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风湿 > 风湿草药配方大全

风湿草药配方大全

发布时间:2020-09-30 08:31:51

1、风湿病的中药配方

可以通过飞秒检测获得其中的组成和含量,一般含有三七、木通、柏树等

2、中草药配酒

风痰麻木风湿药酒--《疡医大全》卷二十八引江仍度方
1 【处方】大生地10两,酸枣仁(炒),当归身2两,海桐皮2两,羌活2两,川萆薢(风湿加此2味)2两,地骨皮1两5钱,川牛膝1两5钱,桂枝5钱,甘草5钱。【制法】火酒20斤,窨7日后,即可服。【功能主治】壮筋骨,健步履。主治风痰麻木,并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每饮2-3小杯,不宜过多。
2 【处方】丁公藤1kg,桂枝30g,麻黄37.5g,羌活3g,当归3g,川芎3g,白芷3g,补骨脂3g,乳香3g,猪牙皂3g,陈皮13g,苍术3g,厚朴3g,香附3g,木香3g,枳壳20g,白术3g,山药3g,黄精8g,菟丝子3g,小茴香3g,苦杏仁3g,泽泻3g,五灵脂3g,蚕砂6.5g。
【制法】以上二十五味,丁公藤蒸二小时后,与桂枝等二十四味,置容器内,加入白酒4.25升,密闭浸泡,浸泡期间加温2至5次,每次使浸泡液达35℃,浸泡四十天,滤过即得。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治风寒湿痹,手足麻木,腰腿酸痛,跌仆损伤。
【用法用量】口服,1次10~15毫升,1日2至3次;外用,擦患处。若有肿痛黑瘀,用生姜捣碎炒热,加入药酒适量,3临汝药酒--《河南省药品标准》
【处方】当归250g,高良姜250g,生草乌750g,丁香250g。
【制法】取丁香制成粗粉,余药切片,混合装入袋内,加61℃白酒6000毫升,密闭,水浴加热,使内温达65~70℃,保持24小时,降至室温,过滤,压榨残渣,合并滤液与压榨液。另取红糖1000g,炒至棕色味苦,加入酒内搅匀,静置5~7天,纱布过滤,至澄清液灌装,灯检,包装即得。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活血祛风。主治风湿麻木,腰背冷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产后中风。
【用法用量】口服,每服1毫升,每日2次,早晚空腹服。
【注意】服后两小时内禁热饮食;高血压、心脏病、孕妇忌服。
3 跌打损伤药酒--《疡医大全》卷三十六
1【处方】当归,五加皮,生地各30克,补骨脂,骨碎补(去毛),功劳叶,薏苡仁,紫荆皮各15克,广木香9克,羌活9克,川芎,杜仲各24克, 莪术,桃仁各9克,虎骨(酥炙)36克。【功能主治】祛瘀血,壮筋骨。主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上药用好酒10千克和,入坛封固,隔水煮三炷香,取起退火。七天后早、晚服。2【配方】当归、生地、五加皮各30克,破故纸、紫荆皮、十大功劳、猴姜、薏苡仁、广木香、羌活、莪术、桃仁、川芎、桂仲各24克,虎骨(酥炙)36克,好酒10公斤。
【制法】将上药浸于酒中,容器封固,隔水加热约1.5小时,取出后静置数日,压榨过滤后即可饮用。
【主治】跌打损伤,包括打扑、殴打、闪压、运动损伤等。
【用法】每次服0.5~1两。说明:如伤情复杂,严重时,应采取相应措施,此酒只是起到辅助治疗作用。也适用于风湿性筋骨疼痛等症。红花酒, 【原料】红花10克,川芎10克,川牛膝10克,白酒500克。
【制作】川芎、川牛膝切片,与上等川红花共同装入酒瓶中浸泡,密封瓶口,每天摇晃数次,1周后即可饮用。
【作用】活血化瘀,通经止痛。适宜于血瘀经络之头痛、身痛、心痛、痛经以及跌打损伤所致的痛证。
【注意事项】有出血倾向者忌服。
4 人参枸杞酒:人参3克,枸杞子35克,熟地10克,冰糖50克,白酒400~500毫升,密封浸泡1周后即可服用。每日2次,每次15~20毫升,尤适用于病后体虚及神经衰弱者,无病者常饮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4红花酒:红花50克,白酒400~500毫升,密封浸泡,待酒液呈棕色时、味浓时即可饮用,饮用时需加2~4倍冷开水。每日2次,每次15~20毫升,此酒有通经活血、降压止痛之功效,尤适用于高血压、头痛、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及产后腹痛者。 5 杜仲米酒:杜仲、枸杞、当归各15克,糯米20克,白糖50克,加入白酒500毫升,密封,置阴暗处存放1个月后即可饮用。每日2次,每次15~20毫升,此酒有补中益气、滋阴补肾之功效,尤适用于身体虚弱、气短乏力、面容憔悴者。 6 黄精天冬酒:黄精、天冬各30克,松针15克,枸杞20克,苍术12克,白酒1000毫升,密封浸泡1周后即可服用。每日2次,每次15~20毫升,此酒有补虚、健身、益寿之功效,尤适用于体虚、食少、乏力者。7延寿酒(益气活血)延寿酒滋阴助阳、益气活血、清虚热、安神志。【配方】生地黄、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当归、川牛膝、杜仲、小茴香、巴蛾天、构杞于、肉苁蓉各60克,破故纸、砂仁、白术、远志各30克,人参、木香、石菖蒲、柏子仁各15克,川穹、白芍、茯苓各60克,黄柏90克,知母印克,白酒30千克。 【制法】将前24味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水加热1.5小时,取出容器,埋入上中3日以去火毒,静置待用。 【功用】滋阴助阳、益气活血、清虚热、安神志。 【主治】气血虚弱、阴阳两亏、夹有虚热而出现的腰酸腿软、乏力、气短、头眩目暗、食少削瘦、心悸失眠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10-15毫升,日服1-2次。延寿酒滋养肺肾、补精填髓、强身益寿。 8【配方】黄精、天门冬各30克,松叶15克,枸杞子20克,苍术12克,白酒1000毫升。 【制法】将黄精、天门冬、苍术切成约0.8Cm的小块,松节切成半节,同枸杞子一起置容器中,加入白酒,摇匀,密封,浸泡15天后,即可取用。【功用】滋养肺肾、补精填髓、强身益寿。 【主治】体虚食少、乏力、脚软、眩晕、视物昏花、须发早白、风湿痹证、四肢麻木等症。无病少量服用,有强身益寿之功。 【用法】 口服。每次服10-20毫升,日服2-39 【配方】黄芪30克,茯神30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熟地30克,生地30克,麦冬15克,陈皮15克,山萸肉15克,枸杞子15克,当归20克,肉桂10克,川芎15克,防风15克,龟板胶15克,五味子12克,羌活12克,高粱酒1500毫升。 【制法】将羌活以上18味药挑拣干净,去杂质,共捣为粗末,用清洁纱布包好,放入盛酒容器中,加盖密封,浸泡60天。 【功效】补气和血,益精补髓。用于气血虚弱,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怔忡健忘,自汗盗汗,畏寒易感等。 【服法】每日2~3次,每次20~30毫升,空腹温服。 【说明】周公百岁酒是中医传统补酒,受到历代医家的推崇,它用多种中药,补脾肺之气,益肝肾之阴,和血脉,填精髓,使精血旺盛,气血充沛,运化调和,神清心宁,故可活百岁矣。此方阴阳兼顾,配伍全面,对体弱久病或中老年仁体衰者,常服可令阴阳气血两和,百病可祛。10【配方】生地黄、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当归、川牛膝、杜仲、小茴香、巴蛾天、构杞于、肉苁蓉各60克,破故纸、砂仁、白术、远志各30克,人参、木香、石菖蒲、柏子仁各15克,川穹、白芍、茯苓各60克,黄柏90克,知母印克,白酒30千克。 【制法】将前24味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水加热1.5小时,取出容器,埋入上中3日以去火毒,静置待用。 【功用】滋阴助阳、益气活血、清虚热、安神志。 【主治】气血虚弱、阴阳两亏、夹有虚热而出现的腰酸腿软、乏力、气短、头眩目暗、食少削瘦、心悸失眠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10-15毫升,日服1-2次。壮阳药酒配方大全之鹿茸补酒:
配方:鹿茸片10克,黄芪30克,山药30克,杜仲15克,牛膝10克,川芎10克,肉桂3克,米酒2500毫升。
制作方法:将上述各药同放入清洁干燥的盛酒容器中,倒入35度以上米酒,加盖密封,放置阴暗处浸泡3个月以上,取酒液饮用。
功效与主治:壮肾阳,益气血,强筋骨,固膀胱。用于男子虚劳精衰,气血两亏,阳痿滑精,畏寒,夜尿频数,骨弱神疲,以及女小腹冷痛,宫冷不孕,寒湿带下等。
服法:每日2~3次,每次15~30毫升,空腹饮用。 2、壮阳药酒配方大全之三子壮阳酒
配方:红参、仙茅、韭菜子、丹参、蛇床子、枸杞子各50克,鹿茸25克,白酒2000毫升。
制作方法:将韭菜子、蛇床子用纱布袋包,与其它药物同放入酒坛内,倒入上好白酒,加盖密封,浸泡2个月,取酒饮用。
功效与主治:温肾壮阳,填精补气,益寿延年。适用于常年感寒,体虚乏力,腰膝酸软,阳事不举,女子宫寒不孕等症。
服法:每日1~2此,每次10毫升,空腹温服。
3、壮阳药酒配方大全之雀菟益肾壮阳酒
配方:麻雀6只,菟丝子30克,当归15克,补骨脂15克,枸杞子15克,龙眼肉30克,米酒3斤。
制作方法:将麻雀去毛和内脏,洗净,切去翼尖,沥干,备用;当归切片,与其余各药以米酒润透,上锅隔水蒸30分钟;取出待凉,盛酒器中,加入米酒,密封浸泡20天,滤取上清酒液服用。
功效与主治:补肾壮阳,填精益智。适用于肾气虚亏,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夜尿频数,记忆减退,智力衰弱,精液稀冷,妇女阴冷,带下等。
服法:每日2次,每次20~30毫升,温服。
4、壮阳药酒配方大全之参茸补阳酒
配方:红参20克,鹿茸6克,白酒1000毫升。
制作方法:将红参、鹿茸蒸软,放入白酒中,加盖密封,浸泡15天后,可以饮用。
功效与主治:补气壮阳。用于阳虚畏寒,肢体不暖,腰膝酸冷,性功能低下等。
服法:每日早晚空腹服15毫升。
说明:此酒对老年人阳虚火衰者有助阳之功效,但夏季不宜饮用,有火者慎服。 5、壮阳药酒配方大全之壮肾补阳酒
配方:雄鸡睾丸4对,龙眼肉200克,巴戟天50克,白酒1000毫升。
制作方法:选用从刚开啼的公鸡身上取下的睾丸,蒸熟后剖开、晾干,与龙眼肉和巴戢天一同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2~3个月即可饮用。
功效与主治:温补肾阳,养心安神。用于阳虚畏寒、腰膝酸软,性欲低下,头晕目眩,心烦失眠,便溏泻泄,夜尿频数等。
服法:每日2次,每次20~30毫升,早晚饮服。 6、 佛手30克,白酒1000克。
【制作】将佛手洗净,用清水润透后切片,再切成1厘米正方形小块,待风吹略收水气后,放入坛(瓶)内,然后注入白酒,封口浸泡。每隔5天,将坛摇动1次,10天后即可开坛,滤去药渣即成。饮用时,根据自己的酒量,每次可服用3~5克。
【作用】疏肝理气,和脾温胃。适用于胃气虚寒,胃腹冷痛,慢性胃炎等症。
7、壮阳药酒配方大全之鹿血酒
配方:新鲜鹿血100毫升,白酒1斤。
制作方法:将鹿血注入酒瓶中,加入白酒,充分搅拌均匀,封口,至于冰箱冷藏24小时,取上清酒液饮用。
功效与主治:补肾填精。用于肾阳虚,精血亏之阳痿,腰膝酸软,畏寒腹痛,虚寒带下,崩漏等。
服法:每日2~3次,每次10毫升。
8、壮阳药酒配方大全之海马酒
配方:海马1对,枸杞子60克,白酒1斤。
制作方法:将上述2味药浸于白酒中,密封,置阴凉处,2周后即可。
功效与主治:补肾阳。用于肾阳虚弱,命门不足的阳痿、腰膝酸软等。
服法:每日1次,睡前温服1小杯。 9、壮阳药酒配方大全之枸杞人参酒
配方:枸杞汁100克,地黄汁100克,麦冬汁60克,人参20克,茯苓30克,甜杏仁30克,白酒3斤。
制作方法:将人参、茯苓、杏仁3药加工切碎,放入酒坛内,倒入三汁,再加白酒,密封浸泡10天,每天摇动数下。开封后,过滤去药渣,装瓶备用。
功效与主治:补肾填精,益气健脾,润燥。适用于气阴不足的腰酸体倦,头晕耳鸣,食欲不振,面容憔悴,肌肤粗糙,大便秘结等。
服法:每日2次,每次空腹饮服15毫升。 10、壮阳药酒配方大全之阳春酒
配方:人参15克,熟地15克,当归9克,白术15克,天冬9克,枸杞9克,柏子仁9克,远志6克,白酒2斤。
制作方法:将上述各药轧碎,用纱布袋装,扎紧袋口,放入酒中,密封浸泡,每日摇动1次,2周后开封,去药袋,过滤装瓶备用。
功效与主治:补益气血,安神定志。适用于气血不足的食欲不振,皮肤干燥,面色无华,头晕心悸,失眠多梦等。老年体虚者亦克常服,而无流弊。
11五香酒【原料】甘草、菊花、甘松、官桂、白芷、藿香、青皮、薄荷、檀香、砂仁、丁香、大茴香、红辛各1 20克,红曲、木香各18克,于姜1 2克,小茴香1 5克,白酒4 500毫升。此副补肾药酒原料在药店很容易配置。【制作】先将上述药切薄片或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多年陈烧酒佳),密封。浸泡10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服法】每次1 O~1 2毫升,每日早、晚各饮1次。
【功效】补脾健胃,散寒止痛,芳香辟疫,发表祛暑。适用于脾胃气滞、虚寒脘满、食欲缺乏、肾虚怕冷等症,并可用于寒气凝滞的小肠疝气及暑月感受风寒等症 12千斤钟乳酒
【原料】钟乳石60克,薏苡仁、天冬、丹参、牛膝、杜仲、防风、山茱萸各20克,黄芪、当归、石斛、胡l’麻仁各30克,肉桂、川芎、附子各15克,秦艽、干姜各10克,白酒5 000毫升。【制作】①将钟乳石先用甘草汤浸3昼夜,取出后浸入牛乳中约2小时,置锅中蒸约2小时,待乳完全倾出后,取出用温水淘洗干净,研碎备用。②其余各药均加工粉碎,同胡麻仁、钟乳石用绢袋盛装,扎紧口备用。③将白酒倒入净坛中,放人嘉袋,加盖密封,置阴凉干燥处。④每日摇动数次,经半月后开封,去掉药袋,再用细纱布过滤1遍,贮入净瓶中即成。
【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空腹饮10~25毫升。
【功效】补肾温阳,益气血,祛风湿。适用于腰膝冷痛、四肢不温、行走无力等症。
【说明】 阴虚火旺或湿热者忌服。13 人参枸杞酒【原料】人参20克,枸杞子350克,熟地100克,冰糖400克,白酒1公斤。
【制作】先将人参、熟地切片,枸杞去杂质,装入纱布袋,扎紧袋口。冰糖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用文火烧至冰糖溶化呈黄色,趁热用纱布过滤去渣留汁。再将冰糖汁、纱布药袋放入酒内,盖严封瓶口,浸泡10~15天,每日翻动1次,泡至人参、枸杞颜色变淡,再用纱布滤去渣,静置澄清,即可饮用。
【作用】大补元气,安神固脱,滋肝明目。适宜于劳伤虚损、倦怠少食、健忘、阳痿、腰膝酸软等症。13 健脾 [配方] 藿香9克.川厚朴5克.白术50克,苍术、生苡仁各15克,黄酒500毫升。
[制法] 将前5味捣碎,置容器中,加入黄酒,密封,隔水煮沸后,浸泡1-2宿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 健脾燥湿、宣化表湿。 [主治] 脾虚湿停,兼感外邪之证。兼治中湿。 [用法] 口服。每次服50~80毫升,日服3次。
[附记] 引自《药酒汇编》。验之临床,确有良效。  14八珍酒  【配方】 全当归26g 炒白芍18g 生地黄15g 云茯苓20g 炙甘草20g 五加皮25g 肥红枣36g 胡桃肉36g 白术26g 川芎10g 人参15g 白酒1500ml。  【功用】 滋补气血,调理脾胃,悦颜色。
【制法】 1 将所有的药用水洗净后研成粗末; 2 装进用三层纱布缝制的袋中,将口系紧; 3 浸泡在白酒坛中,封口,在火上煮1小时; 4 药冷却后,埋人净土中,五天后取出来; 5 再过三至七天,开启,去掉药渣包将酒装入瓶中备用。
【用法】每次10~30ml,每日服3次,饭前将酒温热服用。
【药材功效解析】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脾益气。 当归、白芍、地黄、川芎:滋养心肝,补血而理气。 川芎:可使地黄、当归补而不腻。 五加皮:祛除风湿,强壮筋骨。 胡桃肉:润肺补肾,乌须发,强记忆。 大枣:健脾而调和诸药。 此酒可以起到气血双补的功效,用以治疗因气血亏损而引起的面黄肌瘦,心悸怔忡,精神萎靡,脾虚食欲不振,气短懒言,劳累倦怠,头晕目眩等症。
 15 丹参酒  【配方】丹参300g,米酒适量  【功用】养血安神。
【制法】1 将丹参切碎; 2 倒入适量的米酒浸泡15天; 3 而后滤出药渣压榨出汁,将药汁与药酒合并; 4 再加入适量米酒,过滤后装入瓶中备用。  【用法】每次10ml,每日3次,饭前将酒温热服用。
【药材功效解析】丹参:味苦,性微寒,入肝肾二经,活血,通心包络,去滞生新,调经顺脉,安神宁心,治健忘怔仲,惊悸不寐。药理实验结果表明,丹参有扩张冠状动脉作用。能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并使心率减慢,对防治冠心病等老年性疾病是大有益处的。又因丹参含维生素E,所以也应有抗衰防老作用。此酒主治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失眠健忘。
 16 牛膝独活酒 【配方】桑寄生30g 牛膝45g 独活25g 秦艽25g 杜仲40g 人参10g 当归35g 白酒1000ml
【功用】补养气血,益肝强肾,除祛风湿,止腰腿痛。
【制法】1 将所有药材洗净后切碎; 2 放入纱布袋中,缝口; 3 放入酒中,浸泡30天; 4 将药渣取出,过滤备用。
【用法】每次10~30ml,每日1次(上午9~11点服用为佳)。
【药材功效解析】杜仲、牛膝、桑寄生:补益肝肾,强筋壮骨。  当归、人参:养血益气。  秦艽:法湿宣痹止痛。
此酒主治腰膝发凉、麻木、酸软疼痛,腿足屈伸不利,痹着不仁,肝肾两亏,风寒湿痹。
 17 人参固本酒  【配方】何首乌60g 枸杞子60g 生地黄60g 熟地黄60g 麦门冬60g 天门冬60g 人参60g 当归60g 茯苓30g 白酒6000ml
【功用】补肝肾,填精髓,益气血。
【制法】1 将所有药材捣成碎末; 2 装入纱布袋,放进干净的坛子里; 3 倒入白酒浸泡,加盖再放在文火上煮沸; 4 约1小时后离火,冷却后将坛子密封; 5 7天后开启,将药渣除去,装瓶备用。
【用法】每次10~20ml,每日早晚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药材功效解析】何首乌、怀熟地、枸杞子:补肝肾,填精髓。
怀生地、天冬、麦冬:滋阴。  人参:补气。  白茯苓:健脾利湿。 当归:补血活血。
此酒有补肝肾、填精髓、益气血的功效,适于中老年因肝肾虚,气血不足而引起的腰膝酸软,体乏无力,精神萎靡,失眠健忘,食欲不振之症。 17乌须酒 【配方】何首乌500g 白首乌500g 胡桃肉90g 枸杞子60g 莲子肉90g全当归60g 生姜汁20g 蜂蜜90g 细曲300g 生地120g麦冬30g 糯米5kg  【功用】补肾养肝,益精血。
【制法】1 先将两种首乌洗净,用水煮过,捣烂; 2 除生姜汁、蜂蜜外,其余药材捣为粗末与首乌一起装入白布袋,封口备用; 3 将细曲捣成细末,备用; 4 生地用酒洗净,放入煮首乌的水中去煮,等水渐干时,再用文火煨; 5 待水汁尽后,取出捣烂备用; 6 将糯米放入锅中,加水3000ml,放在文火上熬成粥状,然后倒入干净的坛子里; 7 冷后加入细曲末,用柳枝拌匀,加盖密封,放在保温处酿制,待有酒浆时开封; 8 将生地黄倒入酒糟中,用柳枝拌匀,加盖密封,3~5日后开封; 9 压榨去糟渣,贮入干净的坛子里,再将药袋悬入酒中,加盖; 10 将坛放入锅中,隔水加热约80分钟后取出,埋入土中; 11 过5日将酒坛取出,开封,去掉药袋,将蜂蜜炼过,倒入药酒中,再细滤一遍,装瓶备用。 【用法】每次10~20ml,每日3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18 中医称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疼痛为“腰腿痛”或“腰痛连膝”,河南省中医院骨病科副主任郭会卿说,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除了注意站姿、坐姿和加强锻炼外,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自己配制一些药酒来缓解症状,防止复发。 1、乌藤酒:生川乌35克,生草乌35克,生杜仲35克,忍冬藤35克,当归35克,五加皮35克,海风藤35克,乌梅2个,白酒1500毫升,冰糖100克,红糖l00克。将前8味水煎2小时,取药液加入冰糖、红糖,待溶化后再加入白酒即成。早晚各服1次,每次10~20毫升。功效:温经散寒,通络止痛。适用于腰痛日久不愈者,疗效高,收效快。2、独活参附酒:独活35克,制附子35克,党参20克。上药研末,装瓷瓶中,用500毫升白酒浸之,春夏5日,秋冬7日,常饮服。功效:散寒逐湿,温中止痛。适用于腰腿疼痛,小腹冷痛,身体虚弱者(

3、风湿泡酒药材配方?

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的痹症范筹。痹症是指风邪、寒邪、湿邪侵袭人体后,使人体的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起的以肌肉、关节疼痛、麻木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
用中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如果把具有抗风湿作用的药物配成药酒,则可增加这些药物活血益气,畅通经络的作用。并且,服用药酒治病,简单方便。现介绍几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酒配方:
①活血舒筋酒——主治关节疼痛麻木
原料:独活30克、寄生50克、秦艽30克、防风20克、细辛10克、川断30克、茯苓60克、桂枝30克、川芎30克、白芍60克、制川乌15克、当归60克、生地30克、川牛膝30克、甘草20克。
制法:把上药切碎后,放入纱布袋中。将装药的纱布袋放于15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10日后,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毫升,每日服2次。首次的服用量减半。
功效:活血祛风,舒筋通络,祛寒除痹。此方主治关节疼痛、酸楚麻木、屈伸不利等病症。
注释:此方是独活寄生汤减去人参、杜仲,加入川乌而成。独活寄生汤原本就是治疗痹症的有效方剂,再加入川乌,则增强其祛寒逐痹的功效。
②乌头通痹酒——主治寒邪引起的关节痛
原料:制川乌20克、黄芪60克、桂枝30克、芍药46克、穿山龙60克、青风藤60克、钻地风60克、僵蚕60克、乌梢蛇60克、蜂房36克、甘草24克。
制法:把上药切碎后,放入纱布袋中。将装药的纱布袋放于20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14天后,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温经散寒、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此方适用于因病人感受寒邪而引起的关节疼痛。
注释:方中川乌,有温经散寒、止痛的作用;黄芪有益气固表的作用,它可以防止病人因出汗过多而引起的表虚症;桂枝、乌梢蛇、地龙、穿山龙、青风藤等均有祛风除湿,温经通络的作用。
③三痹酒——主治风寒湿引起的腰腿疼
原料:人参、黄芪、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杜仲、川牛膝、川断、桂心、细辛、秦艽(音交)、独活、防风各30克。
制法:把上药切碎后,装入纱布袋中。将装药的纱布袋放于5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14日后,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补气血、壮筋骨、祛风湿、通经络。此方主要用于治疗因风寒湿痹久治不愈所引起的腰腿疼痛、肢体无力,关节伸屈不便等病症。
注释:本方的特点是:扶正与祛邪并重。方中人参、黄芪、生地、杜仲、川断、当归、甘草具有补益气血、强筋壮骨的作用;川芎、秦艽、独活、防风、细辛、牛膝等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散寒止痛的作用。
④温经酒——主治下肢关节疼痛
原料:黄芪60克、当归30克、茯苓45克、川牛膝45克、苍术75克、巴戟肉120克、防风15克、香附朱15克、石斛45克、萆(音闭)薢(音谢)30克、独活30克。
制法:把上药切碎后,放入纱布袋中。将装药的纱布袋放于20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14日后,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补气血、温经络、祛风湿、强筋骨。此方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及坐骨神经痛等病症所引起的下肢关节疼痛。
注释:本方的功效重在补气血、祛风湿。方中的牛膝具有补肝肾、壮筋骨的作用;独活、防风等药具有抗风湿的作用。
⑤祛风活血行气酒——主治上肢关节疼痛
原料:羌活、防风、桂枝、荆芥、青皮、茴香各9克,陈皮18克,威灵仙14克,当归18克,甘草14克。
制法:把上药切碎后,放入纱布袋中。将装药的纱布袋放于5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日后,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祛风活血、行气止痛。用此方治疗由风寒湿邪外袭所致的上肢关节疼痛,疗效显著。
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的痹症范筹。痹症是指风邪、寒邪、湿邪侵袭人体后,使人体的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起的以肌肉、关节疼痛、麻木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
⑥木瓜酒——主治四肢麻木、周身疼痛
原料:木瓜、当归、威灵仙、狗脊、牛膝、海风藤各15克,川芎、白芷、人参各9克,鸡血藤30克,制川乌3克。
制法:把上药切碎后,放入纱布袋中。将装药的纱布袋放于10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日后,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散风祛寒、活络止痛。主治风湿性关节炎所引起的四肢麻木、周身疼痛、腰膝无力等病症。
注释:方中的木瓜、威灵仙、海风藤等具有祛风湿、舒筋活络的作用;川乌具有祛风湿、散寒止痛的作用;牛膝、狗脊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的作用;人参有大补元气的作用;白酒有引药归经的作用。诸药配伍,可一同起到祛风散寒、活络止痛的功效。
⑦二活酒——主治上下肢关节疼痛
原料:独活(去头芦)18克、羌活(去头芦)18克。
制法:把上药切碎后,放入纱布袋中。将装药的纱布袋放于25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5日后,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10—15毫升,每日服3次。
功效:祛风胜湿、止痛。主治风湿性上下肢关节炎。
注释:羌活与独活均是祛风湿的主要药物。但羌活的药性燥烈,偏于发散,善治上半身的风湿症。独活的药性缓和,其发散的作用不及羌活,善治下半身的风湿症。用白酒浸泡此两味抗风湿药可增强“二活”祛风止痛的功效。
病人在服用上述药酒时应注意两点:①川乌的毒性较强,但制川乌的毒性相对较弱。如在使用制川乌时,配上有解毒作用的甘草,其毒性会更弱。但因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各异,若病人服用上述药酒后,出现唇舌发麻、手足麻木、恶心、心慌、脉迟等中毒症状时,则应减小制川乌的剂量或暂停服药。②大多数祛风湿药的药性均辛热。这些药可使人体的血流加速,血压上升。因此,严重高血压患者、处于妊娠期或经期的妇女应禁用药酒。 类风湿中药浸酒
[药物组成] Ⅰ号:黄芪20g 当归10g 制附子10g 威灵仙10g 羌独活各10g 稀莶草10g 姜黄10g 木瓜15g 生川草乌各10g 白芷20g 白花蛇5条 全蝎30g 蜈蚣10条 地鳖虫30g 桃仁20g 红花15g 狗脊10g 制乳没各10g 干姜10g 防风己10g 秦艽10g 雷公藤20gⅡ号:黄芪20g 当归10g 威灵仙10g 豯莶草10g 姜黄10g 木瓜15g 白花蛇5条 全蝎30g 蜈蚣10条 地鳖虫30g 桃仁20g 红花15g 狗脊10g 制乳没各10g 防风己各10g 秦艽10g 雷公藤20g 桑枝30g 土茯苓30g 黄柏20g 丹皮20g 钩藤20g
[功能主治] 逐痹通络兼以扶正。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用法用量] 每次服20ml,每日服二次,十五日为一疗程。一般服二至四个疗程。服药期间如有口舌麻木,则停服一星期后续用。风寒湿痹型用Ⅰ号,风湿热痹型用Ⅱ号。
[制备方法] 上药浸入曲酒2500,浸泡一星期。

4、风湿病主要用什么中草药

用于治疗风湿常用中草药很多,按其要要功用可分为以下几类:
1、疏散风邪类:独活、羌活、防风、麻黄。
2、温经散寒类:桂枝、川乌、草乌、熟附子、细辛。
3、除湿蠲痹类:木瓜、茯苓、防已、苡仁、萆薢、苍术、蚕砂、猪苓、泽泻、滑石。
4、清热通痹类:忍冬藤、银花、连翘、黄柏、知母、石膏、生地、赤芍、丹皮、大青、板蓝根。
5、通经活络类:豨莶草、清风藤、威灵仙、络石藤、伸筋藤、忍冬藤、秦艽、松节、木瓜、海枫藤、千年健、透骨草、鸡血藤、穿山甲、姜黄。
6、搜风剔络类:全蝎、蜈蚣、地龙、蕲蛇、乌梢蛇、穿山甲、土元、僵蚕、蜂房。
7、活血化淤类:当归尾、桃仁、红花、赤芍、乳香、没药、五灵脂。
8、化痰散结类:半夏、茯苓、陈皮、制南星、白芥子、象贝。
9、益气养血类:黄芪、党参、当归、白芍、熟地、鸡血藤。贵阳中医风湿病医院
10、补肾壮骨类:熟地、补骨脂、骨碎补、淫羊藿、狗脊、续断、杜仲、桑寄生、牛膝、仙灵脾、鹿茸、山萸肉、女贞子、旱莲草。

5、治风湿的中草药有哪些

用于治疗风湿常用中草药很多,按其要要功用可分为以下几类: 1、疏散风邪类:独活、羌活、防风、麻黄。 2、温经散寒类:桂枝、川乌、草乌、熟附子、细辛。 3、除湿蠲痹类:木瓜、茯苓、防已、苡仁、萆薢、苍术、蚕砂、猪苓、泽泻、滑石。 4、清热通痹类:忍冬藤、银花、连翘、黄柏、知母、石膏、生地、赤芍、丹皮、大青、板蓝根。 5、通经活络类:豨莶草、清风藤、威灵仙、络石藤、伸筋藤、忍冬藤、秦艽、松节、木瓜、海枫藤、千年健、透骨草、鸡血藤、穿山甲、姜黄。 6、搜风剔络类:全蝎、蜈蚣、地龙、蕲蛇、乌梢蛇、穿山甲、土元、僵蚕、蜂房。 7、活血化淤类:当归尾、桃仁、红花、赤芍、乳香、没药、五灵脂。 8、化痰散结类:半夏、茯苓、陈皮、制南星、白芥子、象贝。 9、益气养血类:黄芪、党参、当归、白芍、熟地、鸡血藤。 10、补肾壮骨类:熟地、补骨脂、骨碎补、淫羊藿、狗脊、续断、杜仲、桑寄生、牛膝、仙灵脾、鹿茸、山萸肉、女贞子、旱莲草。

6、治疗类风湿中药配方是什么?说一下。

你好啊,平时呢,类风湿特别的多见,具有极其严重的危害性,波及到了较多患者的生活,导致患者关节部位受损严重,且会产生疼痛的症状,从而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困扰,各位朋友要谨防类风湿的发生,注重该病的治疗工作,可采用中药配方进行治疗,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类风湿特别的严重,诱发该病出现的起因较为复杂,很多朋友出现了类风湿的症状,严重的危害了人们的关节健康,且会诱发较多的不适出现,对于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困扰,我们要谨防类风湿病的出现,正确了解该病的中药治疗配方,往下看为大家介绍一下类风湿的中药治疗配方有哪些呢?类风湿病是极为复杂的关节疾病,危害了较多患者的关节健康,诱发了较多的不适出现,导致患者的关节疼痛严重,就连生活也会受到累及,各位朋友要将类风湿病了解透彻,注重该病的治疗工作,可采用中药配方柴葛解肌汤来治疗,药物组成有柴胡、葛根、羌活、白芷、甘草、黄芩、芍药、桔梗、石膏等,能有效减轻患者关节疼痛、肌肉酸楚的症状,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治疗期间患者应当多休息,不可以过度的劳累。另外还有羌活胜湿汤,此汤中包含羌活、蒿本、防风、川穹、独活、炙甘草、蔓荆子等药物,针对于风湿性关节炎头痛过于严重的患者,用药之后能减轻患者腰背肿痛、恶寒微热的症状,除此之外还有三痹汤,药物组成有独活、秦艽、防风、细辛、当归、芍药、川穹、牛膝、党参、茯苓、干地黄、肚仲、甘草、肉桂心、黄芪、续断、生姜等药物,对于治疗类风湿病特别的有效,利于该病患者的身体恢复,达到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认识上述的内容后,我们知道了治疗类风湿的中药配方有哪些了,类风湿病特别多见,诱发该病出现的原因复杂,伤害了人们的关节健康,且会诱发较多的不适出现,我们必须要将类风湿病认识透彻,多了解相关的治疗中药,治疗期间对于患者的护理工作也要加强起来。

7、风湿病的中药配方,用过的人给,必有重谢

你好!这位朋友。我以前也是一位风湿病的严重患者,当时是双膝肿胀疼痛,腰部僵硬,右大腿关节剧烈疼痛,活动严重受限,不能正常行走。90年时,在西安第五人民医院(是专门治疗风湿病之类的医院)住院吃药打针治好了,94又犯了,再次去住院,结果是钱花了一堆,病却没有治好。后来碰巧我们村上有位老中医,医术精湛,开了很多方子,差不多吃了有大半年的中药吧,还结合膝部注射盐酸普鲁卡因(封闭针)治好了,他给我开了很多方子,当时我是抄了一部分留作底子,但是这个给你也没有多大用,就像上面朋友说的那样,人和人的体质状况不同,这个也不能以偏盖全。你如果真的想作为参考之用,我不需要任何报酬,都可以给你。总之,治疗这个病的指导方针是:平肝理气、补肾益气、滋阴壮阳、祛风除湿、通筋活络、消肿止痛(乳香、没药)等等,还有一点值得提醒,就是中药吃久了,有时会损伤脾胃,所以,健脾益气之类的中药,也是要添加的。我记得那时通常一幅中药动辄下来就是二十七、八味吧,很苦,很难下咽,每次喝药时我都是屏住呼吸,现在一提起来,都觉得难受。我就说这些吧,也不知道有没有帮到你。总之是这样,如果你要那些方子,底下和我联系,我给你发一些,如果你需要我帮你引荐一位中医,目前我也认识一位。只不过我们离得太远了,我在西安,你在黑龙江。你先就近看吧!如果需要我帮忙的,到时一定尽力。最后祝你好运吧!

8、求风湿药酒配方

你好,中医认为风湿主要是由于肾气亏损、筋脉不通、经络瘀阻所致,一般药物很难根治,西医没有特效药。中医中药长期临床实践治疗风湿有许多非常有效的独到的奇方秘方,建议你使用传统中药一口钟、乌药、青风藤、鸡血藤、木瓜、杜仲、补骨脂、菟丝子、乳香、没药、生地、川西归尾、川西红花、川芎、赤芍、狗脊、锁阳、和尚头、羊藿叶、骨碎补、利筋藤、桑寄生、刘寄奴、伸筋草、千年健等配合治疗,可以滋补肝肾、通经活络、消肿定痛,这些药物的配合使用奇效实用、省钱方便,许多患者治愈后不复发。希望正确治疗早日康复!

与风湿草药配方大全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