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风湿 > 类风湿症

类风湿症

发布时间:2020-08-25 07:42:59

1、类风湿有哪些症状和体征

按临床表现可分为四型:典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典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重叠类湿性关节炎。四种类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临床上又可分成几类,各有其临床特征。
(1)典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典型类风湿或多关节炎型。其临床表现为:
①晨僵;②关节肿胀,疼痛,反复发作;②多个关节受累,单关节炎少见;④对称性关节受累,不同关节间症状转移,间隔期在1个月以上;⑤关节炎症有相互制约现象;⑥病程可持续几个月以至达数十年之久;⑦关节周围组织病变及并发症,例如,类风湿性皮下结节,关节附近肌肉萎缩,肌无力,关节周围的组织受累,骨受累,肩手综合征及下肢与踝部水肿等。
(2)不典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不典型类风湿。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发热型类风湿:在临床上可分为长期高热为主要表现的类风湿和长期低热为主要表现的类风湿。以高热为主的类风湿发热,由感冒、外伤等因素引发,表现为不规则间歇性的特征。发热时,温度多半在38℃—40℃以上,有的高达42℃,一日温差可有较大波动,发热时伴有畏寒、皮疹、关节酸痛的症状。发热一般持续2—8小时骤然下降,伴有出汗、乏力、食欲减退、消瘦、贫血的症状。以低热为主的类风湿症状极不典型,往往被误诊为结核或潜伏性风湿病。病人体温多在37.3℃—38℃之间,很少超过38℃。全身症状多,表现为明显乏力、易累、倦怠、多汗、晨僵、关节肿胀、疼痛等症。
②单关节炎:多由髋、膝、踝单关节开始发病,病变始终局限于1个关节,以后反复发作,缓解与加重缓慢交替。常伴有其他关节痛,但不肿,病程可持续1年至数年。
③少关节炎:此型关节炎多半固定在2—3个关节上,好发于腕、踝、膝、跖、髓等关节。关节症状较轻,发展较缓慢,有较长时期的缓解期。
④反复发作性风湿病:又称发作性风湿病。其特征为发作呈周期性,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数日乃至2—3周,自行消退,关节疼痛剧烈,多由劳累、饮酒、失眠所诱发。
⑤干性关节炎:临床以关节僵硬、挛缩为主要表现,关节肿胀不明显,剧烈疼痛或反而无痛,但关节破坏及增生发展迅速,数月至1—2年内可使关节毁损变形,发展成残废。
⑥内脏型: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其特点是当内脏症状突出时,关节痛的炎症表现一般是中等度的,有时轻微,或退居次要地位。可表现为心脏损害,类风湿性血管炎,肺、肾损害,关节淋巴结病,关节肝脾综合征,神经精神和内分泌系统损害,眼、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损害及其他。
(3)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其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情况:①长期高热为主要表现;②多关节炎型类风湿;③单关节炎;④小关节炎。其各自特征见上。
(4)重叠类风湿性关节炎。其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情况:①类风湿重叠风湿病:全身症状重,可伴有明显心脏损害的表现与心力衰竭;②类风湿重叠系统性红斑狼疮;③类风湿重叠瑞特综合征。

2、类风湿症状及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慢性反复发作延绵不愈的重大疾病,是世界性医学界难题,素有慢性癌症之称。
1、目前西医、中医常规治疗只能给病人用激素抗炎、解热止痛、抑制免疫药物、活血通经、疏风止痛等治疗可稍缓解症状,这些常规的治疗仍停留在对炎症及后遗症的对症治疗,并没有多大的作用,只是一时的止痛,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正所谓的治标不治本,也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只是应付性的治疗。
2、长期用激素治疗引起高血压、糖尿病、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皮肤溃烂、代谢紊乱等疾病。长期用免疫抑制剂易诱发严重感染、致癌、致畸、不育、消化性溃疡、内分泌失调及代谢紊乱。
3、长期用药吃药引起胃炎、消化性溃疡、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等严重性损害。
4、类风湿关节炎属疑难杂症,疑难杂症需特色治疗,给你希望、新的生活,恢复你的生活自理力或劳动力,让瘫痪的你重新站起来。只治中晚期的病人。

3、类风湿病症

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全身表现,类风湿关节炎常以缓慢而隐秘的方式起病,在出现明显关节症状前有数周的低热、乏力、全身不适、体重下降等。

二,关节症状,95%以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出现晨僵现象,早期可出现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肿胀、疼痛与压痛,多呈对称性持续性,其他关节如膝、踝、肘及肩关节也可受累,晚期可出现腕关节和肘关节的强直,掌指关节的半脱位,手指向尺侧偏移的尺偏畸形,天鹅颈畸形,及有孔花样畸形。

三,关节外表现,可有类风湿结节、类风湿血管炎、肺间质性病变及结节样病变,心包炎以及贫血、血小板增多、淋巴结肿大等。

4、类风湿是什么症状

仅供参考

风湿、类风湿治疗

痹症是中医内科学中常见的病症之一,是以关节疼痛为主的一组全身性病变症候群。其临床表现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主要是风寒湿侵及人体,留注关节,阻遏经脉,致使气血瘀滞,经脉不通,不通则痛。

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急,侵及大关节,反复发作。多与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有关,发病年龄多为青少年,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链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质酸酶均阳性。以多发性、游走性、大关节红肿热痛为特征,活动期过后,受累关节不遗留病理性损害,如治疗失宜,可累及心脏,引起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起病慢,首侵小关节或脊柱,可造成关节变形,骨质损害,类风湿因子阳性。病情缠绵,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可伴有消瘦、贫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状。后期因关节变形僵硬,身体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教学视频指出:

中医的历节病,起因都是肝肾两虚,病在筋骨之间游荡,类似于西医的痛风、风湿病。临床上,按照症状分为三种:

(1)风痹,症状是又麻又痛:风湿相抟,骨节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甘草附子汤主之。

(2)血痹,症状是麻而不痛: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症,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3)历节,症状是但痛不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针对膝盖痛。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毒性大,严格按照要求制作使用,心脏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询中医师。

5、类风湿症状有哪些

你好;这种情况类风湿可能会引起关节炎,引起晨僵,关节的疼痛,晚期可能会引起关节的变性,伴有低热,乏力,心脏的炎症等症状,这种情况可以查类风湿因子,CCP,血沉,关节的核磁等检查,一般确诊类风湿可以用强的松,雷公藤多苷,来氟米特,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一抗体融合蛋白等对症治疗,可能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

与类风湿症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