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您好,我还是想具体问一下紫麻叶治老寒腿的事,紫麻叶在河北地区能找到吗?有朋友要去东北旅行,那边有吗
大部分农村都有的一种植物,农民一般在不能种庄稼的地方种植这种植物。叶子是紫色的,这种植物的皮可以制作麻绳。可能现在郊区不多了,偏僻的农村还有。
产浙江、安徽南部、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四川和云南。
纯手工暴力打字,请采纳。
2、风湿灵是治风湿的吗?怎样可以买到?
没用的,事实证明很多风湿的药物都不管用,用浸麻叶吧,三伏天来治疗,可以查查。
3、麻叶荨麻叶泡脚祛疯湿吗?
你好,麻叶荨庥叶是一种植物。它可以泡脚祛风湿的。它还具有凉血、止痛治疗高血压的作用,还能治疗毒蛇叮咬和关节炎的功效。
4、您好 我看见你在百度知道 说紫麻叶可以治老寒腿,那想问一下 这个用干叶子 还是新鲜的叶子呀?直接用布包着
新鲜的叶子,直接用布包在痛痛部位,天气越热效果越好。不过包上去后很难受,包的部位会出汗,还有刺刺的感觉。这是一个民间的偏方。一般十几天就有效果了。
5、麻叶荨麻有什么药用价值?
麻叶荨麻全草含有多种维生素、鞣质,茎皮主要含有蚁酸、丁酸及有刺激性的酸性物质。全草可入药,性温,味苦、辛。有小毒。可用于祛风湿,凉血,定痉。治疗高血压病。外用治荨麻疹初起,风湿关节炎,毒蛇咬伤,小儿惊风。
6、紫麻叶长什么样哪里有?知道的朋友帮帮忙!
我这儿种的就有’可以 请大家来用一用
7、哪些人不适合吃麻叶?
麻叶没有禁忌的人群,但是麻叶涩略带苦,可能会有人吃不习惯。
麻叶其实就是黄麻的嫩叶。据潮汕大厨介绍,麻树一般生长在崎岖山区的平地上。以前潮汕的寻常百姓多有种植,但是主要用途是做麻绳,也有一些家庭主妇将其搬上了餐桌。
对农家来说,从春天开耕播种的日子,一直到盛夏,都是吃麻叶的季节。采麻叶的人跟采茶的人相似,往腰里别一只柳条筐,把手探到麻树叶梢上,只摘下嫩叶部分,手快犹如蜻蜓点水,一眨眼工夫,便采下盈盈一筐嫩绿。
所以潮汕老一辈人对麻叶都怀有一种深深的感情,不少潮汕当地人都会喜欢在夏日午后的三四点钟,煮出一锅甜甜的麻叶番薯汤,消暑解渴。

(7)麻叶包腿去风湿扩展资料:
麻叶呈卵圆状,绿色。其苗期生长较缓慢,旺长期生长迅速,群体整齐,营养生长日数(即采摘期)125天左右。 时至今日,麻菜以其独特的口味和药用价值,即将发展成为家喻户晓的绿色健康蔬菜。麻菜口味与苋菜十分相近,清炒后清洌干爽不油腻;食之可治愈便秘,减少了药疗之繁琐程序。
麻菜一般可在4月中旬至5月初播种,若露地育苗栽培,叶龄为5-6叶。亩播种量为500克(即0,5公斤=1斤)。
当苗长至30公分即可拔出多余的苗,以保证苗与苗之间适当的间距,每亩定苗6000-8000株。此时麻菜叶克采收2-3次食用。待长至60公分即可掐去顶枝,采收嫩叶茎食之。当每次分支长至30-40公分,即可连续采收。(类似于韭菜,在生长期内可连续采摘食用)。采摘期125天左右。
8、麻叶荨麻饲用价值有哪些?
麻叶荨麻的植株高大,产草、产种量都比较高。在开花期以前,茎脆叶嫩,各种营养成分含量都比较丰富,理应成为上等饲用植物,但由于植物体具有螫毛,茎叶中富含蚁酸、丁酸及有刺激作用的酸性物质,致使畜禽在利用时受到了限制。据调查,猪、鸡可利用各个生育期的麻叶荨麻作饲料;早春返青后,羊、牛很少采食,但骆驼不畏螫毛,十分贪食,常发生过多采食荨麻而中毒,如不及时治疗,常因“臌胀”而致死;早春马根本不采食。牛夏季不喜食;但开花期以后,尤其秋冬二季,马牛羊驼等各种畜禽均喜食。如初秋(花果期)刈割晒制干草或制成草粉,作为越冬度春的饲草或粗饲料,各种畜禽利用更好。据报道,用带籽荨麻喂鸡,可促使冬季产蛋,喂猪时增重长膘效果良好,故《蜀语》记述“用叶喂猪易壮”的说法,在生产实践中,已普遍得到证实。
早春骆驼过食叶麻荨麻易引起中毒,而猪大量采食并未发生中毒现象。从新疆对麻叶荨麻长期利用的结果看,除骆驼发生中毒外,其他畜禽均未发生过中毒现象。证明麻叶荨麻作为饲料牧草,是具有一定价值的。
麻叶荨麻植株高大,含叶量较高,其茎叶比为1∶4.74。在我国荨麻属植物中,它的生产性能是最好的一种。在以麻叶荨麻为尤势的天然草地上,每年1次刈割,亩产干草400—600kg,而在人工栽种的条件下,1次刈割,亩产干草高达996.8kg。可见麻叶荨麻的天然草地不但适于放牧利用,也适合打草利用。
从麻叶荨麻的营养成分含量(表118)看,干草从蕾期到果期,其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有逐渐递降的趋势,而其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则呈现递增的规律,但就同一物候期的营养成分含量同狭叶荨麻和阔叶荨麻相比,并不逊色。
表118 三种荨麻的化学成分比较
此外,麻叶荨麻的叶中含有100—340μg/kg的维生素C;其种子中含21%的粗脂肪。同时,其叶中还富含胡萝卜素。据花蕾期对叶片进行分析的资料证明:6月15日叶中含胡萝卜素为100.0μg/kg;而6月21日的叶中含量多达146.7μg/kg。由此可见,麻叶荨麻的饲用价值是相当高的。
麻叶荨麻虽然有螫毛,但由于它具备高产、质优的特点,只要利用得当,仍不失为一种畜禽的优良饲草。
根据不同畜禽的生理特点和消化机能及最佳利用时期,应对其进行因畜制宜,分期利用:猪和鸡适合利用各个生育期的麻叶荨麻作为饲料;而牛、羊、驼适于开花期以后利用;花、果期刈割晒制青干草或制成草粉,用于冬季和早春枯草期的补饲,各种畜禽都非常喜食。
麻叶荨麻集中分布的地带,多属冬春草地,很适于牲畜放牧利用,除骆驼因贪食幼株易引起中毒,应控制放牧外,其他各类畜禽,秋冬春三季放牧均无不利影响,尤其适合抓秋膘时期利用。
早春,骆驼如因过多采食幼株而发现中毒时,应及时投给碱性药物和止酵药物,如苏打水、硫酸铜溶液之类的口服液,可迅速止酵,再辅以润肠剂,经此处理后一般预后良好。
在麻叶荨麻的整个生育期内,采集鲜嫩茎叶、花序、籽实,经蒸煮或水烫处理,加拌糠麸、精料,可代替其他青粗饲料喂猪、饲禽;也可将青干草除去粗老茎秆,将茎叶、花序和籽实混合粉碎,用作猪禽饲料;亦可将草粉与其他饲料配制成混合饲料,其饲喂效果更好。
麻叶荨麻既可用种子繁殖,也可用根茎蔓延,在天然条件下,只需对连片麻叶荨麻草地加以封育,再稍加管理,即可建成高产的半人工草地;如果建立人工割草地,虽无大面积成功的先例,但在小区试验中,已经证明,10月份用种子播种,翌年春季出苗整齐,8月9日开花,24日收到了成熟的种子,当年株高达160cm。可见,用播种法建立人工割草地,简便易行,效果良好。
麻叶荨麻经霜打后,茎、叶呈墨绿色干枯,焦脆易碎。因此,人工收割不宜霜后进行,而以在花期至结实期间刈割为好,一般在霜期到来前几天收割为最好,因这时种子成熟,不但可收获干草,而且,可收获大量的籽实。
在人工收割麻叶荨麻时,手应顺着螫毛方向,由下往上抓,或戴上防护手套,穿长袖的罩衣,以免手触及螫刺。若被螫毛刺伤,可立即用含碱量高的灰绿藜、猪毛菜等植物之叶,擦揉疼处,亦可用苏打水涂擦,即可消肿止疼。
麻叶荨麻除可作饲料牧草用外,还可作中草药,临床常以麻叶荨麻煎汁内服、外洗,或将鲜嫩茎叶捣作草浆外敷,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产后抽风,小儿惊风、解蛇毒和治疗荨麻疹等疾患。
麻叶荨麻的茎皮含有纤维,一般占干茎秆的9—10%,可作工业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