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学风湿四项抽血几毫升
?
2、医生帮我看看验血指标吧,这是类风湿吗?
我国尚未制订出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目前沿用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6月制订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 (1)晨僵至少1小时; (2)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 (3)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 (4)对称性关节肿; 以上4条均须持续6周或6周以上。 (5)类风湿结节; (6)手X线改变; (7)类风湿因子阳性。 以上7条标准中只要具备4条或4条以上,即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按照这个标准,你和类风湿还远远扯不上关系。 另外给你说下关于风湿三项: 【红细胞沉降率(ESR)】正常范围:男性 0~15 mm/h;女性 0~20 mm/h。 【类风湿因子(RF)】正常范围:胶乳凝集试验 RF<20IU。 是类风湿关节炎和其他疾病病人血清中出现的抗人变性免疫球蛋白的自身抗体。 临床增高:见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他结缔组织病(如干燥综合征、硬皮病、多发性肌炎)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正常范围:ASO<400U 至于C反应蛋白是细菌感染和严重组织损伤的一项诊断指标。正常值<8mg/L,临床风湿性关节炎可由升高。 现在看你的指标都是正常的。 至于类风湿病的预防,现在给你提出几点预防措施: 1.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虽然本病的致残率比较高,但如果获得早期诊断及早期的治疗,仍可控制其发展甚至治愈。所以,要了解本病的一般知识,关节肿痛症状的人对本病保持足够的警惕性,就能提高诊疗水平,控制病情发展,减少致残率和增加劳动能力。需要你定期依据身体情况进行下复查。但是也不需要过于杞人忧天。 2.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或生产劳动,如保健体操、练气功、太极拳、做广播体操、散步等,大有好处。凡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身体就强壮,抗病能力强,很少患病,其抗御风寒湿邪侵袭的能力比一般没经过体育锻炼者强得多。《内经》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是这个道理。 3.避免风寒湿邪侵袭 大部分类风湿病人发病前或疾病复发前都有汗出当风凉、接触冷水等病史,提出了这些因素在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春季雨水较多,正是万物萌发、树木花草发芽、长枝、生叶、开花之际,也是“百病好发之际。这时,也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好发季节,所以,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夏季暑热当令,不要贪凉受露,暴饮冷饮等。因卧睡石板、水泥地面或长时凉水浸泡而发病者很多,要尽量避免。秋季气候干燥,但秋风送爽,天气转凉,要防止受风寒侵袭,冬季寒风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另外,有些职业是工作在水湿潮冷的环境中的,如井下、露天作业等,一定要注意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劳动或劳动后,不可乘热身汗出便入水洗浴。垫褥、被盖应勤洗晒,以保持清洁和干燥,劳动出汗,当风吹,内衣汗湿后应及时更换洗净。 4、注意劳逸结合 祖国医学历来主张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安作劳是强身保健的主要措施。过度劳累,正气损,风寒湿邪可乘虚而入。临床上,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病情虽然基本控制,处于疾病恢复期,得往往由于劳累而重新加重或复发,所以,要劳逸结合,活动与休息要适度。 5、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 有一些患者是由于精神受刺激,过度悲伤,心情压抑等而诱发本病的;而在患了本病之后,情绪的波动又往往使病情加重。这些都提示精神(或心理)因素对本病有一定的影响。现代免疫学研究证明,机体的免疫功能同样受神经和内分泌因素的调节。因此,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对维持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是重要的。祖国医学认,七情(喜、怒、哀、思、悲、恐、惊)过,能影响脏腑的正常功能,主要是影响内脏的气机,使气机升降失调,气血功能紊乱,抗病能力下降,易受外邪侵袭而发病。 6、预防和控制感染 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在患了扁桃体炎、咽喉炎、鼻窦炎、慢性胆囊炎、龋齿等感染性疾病之后而发病的。人们认为这是由于人体对这些感染的病源体发生了免疫反应而引起本病的。所以,预防感染和控制体内的感染病灶也是重要的。 最后,如果你有时间可以去查下尿酸的指标,有些尿酸增高引起的早期痛风可能会误认做类风湿的情况,应该予以排除。
3、风湿的化验,A-cct 是说什么啊 重要指标是什么啊!
22
4、通过这些血液化验指标可以判定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吗?
类风湿因子偏高了,我是类风湿性关节炎,10多年了,在北京英萍医院治疗的效果很明显,你可以再网上搜英萍系列就能了解她,名字叫吴英萍
5、风湿二项化验单帮忙看一下
你好!
根据你的化验指标显示,风湿两项都属于正常值范围内,没有风湿的迹象,但是这个结果不能作为诊断依据,还要结合你的临床症状分析。
你现在的问题是抗核抗体阳性,这个偏高,其他检验正常,这个问题,可大可小,但是也要结合症状分析,因为你没有症状描述,所以这个不能判断,你最好到医院进行一下检查。
6、风湿验血可以查出来吗
类风湿或风湿性疾病,可以验血。一般查抗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意见建议:但在疾病的早期,或抗体不明显时,或类风湿因子阴性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验血指标会呈阴性反应
7、风湿化验,都化验什么啊?大约需要多少钱啊?
怎样看懂风湿病化验报告
风湿病病种繁多,病情复杂,在病人诊治过程中,各种实验室化验必不可少,而化验结果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往往需要医生结合患者病情综合分析判断,才能作出较为客观正确的诊断。下面介绍一些常见风湿病化验指标:
血沉(ESR) 一般来说,风湿病患者特别当病情活动时,ESR是增高的,但反过来,ESR增高并不等于就得了风湿病。目前,在个别非专科医生的诊疗思路上仍存在误区,即只要一发现患者ESR高,马上说是风湿病。其实,ESR在多种情况下都可以增高,如贫血、感染或肿瘤等等。其次,血沉可随着风湿病病情缓解而下降,因此可作为药物疗效判断指标之一。但血沉不是活动的特异性指标,有时血沉与病情活动并不一致。
类风湿因子(RF) RF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很有意义,阳性率为60%~80%。但RF不是类风湿关节炎特异性指标,RF阴性不能排除类风湿关节炎诊断,而RF阳性也不等于就是类风湿关节炎,例如在正常老年人约有5%阳性率。此外,其他风湿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血管炎等也常有RF阳性。另外,一些慢性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心内膜炎、结核等也可阳性。 保健知医网
C-反应蛋白(CRP)CRP是炎性反应性蛋白之一。风湿病活动时C-反应蛋白普遍升高,与病情密切相关。但要记住CRP也不是风湿病的特异指标,其他炎症如感染或外伤等CRP也明显升高。
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ASO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抗O,很多患者以为抗O增高就是风湿,其实不然。抗O升高仅仅提示近期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至于有无风湿还需根据患者年龄和其他临床表现来判断。此外,高脂血症、巨球蛋白血症等也可发现抗O增高。
HLA-B27 HLA-B27是一个遗传标志物,90% 以上的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存在HLA-B27 阳性。但要注意的是HLA-B27阳性并不意味着病人就是强直性脊柱炎。目前一般认为,HLA-B27阳性有利于使我们更多地考虑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然而,因为普通人群HLA-B27阳性率达5%左右,而强直性脊柱炎的患病率仅0.3%,即100名HLA-B27阳性的个体中,只有3名左右可能是AS。况且AS病人中,还有10%左右为HLA-B27阴性。因此,单凭HLA-B27阳性不能诊断AS,而HLA-B27阴性也不能除外AS。
抗核抗体(ANA)ANA是风湿性疾病的初步筛选试验,对风湿病的诊断极为重要。因为,大部分风湿病人可出现ANA阳性,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90%~98%阳性。然而ANA阳性也可见于少数正常人(尤其老年人)、慢性感染、肝病以及使用某些药物。临床上有很多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虽然症状缓解,但ANA始终阳性或滴度没有下降,使其中部分病人一直担心疾病没控制,其实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应该认识到ANA与病情波动无关,ANA阳性或高滴度并不意味疾病严重。 保健知医网
抗可抽提核抗原抗体(ENA抗体) ENA抗体包括抗Sm,RNP,SSA,SSB,Scl-70,Jo-1及抗核糖体抗体等自身抗体,主要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亚急性皮肤型狼疮(SCLE),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硬皮病(SSc),干燥综合征(SS)和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等自身免疫性风湿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其中:
抗Sm是SLE的标志性抗体;
抗RNP可出现在MCTD、SLE、SSc等患者血清中;
抗SSA阳性则可能提示SS或SCLE;
抗SSB是SS的标志性抗体;
抗Jo-1是PM/DM的标志性抗体;
抗Scl-70是SSc的标志抗体;
抗核糖体抗体阳性则提示SLE。
患者应该切记虽然某种抗体阳性可能提示某种疾病,但不是绝对的,临床诊断更重要的依据是临床表现。
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 抗dsDNA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特征性抗体,但由于测定技术和实验室条件不同,对于正常人和SLE的界限因不同单位而异,所以抗dsDNA轻度增高不一定有临床意义,还是那句老话,诊断仍需要结合临床表现。
抗心磷脂抗体(ACL) ACL作为抗磷脂综合征中的重要自身抗体,ACL阳性往往提示易发生动、静脉血栓形成,脑血管意外发生率高达56%。 抗心磷脂抗体与SLE密切相关,ACL阳性的SLE 病人易出现血栓、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性贫血等症状。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女性患者易发生习惯性流产。但由于实验技术所限,ACL可出现假阳性,某些疾病如感染也可以导致暂时ACL的升高。 www.bjzi.com
补体补体的检测项目包括CH50、C4、C3和B因子,在SLE患者中补体水平降低一般意味着SLE活动,而补体升高往往提示感染。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ANCA是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的血清标记物,对于血管炎疾病的鉴别诊断及预后估计均有价值,而且是疾病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病人发病(复发)时,ANCA滴度均升高。ANCA可出现二类抗体:①胞浆型(c-ANCA)或PR3-ANCA:主要与韦格纳肉芽肿血管炎有关;②核周型(P-ANCA)或MPO-ANCA可在Churg-Strass 综合征及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中产生。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医疗单位由于使用的方法、实验条件等存在差异,各项指标的正常值可能不完全相同,但一般情况下,在化验单上都标有正常参考值,可自己对比测定的各项指标是否超过了正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