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风湿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原则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原则

发布时间:2020-09-20 19:27:36

1、风湿关节炎用药原则是什么?

1、类风湿关节炎的用药原则:要掌握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服药方法
多数患者的关节炎症状日轻夜重;少数患者症状日重夜轻。所以一线药物的使用,宜按症状的周期性变化灵活调整。凡日重夜轻者,宜晚上服药;凡日轻夜重者,宜早上服药。再者,多数中、西医抗风湿药,都或多或少地对胃肠道有影响,故均宜在餐后半小时左右服用。
2,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要及时调整
对于急性期的病人,要注意调整一线药物。调整一线药物,需按症状变化做到痛减药减、痛消药撤。对于有消化道溃疡病的患者,宜选择外用药物,如扶他林霜、红药气雾剂等;对有高血压病的患者,应慎用戴芬、万络等药。
二线药物起效缓慢,大多要1-3个月才起作用。所以,病人在使用二线药物时要耐心等待、坚持用药。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什么时候加药、减药、停药,患者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办,切不可随心所欲。
3、类风湿关节炎的用药原则:治疗方案必须因人而异
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尽早使用慢作用药或控制病情药物;治疗方案必须因人而异,以联合用药治疗为原则,不同病情、不同个体用药各异;充分考虑用药的安全性,防止各种意外并发症发生;考虑病人的经济负担,使病人能坚持长期用药。

2、类风湿性关节炎怎么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减轻关节炎症反应,抑制病变发展及不可逆骨质破坏,尽可能保护关节和肌肉的功能,最终达到病情完全缓解或降低疾病活动度的目标。
治疗原则包括患者教育、早期治疗、联合用药、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及功能锻炼。
1.患者教育
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信心和耐心,能够与医生配合治疗。
2.一般治疗
关节肿痛明显者应强调休息及关节制动,而在关节肿痛缓解后应注意早期开始关节的功能锻炼僵直。此外,理疗、外用药等辅助治疗可快速缓解关节症状。
3.药物治疗
方案应个体化,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类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免疫抑制剂、免疫和生物制剂及植物药等。
(1)非甾类抗炎药有抗炎、止痛、解热作用,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最为常用的药物,适用于活动期等各个时期的患者。常用的药物包括双氯芬酸、萘丁美酮、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
(2)抗风湿药(DMARDs)又被称为二线药物或慢作用抗风湿药物。常用的有甲氨蝶呤,口服或静注;柳氮磺吡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以及羟氯喹、来氟米特、环孢素、金诺芬、白芍总苷等。
(3)云克即锝[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注射液,是一种非激发状态的同位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缓解症状的起效快,不良反应较小。静脉用药,10天为一疗程。
(4)糖皮质激素激素不作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首选药物。但在下述四种情况可选用激素:①伴随类风湿血管炎包括多发性单神经炎、类风湿肺及浆膜炎、虹膜炎等。②过渡治疗在重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用小量激素快速缓解病情,一旦病情控制,应首先减少或缓慢停用激素。③经正规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加用小剂量激素。④局部应用如关节腔内注射可有效缓解关节的炎症。总原则为短期小剂量(10mg/d以下)应用。
(5)生物制剂目前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上,已经有几种生物制剂被批准上市,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尤其在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几种生物制剂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①Infliximab(英夫利昔单抗)也称TNF-α嵌合性单克隆抗体,临床试验已证明对甲氨蝶呤等治疗无效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用Infliximab可取得满意疗效。近年来强调早期应用的效果更好。用法静点,3mg/kg,分别于0,2,6周注射一次,以后每8周静注一次,通常使用3~6次为1个疗程。需与MTX联合应用,抑制抗抗体的产生。②Etanercept(依那西普)或人重组TNF受体p75和IgGFc段的融合蛋白,Etanercept及人重组TNF受体p75和IgGFc段的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AS疗效肯定,耐受性好。目前国内有恩利及益塞普两种商品剂型。③adalimumab(阿达木单抗)是针对TNF-的全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推荐的治疗剂量为40mg,每2周1次,皮下注射。④Tocilizumab(妥珠单抗),IL-6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中重度RA,对TNF-α拮抗剂反应欠佳的患者可能有效。推荐的用法是4~10mg/kg,静脉输注,每4周给药1次。⑤抗CD20单抗Rituximab(利妥昔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Rituximab也可与环磷酰胺或甲氨蝶呤联合用药。
(6)植物药目前,已有多种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植物药,如雷公藤、白芍总甙、青藤碱等。部分药物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作用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4.免疫净化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中常有高滴度自身抗体、大量循环免疫复合物,高免疫球蛋白等,因此,除药物治疗外,可选用免疫净化疗法,可快速去除血浆中的免疫复合物和过高的免疫球蛋白、自身抗体等。如免疫活性淋巴细胞过多,还可采用单个核细胞清除疗法,从而改善T,B细胞及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功能,降低血液黏滞度,以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同时提高药物治疗的疗效。目前常用的免疫净化疗法包括血浆置换、免疫吸附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去除术。被置换的病理性成分可以是淋巴细胞、粒细胞、免疫球蛋白或血浆等。应用此方法时需配合药物治疗。
5.功能锻炼
必须强调,功能锻炼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得以恢复及维持的重要方法。一般说来,在关节肿痛明显的急性期,应适当限制关节活动。但是,一旦肿痛改善,应在不增加患者痛苦的前提下进行功能活动。对无明显关节肿痛,但伴有可逆性关节活动受限者,应鼓励其进行正规的功能锻炼。在有条件的医院,应在风湿病专科及康复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6.外科治疗
经内科治疗不能控制及严重关节功能障碍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科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外科治疗的范围从腕管综合征的松解术、肌腱撕裂后修补术至滑膜切除及关节置换术。

3、类风湿性关节炎好治疗方法有哪些?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原则是综合治疗

4、怎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1.西医药治疗

〈1〉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又称一线药物。

水杨酸类:阿斯匹林,成人3~5g/日,小儿减半,症状控制后剂量减半。扑炎痛10克,每日3次。本类药副作用大,常有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

吲哚类:消炎痛25mg,每日3次,饭后服用,小儿慎用。

丙酸类:布洛芬0.2g,每日3次,萘普生0.25g,每日2次。

苯乙酸类:芬布芬0.3g,每日3次,双氯灭痛0.25g,每日3次。

〈2〉二线药物

为改变病情的药物。适宜于经过一线药物治疗后不能控制病情者,或开始治疗时已有骨侵蚀者,可任选一种。一般用药3个月以上方能生效。

1.金诺芬:用法:3mg,每日2次,口服金诺芬比使用金诺芬注射剂用药安全,方便。但需定期复查尿常规及肾功能。

2.青霉胺:0.25g/日,每月增加日用量0.125g,直至0.5g/日。如3个月后仍无效,可增加至0.75~10g/日,维持量0.125~0.25g/日。副作用有皮疹,蛋白尿,肝损害,骨髓抑制,重症肌无力等。

2.中医药治疗

〈1〉卫阳不固,痹邪阻络:症见发热、恶风,畏寒,汗出,晨僵明显,周身关节剧烈疼痛,遇冷则甚,得热则舒,舌淡苔薄,脉浮紧或沉紧。

治法:祛寒除湿,和营通络。

方药:防风10克、防己10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秦艽10克、羌独活各10克、桂枝10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甘草10克、生姜2片、大枣5枚。

本方药不宜久服,宜间断服用,因祛风燥湿之剂易耗伤阴液。

〈2〉邪郁而壅,湿热痹阻:症见恶风、发热,关节红肿热痛,得凉痛减,关节活动受限,晨僵,口渴或渴不欲饮,溲黄赤,大便不爽,苔腻或黄腻、舌质偏红,脉数。

治法:清热除湿,宣痹通络。

方药:防己10克、蚕砂20克、苡仁30克、连翘15克、赤小豆30克、滑石30克、焦山栀15克、黄柏10克、牛膝20克。

以上二型多见于类风湿活动期,来势较急常伴感染,故应积极寻找感染病灶,作另行处理。

〈3〉痰瘀互结,经脉痹阻:关节肿痛且变形,活动时痛,屈伸受限,痛处不移,肌肤紫黯,面色黧黑,或有皮下结节,或肢体顽麻,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祛痰通络。

方药:当归、川芎、桃仁、红花、香附、地龙、五灵脂、没药、羌活、秦艽各10克,牛膝30克,甘草5克,制半夏10克,枳壳10克。

〈4〉肝肾同病,气血两损:形体消瘦,关节变形,肌肉萎缩,骨节痛烦,筋脉拘急,伴腰膝酸软、眩晕、心悸、气短、指甲淡白,苔薄、舌淡无华,脉细弱。

治法:益肝肾,补气血。

方药:党参15克,独活10克,桑寄生30克,秦艽、防风、当归、芍药、川芎、地黄各10克,细辛5克、杜仲、牛膝、茯苓、黄芪各15克,白术10克,肉桂3克,甘草5克。

5、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方法是什么?

你好: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要根据个人的病情对症治疗,可以使用抗生素药物,非甾体止痛药物,糖皮质激素,以及生物制剂等控制病变的发展,还可以通过理疗针灸改善关节症状。患者不要重体力劳动,也不要受凉受潮。关节畸形的患者还可以手术治疗。平时还要补充维生素c以及优质蛋白。

6、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目的是什么?

RA 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可累及多系统、多脏器。起病方式、病程及预后变异很大。另外与患者的工作、生活环境、经济状况和受教育的程度都有较密切的关系,所以治疗的个体化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来治疗每一个患者。RA 的治疗目的如下。

(1)减轻和改善患者的症状,缓解疼痛。

(2)控制病情进展,防止骨关节破坏。尽可能早地应用慢作用抗风湿病药物。

(3)尽量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4)保护肌肉及关节功能,提高RA 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强调的是:许多医生和患者本人往往只注意治疗的第一个目的,而忽视后三个治疗目的。这导致患者虽然缓解了疼痛却不能阻止关节侵蚀性破坏。影响了肌肉关节的功能,生活质量日趋下降,心理状态日趋恶化。所以我们强调对RA 患者来讲,治疗的4 个目的是相互关联的,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

7、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有如下几种:1、发病急性期关节剧烈明显,患者需制动,保证休息和营养,可适当进行理疗。2、患者可进行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消炎镇痛药、慢作用抗类风湿性药物、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综合使用可提高治疗效果。3、非急性期患者建议进行功能训练,包括肌力锻炼,一般状况锻炼,免负重锻炼,心肺功能锻炼等。4、如内科治疗无法控制病情,需进行外科介入治疗,包括切除滑膜、修补韧带等。晚期患者的关节功能破坏严重,可进行人工关节置换的治疗。

8、类风湿性关节炎怎样进行作业治疗的?

(一)作业治疗的目的

1.缓解疼痛

2.预防关节的破坏,防止或延迟关节畸形,保持关节的功能

(二)作业治疗的方案1.提高家务工作和休闲能力增强手指灵巧性与活动能力有关的力量和手指捏物的能力,如饭菜的准备邮寄包裹使用电脑等工具书写,以及其他相关运动和休闲活动

脚部的问题导致行走困难如果手脚协调性差还会导致汽车驾驶困难,影响患者出行当上肢和下肢关节受累严重时,自我护理家务活动能力也会相应降低,治疗师应关注于病人最看重的问题,有些人可能认为厨房烹饪做家务最重要,另外有些人却认为它们不重要,可以买半成品或雇用小时工来做家务烹饪,他们更关注于休闲和工作,通过观察这些问题,确定患者的需求,并进行活动能力分析,找到导致问题的原因,从而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提高他们的功能活动能力

1)提供可转换的技术,给予修正运动步骤的建议关节保护和体能保持的建议

2)提供或建议使用的辅助器具,最常用的是厨房自助具如电子瓶子启子削皮刀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刀子开瓶器;姿势转换器如浴室垫子厕所升降设施可升降的浴椅助行器穿鞋器系扣器尼龙搭扣取物器;剪子梳子刮胡刀的改造(加长柄);帮助手旋转的器具;驾驶的改造,如车钥匙的的改造加粗的方向盘使用这些自助具或支具可以提高他们的功能

3)当家具和工具需要更换时,治疗师应教会病人如何选择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适合家庭工作和休闲的工具和家具,这样可以帮助人们选择一种可以使用长期又可以使未来的生活变得容易的工具

4)环境改造:对浴室进行适当的改造重新设计厨房增加坡道提供可以移动的椅子使用辅助具等,能够有效地加大患者的活动空间,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水平

需要调整风湿关节炎病人工作时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场所的高度,工作应以坐位为主,使用电脑也许会导致手和上肢的疼痛,可以使用腕关节支具缓解疼痛,应给患者一些保持舒适健康和安全的建议,并提供合适的器具,如支撑腕关节的垫子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键盘等工作场所设计,应该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标准,尽可能减轻颈部和上肢的紧张度

如果患者不得不停止工作时,如何度过闲暇时间和休闲活动的方式就变得尤其重要,应该进行讨论分析平时经常做的主动休闲运动,如打板球高尔夫等早期就应该停止

应该鼓励患者进行游泳等相对柔和一些的运动散步对健康关节活动度及预防畸形起到很好的作用,还可以促进良好的心理状态,应该提倡另外还有必要从以下几大方面发掘患者潜在的兴趣,如绘画编织猜谜棋牌社会交往(如访问朋友去酒吧电影院,参加其他感兴趣的组织)等,从而建立新的兴趣爱好休闲活动还取决于当地社区的设施,它可以帮助患者尝试去结识新的朋友,可以帮助他们做有意义的活动,减轻疾病造成的压力,促进家庭的和睦

2.关节的保护(1)关节的保护原则和目的:减轻疼痛和炎症,减轻内部和外部的关节压力,以保持关节正常的组织结构,减少变形的危险性

(2)关节的保护:可以通过改变活动模式及使用辅助器具对关节进行保护保护方法包括:

1)关注疼痛信号:这是保护关节措施的第一步如果治疗过程中忽视疼痛,有可能导致将来关节损害和疼痛的加剧而对疼痛过于敏感,容易引起运动的减少肌肉的萎缩关节的不稳定,患者应该对疼痛的水平有一个认识,适当调整他们的活动,以减轻疼痛如果采取减少活动措施后,疼痛仍然持续1小时以上,就需要进一步减少活动量,所以给患者设计的活动应该是舒缓的,需要让患者自己去调整设计作业活动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当选择如烹饪家务等活动时,让患者有意识地去感觉检查疼痛

②在一个星期内,包括周末,对病人运动时的疼痛情况建立记录

2)多关节负重,用手尽可能大的接触面,或者是两只手举起重物:如①用两个手心托盘子端碗有柄的圆筒形杯子托盘等,手指要保持伸展的位置;②通过把手用双手举起物体,如锅茶壶水壶握住把手的腕关节应该维持在伸展位或中立位,另一手腕应负重(图11-1-34)

3)用相对强壮的更大的关节负重当关节更大时,它的负重能力就会越强如①利用髋关节去关抽屉和门;②利用手掌或拳头的侧面去按压水龙头,而不是用手指去做这些工作;③当移动挎包或其他大的物体的时候,利用前臂或躯干去携带挎包或大的物品,使其靠近胸部;④用肩关节挎着或用前臂钩着挎包等

4)应该使用关节最稳定和最有功能的位置去携带或移动大的物品当运动的时候可以利用杠杆的功能,当屈曲或者运动时,屈曲或偏离的姿势可以产生旋转和力线的压力

如1)站立时,脚应放平,身子稍向前,病人应站直,防止膝关节扭曲;2)当举起或抓握时,腕关节应保持在伸展位,可以使关节的抓握力量最大;3)传授正确的转移技巧,如从坐位到立位,应用双手掌支撑椅子的扶手站起避免用手指握住扶手站起(见图11-1-5)

图11-1-5双手掌支撑扶手站起

5)减少过度用力用更少的肌肉来完成每日日常需要以减少内部压力如①使用辅助器具;②使用减少劳动力的器具,如洗碗机食品加工机转筒式干燥机洗衣烘干机轻巧的动力型工具;③利用杠杆原理,如延长的手柄;④避免举物,用带轮子的工具转运(小型的家用手推车转移和搬运物品)

6)利用辅助器具减少运动时的疼痛确定使用何种辅助器具的时侯,应考虑病人对辅助器具的态度,也要考虑美观问题关节炎患者对辅助器具有很大的需求,尤其是厨房常用器具,应该允许他们逐渐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在商店可以买到各种方便使用的器具,如容易抓握的削皮刀开瓶器等,可以推荐给病人使用避免变形的姿势和导致变形的模式,比如当移动很重的物品时,关节侧方负重或垂直的压力或由于肌肉收缩会导致内部压力增高

生活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防止症状加重,如①两指捏取三指抓握非常用力捏容易导致掌指关节向前方的半脱位,用力捏可能促进指间关节变形,避免的方法是将工具的手柄笔等加长或者垫上衬垫;②手指屈曲导致尺偏,用手掌开水龙头和罐子,手指保持伸直;③屈腕举重物会使腕关节向前脱位,腕关节应该伸展或者中立位

7)休息:除非医嘱要求,否则并不鼓励长期卧床,但应该每天在床上休息10小时,如果可能,白天也要休息1小时,这样有助于自然的恢复和提高整体功能的持久性这应该伴随着一个长期固定的常规训练项目,应该认识到适当休息的好处,它是人们改变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8)正常姿势的维持:应该给予患者在正常姿势下休息的建议,当坐位和卧位时,关节应该有很好的支持,为使下肢获得良好的支撑,椅子应该有一个合适的深度,保持髋膝踝90°应该配备木制的椅背支撑架和支持头部的头托,椅子两侧应配备结实稳定的扶手床应该是平坦的,稍硬一些以便提供对身体的支持当躺在床上时,身体应得到支持,使身体保持在一个正常的生理曲线上应提供一个比较有支撑性的枕头,常规的枕头容易导致颈部后伸和紧张平躺时保持髋膝关节伸展,膝关节处应避免用枕头支撑,因为这会导致严重受损关节产生屈曲挛缩当有皮下结节时,配备羊皮的毯子和泡沫材料的靠垫有利于减轻对结节部位的压力

3.体能的保存这可帮助降低疲劳和减少工作中的能量,节省体力,更合理地分配自身体能,使其用到更有意义的活动中去主要的原则包括:①无论休息和工作,都不要长时间地保持在某一个姿势下,一般不超过20-30分钟②运用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姿势平衡保持能量,这种好的姿势可以使头和体干的重量维持在骨骼的重力线上,因为重心将有助于维持正常的姿势(图11-1-6)

图11-1-6正确的坐姿

如果身体在一个不正确的姿势下活动,患者将用更多的能量来保持,因为他必须要对抗重力才能维持一个好的姿势,如耸起的肩部,前伸的颈部和屈曲的背部,将导致肌肉的张力增高疼痛和劳累站立时要比坐位时多耗费25%的体能,如果有可能应该尽量在坐位下进行工作③避免在一个姿势下保持过长时间,以防止肌肉僵硬,要求每隔20-30分钟变换姿势,如定时地活动双手,避免连续不断地书写④一个正常的工作高度将会使头和颈部得到伸展当肩关节放松时工作台面应该比肘关节低2cm,可以这样通过调整高度来改变工作台面⑤应该避免压力过大而又不能停止的活动,因为它会导致突然严重的疼痛,将会给那些脆弱的关节造成损伤应该教会患者进行简单的动作分析,帮助他们知道在家里如何进行省力地进行正常的活动

4.主动活动和训练(1)肌力增强训练: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由于疾病的缘故,大多不愿意活动,容易引起肌肉萎缩活动能力和耐力下降以及心血管功能降低,进而导致身体健康状况的衰退相比急性期,此时的活动显得更为重要

1)等长练习:常用在动态抗阻力练习和有氧锻炼之前或一起进行等长练习在初期可以用于改善肌肉的张力和耐力,并为以后大强度的活动做准备研究证实,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每天保持70%最大等长收缩水平6秒,重复5~10次,可以明显增强肌肉的力量在进行最大等长收缩练习时,每次不要超过6秒,避免用最大的力(100%),用力时呼气,放松时吸气,注意每次一组肌肉收缩,避免两组肌群同时收缩

2)动态练习:是最常用的增强肌肉力量的方式,可以增强肌力和耐力动态练习的阻力可以是体重肢体的重量或外部阻力如各类重物抗阻力练习要防止加重关节不稳定和引起炎症不论哪一种形式的练习,都应该在无疼痛范围内进行在施加外界阻力前,抗阻力的关节至少可以完成8~10次的抗重力活动如果关节肿胀或疼痛,应该降低关节活动的强度频率和缩小活动范围

(2)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可以通过训练来维持每日日常生活动作所需的关节活动度训练性活动项目可以帮助患者保持全关节的活动范围,训练项目可以由PT执行,进行1周2~3次的有氧训练以提高肌肉的耐久性,如骑自行车游泳等也可以教患者做上肢体操,放松肩部,保持较好的姿势和全关节活动范围(见图11-1-7)OT师应更关注详细的训练信息,如何时提供何种的手部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和手耐力训练结合在一起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所选择的运动应该有一个缓慢平稳的节奏,要有适当的休息让肌肉得以恢复,防止疲劳在宅的治疗性训练应考虑到手部的休闲活动,如园艺烹饪运动可以提高骨骼的强度和增强肌力;而且可以提高大脑内咖啡肽水平,产生愉悦的感觉,减轻疼痛训练要注意尽量适合患者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进行社交活动效果最佳的训练是在药效发生作用时疼痛最轻时痉挛和疲劳最小时,训练前应该进行热身锻炼,这样可以帮助减轻软组织拉伤

5.矫形器(1)手休息位矫形器:在急性红肿期持续佩戴,可以在短期内缓解炎症在慢性期,通常有规律地在夜间佩戴,或者在白天佩戴数小时大多数患者通过佩戴这种矫形器使疼痛减轻,但是对它们是否能缓解僵硬活动受限或肿胀有争议这些矫形器应该易于穿脱而且舒适

(2)腕功能位矫形器:佩戴这些固定的或部分活动的腕关节(取决于设计)矫形器,可以减少活动和用力抓取物体时关节的疼痛,但是它们限制了手的灵巧性手掌的抓握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功能一般需要1~2周的时间观察和调整在许多病例中更倾向于使用有弹性的腕夹板

(3)掌指关节矫形器:多可以对于已有尺偏的患者减缓疼痛,促进功能,增加手指抓握的正确对线

(4)拇指矫形器(见图11-1-8):可在稳定拇指的腕掌关节和掌指关节时使用手掌外展时,拇指固定在对掌位腕掌关节损伤的患者多需用腕-拇指矫形器

(5)天鹅颈支架(见图11-1-9)槌状指支架抗尺侧偏支架:保护关节,减轻疼痛,纠正畸形

6.减轻疼痛和压力1)疼痛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它是导致身体功能降低的主要因素,会让病人产生无助低落的情绪如果能进行有效的疼痛认知行为的反应,它可以被部分缓解因为各种关于认知方面的行为策略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如放松练习通常的方法是指导病人进行意念和持续放松练习,教会认知上的治疗策略,如想象一些生动的高兴的活动和场所

进行肉体和精神分离,想象疼痛是一个令人讨厌的行为这些方法应该在如何进行关节保护教育时进行,疼痛不能被忽略因为它可以提示关节压力的大小

2)解决问题:找到导致疼痛的运动和压力增高的原因,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通常是通过认知行为的方法来缓解疼痛,使人们认识到心理因素对疼痛的影响应该教会患者一些特殊的技巧,使患者在家里利用这些技巧减轻疼痛,但是这些方法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只能减轻患者对疼痛的认知感受,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7.作业活动贯穿OT整个治疗过程中,它可以改善和维持关节活动度肌力手的灵巧性及日常生活动作,还可以减轻疼痛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在给患者设计作业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作业时间的设定:应防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长期持续的做一种作业活动,可以让其保持做30分钟的轻松的作业活动,以患者不疲劳为度

2)关节的负担:应根据患者的功能选择适合他的作业种类,随着治疗目的逐渐增加治疗的趣味性对于皮革类精细的作业活动,容易导致手部的负担加重,要在关节保护的措施下进行

3)作业环境:患者所用的工具家具及采用的姿势,应不使其感到疲劳防止变形为目的作业环境应是一个欢快轻松的氛围,让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可以刺激交感神经兴奋,提高活动动力,有利于减轻疼痛

(2)作业活动的实施:根据患者的治疗目的兴趣选择不同的作业活动种类,如编织贴纸雕刻卷纸刺绣蛋壳工艺等

9、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案有哪些?

(1)下台阶模式。主张用糖皮质激素或非甾体抗炎药作为第一台阶治疗。在第一台阶治疗一个月后,如关节炎症没有好转,则开始用慢作用抗风湿病药物治疗,同时减少第一台阶所用之药。在开始第二台阶药物的同时可以开始第三、第四乃至更多台阶的药物治疗。在此模式中,糖皮质激素仅作为“激素桥”,利用其明显的缓解病情作用,控制滑膜炎来减轻患者症状与体征,使患者渡过“疼痛之河”,有利于体育疗法来维持关节功能的暂时措施。该方案使患者可获较长时间的缓解,各种药物的毒副作用无相加,患者易耐受。

(2)分级疗法。根据患者疼痛程度、晨僵时间、肿胀关节数、血沉和C- 反应蛋白等指标采用记分法计算患者的病情严重性和预后因素总积分,根据积分将病情严重性分为轻、中、重度三级。对轻度患者给予抗疟药和对症治疗即可,对中度患者在给抗疟药的基础上加用一种其他慢作用抗风湿病药。对重度患者在轻度治疗基础上加2 种慢作用抗风湿病药治疗,同时可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疗法。这样方能使病情与用药匹配,以后每隔3 ~ 6 个月根据病情的活动性,以决定原方案升降与否。

(3)锯齿形模式。当患者被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时,要尽早使用慢作用抗风湿病药治疗,可使患者病情在1 ~ 2 年内有所改善。

而每次应答消失或耐药形成,在病情略有加重之际即换用另一种慢作用抗风湿病药物,使病情再次缓解。如此反复,假如病情小有反复类似锯齿状,也不致形成波形向上的趋势。该方案要求定期监测病情进展情况,要设定一个病情加重的标准,一旦发现病情加重,即改变治疗药物,进入下一个锯齿波。

10、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多个关节慢性、非化脓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玻我国初步调查类风湿关节炎的患病率为0.3%,以中年女性多见,女性约为男性的3倍。类风湿性关节炎有遗传易感性,但其发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遗传只起一定作用。

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原则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