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风湿 > 中医治风湿热

中医治风湿热

发布时间:2020-09-14 07:23:18

1、中医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风湿热痹型的药方有哪些?

北京军区总医院风湿免疫科提醒:药不能随便吃,要根据病情,让医生指点着吃。
在中医诸多治疗原则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三大治疗原则是中医的精华所在。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变,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尤其是时令气候、地理环境和患者的身体状况。风湿病的发生、转变与自然界和人的体质密切相关,临床治疗必须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地域和不同体质,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因此,在风湿病的治疗上提出了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和因人制宜的原则,即“三因制宜”。
一、因时制宜
四季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均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不同时间节律变化和不同季节气候特点,考虑治疗用药原则,即为“因时制宜”。
二、因地制宜
中医认为不同的地域、自然、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均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环境特点和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即为“因地制宜”。
三、因人制宜
人的体质强弱不同,更有男女老幼之别,中医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的特点,进行治疗用药的原则,即为“因人制宜”。
疾病的发生和形成是有多种因素作用与人体,又随人体的特异性而呈现一系列的结果。因此,为了提高治疗效果,需要具体分析患者的不同情况,区别治疗,既遵循因人制宜的原则。因人制宜是三因制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三因制宜的原则,强调了自然环境与人体的相关性,疾病与人体的整体和不同个体的相关性。因人制宜,是指治病时不能孤立地看病,必须看到人的整体的不同特点;因时、因地制宜,则强调了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三因制宜的治疗法则,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病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实际应用上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只有全面的看待疾病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善意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才能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2、风湿热的中医治疗

[编辑本段]【中国说法】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为感受外邪或素体虚弱或阳气偏盛复感外邪所致。
(1)感受外邪,如《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当自然界气候乖异,寒暑不均,冷热无常,或居处潮湿,外邪内入而罹病。三邪虽有所偏盛,但常是合而为病,且多以风为首,因风为阳邪,多变易行,走窜经络,流注关节,阻遏气血,从而出现关节疼痛红肿发热等症。
(2)素体虚弱复感风邪,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曰:“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故曰历节”。又曰:“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历节即指关节,是言关节疼痛是肝肾虚弱,卫阳不固,腠理不密,风邪水湿乘虚而入,侵犯脏腑,郁于筋脉,留于关节而成本病。
(3)少年气壮,阳气偏盛,内有蕴热,复感风寒湿邪,热为外邪所郁,流注脏腑、肌肉、关节,而为热痹。
本病在急性期,常以热邪偏盛,或湿热蕴蒸为主,是外邪入里化热,或热为邪郁所致。如热邪久留不去,损气耗阴,则出现气阴两虚的症候。病邪的发展,一般是由表入里,由浅及深,由经络而脏腑。如病邪郁于肌肤筋脉,则出现皮下结节。侵袭经络关节,则关节疼痛,不能屈伸。侵入营血,损伤络脉,故见皮下红斑。如病邪继续发展,袭于脏腑,即呈现心脏的改变。如《素问·痹论篇》曰:“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即指心脏受损而言。中医学不但认识到风湿热损害心脏,而且也观察到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如《备急千金要方·贼风第三》云:“历节风著人,久不治者,令人骨节蹉跌,变成癫病,不可不知”。这与风湿性脑病是吻合的,临床所见的舞蹈病、风湿性癫痫即属此类。

3、中医说我是风湿热-----谁可以帮到我么?

看到你的情况我第一反应是白血病,不过你应该做过骨穿了吧,白血病可以排除。
排除白血病之后就要考虑风湿病和类风湿病。你是转移性关节痛,可以排除是骨骼问题,所以不要到骨科医院去看,也不要再随便做什么滑膜积液化验,白白花钱。
你之前的治疗采用的广谱抗生素,有一定的疗效但不能根治,说明你的问题是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可能用的药对细菌或病毒不敏感,因此,你应该到正规的西医医院去治疗,不要看中医,中医在调理身体方面效果不错,但是对于这种细菌或病毒引起的疾病,说能治疗那是骗人。
风湿病是比较容易诊断的病,特征明显,是全身性结缔组织的炎症,以关节和心脏损害为最重要,你要检查下心脏有没有问题。此外还要与类风湿鉴别,类风湿心脏损害较小或没有损害。
头孢克肟药不对症,不要再吃了。
你的病情比较严重,要慎重对待,不能自己吃点药不发烧就算,拖延病情后果不堪设想,如果是风湿病有得风湿性心脏病的可能。
——
我个人认为,你极有可能是得了风湿病,需要卧床休息3~4周,恢复后适当控制活动量3~6个月。治疗方案为:
1、发热时服用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起始剂量为:成人每日4~6g;分4~6次口服。使用水杨酸制剂应逐渐增加剂量,直到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或出现全身毒性反应如耳鸣、头痛、或换气过度。症状控制后剂量减半,维持6~12周。水杨酸制剂常有胃部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此时可用氢氧化铝,不宜服用碳酸氢钠,因后者可减低水杨酸制剂在胃肠道的吸收,增加肾脏的排泄,并可促发或加重充血性心力衰竭。
2、发热时去西医医院检查,诊断是否得了风湿病。如果是,根治链球菌感染是治疗风湿热必不可少的措施。一般应用普鲁卡因青霉素40~80万单位,每天一次,肌肉注射,共10~14天;或苯唑西林钠(苯唑青霉素钠)120万单位,肌肉注射一次。对青霉素过敏者,可予口服红霉素,每天4次,每次0.5g,共10天。
3、治愈后,需要积极预防链球菌再次感染,至少维持预防用药5年。一般推荐使用苄是青霉素(长效西林)120万单位,每月肌肉注射一次。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磺胺嘧啶或磺胺异恶唑,成人每天0.5~1.0g,分次口服。
以上三条,缺一不可!上面说的药物都是治疗风湿病最对症的药物,如果医生给你开别的药(例如为了拿某些药品回扣),你要建议医生采用对症药物,另外,如果医生说有什么什么新药之类的,别听他忽悠。
总而言之,病情拖延下去后果很严重,一定要谨慎治疗,发作期多休息,治愈后加强锻炼,注意保暖。

4、风湿热,专治风湿的药方

1 你要确定你是风湿换是类风湿
还是去中医院或好的门诊看看吧
2 网上不会有人给你贴的,帖了也是胡乱开的方子,好的方子因为涉及处方权的问题不会拿出来的,还有下处方是要根据病情病势的,
3 我是学医的,学的不好,不干给你开 只能给点建议吧!惭愧啊!

有一方 仅做你参考
二妙散

黄柏20G 苍术15G

以上2味为末 沸汤 入姜汁调服

主治 湿热下注证

5、中医所指寒痰风湿热是什么意思

山药有健脾益肺、强精固肾的功效。煎汤服用或调制山药粥,能补肾益精、固涩止遗,经常食用可防治阳痿、早泄、遗精、腿软。

6、中医治疗风湿热的办法有吗?

中医药治疗:急性风湿热多属热痹,宜用祛风清热化湿治法;慢性风湿热则多属寒痹,宜用祛风散寒化湿治法
糖皮质激素、水杨酸制剂等辅以中医药治疗,可能取得较好疗效。针刺疗法对缓解关节症状也有一定效果。

7、中医治疗风湿热效果如何?

典型的临床表现
最常见为发热、关节炎和心脏炎。环形红斑、皮下结节和舞蹈病也偶尔见。
风湿热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其与链球菌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防止链球菌感染的流行是预防风湿热的一项最重要的环节。

与中医治风湿热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