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风湿 > 丝瓜络治风湿

丝瓜络治风湿

发布时间:2020-10-14 03:57:23

1、丝瓜络桑树枝加什么可以治风湿关节炎

.木瓜治疗风湿 [配 方] 木瓜1个。 [制用法] 水酒各半,煮令极烂,研成粥浆样,用布摊敷患处,凉即更换。3至5次。 [功 效] 舒筋活络,祛风湿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痛。 2.四树枝治疗风湿痛 [配 方] 椿树枝、柳树枝、桑树枝、楡树枝各60克。 [制用法] 煎汤洗澡。 [功 效]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痛。 3.小茴香治疗寒湿疼痛 [配 方] 食盐1斤,小茴香120克。 [制用法] 共入锅内炒热,用布包熨痛处,凉了在换,往复数次。 [功 效] 祛风理气,散寒止痛。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痛。 4.海燕汤补肾祛风湿 [配 方] 海燕2只。 [制用法] 将海燕洗净,水煎取汁,每日3次,温服。 [功 效] 补肾壮阳,祛风湿。治疗肾虚夹有风湿所致的腰腿痛。 5.鸡血藤治风湿性腰酸 [配 方] 鸡血藤、伸筋草各9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 效] 用治风湿性腰酸。 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单方、验方有: (1)柳枝30~60g,水煎服。 (2)老桑枝30~60g,黄柏10g,水煎服。 (3)苍术、黄柏各9g,忍冬藤30g,水煎服。 (4)嫩桑枝30g、怀牛膝10g、汉防己10g、丝瓜络30g,水煎服。 (5)青风藤15g、防己10g,水煎服。 (6)郗莶草30g、桑枝30g、嫩柳枝15g、嫩槐枝15g,水煎分3次服。 (7)虎杖30g、白酒1匙,酒水同煎,1日1剂。 (8)鲜忍冬藤、根、叶90g,水煎分3次服。 (9)薜荔枝60g,用清水、甜酒各半同煎,去渣加红糖30g,调服。 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的单方、验方有: (1)鸡血藤、海风藤、桂枝各9g,水煎服。 (2)虎杖根、桑树根各30g,大枣10枚,水煎服。 (3)郗莶草、臭梧桐各15g,水煎服。 (4)络石藤、秦艽、伸筋草、路路通各12g,水煎服。 (5)青风藤、秦艽、寻骨风、何首乌各12g,水煎服。 (6)郗莶草90g,生白术、薏苡仁各60g,水煎服。

2、丝瓜络的主要价值

有些柴油机使用的油浴式空气滤清器是用波浪式细铁丝做滤芯的,由于受高频率、高速度脉动气流的冲击,铁丝相互磨擦而逐渐磨断成铁屑,掉落到油盘内,滤芯变薄、变松散,滤清效果下降。若不及时修补滤芯,空气滤清效果将急剧变差,导致活塞、活塞环、气缸、气门、气门座等零件迅速磨损。遇到这种情况时,可将新鲜干丝瓜络去皮、去籽,剪成条块,填充于滤芯盘内,它既有弹性,又有网状缝隙,能起到与铁丝同样的滤清效果。
丝瓜络有很强的吸水能力,是做鞋垫的好材料。经过专业的设计与加工丝瓜络在洗浴、足部保健 、装饰、玩具、坐垫等领域都有应用。
成熟丝瓜络可以用来做厨房清洁用抹布,环保低碳。 1.对肝脏作用:所含齐墩果时酸对大鼠肝脏由四氯化碳引起的急性损伤有治疗作用,能减轻肝细胞浆空心变性、疏松变性、肝细胞坏死及小叶变性反应。
2.其它作用:齐墩果叶酸有强心利尿作用以及抑制S一180瘤株的生长。
3.药(毒)理学:齐墩果叶酸po120mg/kg未见明显的毒性及副的反应。动物ig临床剂量的100倍,连服10天,镜检,脑、心、肝等11种器官未见明显损害,表明毒性低,使用安全。 1.治胸胁疼痛:炒丝瓜络、赤芍、白芍、延胡索各9克,青皮6克。煎服。(《安徽中草药》)
2.治胸痹及心气痛:丝瓜络15克,橘络3克,丹参10克,薤白12克。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
3.治咳嗽多痰,胸胁痛:老丝瓜络烧存性,研细。白糖拌服,每次2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4.治风湿性关节痛:丝瓜络15克,忍冬藤24克,威灵仙12克,鸡血藤15克。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5.治手臂痛:丝瓜络10克,秦艽6克,羌活3克,红花4.5克,水煎服。(中医研究院《常见病验方选编》)
6.治中风后半身不遂:丝瓜络、怀牛膝各10克,桑枝、黄芪各30克。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
7.治乳少不通:丝瓜络30克,无花果60克。炖猪蹄或猪肉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
8.治小肠气痛,绕脐冲心:丝瓜络,烧存性研末。每服三钱,热酒调下。(《本草用法研究》)
9.治急性乳腺炎,疮疖肿毒:丝瓜络、丹皮各9克,金银花、蒲公英各15克,炒枳壳12克。煎服。(《安徽中草药》)
10.治湿疹:丝瓜络60克。水煎,熏洗患处。(《山东中草药手册》)
11.治痔漏,脱肛:丝瓜络,烧存性。同多年石灰、雄黄为末,以猪胆汁、鸡子清及香油和调,贴之收上乃止。(《本草用法研究》)
12.治水肿,腹水:丝瓜络60克。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13.治经事不行:丝瓜络(煅,研),每15克,酒下。(《(鱼孚)溪单方选》)
14.治绣球风及女阴搔痒:丝瓜络30克,蒜瓣60克。煎水10000ml。坐浴,每日2~3次,每次20~30min。(《疮疡外用本草》)
15.治关节痛:丝瓜络150克,白酒500毫升,浸泡7天,去渣饮酒,每次1盅,每日服2次。
16.治慢性腰痛:丝瓜络切碎,焙成焦黄,研末,每日1个,分2次服,加黄酒少许冲服。
17.治子宫脱垂:丝瓜络48克,大曲酒500毫升。将丝瓜络烧存性,研细,分成14等份备用,每天早、晚饭前各服1份,用白酒9毫升送服,7天为一个疗程,问隔5~7天服第2个疗程。
18.治尿道炎:丝瓜络水煎,加蜜少许内服。
19、治乳腺炎:丝瓜络1个,烧存性,研末,用醋煮开,红糖水送服。 本品为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成熟果实的维管束。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果皮变黄、内部干枯时采摘,除去外皮及果肉,洗净,晒干,除去种子。
丝瓜当中的皂甙类物质、丝瓜苦味质、黏液质、木胶、瓜氨酸、木聚糖和干扰素等特殊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所含防止皮肤老化的维生素b1,增白皮肤的维生素c等成分,能保护皮肤、消除斑块,使皮肤洁白、细嫩,是不可多得的美容佳品,故丝瓜汁有“美人水”之称。
丝瓜络全体由维管束纵横交错而成,多为长圆形,两端稍细,直径5至10厘米,长短不一,表面黄白色,粗糙,有时可见残存果皮及果肉,体轻,质韧,富弹性,横断面有3个空腔,偶见残留的黑色种子。气微,味淡。以个大、完整、洁净、质韧、色淡黄白、无种子者为佳。
补充信息
丝瓜络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丝瓜络、炒丝瓜络、丝瓜络炭;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食疗作用
味甘,性凉。归肺、肝、胃经。体轻通利。
通经活络,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血。主治胸胁胀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女子经闭,乳汁不通,痰热咳嗽,热毒痈肿,痔漏,水肿,小便不利,便血,崩漏。
做法指导
煎汤宜生用,研末宜炒用,止血宜炒炭用。
1.凡肝郁气滞,经络不畅,症见胸胁胀满疼痛者,可与瓜萎、郁金、枳壳、延胡索等配伍,以增宽胸理气之功
2.凡肺经热盛,症见咳嗽多痰者,可与全瓜蒌、桑白皮、贝母、前胡配伍,以增清肺化痰之功
3.凡水液内停而致水肿、腹水者,可与茯苓、泽泻、冬瓜皮、薏苡仁配伍,以增利水渗湿之功
4.本品炒炭又能止血,常配棕榈炭以治便血、崩漏。 性状鉴别
全体由维管束纵横交错而成。多呈长圆形状,略弯,两端稍细,长短不一,长可达70cm,直径5-10cm。表面黄白色,粗糙,有数条浅纵沟,有时可见残存的果皮和膜质状果内。体轻,质韧,富弹性;横断面可邮3个空腔,偶见残留黑色种子。气微,味淡。
以个大、完整、筋络清晰、质韧、色淡黄白以、无种子者为佳。
应用鉴别
丝瓜络与丝瓜花同出一物,其性味相同,一为花,一为老果实的网状纤维,二者均有清热解毒之功,均可治疗肺热咳嗽之症,但丝络其力较甚,且又具通经活络,凉血止血之效。
性状鉴别
丝瓜络
呈长圆筒形或长梭形,略弯曲,两端较细。长约25~60厘米,中间直径约6~8厘米。表面白色或黄白色,全体系由多层丝状纤维交织而成的网状物。体轻,质坚韧,不能折断。横切面可见子房3室,形成3个大空洞,内有少数残留的黑色种子。气无,味淡。以筋细、质韧、洁白、无皮者为佳。
丝瓜布
外形呈长圆筒形,一端具坚韧的果柄,果皮灰黄色,上有10条纵向棱线,果皮质脆。其余均与丝瓜络相似。

3、用干丝瓜络煮的白开水人喝了后有什么好处

中国的草药卷帙中记述百,丝瓜络性平味甘,有通经络、行命脉、凉血除毒的成效。前人觉得老丝瓜络筋络贯穿,大致相似人的身体的经络,故可度借老丝瓜络之气来引导人的身体的经络,使经络畅达内、气血通顺,经血天然也通顺了。
把丝瓜络子烘焙,加水1碗煎服,水开后参加小量黄糖,冲黄汤温服容。迟早各1次,对换理经血拂逆管用。

4、丝瓜瓤煮水有什么好处

中医理论认为,丝瓜瓤味甘性平,入肺、胃、肝经,为医用、食疗佳品,具有通经活络、清热化痰功效,《本草再新》记载:“通经络,和血脉,化痰顺气”,可用于:

1、风湿痹证。本品善袪风通络,唯药力平和,多入复方中应用。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肢体麻痹,常与秦艽、防风、当归、鸡血藤等配伍。

2、胸胁胀痛。本品能入肝活血通络,常用于气血瘀滞之胸胁胀痛,多配柴胡、香附、瓜蒌皮、郁金等。

3、乳汁不通,乳痈。本品体轻通利,善通乳络,治产后乳少或乳汁不通者,常与王不留行、路路通、穿山甲、猪蹄等同用;治乳痈肿痛,每与蒲公英、浙贝母、瓜蒌、青皮等配伍。

(4)丝瓜络治风湿扩展资料:

丝瓜瓤是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丝瓜的成熟果实中的维管束或者说丝瓜的枯老果实。丝瓜是我国夏秋季节常用蔬菜,全国大多数的省区有产。

丝瓜络含木聚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等,水煎剂有明显的镇痛、镇静和抗炎作用,临床研究表明丝瓜络内服与外用治疗急性乳腺炎、眼部带状疱疹、甲状腺腺瘤等有一定疗效。

5、丝瓜络洗脚有什么好处

:丝瓜络有清热、化痰、通络的功效。丝瓜络常用于治疗气血阻滞的胸肋疼痛、乳痛肿等症。丝瓜络有通络祛风之功效,用它泡脚,脚上穴位和经络丰富,可以起到加快血液循环的功效,对于一些风湿痹痛疾病有好处!
丝瓜络 本身具有活血通经。通乳的作用,所以在这种情况的时候。出现乳腺增生。或者是存在乳腺炎症等情况的时候我们都可以使用它用来煮水喝。它的效果是比较明确的同时可以配合局部热敷治疗。主治疮、疖。丝瓜花清热解毒。 老丝瓜干后制成药材称为丝瓜络,以通络见长,用于治疗胸肋痛、筋骨酸痛等症。还可作海绵的作用品

6、老丝瓜瓤煮水喝有什么作用

老丝瓜瓤煮水喝的作用:

1.通经活络

丝瓜络呈长圆筒形或长梭形,全体系由多层丝状纤维交织而成段网状体,形似人体之脉络,故本品有通经活络的作用。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气血瘀滞,脉络不通的胸胁疼痛、腹痛、腰痛、睾丸疼痛,妇人闭经,乳汁不通等症,用本品通经脉、利气血,通则不痛,经脉通,则诸痛自愈,气血畅,则经复来,乳汁下,故为通经活络之佳品。

2.清热化痰

丝瓜络味甘性寒,甘寒质润,寒能清热,入肺经,故可清肺热,润肺化痰,用于肺经有热,肃降失司而致咳嗽,气喘,咳痰等症,本品可清肺热,润肺化痰,标本兼治。

3.凉血止血

丝瓜络性寒清热,炭制存性,入血,可凉血,其炭可止血,故能凉血止血,对于便血,崩漏等血证用之有效,且以血热患者用之最佳,既可凉血,又能止血。

4.风湿痹证

丝瓜络善袪风通络,唯药力平和,多入复方中应用。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肢体麻痹,常与秦艽、防风、当归、鸡血藤等配伍。

5.胸胁胀痛

丝瓜络能入肝活血通络,常用于气血瘀滞之胸胁胀痛,多配柴胡、香附、瓜蒌皮、郁金等。

6.乳汁不通,乳痈

丝瓜络体轻通利,善通乳络,治产后乳少或乳汁不通者,常与王不留行、路路通、穿山甲、猪蹄等同用;治乳痈肿痛,每与蒲公英、浙贝母、瓜蒌、青皮等配伍。

(6)丝瓜络治风湿扩展资料:

丝瓜成熟后,晒干去掉外层表皮,内部丝状物部分即为丝瓜瓤。

1.丝瓜瓤作用

()清洁餐饮具

丝瓜瓤在农家通常用作炊具清浩,如洗碗刷锅等作用。特点为不粘油,清洁干净。

(2)清洁面部

丝瓜瓤经过开水烫过后,可用于洗脸,去油控油,清洁彻底,面部长有青春痘的可用丝瓜瓤进行清洗,新鲜的效果更佳。也可用作身体清洁。

2.药用价值

(1)概述

丝瓜瓤,又名丝瓜网、丝瓜壳、瓜络、絮瓜瓤、天罗线、丝瓜筋、丝瓜络、千层楼,为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丝瓜的成熟果实中的维管束或者说丝瓜的枯老果实。

丝瓜是我国夏秋季节常用蔬菜,全国大多数的省区有产,为栽培品,以江苏,浙江所产者质量为好。丝瓜络含木聚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等,水煎剂有明显的镇痛、镇静和抗炎作用,临床研究表明丝瓜络内服与外用治疗急性乳腺炎、眼部带状疱疹、甲状腺腺瘤等有一定疗效。

(2)中医理论

中医理论认为,该品味甘性平,入肺、胃、肝经,为医用、食疗佳品,具有通经活络、清热化痰功效,《本草再新》记载:“通经络,和血脉,化痰顺气”。

可用于:①风湿痹证。本品善袪风通络,唯药力平和,多入复方中应用。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肢体麻痹,常与秦艽、防风、当归、鸡血藤等配伍。②胸胁胀痛。本品能入肝活血通络,常用于气血瘀滞之胸胁胀痛,多配柴胡、香附、瓜蒌皮、郁金等。③乳汁不通,乳痈。本品体轻通利,善通乳络,治产后乳少或乳汁不通者,常与王不留行、路路通、穿山甲、猪蹄等同用;治乳痈肿痛,每与蒲公英、浙贝母、瓜蒌、青皮等配伍。此外,本品又能治跌打损伤、胸痹等。

7、丝瓜络经常和什么配伍

中药丝瓜络的附方
1.治胸胁疼痛。炒丝瓜络、赤芍、白芍、延胡索各9g,青皮6g。水煎服。(《安徽中草药》)
2.治肋间神经痛。丝瓜络12g,香附、郁金各9g。水煎服。(《河北中草药》)
3.治胸痹及心气痛。丝瓜络15g,橘络3g,丹参10g,薤白12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
4.治痹痛拘挛,关节麻木。丝瓜络、当归、桂枝各9g,木瓜、制南星各6g。水煎服。(《中国常用中草药》)
5.治风湿性关节痛。丝瓜络15g,忍冬藤24g,威灵仙12g,鸡血藤15g。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6.治手臂痛。丝瓜络3寸,秦艽6g,羌活3g,红花4.5g。水煎服。(中医研究院《常见病验方选编》)
7.治中风后半身不遂。丝瓜络、怀牛膝各10g,桑枝、黄芪各30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
8.治经事不行。丝瓜络(煅,研),每三钱,酒下。(《鲆溪单方选》)
9.治乳少或乳汁不通。
①丝瓜络40g。水煎服。(《中国常用中草药》)
②丝瓜络30g,无花果60g。炖猪蹄或猪肉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
10.治小肠气痛,绕脐冲心。丝瓜络,烧存性研末。每服三钱,热酒调下。(《本草用法研究》)
11.治乳腺炎。丝瓜络15g,蒲公英60g,栝楼15g。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12.治急性乳腺炎,疮疖肿毒。丝瓜络、丹皮各9g,金银花、蒲公英各15g,炒枳壳12g。水煎服。(《安徽中草药》)
13.治痔漏脱肛。丝瓜络,烧存性,同多年石灰、雄黄为末。以猪胆汁、鸡子清及香油和调贴之,收上乃止。(《本草用法研究》)
14.治湿疹。丝瓜络60g。水煎熏洗患处。(《山东中草药手册》)
15.治水肿,腹水。丝瓜络60g。水煎服。(同上)
16.治外感暑湿,四肢困倦,小便短赤。丝瓜络、冬瓜皮、生苡米各30g。水煎服。(《中药大全》)
17.治水蛊腹胀。老丝瓜去皮一枚(剪碎),巴豆十四粒。同炒豆黄,去豆;以瓜同陈仓米再炒熟,去瓜。研米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白汤下。(《纲目》引宋会之方)
18.治子宫出血、痔血。丝瓜络、棕榈各等分。炒成炭,共研末。每服1.5g,1日3次。(《江西中药》)

8、丝瓜络功效主治是什么?怎样鉴别?

丝瓜络

又名:丝瓜网、丝瓜壳、瓜络、丝瓜筋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归肺、胃、肝经。

风湿热痹之常用药

丝瓜络具有祛风通络、解毒化痰的功效,尤其适用于风湿热痹。《本草便读》记载“丝瓜络,入经络,解郁热,热除则风去,络中津液不致结而为痰,变成肿毒诸证,故云解毒耳。”《陆川本草》又记载丝瓜络“凉血解毒,利水去湿,去肺热痰咳,热病谵妄,心热烦躁,手足抽搐。”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丝瓜络还具有镇痛、镇静、抗炎等作用。

【丝瓜络小档案】

丝瓜络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浙江慈溪、江苏南通、苏州三地所产质量最佳。属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丝瓜的果络可作为中药材使用,果络是成熟果实中的维管束,一般在夏、秋二季果实成熟、皮变黄、内部干枯时采摘,除去外皮及果肉,晒干,再除去种子,生用或炒用。广东粤丝瓜摘取后不去皮、子,称为“丝瓜布”。现代研究发现,丝瓜络中主要含有甘露聚糖、半乳聚糖、木聚糖、纤维素等成分。

【功效主治】

功效祛风通络,解毒化痰。

主治1.用于风湿痹痛、手足拘挛、关节疼痛。2.用于胸胁胀痛。3.用于乳痈、乳汁不通。4.用于咳嗽痰多。

【真伪鉴别】

需要注意丝瓜络中掺杂海绵的现象。丝瓜络通常为切面宽1~1.5厘米,长3~6厘米的长条状,色白,质硬而韧,断面呈网络状;海绵为有机化学合成品,质松软,大小、形状、颜色与丝瓜络很相近,不易看出。内服常用量为1O~15克,外用适量。药膳养生去斑茶:丝瓜络10克,白菊花10克,玫瑰花5克,红枣5枚,沸水冲服。适于蝴蝶斑、黄褐斑。

2、通调乳房气血

对虾通草丝瓜汤:通草6克,丝瓜络10克,黄芪15克,水煎,过滤留汁,用药汁煮已剥壳的对虾肉,再加入盐、姜适量调味,喝汤吃虾肉,每日1次。适用于乳房健美,使之丰满。尤其适用于中年女性。

3、清热利尿

丝瓜络蜂蜜汁:丝瓜络100克,水煎,过滤留汁,再加入蜂蜜、醋各10克,分早晚2次服用。适用于尿道炎患者。丝瓜橘皮络汤:丝瓜络30克,橘皮络6克,萝卜子15克,葱白3根,水煎,代茶饮。适用于伤气型胸肋损伤。

9、丝瓜络泡酒只类风湿吗?

党参20克,杞子20克,薏米15克,灵仙10克,牛七10克,首乌15克,肉苁蓉20克,黄芪10克,当归20克。血藤25克。泡酒

作用:祛风散寒,舒筋活络,行气益血。消肿止痛。滋补肝肾

与丝瓜络治风湿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