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中医!治疗风湿的药方(外用药酒)很保密吗?
你才18岁 我可以肯定的说 你这个是肾亏 而且是大亏 手淫的危害十分巨大 你如果不戒色 不戒手淫 你活不到40岁 人身之精血十分的宝贵 丧失了知 也等于人丧失了运气 精神 你肯定运气很差 老倒霉 破财 别人也不喜欢你 因为你没精神啊 病泱泱的 眼神无神 你遇见我算是缘分 这个病难治的不是身体 是你那个心 我帮你治可以 但是你必须戒色 这样的人喜欢吃肉 但是肉吃的越多 色欲越强 注意少吃肉 我治这种道多的很 所以你也不必惊慌 要治此病首先节欲 保惜你的精气 然后给你个药酒方 黄芪200克 枸杞200克 锁阳200克 当归200克 红参100克 杜仲100克 巴戟天100克 白术200克 茯神100克 补骨脂150克 山茱萸100克 熟地黄150克 甘草50克 韭菜籽100克 菟丝子100克 五味子100克 沙苑子100克 续断100克 葫芦专巴100克 以上的药放在一起 泡8到10斤酒 度数不要超过45度 我给你的方子不是最名贵的 考虑到你的年龄经济应该是问题 还有这些药去属大一点的药房抓 万一药不好 也没什么效果 平时不要吃生冷的食物 还是那句话 要戒色
2、健脾养胃除风湿的酒药方子
第一,脾虚的人不要吃太冰的东西,还有夏天的时候最忌讳吃冷饮了,最好吃点常温的食物,这样才不好伤害到脾胃。
第二,脾虚的人可以多吃点白色的食物,比如白色的扁豆,山药,还有其他的五谷杂粮,都可以的,这样对脾胃会有一个很好的调理作用哦。
第三,脾虚的人可以喝随草记埤泰茶进行调养,可以温养脾胃,健脾益气,提升免疫力。
3、酸木瓜治疗风湿泡酒药方
皂角刺200g 路路通200g 鸡血藤100g 木瓜200g
续断100g 知母100g
苍术100g 木通50g
蜈蚣5条
4、风湿泡酒药材配方?
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的痹症范筹。痹症是指风邪、寒邪、湿邪侵袭人体后,使人体的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起的以肌肉、关节疼痛、麻木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
用中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如果把具有抗风湿作用的药物配成药酒,则可增加这些药物活血益气,畅通经络的作用。并且,服用药酒治病,简单方便。现介绍几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酒配方:
①活血舒筋酒——主治关节疼痛麻木
原料:独活30克、寄生50克、秦艽30克、防风20克、细辛10克、川断30克、茯苓60克、桂枝30克、川芎30克、白芍60克、制川乌15克、当归60克、生地30克、川牛膝30克、甘草20克。
制法:把上药切碎后,放入纱布袋中。将装药的纱布袋放于15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10日后,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毫升,每日服2次。首次的服用量减半。
功效:活血祛风,舒筋通络,祛寒除痹。此方主治关节疼痛、酸楚麻木、屈伸不利等病症。
注释:此方是独活寄生汤减去人参、杜仲,加入川乌而成。独活寄生汤原本就是治疗痹症的有效方剂,再加入川乌,则增强其祛寒逐痹的功效。
②乌头通痹酒——主治寒邪引起的关节痛
原料:制川乌20克、黄芪60克、桂枝30克、芍药46克、穿山龙60克、青风藤60克、钻地风60克、僵蚕60克、乌梢蛇60克、蜂房36克、甘草24克。
制法:把上药切碎后,放入纱布袋中。将装药的纱布袋放于20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14天后,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温经散寒、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此方适用于因病人感受寒邪而引起的关节疼痛。
注释:方中川乌,有温经散寒、止痛的作用;黄芪有益气固表的作用,它可以防止病人因出汗过多而引起的表虚症;桂枝、乌梢蛇、地龙、穿山龙、青风藤等均有祛风除湿,温经通络的作用。
③三痹酒——主治风寒湿引起的腰腿疼
原料:人参、黄芪、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杜仲、川牛膝、川断、桂心、细辛、秦艽(音交)、独活、防风各30克。
制法:把上药切碎后,装入纱布袋中。将装药的纱布袋放于5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14日后,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补气血、壮筋骨、祛风湿、通经络。此方主要用于治疗因风寒湿痹久治不愈所引起的腰腿疼痛、肢体无力,关节伸屈不便等病症。
注释:本方的特点是:扶正与祛邪并重。方中人参、黄芪、生地、杜仲、川断、当归、甘草具有补益气血、强筋壮骨的作用;川芎、秦艽、独活、防风、细辛、牛膝等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散寒止痛的作用。
④温经酒——主治下肢关节疼痛
原料:黄芪60克、当归30克、茯苓45克、川牛膝45克、苍术75克、巴戟肉120克、防风15克、香附朱15克、石斛45克、萆(音闭)薢(音谢)30克、独活30克。
制法:把上药切碎后,放入纱布袋中。将装药的纱布袋放于20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14日后,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补气血、温经络、祛风湿、强筋骨。此方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及坐骨神经痛等病症所引起的下肢关节疼痛。
注释:本方的功效重在补气血、祛风湿。方中的牛膝具有补肝肾、壮筋骨的作用;独活、防风等药具有抗风湿的作用。
⑤祛风活血行气酒——主治上肢关节疼痛
原料:羌活、防风、桂枝、荆芥、青皮、茴香各9克,陈皮18克,威灵仙14克,当归18克,甘草14克。
制法:把上药切碎后,放入纱布袋中。将装药的纱布袋放于5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日后,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祛风活血、行气止痛。用此方治疗由风寒湿邪外袭所致的上肢关节疼痛,疗效显著。
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的痹症范筹。痹症是指风邪、寒邪、湿邪侵袭人体后,使人体的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起的以肌肉、关节疼痛、麻木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
⑥木瓜酒——主治四肢麻木、周身疼痛
原料:木瓜、当归、威灵仙、狗脊、牛膝、海风藤各15克,川芎、白芷、人参各9克,鸡血藤30克,制川乌3克。
制法:把上药切碎后,放入纱布袋中。将装药的纱布袋放于10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日后,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散风祛寒、活络止痛。主治风湿性关节炎所引起的四肢麻木、周身疼痛、腰膝无力等病症。
注释:方中的木瓜、威灵仙、海风藤等具有祛风湿、舒筋活络的作用;川乌具有祛风湿、散寒止痛的作用;牛膝、狗脊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的作用;人参有大补元气的作用;白酒有引药归经的作用。诸药配伍,可一同起到祛风散寒、活络止痛的功效。
⑦二活酒——主治上下肢关节疼痛
原料:独活(去头芦)18克、羌活(去头芦)18克。
制法:把上药切碎后,放入纱布袋中。将装药的纱布袋放于25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5日后,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10—15毫升,每日服3次。
功效:祛风胜湿、止痛。主治风湿性上下肢关节炎。
注释:羌活与独活均是祛风湿的主要药物。但羌活的药性燥烈,偏于发散,善治上半身的风湿症。独活的药性缓和,其发散的作用不及羌活,善治下半身的风湿症。用白酒浸泡此两味抗风湿药可增强“二活”祛风止痛的功效。
病人在服用上述药酒时应注意两点:①川乌的毒性较强,但制川乌的毒性相对较弱。如在使用制川乌时,配上有解毒作用的甘草,其毒性会更弱。但因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各异,若病人服用上述药酒后,出现唇舌发麻、手足麻木、恶心、心慌、脉迟等中毒症状时,则应减小制川乌的剂量或暂停服药。②大多数祛风湿药的药性均辛热。这些药可使人体的血流加速,血压上升。因此,严重高血压患者、处于妊娠期或经期的妇女应禁用药酒。 类风湿中药浸酒
[药物组成] Ⅰ号:黄芪20g 当归10g 制附子10g 威灵仙10g 羌独活各10g 稀莶草10g 姜黄10g 木瓜15g 生川草乌各10g 白芷20g 白花蛇5条 全蝎30g 蜈蚣10条 地鳖虫30g 桃仁20g 红花15g 狗脊10g 制乳没各10g 干姜10g 防风己10g 秦艽10g 雷公藤20gⅡ号:黄芪20g 当归10g 威灵仙10g 豯莶草10g 姜黄10g 木瓜15g 白花蛇5条 全蝎30g 蜈蚣10条 地鳖虫30g 桃仁20g 红花15g 狗脊10g 制乳没各10g 防风己各10g 秦艽10g 雷公藤20g 桑枝30g 土茯苓30g 黄柏20g 丹皮20g 钩藤20g
[功能主治] 逐痹通络兼以扶正。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用法用量] 每次服20ml,每日服二次,十五日为一疗程。一般服二至四个疗程。服药期间如有口舌麻木,则停服一星期后续用。风寒湿痹型用Ⅰ号,风湿热痹型用Ⅱ号。
[制备方法] 上药浸入曲酒2500,浸泡一星期。
5、我母亲风湿严重求助好心人给个秘方,谢谢您!
如果是风湿,我有中药,泡酒喝的,不是100%有效,但值得一试。65块钱一副药,药是63种中药,一副药的重量有一斤半,泡的酒够喝半年了
药方在老家,暂时没法提供给你
6、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方有哪些?
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临床表现之一,多见于青少年。风湿热是一种与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心脏、关节、皮下组织。风湿性关节炎呈游走性,受累关节常为大关节,尤其是膝、踝、肘和腕关节。典型表现为红、肿、热、痛、压痛和活动受限。炎症消退后,关节功能完全恢复而很少出现关节畸形。
本病属中医“痹证”范畴,系由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致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风、寒、湿、热外邪侵袭人体,或壅滞于经,或郁塞于络,气血凝滞,脉络痹阻而成。治疗以祛邪为主,兼以扶正。
【方一】清热宣痹汤(张沛虬)
【出处】《名医名方录第四辑》
【组成】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生甘草5克,桂枝10克,防己15克,忍冬藤30克,天花粉30克,威灵仙30克,豨莶草15克,黄柏12克。
【功用】清热通络,宣痹胜湿。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热痹),症见高热,关节肿痛,口渴,苔白腻或黄腻。
【方解】本方由仲景白虎加桂枝汤化裁而成。方中石膏、知母清泄肌热;忍冬藤、豨莶草、威灵仙、防己、黄柏清热宣痹,舒筋通络;桂枝辛温,在大队寒药中,能增强该方祛风湿通经络的效果。天花粉、生甘草清热生津,调和诸药。共奏清热通络、宣痹胜湿的作用。
【药理】白虎汤有显著解热作用,并可抗感染。桂枝有明显的抗炎、抗过敏作用,桂枝总挥发油对急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过敏性炎症模型大鼠佐剂型关节炎有抑制作用。防己有抗炎作用,能明显减轻甲醛性关节炎大鼠的踝关节肿胀程度;还有抗过敏和免疫抑制作用。
【用法】上药先煎石膏,约半小时后,将其余药物一起兑入,再煎半小时取服,每剂煎2次,日服1剂,分2次温服。如病情严重,可日服2剂,分4次服用。
【方二】五桑四藤防己汤(魏长春)
【出处】《名医方证真传》
【组成】桑叶10克,桑白皮10克,桑枝15克,桑椹子12克,桑寄生10克,钩藤10克,鸡血藤15克,忍冬藤15克,天仙藤15克,防己10克。
【功用】清热除湿,舒筋活络。
【主治】本方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属阴虚血热或久服辛燥走窜之品致阴液亏虚者。症见风湿性痹痛,骨节酸楚,脉弦细,舌苔白滑。
【方解】本方以五桑为主,四藤及防己为辅。方中桑寄生补肾健腰;桑椹子补肝肾、养气血;桑枝祛风湿、利关节;桑白皮清热利湿;桑叶疏风散热;鸡血藤活血养血,通痹止痛;忍冬藤清热祛风;钩藤平肝熄风舒筋;天仙藤疏通气血、利湿蠲痹;防己治关节肿痛。10味合用,具挟正达邪,驱除风湿,舒筋活络,调和气血之功。
【药理】桑叶煎剂体外实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桑白皮有镇痛作用。忍冬藤、鸡血藤具有抗炎作用。防己有抗炎作用,能明显减轻甲醛性关节炎大鼠的踝关节肿胀程度;还有抗过敏和免疫抑制作用。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服。
【方三】调湿方
【出处】《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
【组成】地骨皮30克、羚羊骨18克、薏苡仁30克、云苓皮30克、桑枝30克、威灵仙15克、白茅根18克、生石膏30克、鸡血藤30克、穿破石30克、接骨木30克。
【功用】清热利湿,活血祛风,通络止痛。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者。症见大关节红肿热痛,伴有全身酸困,发热,烦渴,纳差,尿黄、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方解】方中地骨皮清骨泻火,达肾凉血;羚羊骨、水牛角深入筋骨,熄风清热止痛;生石膏、鸡血藤缓筋通络,活血清热,气血两清,入筋止搐;云苓皮、白茅根善清温火,功专消肿,专利皮肤水结;老桑枝祛风活络,通利关节,善治周身风湿痹痛;接骨木、穿破石祛风利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攻坚散结,壮骨和胃;蜈蚣、威灵仙通经达络,走而不守,引药力直达病所。诸药合用,可入络清热,入筋祛湿,入皮消肿,入血通脉,入骨止痛,入关利节。
【药理】地骨皮水、醇提取物对发热家兔有解热作用。薏苡仁抑制肌肉收缩,镇痛解热。白茅根可抗菌解热。生石膏对内毒素发热有明显的解热效果。鸡血藤有抗炎作用。
【用法】将上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文火煎30分钟,取汁约300毫升,日服2次,1次150毫升。每日或隔日1剂。
【方四】独活寄生汤
【出处】《中华中西医学杂志》
【组成】独活15克、寄生40克、秦艽15克、防风15克、细辛3克(后下)、川芎15克、当归15克、熟地黄20克、白芍40克、桂枝20克、茯苓15克、杜仲15克、川牛膝20克、党参20克、甘草10克。
【功用】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扶正祛邪。
【主治】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表现为肌肉、关节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每遇潮湿或气候变化疼痛加重,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方解】方中独活长于祛下焦风寒湿邪,蠲痹止痛,为君药;防风,秦艽祛风散湿,桂枝温经散寒,通利血脉,细辛祛寒止痛为臣药;佐以寄生、牛膝、杜仲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养血活血;党参、茯苓、甘草补气健脾,扶助正气均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又为使药。本方特点以祛风散寒除湿为主,辅以补肝肾,益气血之品。攻补兼顾,祛邪扶正,扶正不碍邪。
【药理】药理研究显示,独活寄生汤有抗炎作用,对角叉菜胶和甲醛所致足跖肿胀有抑制作用;还可以镇痛;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用法】水煎早晚温服,疗程15~30天。
【方五】身痛逐瘀汤
【出处】《现代中医药》
【组成】当归30克,川芎15克,红花9克,桃仁9克,五灵脂9克,威灵仙15克,秦艽15克,羌活12克,川牛膝12克,香附12克,地龙15克,乳香9克,没药9克,甘草6克。
【功用】活血通络,逐瘀止痛。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瘀血阻络者。症见关节刺痛难忍,伴有麻木感,屈伸不利,舌质暗兼有瘀点,脉涩而沉。
【方解】方中当归、川芎、红花、桃仁活血逐瘀;五灵脂、乳香、没药消肿止痛,活血逐瘀;地龙、川牛膝、秦艽、羌活、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甘草调和诸药。
【药理】秦艽具有抗炎作用,所含秦艽碱甲可抑制大鼠甲醛性及蛋清性关节肿和足肿;并有抗过敏和镇痛作用。牛膝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激活小鼠巨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能力以及扩张血管,改善循环,促进炎性病变吸收等,以发挥抗炎消肿作用。羌活对多种实验性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促进佐剂型关节炎模型动物全血白细胞吞噬功能。
【用法】水煎每日1剂,每次服250毫升,早晚各服1次,10剂为一个疗程。
【方六】四妙汤加减
【出处】《中国校医》
【组成】忍冬藤20克,苍术10克,薏苡仁15克,知母10克,牛膝6克,木瓜10克,赤芍10克,川芎6克,当归10克,生甘草3克。
【功用】清热祛湿,活血通络。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属湿热者。
【方解】方中忍冬藤清热解毒,善治热痹;黄柏苦寒清热,苍术苦温燥湿,二者配合具有清热燥湿之效;苍术、黄芪、牛膝、木瓜既能祛湿,又能舒筋通络;生地入血分清热凉血;芍药、甘草敛阴养血,缓急止痛,佐以川芎、当归有助于血脉之畅通;诸药合用药症相合,使湿祛热清,病症自除。
【药理】忍冬藤具有抗炎作用。知母有解热抗炎作用,对大肠杆菌所致家兔发热有解热作用,对鹿角菜胶性大鼠脚爪水肿及棉球性肉芽肿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木瓜对动物实验性关节炎有明显消肿作用。
【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分服。10~20天为1个疗程。
【方七】通阳活血汤
【出处】《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组成】当归15克,桂枝10~15克,白芍12~30克,黄芪15~30克,细辛3克,通草12克,川芎、防风、桃仁、红花各10克,甘草6克。
【功用】通阳养血,散寒除痹。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日久病邪不去,阳虚血弱、寒凝痹阻者。症见四肢关节疼痛,遇寒凉加剧,得温热则舒,面黄少华,舌质淡紫,苔薄白,脉细涩。
【方解】全方以桂枝、黄芪、细辛补气温阳,散寒通脉;以当归、白芍养血柔筋;以川芎、桃仁、红花活血通络;以防风、通草疏风祛湿;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伍,予攻予补,攻补兼备。
【药理】桂枝有明显的抗炎、抗过敏作用,对过敏性炎症模型大鼠佐剂型关节炎有抑制作用。白芍调节免疫,白芍总苷及芍药苷有镇痛作用。细辛有较强镇痛作用,抗炎作用明显,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少炎症组织和渗出液中细胞含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30天为1个疗程。
【方八】消痹汤
【出处】《中国中医药杂志》
【组成】桂枝10克,羌、独活各10克,防风10克,木瓜10克,淫羊藿15克,豨莶草15克,络石藤15克,丝瓜络15克,伸筋草15克,秦艽10克。
【功用】祛风通络,除湿通痹。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属风寒湿痹者。症见大关节肿胀疼痛,遇寒凉加剧,得温热则舒等。
【方解】方中羌活、独活、秦艽、豨莶草祛风湿;防风、伸筋草、丝瓜络、络石藤祛风通络;木瓜和胃除湿;淫羊藿温补肾阳;桂枝温通经脉。诸药合用,起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除湿通痹的作用。
【药理】羌活、独活均有抗炎作用,能抑制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肿胀。木瓜对动物实验性关节炎有明显消肿作用。豨莶草对于实验性关节炎具有消炎作用,可降低血ASO、ESR。秦艽碱甲可抑制大鼠甲醛性及蛋清性关节肿和足肿,并有抗过敏和镇痛作用。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800毫升,分早、晚2次服。7天为1疗程。
【方九】活血通络汤
【出处】《中华临床新医学》
【组成】黄芪15克,苡米30克,羌独活各10克,秦艽10克,寄生15克,熟附子6克,桂枝6克,丝瓜络10克,鸡血藤15克,当归15克,川芎8克,木瓜12克,茯苓15克。
【功用】补益肝肾,活血通络,祛风除湿。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
【方解】黄芪、苡米健脾利湿,益气生血治本;当归、鸡血藤、川芎、丝瓜络补血养肝,活血通络;羌独活、秦艽、熟附子、桂枝祛风化湿,温经散寒止痛;茯苓、寄生、木瓜有补肾强筋、利水渗湿之功。
【药理】黄芪、当归有调节免疫功能、增加机体耐缺氧能力的作用,可提高内皮细胞抗损伤能力。川芎抗血小板凝集,溶栓,降低血液浓度,抗痉挛,减少血管渗出和水肿。苡米抑制肌肉收缩,镇痛解热。附子所含生物碱对渗出性炎症有抑制作用,且同时抑制渗出液中白细胞的渗出,此外还具有镇痛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
7、风湿热,专治风湿的药方
1 你要确定你是风湿换是类风湿
还是去中医院或好的门诊看看吧
2 网上不会有人给你贴的,帖了也是胡乱开的方子,好的方子因为涉及处方权的问题不会拿出来的,还有下处方是要根据病情病势的,
3 我是学医的,学的不好,不干给你开 只能给点建议吧!惭愧啊!
有一方 仅做你参考
二妙散
黄柏20G 苍术15G
以上2味为末 沸汤 入姜汁调服
主治 湿热下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