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湿性心脏病的致病菌是什么?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有一个或几个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咳嗽、肢体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直至心力衰竭而死亡。有的则表现为动脉栓塞以及脑梗塞而死亡。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寒冷、潮湿和拥挤环境下,初发年龄多在5~15岁,复发多在初发后3~5年内。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往往在病前曾经得过咽炎、扁桃体炎或猩红热。这些病多是由链球菌引起,链球菌感染是正是引发风湿性心脏病的致病原因。 链球菌是常见致病菌,球形细菌呈链状排列,常寄生呼吸道内。平时与人体处于平衡状态,象暗藏的敌人一样潜伏着。当受寒、感冒、疲劳等因素使人体抵抗力下降时,链球菌由潜伏转为繁殖并产生多种毒素侵入人体,引起发热、咽痛、声音哑、扁桃体红肿,严重的表面还有黄白脓点,它还会引起猩红热(俗称红痧)。在链球菌入侵人体后,血清中抗体(抗0)水平即会上升,超过正常值500单位以上,这种现象称为链球菌感染。 多数感染病人治疗后恢复良好。有3%病儿会发生免疫性疾病,即链球菌产生的毒素(抗原)与人体产生的抵抗毒素的物质(抗体)结合成一种有害的复合物。这类复合物若沉积在心脏瓣膜表面,可使瓣膜肥厚、粘连,损害瓣膜的正常开放和关闭功能。由于链球菌反复感染、复合物生成增多,沉积在病变部位的量也增多,最终形成风湿性心脏病。 以上内容就是对风湿性心脏病的致病菌相关问题的介绍,相信大家看过之后,对风湿性心脏病的致病菌是什么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2、风湿热及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血沉第1小时末可能达到 mm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处于活动期血沉肯定是很快的,可以达到100以上,甚至更高。
3、风湿热活动性的判断方法与步骤是什么?
?
4、风湿热活动是什么意思
风湿炎症活动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轻度至中度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常有轻度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的降低,呈正细胞性,正色素性贫血。 2.非特异性血清成份改变某些血清成份在各种炎症或其它活动性疾病中可发生变化。在风湿热的急性期或活动期也呈阳性结果。常用的测定指标有: ⑴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SR):血沉加速,但合并严重心力衰竭或经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水杨酸制剂抗风湿治疗后,血沉可不增快。 ⑵C反应蛋白:风湿热患者血清中有对C物质反应的蛋白,存在于α球蛋白中。风浊湿活动期,C反应蛋白增高,病情缓解时恢复。 ⑶粘蛋白:粘蛋白系胶原组织基质的化学成份。风湿活动时,胶原组织破坏,血清中粘蛋白浓度增高。 ⑷蛋白电泳:白蛋白降低α2和γ球蛋白常升高。 3.免疫指标检测 ⑴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阳性。 ⑵血清总补体和补体C3:风湿活动时降低。 ⑶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急性期增高。 ⑷B淋巴细胞增多,T淋巴细胞总数减少;T抑制细胞明显减少,T辅助细胞与T抑制细胞的比值明显增高。T抑制细胞减少后,引起机体对抗原刺激的抑制减弱,破坏了免疫系统的自隐性。 ⑸抗心肌抗体:80%的患者抗心肌抗体呈阳性,且持续时间长,可达5年之久,复发时又可增高。 上列各项检查联合应用地,其诊断意义较大。若抗体和特异性血清成份测定均为阳性,提示活动性风湿病变;若二才均阴性,可排除活动期风湿病。抗体升高而非特异性血清成份测定阴性者,表示在恢复期或发生了链球菌感染的可能性较大;若抗体正常而非特异性血清成份测定阳性;应考虑其它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