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湿热的发热特点和治疗?
热
轻微怕冷
头痛
鼻塞
流黄浊涕
口干渴
咳嗽
咯痰黄稠
咽干痛
舌尖红
苔薄黄
风热感冒以发热为主,怕冷的症状不是很明显等。以上这些症状就基本上可以判断患者是属于风热感冒。
2、急性风湿热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急性风湿热的诊断对于临床症状典型的病例比较容易,但对不典型及轻症的病例则有困难。原因是目前尚无特异的检查方法。临床上只能将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综合起来分析。目前主要采用Jones 氏的1965 年修订标准。
针对近年国外风湿热流行特点,美国心脏病学会于1992 年对Jones 标准又进行了修订。新的修订标准主要针对初发风湿热的诊断。
最新修订标准还作了如下补充,即有下列3 种情况者可不必严格执行该诊断标准,即:舞蹈病者;隐匿发病或缓慢发展的心脏病;有风湿病史或现患风湿性心脏病,当再感染A 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时,有风湿热复发的高度危险性者。
3、小儿风湿热的临床表现
在发病前1~3周可有咽炎、扁桃体炎、感冒等短期发热或猩红热的历史。症状轻重不一,亦可无症状,风湿性关节炎常为急性起病,而心脏炎可呈隐匿性经过。
1.一般症状
患儿精神不振、疲倦、食欲减退,面色苍白、多汗、鼻出血。有时可有腹痛,其甚者可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发热一般都不太高且热型多不规则,少数可见短期高热,大多数为长期持续低热,持续3~4周。
2.心脏症状
根据病理显示,几乎所有病例的心脏均有不同程度的受累。而小儿风湿热则心脏病变尤为突出。心肌、心肌膜及心包均可受到损害,称为风湿性心脏炎或全心炎,为小儿风湿热的最重要表现。严重心脏炎可后遗风湿性心瓣膜病。现按急性风湿性心脏炎及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分叙:
(1)急性风温性心脏炎症
1)心肌炎:在所有小儿风湿热的心肌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临床上有心肌炎表现的也甚多见。轻者症状不多,如仅出现心率轻度加速或心电图有短暂的轻微变化。重者呈弥漫性心肌炎,临床症状明显,常可并发心力衰竭。心肌受累等征候。
2)心肌膜炎:以二尖瓣最常受累,主动脉瓣次之。心尖部出现Ⅱ至Ⅲ级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杂音向腑下及左背传导,呼吸与体位对杂音无影响。此杂音提示二尖瓣关闭不全。
3)心包炎:重症患儿可出现心包炎症状,多与心肌炎及心内膜炎同时存在。表现有心前区疼痛、端坐呼吸及明显呼吸困难。
发生急性风湿性心脏病变时,往往心肌、心内膜及心包同时受累。临床上很难区分哪些症状及体征是单由心肌炎、心内膜炎或心包炎所引起,故统称为风湿性心脏炎或全心炎。严重心脏炎时心脏扩大,尤其伴有心力衰竭者,多遗留慢性心脏瓣膜病。
(2)慢性心脏瓣膜病小儿风湿热反复发作且病程较久者,可发展为非活动性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阶段,即风湿性心脏病,其中以二尖瓣受损机会最多,主动脉瓣次之。此外,在小儿时期,风湿性心脏病发生心力衰竭时往往有风湿活动存在。在急性期有二尖瓣受累的有少部分可恢复正常,30%~60%的病例最后遗留有永久性瓣膜损害,而主动脉瓣一旦受损则恢复正常的机会很少。
3.关节炎
特点为游走性及多发性,以膝、踝、腕、肘等大关节为主,小关节偶可受累,局部出现红、肿、热、痛,一般数日或数周消失,不遗留畸形。
4.舞蹈病
起病缓慢,其特征为全身或部分肌肉非随意、不协调和无目的的痉挛运动,以四肢动作最多。
5.皮肤病变
(1)皮下小结:是小儿风湿热的一种症状,一般表现为豌豆大小的圆形小结,可隆起于皮肤,与皮肤无粘连,能自由活动,多无压痛。常见于肘、腕、膝、踝等关节伸侧腱鞘附着处,亦好发于头皮或脊椎旁侧。有时呈对称性分布,时消时现,一般经2~4周自然消失。皮下小结节常与心脏炎并存,常在起病后数周出现,为风湿活动的显著标志。
(2)环形红斑:皮肤渗出性病变可引起荨麻疹、紫瘢、斑丘疹、多形性红斑、结节性红斑以及环形红斑等,其中以环形红斑的诊断意义最大,对小儿风湿热有特征性。多见于躯干部及四肢屈侧。此种红斑常于磨擦后表现明显,1天之内可时隐时现,不遗留脱屑及色素沉着。环形红斑可间歇出现,为风湿热的主征,但并非风湿热特有表现。
6.肺炎与胸膜炎
比较少见。多系非特异性渗出性改变,大都同时有严重心脏炎症。

4、了解风湿病病症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多系统损害,几乎可以累及人体的各个系统、器官。可同时或相继出现呼吸、血液、肾脏、神经、消化、皮肤等多个系统症状。表现迥异的症状可以是同一个疾病,相同的症状也可能是不同的疾病。多数风湿病都有自身抗体的产生,如抗SM抗体和抗又链DNA抗体是SLE的标志性抗体,而抗SSA、抗SSB则是干燥综合征的特异性抗体。风湿病往往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如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等。病情迁延、反复,治疗往往缺乏特异性,而且需长期治疗、定期复查。

5、风湿热侵害关节的种种迹象有哪些?
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中最普遍,最常见的症状。在急性风湿热初次发作中风湿性关节炎占75%。风湿热损害关节典型的临床迹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多发性。风湿热常同时侵犯多个关节,呈对称性,局部红肿热痛及压痛。
(2)大关节病变。常累及大关节,如膝、踝、肩、腕、髋、肘关节等。
(3)游走性。一个关节炎症消退后,另一个关节接着发炎。
(4)不留畸形。炎症消退后,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不遗留关节畸形。
不典型者仅有关节酸痛,其风湿炎症也可侵犯手足小关节及脊柱,或仅限于单个关节。儿童患者关节炎症状多极轻微或仅限于一二个关节。成人患者的关节炎症状比较显著。关节炎程度与心脏损害轻重无明显关系。
6、中医说我是风湿热-----谁可以帮到我么?
看到你的情况我第一反应是白血病,不过你应该做过骨穿了吧,白血病可以排除。
排除白血病之后就要考虑风湿病和类风湿病。你是转移性关节痛,可以排除是骨骼问题,所以不要到骨科医院去看,也不要再随便做什么滑膜积液化验,白白花钱。
你之前的治疗采用的广谱抗生素,有一定的疗效但不能根治,说明你的问题是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可能用的药对细菌或病毒不敏感,因此,你应该到正规的西医医院去治疗,不要看中医,中医在调理身体方面效果不错,但是对于这种细菌或病毒引起的疾病,说能治疗那是骗人。
风湿病是比较容易诊断的病,特征明显,是全身性结缔组织的炎症,以关节和心脏损害为最重要,你要检查下心脏有没有问题。此外还要与类风湿鉴别,类风湿心脏损害较小或没有损害。
头孢克肟药不对症,不要再吃了。
你的病情比较严重,要慎重对待,不能自己吃点药不发烧就算,拖延病情后果不堪设想,如果是风湿病有得风湿性心脏病的可能。
——
我个人认为,你极有可能是得了风湿病,需要卧床休息3~4周,恢复后适当控制活动量3~6个月。治疗方案为:
1、发热时服用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起始剂量为:成人每日4~6g;分4~6次口服。使用水杨酸制剂应逐渐增加剂量,直到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或出现全身毒性反应如耳鸣、头痛、或换气过度。症状控制后剂量减半,维持6~12周。水杨酸制剂常有胃部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此时可用氢氧化铝,不宜服用碳酸氢钠,因后者可减低水杨酸制剂在胃肠道的吸收,增加肾脏的排泄,并可促发或加重充血性心力衰竭。
2、发热时去西医医院检查,诊断是否得了风湿病。如果是,根治链球菌感染是治疗风湿热必不可少的措施。一般应用普鲁卡因青霉素40~80万单位,每天一次,肌肉注射,共10~14天;或苯唑西林钠(苯唑青霉素钠)120万单位,肌肉注射一次。对青霉素过敏者,可予口服红霉素,每天4次,每次0.5g,共10天。
3、治愈后,需要积极预防链球菌再次感染,至少维持预防用药5年。一般推荐使用苄是青霉素(长效西林)120万单位,每月肌肉注射一次。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磺胺嘧啶或磺胺异恶唑,成人每天0.5~1.0g,分次口服。
以上三条,缺一不可!上面说的药物都是治疗风湿病最对症的药物,如果医生给你开别的药(例如为了拿某些药品回扣),你要建议医生采用对症药物,另外,如果医生说有什么什么新药之类的,别听他忽悠。
总而言之,病情拖延下去后果很严重,一定要谨慎治疗,发作期多休息,治愈后加强锻炼,注意保暖。
7、风湿热是什么意思
风湿热是风湿系统的一个疾病名称。它是发生于链球菌感染后出现的一种结缔组织疾病,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心脏炎,皮下结节,环形红斑以及舞蹈病等。它在发病前通常有链球菌感染的前驱症状,比如发热,咽痛,咳嗽,咳痰等。风湿热主要发生在医药条件不发达,居住条件差,营养低下的地区,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已经很低。
8、风湿热是什么
风湿热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的非化脓性疾病,可累及心脏、关节、中枢神经系统和皮下组织,但以心脏和关节最为明显,临床表现为心脏炎、环形红斑、关节炎、舞蹈症和皮下结节等。最有效的治疗就是休息,应用青霉素抗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