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风湿 > 幼年类风湿

幼年类风湿

发布时间:2020-08-15 15:28:15

1、全身型幼年类风湿可以治愈吗?

属儿童发病,治疗必须注意这一点。疗程要足够长,治疗要求比成人更高。需要儿科医师、风湿科医师与家长通力配合。有条件的话,有必要去北京儿童医院风湿科再确诊一下。

2、幼年型类风湿病能治好吗拜托了各位 谢谢

【治疗措施】, 治疗的目的为减轻症状,保持关节功能和防止关节畸形。由于病程较长,必须对病人及家长表示同情,耐心解释病情,取得他们的长期合作,进行随访。, 一般治疗 应及早采用综合疗法,注意休息,适当营养。采用理疗、热敷、蜡疗、红外线照射,并进行体育疗法,如轻度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屈伸运动、骑小轮车等,以保持关节功能,增强肌力,防止关节强直及肌肉萎缩。对严重患者要从心理上尽力支持,坚持治疗。此外,还应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如有扁桃体炎、鼻塞炎及龋齿等病灶,宜尽力治疗。, 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 首选阿司匹林,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换用其他非类固醇抗炎药。疗程长,症状控制后仍须维持至少半年。, (1)阿司匹林:剂量及用法见风湿热治疗节,但疗程更长,持续服用维持量需在半年上甚至数年之久。一般用药1~4周后可见效,服药10天后未见好转,就测血清水杨酸浓度,如未达到有效浓度20~25mg/dl,应增大剂量,但须警惕中毒反应。, (2)痛灭定(Tolmetin,Tolectin):其抗炎,镇痛及解热作用较强,副作用较阿司匹林轻,可长期使用。对少关节型效果便佳。开始用量15mg/kg·d,渐增至30mg/kg·d,分3~4次服。每日最大量1.8g。, (3)萘普生(Naproxen,Naproxyn):属布洛芬类,疗效与阿司匹林相近,但不良反应较轻。口服吸收完全,一次给药后2~4小时血浆浓度达高峰,半衰期12~14小时,95%由肾排泄。剂量10~15mg/kg·d,分2次。每日最大量1.0g。, (4)布洛花(Ibuprofen,Brufen):且悬浮液100mg/5ml,每日剂量20~4mg/kg。开始量20mg/kg·d,第2周增至30mg/kg,分3次,服用3~6个月,效果与阿司匹林近似,但胃肠道反应较后者轻。, (5)消炎痛(Indocin,Indomethacin):开始剂量0.5mg/kg·d,渐增至2.5mg/kg·d,分3次,最大量100mg·d。对少关节型常有良效。除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及过敏反应外,尚可抑制造血系统,致白细胞减少,偶有再生障碍性贫血。, (5)双氯芬酸钠(双氯灭痛、扶他林Diclofenac):为一种新型的强效消炎镇痛药。特点为药效强,不良反应少,口服吸收迅速,服后1~2小时内血浓度达峰值。排泄快,长期应用无蓄积作用。剂量为0.5~3mg/kg·d,分三次口服。, 2.作用缓慢抗风湿药 本类药物作用缓慢,常需数月至半年才能生效,且毒性较大,故仅适用于经非类固醇药治疗病情长期未能控制,或仍处于活动进行性,有关节侵蚀危险的多关节型患儿。有(1)金制剂:硫代苹果酸钠金,金诺芬(瑞得,Auranofin);(2)青霉胺(D-penicillamine)。, 3.皮质类固醇 仅适用于严重全身型并发心肺受累,或少关节型并发虹膜睫状体炎的患者。一般采用强地松1~2mg/kg/d症状减轻后1~2周逐渐减至0.5mg/kg/d,3~4周后渐减至最小有效量,隔日顿服,并加用阿司匹林。激素与阿司匹林使用时,可使后者肾脏廓清率增加,致血浓度下降,应监测血药浓度以调整阿司匹林用量。由于皮质激素可致骨质疏松、软骨破坏及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并发感染、生长发育落后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副作用,应避免长期使用。单纯关节炎的病例不应使用激素。慢性关节炎经久不愈时,可于滑膜腔内注入醋酸可的松。, 4.免疫抑制剂 全身症状严重及进展性关节炎患者,对阿司匹要及其他非固醇类抗炎药物未见疗效,可试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1~2.5mg/kg·d,但副作用较大,宜慎用。近年来应用氨甲喋呤每周5~10mg/m2,晚近报道经金制剂、青霉胺及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29例患者,采用氨甲喋呤治疗,每财剂量7.5mg/m21次服或分2次,每12小时1次。治疗8~39月,18.5月。服药半年全身型患儿83%退热,关节症状半数改善,无明显副作用。并认为适当代替慢性用抗风湿药。, 5.其他药物 近年使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幼年类风湿关节炎,取得一定效果。曾报道一组6例经阿司匹林,皮质激素,青霉胺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的患儿,使用丙种球蛋白400mg/kg静脉滴注,隔日1次,共用3次,以后每月1次,疗程6~9月。结果治疗早期的3例明显好转,1例好转。但于治疗后期效果均不满意,这一治疗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在药雷公藤制剂用于治疗活动期病例,认为用药2月能缓解关节炎,达最佳疗效,但可发生副作用如腹泻、腹痛、口干、痛痒等,减量后即消失。其他药物,如保泰松、羟氯喹、硫氨磺胺吡啶等均经试用,疗效不肯定,有的副作用较大,儿科较少应用。, 外科及眼科治疗 对关节强直畸形可作关节牵引,关节成形术及其他矫形治疗。必要时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虹膜睫状体炎应及时由眼科医生协助治疗,一般采用散瞳、局部用地塞米松滴剂,必要时行结膜下注射可的松。 查看原帖>>

3、幼年类风湿关节炎应注意些什么?

幼年类风湿关节炎整个发病过程变化多端,部分患儿的病情能够长期得到缓解,无后遗症或后遗症很少;有的则病情持续发展,引起关节不同程度的畸形,以致关节功能发生障碍。这些情况与起病的年龄大小无明显关系。只要在发病早期得到及时治疗,并给予良好的护理,部分患儿可以得到完全康复。
虽然治疗幼年类风湿关节炎至今尚无特效药物,但只要采取综合治疗,仍能收到较理想的效果。
当病情处于急性期时,应注意患儿的休息,除晚上有充足的睡眠外,白天也应安排一定的睡眠及休息时间。除高热及膝关节等负重关节肿痛较明显需要卧床休息外,应鼓励患儿进行适当的活动,以避免因较长时间不活动造成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强直等不良情况的出现。但必须强调活动要适当。姓度的活动反而会使关节炎症加重、关节破坏加速。在浴室或温水中进行锻炼会使他们更安逸和更有趣。要选择一些有助于肌肉发育和保持儿童健康的玩具。骑三轮脚踏车和自行车能促进使用多个关节,且对这些关节不会施加太大的压力。游戏设备要合适,以便患儿和正常的儿童能在—起玩耍;,如两个座位的秋千或有靠背的跷跷板。娱乐活动有助于儿童结交朋友,并同时锻炼他们的身体。夹板有勘于防止关节变形。患儿会感到爬行比步行更舒服,长此以往的话,弯曲的关节可成为永久性挛缩。应当鼓励儿童直立行走,而不是断。
患病中儿童遭受许多疼痛和残疾之苦,他们需要来启家庭和朋友的厚爱和支持。必须鼓励其他儿童访问他们,并像对待其他儿童一样对待他们。即使患儿住院,儿童教育应继续进行。
个别自己不能行动的患儿,需要到为残疾儿童所设的专门学校去学习。患儿参加学习与玩耍,其重要性还在于他们不被排斥在其他儿童之外。
在饮食方面,应给予可口、容易消化、含有高蛋白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一般不必忌口。 106.幼年类风湿关节炎可用哪些药治疗
由于儿童对一些抗风湿药物的不良反应比成年病人更敏’感,因而在用药以前,应该慎重选择,用药以后应密切观察。治疗宜先从简单、安全和比较保守的疗法开始,如未见效再选用其他治疗。除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对症治疗外,应尽早开始用慢作用药,一种不足时,在密切观察下,也可采用联合疗法。毒性较大的免疫抑制剂只在严重情况下才谨慎使用。
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种类甚多,可选择适宜于儿童的药物使用,如阿司匹林,对体重在25千克以下患儿,每日每千克体重80~100毫克,对年长儿及体重较大的患儿,每日总量不超过3.6克,分3-4次服用,一般用药1-4周可见效。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以最低有效剂量长期维持,可持续数年。治疗过程中,特别最初几周应注意有无毒性反应,如胃肠道刺激症状、耳鸣、出汗、换气过度、嗜睡或易激惹等精神改变、荨麻疹、哮喘、出血倾向及肝功能异常等。儿童较易对阿司匹林产生中毒症状,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很接近,必须密切观察并随时调整剂量。若发现轻度肝功能异常,可不必停药,常于2—3个月后自行恢复正常。如连续用药6个月疗效不满意,可考虑改用其他药物,如布洛芬、萘普生、双氯酚酸钠(扶他林)等。
较重患儿可同时选用金制剂、青霉胺、氯喹、柳氮磺毗啶、甲氨喋呤等。应用中必须谨慎,注意这类药物的副作用。 ;
由于泼尼松(强的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具有阻碍儿童生长发育,引起骨质疏松和降低对其他疾病抵抗力等不良反应,且只能改善症状,对骨破坏无改变作用,不能作为常规药物大量使用,除非全身型,有多关节、多系统损害或少关节炎型合并虹膜睫状体炎者,才可选择应用。当单关节肿痛明显时,除用其他药物全身治疗外,则在严密消毒下,可抽液后关节腔内注入醋酸强的松龙、醋酸氢化可的松或利美达松等。
中药可根据病情辨证施治,或者选用雷公藤等中成药进行治疗。如加用理疗、针灸等综合治疗,效果则会更好。

4、是类风湿吗

您好,上海市闵行区中医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儿童风湿性关节炎。

附: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理

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并非成年人的“专利”,儿童患类风湿性关节炎也不在少数。儿童关节炎在美国称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在英国和欧洲则称儿童慢性关节炎。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儿童期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和失明的首要原因。

16岁以下儿童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症状明显,与成人患的类风性湿关节炎有所不同,故特地命名为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该病在女孩较多见。其病因、病理变化、发病机制均与成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相似。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与免疫调节异常、儿童时期支原体和病毒,特别是风疹病毒感染有一定关系,但真正的病因至今未明。因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遗传易感性,患儿家庭中常有其他人患类风湿性关节炎。此外,关节外伤和创伤,环境影响,如潮湿和气候变化,心理刺激等也成为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诱发因素。由此可见,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可能在感染及环境因素影响下,易感个体出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异常。自身抗体与自身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组织而出现关节滑膜增殖和软骨破坏等。

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发生于16岁以下的任何年龄,以4岁以下儿童为多见。女孩在1—2岁为发病高峰,男孩则以2岁与9岁两个年龄为发病高峰。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与成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不同,其特点是除关节炎症和畸形外;全身症状很明显,如发热、皮疹、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胸膜炎和心包炎等。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程可迁延数年,常常急性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经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多数患儿预后良好,部分遗留关节畸形,造成功能障碍,另有部分则过渡为成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或强直性脊柱炎。

5、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什么特点?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以下简称JRA)是指16 岁以下儿童所患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与成年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以下不同。

(1)JRA 全身症状重,如高热、皮疹、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关节病变较轻。

(2)血清免疫学指标异常者较少,如类风湿因子阳性率较成年人明显低。

(3)JRA 患者的起病方式表现不一,有全身型、多关节型和少关节型。而成人RA 的起病方式比较一致,可以用同一诊断标准衡量。

(4)JRA 很少有皮下结节,而成人RA 则多见。

(5)JRA 患者虽然常表现为明显的关节腔积液,而关节疼痛和晨僵等症状都较轻,关节活动较少受限制。成人RA 患者的关节肿胀虽然常为中度、轻度,而关节疼痛和晨僵症状都较重,关节活动容易受限制。

(6)JRA 患者颈椎受累可达50%,而成人RA 患者则少见。

(7)JRA 患者容易出现寰枕关节半脱位,但很少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而成人RA 患者很少发现寰枕关节半脱位,一旦发生多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压迫症状。

(8)JRA 患者预后较成人RA 好,75% 可康复。

与幼年类风湿相关的内容