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风湿 > 风湿热克

风湿热克

发布时间:2020-03-25 09:36:14

1、风湿热痹用什么药好?

A.黄柏、蚕砂

B.木通、防己

C.独活、威灵仙

D.白鲜皮、薏苡仁

E.忍冬藤、络石藤

威灵仙

性味 性温,味辛、咸。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风寒痹痛、四肢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哽咽喉。

气味:(根)苦、温、无毒。

主治:

1、腰脚诸痛。用威灵仙末,每服一钱,空心服,温酒送下。又方:用威灵仙一斤,洗干净,在好酒中泡七天,取出研为末,加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用泡药的酒送下。

2、手足麻痹。3、喘咳呕逆,不能进食。

4、腹中痞积。用威灵仙、楮桃儿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温酒送下。此方名“化铁丸”。

5、肠风泻血。用威灵仙、鸡冠花各二两,在米醋二升中煮干,炒为末,以鸡蛋白调作小饼,炙干后再研为末。每服二钱,陈米汤送下。一天服两次。

6、痔疮肿痛。用威灵仙三两,水一斗煎汤先熏后洗。

独活

【性味归经】辛、咸,温。归膀胱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

【用法用量】 6~9g .独活:性味 性微温,味辛、苦。功能主治 祛风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

威灵仙,独活性味都偏温,不适合治疗风湿热痹。

2、治疗风湿热该用什么药?

(1)阿斯匹林:用于无心脏受累或心脏轻度受累者。每日100毫克/公斤体重,分4次饭后服。4~6周后逐渐减量,每月递减0.5克,直到0.5克每日3次服。总疗程不少于一年。

(2)肾上腺皮质激素:适用于中、重度心脏炎者。强的松初始1~1.5毫克/公斤体重/日(每日量

3、风湿热和出血热是同一种病吗?

当然不是了

4、怎么治疗风湿热?

1.急性期卧床休息:无心脏炎者卧床2~3周;有心脏炎者,应卧床4~6周;有心衰者应绝对卧床至心力衰竭完全纠正,然后逐渐起床活动。

2.药物治疗:

阿斯匹林:用于无心脏受累或心脏轻度受累者。每日100毫克/公斤体重,分4次饭后服。4~6周后逐渐减量,每月递减0.5克,直到0.5克每日3次服。总疗程不少于一年。

肾上腺皮质激素:适用于中、重度心脏炎者。强的松初始10~15毫克/公斤体重/日(每日量

5、治疗风湿热可选用哪些药物?

(1)阿斯匹林:用于无心脏受累或心脏轻度受累者。每日100毫克/公斤体重,分4次饭后服。4~6周后逐渐减量,每月递减0.5克,直到0.5克每日3次服。总疗程不少于一年。

(2)肾上腺皮质激素:适用于中、重度心脏炎者。强的松初始1~1.5毫克/公斤体重/日(每日量

6、风湿热卧床休息时应该怎么躺着有好处

首先要告诉大家,发热只是风湿热的伴发症状之一,所以在临床一般通过合理的抗风湿治疗,在其心脏炎、多发性关节炎等症状好转的同时,体温即会随之下降。通常若以关节症状为主,或发热明显时,应选用阿司匹林,用量为80~100mg/kg/d,疗程在8~12周左右。若以心脏炎为主要表现,尤其伴心力衰竭者,应首选强的松。用量为2 mg/kg/d,服用2~4周后,逐渐减量,总疗程12周左右。此外,为清除链球菌感染,应同时予青霉素治疗,疗程在10~14天。青霉素过敏者改用红霉素口服。在风湿热急性期还应强调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一般经上述处理,发热会逐渐得到控制乃至完全缓解。有少数身热较高者,可适当采用药物或物理降温方法退热。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在用药物降温时,要注意患者有无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用量如何,以调整好用药时间及药量,以免造成体温不升等弊端。

另因发热与否能提示风湿有无活动性,故临床尚可据此调整用药,调整药量。譬如服用阿司匹林,一般用至体温下降,关节症状消失,血沉、c反应蛋白等降至正常,方可考虑减量。又如在抗风湿治疗过程中若体温下降不明显或体温退而复升,则应考虑有无药量不足或减量过快问题,是否需要联合用药等等,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使患儿尽快康复。

7、哪些药物可以治疗风湿热?

(1)阿斯匹林:用于无心脏受累或心脏轻度受累者。每日100毫克/公斤体重,分4次饭后服。4~6周后逐渐减量,每月递减0.5克,直到0.5克每日3次服。总疗程不少于一年。

(2)肾上腺皮质激素:适用于中、重度心脏炎者。强的松初始1~1.5毫克/公斤体重/日(每日量

8、风湿热患者常见哪些体征

1.[b]感染[/b]因素:很多风湿病与感染有关。如风湿病的发病与A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有关,强直性脊柱炎与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有关,类风湿关节炎与微生物感染有关。 遗传因素: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风湿病与遗传因素有关。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均有遗传倾向,痛风、风湿热与遗传因素也有密切关系。 2.[b]免疫[/b]因素:免疫异常在风湿病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风湿病至少有部分原因是由免疫异常引起的。如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3.[b]内分泌[/b]因素:可刺激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 4.其他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环境因素、机体素质等也均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b]疼痛与风湿病 [/b] 疼痛是风湿病的主要症状,也是导致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风湿病临床中,起源于关节及其附属结构的疼痛最为常见,然而肢体和躯干部位的疼痛也可见于内脏和神经系统病变 什么是[b]类风湿关节炎[/b]?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功能障碍性疾病。常以手足小关节对称性起病,可累及多个关节,主要病理变化为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细胞侵润,滑膜翳形成,软骨及骨组织的侵蚀,导致关节结构的破坏,关节畸形,功能丧失。 类风湿关节炎好发于哪些关节? 类风湿关节炎可累及全身能活动的关节,以四肢关节,尤其是双手和双足小关节为主,最常受累的是近端指间或趾间关节和掌指或庶跖趾关节,其次腕、肘、膝、肩、踝、胸锁、髋、寰枢椎关节也可被累及。 [b]晨僵[/b]是怎么回事? [b]晨僵[/b]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共有的体征,也是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诊断依据之一。其临床表现为:病人早晨起床或睡醒之后,出现关节僵硬,活动受限,同时可伴有 肢端发凉、麻木等现象,严重时可有全身僵硬感。起床后经活动或温暖后,症状会缓解或消除。[/

9、诱发风湿热产生的因素有哪些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很普遍的疾病,但是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识来说很多人都不是很明白,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呢?在这里我们为你详细的介绍一下,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 ?风湿病的发生主要与感染、遗传、免疫、性激素、物等因素有关。 1、内分泌因素:可刺激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 2、感染因素:很多风湿病与感染有关。如风湿病的发病与A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有关,强直性脊柱炎与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有关,类风湿关节炎与微生物感染有关。 3、免疫因素:免疫异常在风湿病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风湿病至少有部分原因是由免疫异常引起的。如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4 、遗传因素: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风湿病与遗传因素有关。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均有遗传倾向,痛风、风湿热与遗传因素也有密切关系。 5、?其他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环境因素、机体素质等也均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类风湿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从病理改变的角度来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累及关节滑膜(以后可波及到关节软骨、骨组织、关节韧带和肌键),其次为浆膜、心、肺及眼等结缔组织的广泛性炎症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全身性表现除关节病变外,还有发热、疲乏无力、心包炎、皮下结节、胸膜炎、动脉炎、周围神经病变等。广义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除关节部位的炎症病变外,还包括全身的广泛性病变。

与风湿热克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