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不会游走性疼痛。对称性侵犯关节
2、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会出现游走性疼痛吗
风湿、类风湿治疗痹症是中医内科学中常见的病症之一,是以关节疼痛为主的一组全身性病变症候群。其临床表现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主要是风寒湿侵及人体,留注关节,阻遏经脉,致使气血瘀滞,经脉不通,不通则痛。
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急,侵及大关节,反复发作。多与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有关,发病年龄多为青少年,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链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质酸酶均阳性。以多发性、游走性、大关节红肿热痛为特征,活动期过后,受累关节不遗留病理性损害,如治疗失宜,可累及心脏,引起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起病慢,首侵小关节或脊柱,可造成关节变形,骨质损害,类风湿因子阳性。病情缠绵,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可伴有消瘦、贫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状。后期因关节变形僵硬,身体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张仲景金贵要略教学视频指出:
中医的历节病,起因都是肝肾两虚,病在筋骨之间游荡,类似于西医的痛风、风湿病。临床上,按照症状分为三种:
(1)风痹,症状是又麻又痛:风湿相抟,骨节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甘草附子汤主之。
(2)血痹,症状是麻而不痛: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症,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3)历节,症状是但痛不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针对膝盖痛。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毒性大,严格按照要求制作使用,心脏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询中医师。
3、风湿是不是会引起游走性疼痛?
会的。
@ 游走性疼痛:制川乌20 川芎25 老鹤草30 威灵仙30 忍冬藤25 青风藤20 豨签草30 地龙15克。 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4、全身游走性疼痛是怎么回事?是类风湿关节炎吗?
病情分析:
你好,我来回答你的问题,这样的情况不是类风湿病症,应该考虑是风湿性关节炎。
指导意见:
游走性关节疼痛是风湿性关节炎特有的表现,此外还会伴有血沉增高、白细胞轻度增高、抗O增高等现象。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是小关节,没有游走性的疼痛。
5、风湿会不会引起全身游走性疼痛?
全身游走性疼痛可见于风湿
免疫性疾病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炎常见的症状就是全身肌肉疼痛、关节畸形等。还可能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全身游走性疼痛,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以全身为主的神经痛,大多数疼痛为烧灼样疼痛。
6、类风湿性关节炎游走性疼痛有什么特点?
(1)游走性。早期关节炎疼痛(无肿胀)的游走性比较明显,游走间隔期比较短,多半在1 ~ 3 天,很少超过1 周。一旦出现关节肿胀后,多半经过1 ~ 3 个月以后才转移到另一对称或非对称关节。
其后反复发作的关节肿胀就像“接力赛”一样此肿彼消。
(2)对称性。关节炎的转移经常是对称性的,关节肿胀很少是非对称性的,除早期游走性疼痛之外,单关节炎少见。
(3)互相制约现象。第一个关节肿胀转移到另一关节上之后,该关节的肿痛较快(1 ~ 3 天)减轻,数周至数月后可完全消退,而新发病的关节肿痛渐趋严重。互相制约的特点通常是:手重足轻或相反,上肢重下肢轻或相反,左重右轻、外周关节重则中轴轻、内脏病变重则关节轻。但为什么有这样的互相制约现象目前尚不知道。
(4)关节炎游走规律。类风湿性关节炎游走的一般规律和顺序如下。
①指(趾)关节—膝—踝—髋—肩—胸骨、胸锁或颞颌关节。
②跗跖—踝—膝—手—髋关节。
③桡腕关节—踝膝—肘—指关节。
④膝关节—踝—肘关节。
⑤踝关节—膝—髋—腕、指关节。
⑥髋关节—颈椎。
⑦颈椎—膝—髋关节。
⑧单关节—颈椎。
7、全身游走性疼痛 是不是风湿病
葡萄酒具有独特的营养成分,在佐餐时,如果用来搭配高脂高热的食品,有助降低血脂和低密度脂肪蛋白的功效,从而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疾病。因为红葡萄酒中含一种叫“红酒多酚”的物质可预防癌细胞生长。长期饮用葡萄酒不易得糖尿病、中风、帕金森综合症、风湿病等疾病 查看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