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风湿 > 类风湿与甲亢

类风湿与甲亢

发布时间:2020-03-27 03:03:50

1、简述甲亢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机制

您好,我是
虹桥程柏钧
风湿关节炎对人的身体有着很严重的影响,建议您早日去医院治疗。

2、血尿常规,血沉,类风湿因子,结核抗体,甲亢检查,胸部CT 做这些检查需要多少钱

不会超过600。
CT不加强的100多,甲亢抽个血160多吧,可以全套了,还有其他那几个血指标应该是60块一个。
近段时间一直生病,你说的那几个几乎都做过了。

3、属于3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是:A.荨麻疹 B.甲亢 C.局部复合物病 D.类风湿性关节炎 E.传染性超敏反应 .

常见的I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一)局部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所致的炎症损伤
1.Arthus反应: Maurice用马血清皮内免疫家兔几周后发现,再次重复注射同样血清后在注射局部均出现红肿反应,3~6小时反应达高峰。红肿程度随注射次数增加而加重,注射5~6次后,局部出现缺血性坏死,反应可自行消退或痊愈,此即Arthus反应。其机制是所注射的抗原与血管内的抗体结合形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并沉积在注射部位的小动脉壁上,引起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血管炎。补体活化迅速产生的过敏毒素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血小板聚合并释放出血管活性胺,使红肿加剧。
2.对吸入抗原的反应: 对吸入外源性抗原的肺内Arthus型反应与人类很多超敏反应性疾病有关,它们多表现为与职业有关的超敏反应性肺炎。
3.对内源性抗原的反应:感染因子在局部释放的抗原常可引起III型超敏反应,如淋巴管中的死丝虫引起的炎症反应,使淋巴流动受阻。在有高水平抗体的患者,治疗使抗原突然释放出而产生免疫复合物介导的III型超敏反应。

(二)循环免疫复合物所致的疾病
1.血清病:
与Arthus反应不同,血清病是一种由循环免疫复合物引起的全身的I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用马抗白喉或破伤风类毒素的抗血清被动免疫以预防和治疗这些严重疾病至今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手段。有些病人在注射动物抗血清后7~10天出现体温升高、全身荨麻疹、淋巴结肿大、关节肿痛等症状。有的还可有轻度急性肾小球肾炎和心肌炎,血清中补体水平下降。该病主要因注射异种动物血清所致,故称为血清病。
由于一次注射大量异种蛋白抗原引起的血清病称急性血清病,其特征是有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因反复注射异种蛋白抗原所致者称慢性血清病,复合物形成较少,并常沉积在肾、动脉和肺中。血清病的发病机制是由于注射的抗原量过大、致使在机体产生相应抗体时血循环中仍存在有较多所注射的抗原,一旦抗原、抗体相遇就形成比例不等的可溶性复合物。
2.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
在有慢性感染和自身免疫病情况下,因抗原持续存在而使免疫复合物的沉积长期存在。很多肾小球肾炎与循环免疫复合物有关。
3.复合物在身体其它部位的沉积:
脉络膜丛是一个主要的过滤场所故也有利于免疫复合物的沉积,这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原因,脑脊液中C4水平常下降。
应该有A,C,D

4、霸州类风湿医院能看甲亢吗

甲亢就去看甲亢啊,干嘛非要去风湿医院啊,在正规综合医院挂号内分泌科就诊就行了啊

5、哪些属于慢性病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

呼吸系统: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哮喘 、慢性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矽肺、肺纤维化
循环系统: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慢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疾病、慢性心包炎
消化系统: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肠结核、慢性肠炎、慢性腹泻、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胰腺炎、慢性胆囊炎
泌尿系统:慢性肾炎、慢性肾衰、泌尿系慢性炎症
血液系统:慢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瘤
内分泌系统: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亢、甲减
代谢和营养:糖尿病、营养缺乏病、痛风、骨质疏松
结缔组织和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血管炎、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系统性硬化病、骨性关节炎

6、请问办理特殊病种怎么办理

7、49岁,女,类风湿、甲亢、周围神经炎,现视物不清,腿行动不便【类风湿、甲亢、周围神经炎】

您好:您的情况比较复杂,内分泌科能够解决的仅是甲亢的问题。至于其他的情况,如周围神经病变建议您到神经内科就诊,而类风湿需要到免疫科就诊。至于甲亢的治疗,需要您提供目前甲状腺功能、血常规及肝功能的情况。

(北京协和医院柴晓峰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与类风湿与甲亢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