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心病的常见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风湿性心脏病的护理常规:
(一)心理 因本病始发于青年及儿童,病人面临着劳动力的丧失以及年轻女性面临生育等问题,因此应开导病人,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
(二)饮食 风心病病人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易并发感染,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三)活动 日常活动应遵循以下原则:心功能代偿期可适当进行体力锻炼,以不感心悸气急为度。心功能不全时不宜参加运动和体力劳动,增加卧床休息时间。
(四)保暖 注意保暖,保持口腔卫生,坚持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五)观察 按医嘱服用抗风湿药物,并注意观察有无上腹痛、呕吐、黑便等不良反应。
健康教育
(一)环境 风心病病人应尽可能改善居住环境中潮湿,寒冷等不良条件,以免诱发风湿热。
(二)饮食
1、宜摄取清淡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饮食。
2、不宜过饱。
3、保证摄入充足的营养。
(三)日常活动 保证充足睡眠。
(四)医疗护理措施的配合
1、长期使用利尿剂如速尿、双克等,应注意补钾,多食含钾高的食物。
2、长期使用洋地黄制剂者,在使用前要测脉搏,若脉搏<60次/分,应停药。当发现有恶心、呕吐、腹痛、黄绿视等毒性反应,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停药。
希望以上答复对你有所帮助。
2、风湿性心脏病怎么护理?
风湿性心脏病怎么护理?风湿性心脏病的护理措施如下:
休息。包括体力和精力两个方面。病人症状不明显时可适当做些轻工作,但不要参加重体力劳动,以免增加心脏负担。病人伴有心功能不全或风湿活动时应绝对卧床休息,一切生活均应由家人协助。对病人态度要和蔼、避免不良刺激。
预防呼吸道感染。病室要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温度适宜,防止因呼吸道感染引起风湿活动、加重病情。
心功能不全者应控制水分的摄入,饮食中适量限制钠盐,每日以10克(2钱)以下为宜,切忌食用盐腌制品。
服用利尿剂者应吃些水果如香蕉、桔子等。
房颤的病人不宜作剧烈活动。应定期门诊随访;在适当时期要考虑行外科手术治疗,何时进行,应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定。
如需拔牙或作其他小手术,术前应采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同时要切记:本病是风湿病的后果,积极预防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也有重要的预防作用。积极有效的治疗链球菌感染,如根治扁桃体炎、龋齿和副鼻窦炎等慢性病灶,可预防和减少本病发生。
希望以上答复对你有所帮助。
3、风湿病人怎么养生
一般情况下~风湿病患者只要是季节变化~天气变化都会有关节不适感!
指导意见:
建议您首先是要保暖~尽量少接触冷水~少吃生冷食物!可以去看中医师~开点祛风除湿的中药泡点药酒喝!
更多咨询可以去问问风湿app看看
4、怎样预防与护理风湿性心脏病?
1.积极防止风湿热的再发生及复发。
2.注意避免剧烈活动和过度疲劳,预防感冒受凉,防止风湿活动避免心脏损害加重。
3.注意药物副作用,忌乱用药,对强心药和利尿药的调整,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5、中医说我是风湿热-----谁可以帮到我么?
看到你的情况我第一反应是白血病,不过你应该做过骨穿了吧,白血病可以排除。
排除白血病之后就要考虑风湿病和类风湿病。你是转移性关节痛,可以排除是骨骼问题,所以不要到骨科医院去看,也不要再随便做什么滑膜积液化验,白白花钱。
你之前的治疗采用的广谱抗生素,有一定的疗效但不能根治,说明你的问题是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可能用的药对细菌或病毒不敏感,因此,你应该到正规的西医医院去治疗,不要看中医,中医在调理身体方面效果不错,但是对于这种细菌或病毒引起的疾病,说能治疗那是骗人。
风湿病是比较容易诊断的病,特征明显,是全身性结缔组织的炎症,以关节和心脏损害为最重要,你要检查下心脏有没有问题。此外还要与类风湿鉴别,类风湿心脏损害较小或没有损害。
头孢克肟药不对症,不要再吃了。
你的病情比较严重,要慎重对待,不能自己吃点药不发烧就算,拖延病情后果不堪设想,如果是风湿病有得风湿性心脏病的可能。
——
我个人认为,你极有可能是得了风湿病,需要卧床休息3~4周,恢复后适当控制活动量3~6个月。治疗方案为:
1、发热时服用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起始剂量为:成人每日4~6g;分4~6次口服。使用水杨酸制剂应逐渐增加剂量,直到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或出现全身毒性反应如耳鸣、头痛、或换气过度。症状控制后剂量减半,维持6~12周。水杨酸制剂常有胃部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此时可用氢氧化铝,不宜服用碳酸氢钠,因后者可减低水杨酸制剂在胃肠道的吸收,增加肾脏的排泄,并可促发或加重充血性心力衰竭。
2、发热时去西医医院检查,诊断是否得了风湿病。如果是,根治链球菌感染是治疗风湿热必不可少的措施。一般应用普鲁卡因青霉素40~80万单位,每天一次,肌肉注射,共10~14天;或苯唑西林钠(苯唑青霉素钠)120万单位,肌肉注射一次。对青霉素过敏者,可予口服红霉素,每天4次,每次0.5g,共10天。
3、治愈后,需要积极预防链球菌再次感染,至少维持预防用药5年。一般推荐使用苄是青霉素(长效西林)120万单位,每月肌肉注射一次。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磺胺嘧啶或磺胺异恶唑,成人每天0.5~1.0g,分次口服。
以上三条,缺一不可!上面说的药物都是治疗风湿病最对症的药物,如果医生给你开别的药(例如为了拿某些药品回扣),你要建议医生采用对症药物,另外,如果医生说有什么什么新药之类的,别听他忽悠。
总而言之,病情拖延下去后果很严重,一定要谨慎治疗,发作期多休息,治愈后加强锻炼,注意保暖。
6、急性风湿热的一般治疗内容是什么?
急性风湿热的急性期需要安静休息,加强护理,如保暖、防寒、防潮湿等。有心脏病者,在临床症状消失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揭示风湿活动已被控制时,仍需继续注意休息,逐步增加活动。
若无明显心脏受损表现,在临床症状消失和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后,即可下床活动。饮食宜进高蛋白,易于消化的食物,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 和维生素C。
7、常见的热型有哪些?有何种临床意义?发热的护理评估要点有哪些?
临床上常见的热型有:稽留热;驰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不规则热。
稽留热:是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
驰张热:是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又称败血症热型。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
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致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期于无热期反复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常见于布氏杆菌病。
回归热: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数天后规律交替一次。常见于霍奇金病、回归热等。
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肺炎及渗出性胸膜炎等。
8、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和预防与护理是怎样的?
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风湿性心肌病患者无显著症状,心功能良好者不需要特殊治疗,仅需注意勿受凉,勿受潮湿,及时治疗感冒以防风湿活动,避免过度疲劳及剧烈活动。
2.有风湿活动者,抗风湿治疗。
3.有心衰、心律失常者,治疗心衰及心律失常。
4.中成药:平时可据情况选服柏子养心丸、人参归脾丸、济生肾气丸等。
预防与护理的方法
1.积极防止风湿热的再发生及复发。
2.注意避免剧烈活动和过度疲劳,预防感冒受凉,防止风湿活动避免心脏损害加重。
3.注意药物副作用,忌乱用药,对强心药和利尿药的调整,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9、预防与护理风湿热的方法是什么?
预防与护理:1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寒冷及潮湿,积极治疗扁桃体炎、咽炎、中耳炎。
2.已患风湿热者,使用长效青霉素预防链球菌再感染,可用苄星青霉素120万单位,每月肌注1次,连续5年,已患风湿性心脏病者,最好持续用药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