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体浮肿
导语:胖,也分几种类型。除了脂肪囤积,还有一种是水肿型。你可知道想要祛湿消浮肿,按摩穴位比常喝红豆薏米还有效哦。
有的人身材不怎么胖,但是每天起身后看起来却会水肿、浮肿;有的人在减肥过程中感觉效果不明显,殊不知其实是体内湿气重所致。想要祛湿,应该怎么做呢?除了喝红豆薏米水,其实你还可以选择另一种更简单的方法,那就是——按摩穴位。
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这套简单易学的按摩穴位祛湿减肥法。找到身上的四个穴位,每天按摩几分钟,就能轻松排出身体湿气,让你的减肥效率更明显。按摩过程中,要找准穴位哦。
【第01个动作】看下图
---丰隆穴---
穴位的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方8寸的地方,距离胫骨前缘二横指。
按压的功效:可以通调脾胃气机,达到祛湿化痰的功效。
按摩的手法:用大拇指和食指间的关节,按压穴位3分钟,再顺时针揉按大约5分钟。
【第02个动作】看下图
---足三里---
穴位的位置:在外膝眼下方3寸处,距离胫骨前缘一横指。
按压的功效:疏风祛湿、调理脾胃、补充益气和提高机体免疫力。
按摩的手法:用大拇指按压或者顺时针按揉穴位5~8分钟,感到局部产生酸胀感的效果最好。
【第03个动作】看下图
---中脘穴---
穴位的位置:在身体上腹部,身体的正中间,也就是肚脐上4寸的位置。
按压的功效:降逆利水、和胃健脾,可舒缓消化不良或胀气的情况。
按摩的手法:用指端或掌跟放在穴位上,顺时针按揉2~5分钟。
【第04个动作】看下图
---曲池穴---
Sponsored Links穴位的位置:完全屈肘并夹紧手臂后,穴位再手肘最外侧端的地方。
按压的功效:泄肠胃湿热,也可帮助恢复因湿气重而产生的湿疹等皮肤疾病。
按摩的手法:用大拇指的指腹点揉2~5分钟,也可四指并拢后轻轻拍打至局部皮肤微红。
减肥的方法有很多种。只有根据自己的肥胖原因来减肥,效果才会更明显。
2、什么是功能性水肿?
水肿系指血管外的组织间隙中有过多的体液积聚,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与肥胖不同,水肿表现为手指按压皮下组织少的部位(如小腿前侧)时,有明显的凹陷。祖国医学称之为“水气”,亦称为“水肿”。分类及常见疾病[编辑本段]1.全身性水肿按照其病因可分为以下类别:(1)心源性水肿:常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或慢性心包炎等。(2)肾源性水肿:常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等。(3)肝源性水肿: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变等。(4)营养不良性水肿:常见于低蛋白血症、维生素Bl缺乏症等。(5)结缔组织病所致的水肿:常见于红斑狼疮、硬皮病及皮肌炎等。(6)变态反应性水肿:如血清病等。(7)内分泌性水肿:常见于席汉病、甲状腺功能减低及库欣综合征等。(8)特发性水肿:如功能性水肿等。(9)其它:贫血性水肿、妊娠中毒性水肿。【概说】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而言。水肿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与肺、脾、肾、三焦各脏腑密切相关。依据症状表现不同而分为阳水、阴水二类,常见于肾炎、肺心病、肝硬化、营养障碍及内分泌失调等疾病。【病历病机】(一)风湿外袭,内舍于肺,肺失宣降,则水道不通,水液溢于肌肤,发为水肿。(二)饮食劳倦,伤及脾胃,运化失司,水湿停聚,横溢肌肤,发为水肿。(三)房劳过度,内伤肾元,不能化气行水,水湿内停,溢 于肌肤而水肿。
3、类风湿引起的脸上浮肿,怎么治疗。
仅供参考
风湿、类风湿治疗痹症是中医内科学中常见的病症之一,是以关节疼痛为主的一组全身性病变症候群。其临床表现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主要是风寒湿侵及人体,留注关节,阻遏经脉,致使气血瘀滞,经脉不通,不通则痛。
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急,侵及大关节,反复发作。多与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有关,发病年龄多为青少年,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链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质酸酶均阳性。以多发性、游走性、大关节红肿热痛为特征,活动期过后,受累关节不遗留病理性损害,如治疗失宜,可累及心脏,引起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起病慢,首侵小关节或脊柱,可造成关节变形,骨质损害,类风湿因子阳性。病情缠绵,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可伴有消瘦、贫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状。后期因关节变形僵硬,身体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教学视频指出:
中医的历节病,起因都是肝肾两虚,病在筋骨之间游荡,类似于西医的痛风、风湿病。临床上,按照症状分为三种:
(1)风痹,症状是又麻又痛:风湿相抟,骨节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甘草附子汤主之。
(2)血痹,症状是麻而不痛: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症,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3)历节,症状是但痛不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针对膝盖痛。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毒性大,严格按照要求制作使用,心脏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询中医师。
4、如何消除风湿心脏病引起的水肿
闂ㄩ润鑴夐佩铡嬶紝浣庤泲鐧借
5、风湿肿吗
建议:朋友您好,风湿病学是一门年轻的临床医学学科,由于起步较晚,人们对风湿病的认识尚浅,易引起漏诊、误诊。风湿病指主要侵犯关节、肌肉、骨骼及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如肌腱、韧带、滑囊、筋膜等部位的疾病。常见的有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血管炎、骨与关节的病变,其常见的症状有:1.发热是风湿病的常见症状,可为低热、中等度发热、也可为高热,往往可表现为不规则的发热,一般无寒颤,抗生素无效,同时血沉快,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人斯帝尔病、急性嗜中性发热性皮病、脂膜炎等均可以发热为首发症状。2. 疼痛是风湿病的主要症状,也是导致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风湿病的疼痛中,起源于关节及其附属结构的疼痛最为常见,然而肢体和躯干部位的疼痛也可见于内脏和神经系统病变。关节痛、颈肩痛、腰背痛、足跟痛往往是风湿病的主要表现,有时还伴有关节的肿胀。类风湿性关节炎常有对称性的关节肿痛,手指关节、腕关节尤为明显;强直性脊柱炎有腰背痛,休息时加重,可伴有足跟痛、红眼;风湿性多肌痛有颈肩痛、肢带肌的疼痛及肌无力。3.皮肤黏膜症状: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多肌炎、白塞病、脂膜炎、干燥综合症可有皮疹、光敏感、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眼部症状、网状青紫、皮肤溃疡等。4.雷诺氏征: 指(趾)端遇冷或情绪激动时出现发白,然后发紫、发红或伴有指(趾)端的麻木、疼痛,严重的可有皮肤溃破,可见于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5.肌肉可有肌肉疼痛、肌无力,肌酶升高、肌电图表现为肌原性损害等,如皮肌炎/多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6.系统损害:有些风湿病特别是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可有多个器官的损害,如表现为心脏炎(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肾脏损害(蛋白尿、血尿、浮肿、高血压、肾功能衰竭)、血液系统(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容血等)、呼吸系统(间质性肺炎、肺动脉高压、胸腔积液)、消化系统(肝功能损害、黄疸)等。7.常有自身抗体: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抗血小板抗体、抗心磷脂抗体、类风湿因子等。
6、水肿跟风湿有什么区别
水肿跟风湿区别很大的,很多风湿不会水肿,很多水肿没有风湿,要区分看待,风湿是高睡凉床,低睡湿铺,长期受到风寒湿的影响,导致寒湿一步步进入肌体,干扰肌体新陈代谢,停留肌体阻碍气血运转。如果明显影响气血运转而形成倒流,就进入风湿性疾病,会造成一定的水肿,如果没有造成气血倒流,基本上不会水肿的。另外有几种疾病容易导致水肿,比如肾病,肝病,心脏病,因为人体心肝肾主管精气血,一旦这些功能有衰退都会形成气血倒流,气血倒流是水肿的主要来源。
7、患者女,43岁,风湿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双下肢及身体下垂部位有严重水肿,该患者每日饮食中应控制(
E,一般心脏病要控制摄入盐量,每天不超过2克钠,严重水肿为0.5g
8、风湿性心脏病胸闷,气短,下肢水肿怎么治疗
下肢水肿可以服用肾气丸
心脏病治疗:心脏病患者应该随身携带救心丸。教学视频指出:心脏病急救可以采用针灸方法:针刺关元、少府。针刺关元一针,心脏就会跳起来。如果不见效,再针刺少府。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二个穴位同时下针。
心刺痛:是有瘀血。针灸巨阙、心俞、少府、神门、劳宫、关元。
心闷痛:是气阻。针灸公孙、内关、天突、巨阙、关元、肝俞。
公孙、内关、巨阙、关元,治疗心刺痛、心闷痛。
短气:公孙、关元。 中指尖痛:心脏有病,缪刺中冲。
心房纤颤:内关、郄门、大陵、神门、厥阴俞、心俞、膈俞、合谷、太冲。
心动过速:可分为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一般用针灸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的是室上性心动过速。主穴:内关、神门、大陵、厥阴俞、心俞、膈俞。配穴:失眠加百会、四神聪。烦躁加太冲、三阴交。
心动过缓:内关、郄门、足三里、心俞。
期前收缩:主穴:内关、大陵、神门、厥阴俞、心俞、膈俞。配穴:足三里、膻中、脾俞、百会、四神聪。
传导阻滞:内关、郄门、足三里、三阴交、心俞。
中医方法(金贵要略):
(1),血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胸背痛,就是有时候胸痛穿到背部,有时候背痛穿到前胸,但是,不是心痛彻背那么强,只是微微的隐隐作痛,这是胸中阳气闷在胸中造成的。这是最轻的症状。
( 2),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这是病情进入第二阶段。
(3),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横膈膜炎),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此处的心中是指胃部。枳实薤白桂枝汤针对实症,人参汤针对虚症。
(4),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生姜汤亦主之。
茯苓杏仁甘草汤针对心包周围有积水,橘枳生姜汤针对湿痰阻到心肺之间。
(5),胸痹缓急者(心脏病随气候而变化,风湿性心脏病),薏苡附子散主之。
薏苡仁与炮附子等量打粉口服,日服三次。服量咨询中医师,方子说服一汤匙,因为汤匙大小不同。风湿性关节炎如果治疗失宜,可累及心脏,引起风湿性心脏病。
薏苡附子散,胸痹是寒造成的,寒,用附子;湿盛,而且,湿在上焦,用薏苡仁。
(6),心中痞,诸逆,心悬痛(心包膜炎),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桂枝生姜枳实汤针对心悬痛。
(7),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纵膈膜炎),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这是最严重的心脏病。在临床上,讲课教师使用的是乌梅赤石脂丸。是使用乌头赤石脂丸,还是使用乌梅赤石脂丸,存在争议。 建议咨询针灸师、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