疫反应增加而升高,只有在疾病情况下才出现波动。

要机体发生炎症时,补体值可以增高,但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患和变态反应性疾患,补体值往往下降。因此,临床上动态观察补体值的变化,以这一类疾病的诊断、病因研究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血清补体值增高:可见于许多炎症疾患以及阻塞性黄疸、糖尿病、急性风湿热、皮肌炎、甲状腺炎、结节性结肠炎、菌血症、急性心肌梗塞、各种传染病、肺炎、肿瘤等。

补体减低:见于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休克、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痢疾的反复发作、桥本氏甲状腺炎等。

非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

免疫复合物即是抗原-抗体复合物。机体内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即是机体防御机制的一部分,也是免疫复合物形成的基础。

循环免疫复合物(CIC),主要是指血液中免疫复合物,对循环免疫复合的检测、近年来受到广大临床医师和实验室工作者的重视。检测循环中免疫复合物的存在及其含量变化,对免疫复合物的诊断,病程的动态观察,以及对预后的判断都有其重要意义。

根据形成免疫复合物的抗原-抗体的已知或未知的将CIC分为两大类,前者为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如乙型肝炎的HBsAg-抗-HBs,甲状腺蛋白抗原-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后者为非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如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非特异性免疫复合物的检测应用较广泛,方法也较多。

【正 常 值】

聚乙二醇沉淀试验:阴性

聚乙二醇-酚显色法:4.60±8.20mg/L

固相CIq酶联免疫吸附试验:1~36mg/L

PEG沉淀—紫外分光比色法:吸光度≤0.12

单株类风湿因子沉淀试验:阴性(正常血清与mRF不形成沉淀线)

【临床意义】

免疫复合物增高的疾病有:血清病、药物热、肾小球肾炎、脉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慢性活动性肝炎、硬皮病、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G

【正 常 值】

IgG 8.44-19.12g/L

【临床意义】

1.年龄与血中Ig含量有一定关系。

2.免疫球蛋白异常

(1)低Ig血症:有先天性和获得性二类。 先天性低Ig血症,主要见于体液免疫缺损和联合免疫缺陷病。一种情况是Ig全缺,如 Bruton 型无Ig血症,血中IgG<1g/L,IgA与IgM 含量也明显降低。另一种情况是三种Ig 中缺一或二种。最多见的是缺乏IgA,患者易患呼吸道反复感染;缺乏IgG 易患化脓性感染; 缺乏IgM 易患革兰阴性细菌败血症。 获得性低Ig血症,血清中IgG<5g/L,引起的原因较多,如有大量蛋白丢失的疾病(剥 脱性皮炎、肠淋巴管扩张症、肾病综合征);淋巴网状系统肿瘤(淋巴肉瘤、何杰金病);中毒 性骨髓疾病等。

(2) 高Ig血症 感染:各种感染,特别是慢性细菌感染可使Ig升高。如慢性骨髓炎、慢性肺脓肿,血IgG 可升高。子宫内感染时脐血或生后两日的新生儿清中IgM含量可>0.2g/L或>0.3g/L。 自身免疫病、肝脏疾病(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胆汗肝硬变、隐匿性肝硬变)患者可有 3种Ig升高。慢性活动性肝炎IgG和IgM升高明显。各种结缔组织病中常见Ig升高。SLE以 IgG 、IgA 或IgG 、IgM升高较多见;类风湿性关节炎以IgM增高为主。

M蛋白血症:主要见于浆细胞恶性病变,包括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

免疫球蛋白A

【正 常 值】

0.6~3.4g/L (浊度计法)。

【分析变异】

浊度计法分析变异系数CV=8%。

【生物学变异】

1.升高 社会—经济学因素(黑色人种)约可升高20%~75%,60~80岁老人约升高15%~60%,雨季较旱季约高20%。锻炼约升高14%,冬季较夏季约高10%~14%。肥胖女性约升高30%,男性约升高4%~30%。

2.降低 新生儿显著减低达98%~100%,3~5岁儿童约低50%,口服避孕药约降低11%~40%,妊娠约升高20%

【药物影响】

L-门冬酰受酶通过增加肝脏合成IgA的作用约升高30%~60%,嗜酒者如继续饮酒可导致IgA 升高。

甲基强的松龙致43%病例的IgA明显降低。甲苯、二甲苯和苯的职业接触者其IgA明显降低,嗜酒者戒酒一年以后可降低。右旋糖苷导致IgA降低。

【病理学变异】

1.升高 见于多发性骨髓瘤,α-重链病、良性低蛋白血症、酒精性肝硬化、活动性慢性肝炎、多发性硬化、风湿病、感染性疾病和接种。

2、降低 见于小肠病、肾脏病、癌、夸希奥科营养不良、医源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原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和无γ-球蛋白血症。

免疫球蛋白M

【正 常 值】

IgM 0.5-1.96 g/L

免疫球蛋白D

【正 常 值】

IgD xx g/L

IgD的生物学功能未完全阐明。妊娠末期、大量吸烟者、IgD型骨髓瘤患者血清中IgD含量升高。

免疫球蛋白E

【正 常 值】

IgE xx g/L

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感染、急性或慢性肝炎、IgE骨髓瘤、SLE、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IgE含量升高。

C反应蛋白

[英文缩写]CRP

[参考值]速率比浊法:<8mg/L

[临床意义]C反应蛋白是细菌感染和严重组织损伤的一项诊断指标。其升高可见于:
1.组织损伤、感染、肿瘤、心肌梗塞及一系列急慢性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血管炎、多肌痛风湿病等。
2.术后感染及并发症的指标:手术后病人CRP升高,术后7—10天CRP水平应下降,如CRP不降低或再次升高,提示可能并发感染或血栓栓塞。
3.可作为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的鉴别诊断:大多数细菌性感染会引起患者血清CRP升高,而病毒性感染则多数不升高。
4.近年来有研究指出用超敏乳胶增强法测CRP,提高测定的敏感性,可用于冠心病和心梗危险性的预测。

6、什么情况下检查风湿二项?

一般在出现关节肿痛,甚至晨僵时,需要进行风湿化验。

7、风湿三项的抗链球菌溶血素“o”值偏高,其他两项正常

你好,你之前有过风湿病的症状吗?

8、我的风湿三项化验ASO为阳性,其余两项为阴性,问题大吗?

需要看滴度(效价)是多少
☆ASO测定对于诊断A族链球菌感染很有价值,其存在及含量可反映感染的知严重程度。
☆A组链球菌感染后1周,ASO即开始升高,4~6周可达高峰,并能持续数月,当感染减退时,ASO值下降并在6个月内回到正常值,如果ASO滴度不下降,提示可能存在复发性感染或慢性感染。多次测定,抗体效价逐渐升高对诊断有重要意义,抗体效价逐渐下降,说明病情缓解。道
☆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结节性红斑、猩红热、急性扁桃体炎等ASO明显升高。
☆少数肝炎、结缔组织病、结核病及多发性骨髓瘤病人亦可使版ASO增高。
☆由于人们常与A族链球菌接触,正常人也存在低效价的抗体,通常ml,当效价>200IU/ml时,才被认为有诊断价值。
☆少于15-20%的健康人血清中的ASO含量高于200IU/ml。大多数新生儿的ASO含量高于其母亲,但在权其出生后数周内ASO含量会急剧下降。学龄前儿童的ASO值通常低于100IU/ml,然后随年龄的增加ASO值增加,并在学龄期达到顶峰,成年后ASO值下降。

9、风湿二项中RF<4·0O00正常吗

这可能是风湿的原因,可查查风湿全套.风湿全套是一个血液常规检验的组合,一般包括四项:风湿因子,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 。检验结果对风湿病和类风湿病有明确的诊断意义。

与风湿两项包括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