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风湿 > 类风湿性关节炎预后

类风湿性关节炎预后

发布时间:2020-09-18 03:55:48

1、类风湿可以治愈吗

目前,类风湿关节炎是不能够治愈的。为了控制患者的病情,我们目前主张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有一部分患者进展很快。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在一到两年内,发生骨关节的侵蚀,关节功能丧失,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2、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哪几种防治措施?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的非感染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如累及其他脏器,可引起心包炎、心肌炎、胸膜炎,还可并发血管炎以及末梢神经损害等。

本病患者可出现关节症状和关节外症状。

关节症状的早期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红肿热痛,常见四肢小关节指间近端关节梭形肿胀,掌指(跖趾)、腕、膝、肘、踝甚至颞颌关节等肿痛。晨起关节僵硬,午后逐渐减轻,为本病重要特征。中、晚期表现为:随着病情进展转为慢性、迁延性,关节滑膜渗出发展为增殖、肉芽病变,关节活动受限,继而侵蚀骨、软骨,引起关节面移位及脱臼,加上韧带、关节囊及关节周围组织破坏,致使关节变形。

关节外症状表现在皮肤、眼部和骨骼肌内系统。部分患者出现皮下结节,多发于受压和受摩擦的部位。结节可呈移动性或固定性,无痛或稍有压痛,圆形或椭圆形,质地坚韧如橡皮,直径1~3厘米大小不等,一般有结节的患者,多示病情活动,预后较差。患者常见巩膜或角膜周围深层血管充血,视物模糊,表现为慢性结膜炎、巩膜炎、虹膜炎、脉络膜炎、角膜结膜炎等。还可出现肌炎、腱鞘炎、骨质疏松所致的病理性骨折等。

本病患者严禁风寒、潮湿等诱发因素,出汗后不可当风。根据身体状况,适当活动,可减轻症状,有利于康复。要保持情志畅达,避免消极情绪。

治疗此病可用以下药物:

(1)水杨酸类:阿斯匹林,成人每日3~5克,症状控制后剂量减半;扑炎痛1克,每日3次。本类药副作用大,常有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

(2)二线药物:为改变病情的药物。适宜于经过一线药物治疗后不能控制病情者,或开始治疗时已有骨侵蚀者,可任选一种。一般用药3个月以上方能生效。

(3)金诺芬:每次3毫克,每日2次,口服金诺芬比使用金诺芬注射剂用药安全、方便。但需定期复查尿常规及肾功能。

3、类风湿关节炎的预后怎样,好呢?

您好!我知道安徽目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最好的方法就是“液体刀滑模切除术”具有直接针对病灶——关节滑膜炎症细胞,克服了过去传统治来疗难以去除滑模炎症的缺点,使关节滑模细胞失去活性并清除体外自,从而迅速缓解关节的肿胀和疼痛,阻止软骨和骨破坏,防止畸形和残废,愈后效果很好。 “液 体刀”无创介入滑膜百切除术一次性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滑膜炎等关节炎症。液体刀滑膜切除术治疗不是开刀,是向关节腔内注射药物代替外科手术的过程,注射到关节腔内的药物可以将病变的滑膜萎缩代谢掉,相当于做了一次外度科手术,代替了外科手术中用钢刀刮除滑膜的整个过程,称为问“液体刀滑膜切除术”,通过治疗的关节可以一次治好,消除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保住关节不会变形,愈后不复发。四大优势: 1、国内首创:直接针对病灶,是最根本治疗方法; 2、病人不住院,不开刀,无痛苦; 3、安全有答效,无毒副作用; 4、远期效果好,一次治疗,不易复发。 合肥黄山路446号

4、根据哪些指标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预后不良?

(1)男性起病年龄小于50 岁者。

(2)正规治疗前,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已超过5 年。

(3)受累及关节数多于20 个。

(4)受教育程度较低。

(5)社会经济状况差。

(6)发病一年后就出现关节功能障碍表现者。

(7)关节外表现尤其是类风湿结节和血管炎者。

(8)起病时侵犯四肢近端大关节和拇趾关节者。

(9)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应用不能很快控制病情者。

(10)嗜酸细胞数增多,血小板增高者。

(11)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且滴度增高者。

5、“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预后”是什么意思

就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经过治疗以后身体各个关节的恢复情况或控制关节受损的缓解情况

6、类风湿性关节炎怎么办?

您好
首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控制有非常大的作用,但应用时间一般小于
半年,而切应该注意钙及维生素d的补充,饮食上一定要多喝牛奶,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第二
类药物就是传统的改善病情药物,这一类药物包括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羟氯
喹等,这些药物往往气见效较慢,而且在应用过程中应该密切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第三类
药物是生物制剂,生物制剂的问世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常用的生物制剂
包括益赛普,雅美罗,类克,修美乐,这一类药物起效快,副作用小,但是价格比较昂贵。总
之,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因人而异,应该个体化治疗。

7、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怎样的?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的非感染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如累及其他脏器,可引起心包炎、心肌炎、胸膜炎,还可并发血管炎以及末梢神经损害等。

本病患者可出现关节症状和关节外症状。

关节症状的早期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红肿热痛,常见四肢小关节指间近端关节梭形肿胀,掌指(跖趾)、腕、膝、肘、踝甚至颞颌关节等肿痛。晨起关节僵硬,午后逐渐减轻,为本病重要特征。中、晚期表现为:随着病情进展转为慢性、迁延性,关节滑膜渗出发展为增殖、肉芽病变,关节活动受限,继而侵蚀骨、软骨,引起关节面移位及脱臼,加上韧带、关节囊及关节周围组织破坏,致使关节变形。

关节外症状表现在皮肤、眼部和骨胳肌内系统。部分患者出现皮下结节,多发于受压和受摩擦的部位。结节可呈移动性或固定性,无痛或稍有压痛,圆形或椭圆形,质地坚韧如橡皮,直径1~3厘米大小不等,一般有结节的患者,多示病情活动,预后较差。患者常见巩膜或角膜周围深层血管充血,视物模糊,表现为慢性结膜炎、巩膜炎、虹膜炎、脉络膜炎、角膜结膜炎等。还可出现肌炎、腱鞘炎、骨质疏松所致的病理性骨折等。

本病患者严禁风寒、潮湿等诱发因素,出汗后不可当风。根据身体状况,适当活动,可减轻症状,有利于康复。要保持情志畅达,避免消极情绪。

8、类风湿性关节炎怎么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减轻关节炎症反应,抑制病变发展及不可逆骨质破坏,尽可能保护关节和肌肉的功能,最终达到病情完全缓解或降低疾病活动度的目标。
治疗原则包括患者教育、早期治疗、联合用药、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及功能锻炼。
1.患者教育
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信心和耐心,能够与医生配合治疗。
2.一般治疗
关节肿痛明显者应强调休息及关节制动,而在关节肿痛缓解后应注意早期开始关节的功能锻炼僵直。此外,理疗、外用药等辅助治疗可快速缓解关节症状。
3.药物治疗
方案应个体化,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类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免疫抑制剂、免疫和生物制剂及植物药等。
(1)非甾类抗炎药有抗炎、止痛、解热作用,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最为常用的药物,适用于活动期等各个时期的患者。常用的药物包括双氯芬酸、萘丁美酮、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
(2)抗风湿药(DMARDs)又被称为二线药物或慢作用抗风湿药物。常用的有甲氨蝶呤,口服或静注;柳氮磺吡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以及羟氯喹、来氟米特、环孢素、金诺芬、白芍总苷等。
(3)云克即锝[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注射液,是一种非激发状态的同位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缓解症状的起效快,不良反应较小。静脉用药,10天为一疗程。
(4)糖皮质激素激素不作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首选药物。但在下述四种情况可选用激素:①伴随类风湿血管炎包括多发性单神经炎、类风湿肺及浆膜炎、虹膜炎等。②过渡治疗在重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用小量激素快速缓解病情,一旦病情控制,应首先减少或缓慢停用激素。③经正规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加用小剂量激素。④局部应用如关节腔内注射可有效缓解关节的炎症。总原则为短期小剂量(10mg/d以下)应用。
(5)生物制剂目前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上,已经有几种生物制剂被批准上市,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尤其在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几种生物制剂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①Infliximab(英夫利昔单抗)也称TNF-α嵌合性单克隆抗体,临床试验已证明对甲氨蝶呤等治疗无效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用Infliximab可取得满意疗效。近年来强调早期应用的效果更好。用法静点,3mg/kg,分别于0,2,6周注射一次,以后每8周静注一次,通常使用3~6次为1个疗程。需与MTX联合应用,抑制抗抗体的产生。②Etanercept(依那西普)或人重组TNF受体p75和IgGFc段的融合蛋白,Etanercept及人重组TNF受体p75和IgGFc段的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AS疗效肯定,耐受性好。目前国内有恩利及益塞普两种商品剂型。③adalimumab(阿达木单抗)是针对TNF-的全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推荐的治疗剂量为40mg,每2周1次,皮下注射。④Tocilizumab(妥珠单抗),IL-6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中重度RA,对TNF-α拮抗剂反应欠佳的患者可能有效。推荐的用法是4~10mg/kg,静脉输注,每4周给药1次。⑤抗CD20单抗Rituximab(利妥昔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Rituximab也可与环磷酰胺或甲氨蝶呤联合用药。
(6)植物药目前,已有多种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植物药,如雷公藤、白芍总甙、青藤碱等。部分药物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作用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4.免疫净化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中常有高滴度自身抗体、大量循环免疫复合物,高免疫球蛋白等,因此,除药物治疗外,可选用免疫净化疗法,可快速去除血浆中的免疫复合物和过高的免疫球蛋白、自身抗体等。如免疫活性淋巴细胞过多,还可采用单个核细胞清除疗法,从而改善T,B细胞及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功能,降低血液黏滞度,以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同时提高药物治疗的疗效。目前常用的免疫净化疗法包括血浆置换、免疫吸附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去除术。被置换的病理性成分可以是淋巴细胞、粒细胞、免疫球蛋白或血浆等。应用此方法时需配合药物治疗。
5.功能锻炼
必须强调,功能锻炼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得以恢复及维持的重要方法。一般说来,在关节肿痛明显的急性期,应适当限制关节活动。但是,一旦肿痛改善,应在不增加患者痛苦的前提下进行功能活动。对无明显关节肿痛,但伴有可逆性关节活动受限者,应鼓励其进行正规的功能锻炼。在有条件的医院,应在风湿病专科及康复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6.外科治疗
经内科治疗不能控制及严重关节功能障碍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科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外科治疗的范围从腕管综合征的松解术、肌腱撕裂后修补术至滑膜切除及关节置换术。

9、类风湿关节炎的预后怎样

你好!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程多变,一些病人的来病情向严重方向发展;另一些病人能自然缓解;大多数病人的病情波动不稳定。类风湿关节炎的预后有个体差异性。大量统计表明,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预后大致源如下:
有15%—20%病人发作一次以后缓解至少1年之久或不再发;另有10%—15%的病人病情进展迅速,在两年内出现破坏和畸形;其余70%病人的多关节炎呈反复、周期性发作,经合理治疗,其炎症能逐渐减轻。影响预后的因素有如下几种:
1.女性病人一般百比男性病人预后差。
2.老年病人较年轻病人差。
3.急性发病者差。
4.有对称性、多关节侵犯者差。
5.早期有多关节积液者差。
6.有全身症状者差。
7.早期有类风湿结节者差。
8.有关节外病变,如类风湿血管炎、神经病变者差。
9.早期出现度骨质侵蚀者差。
10.早期类风湿因子滴度增高者差。

合肥市黄山路446号

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预后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